+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韩国

A股节后起飞!欧美股市继续暴涨,中概股涨超6%,人民币重回7.03

美股市继周一全线大涨后,昨晚继续暴涨。首先是昨天亚太股市大涨,港股由于重阳节休市,日经指数大涨2.96%,韩国综合大涨2.50%。亚太股市收盘后,欧非中东股市接力继续暴涨,英国富时100大涨2.57%,法国CAC40暴涨4.24%,德国DAX暴涨3.78%。

夜盘美股继续暴涨,道指大涨2.80%,纳指暴涨3.34%,中概互联网指数(KWEB)暴涨6.27%,拼多多涨6.10%,京东涨5.09%,理想汽车涨4.86%,阿里巴巴涨4.55%,新东方涨4.43%。

美欧股市即时行情_欧股行情美股行情_欧美股市最新行情查询

除了股市外,原油、黄金等也大幅反弹,布伦特原油期货昨晚大涨3.26%,重回90美元,COMEX黄金大涨1.92%,COMEX白银大涨2.58%。

欧美股市最新行情查询_美欧股市即时行情_欧股行情美股行情

我们认为本周全球股市包括大宗商品大反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节前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都可以归结为美债收益率和美元的飙升,作为全球资产的定价之锚,美元大幅走强一度逼近115,那用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就会大跌,节前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4%,股市也大跌。

而美债收益率和美元飙升主要是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的,9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点阵图显示年内可能还要加息100基点或者125基点。另外俄乌的一些新进展、北溪管道被炸导致欧洲衰退风险加大,以及英国离谱的减税政策,导致欧元、英镑暴跌,美元被动走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偏好。

但是,节前韩国、日本、英国、中国央行等纷纷出手稳定汇率和市场,当时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在走出加速上涨后已经开始回落。

欧股行情美股行情_美欧股市即时行情_欧美股市最新行情查询

欧美股市最新行情查询_美欧股市即时行情_欧股行情美股行情

假期期间出现了出现了两个新的消息:其一,美国公布的9月ISM制造业PMI指数为50.9,相比8月大幅下滑,且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接近荣枯线,创逾两年新低,显示美国制造业景气度进一步回落;其二,瑞信危机酝酿,投资者开始预期美联储在危机爆发可能性加大的情况下会调整加息节奏,一些交易员押注美联储会比预期更早退出加息周期。

根据券商中国报道,联合国的一个机构表示,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如果继续加息,可能会把全球经济推入衰退,继而陷入长期停滞。该机构呼吁美联储暂缓加息。美联储内部不少官员也开始调低加息调门。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市场大反弹的主要原因,全球市场已经开始一轮纠偏行情。

虽然,我们认为美联储不会那么快转向,起码要等到美国通胀数据回落、失业率上升,但是全球股市暴力杀跌后具备超跌反弹基础,而且美债收益率和美元也大幅回落,不妨碍市场找理由来做多。

截止发稿,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3.6%上方,美元指数回落到110上方,离岸人民币从一度逼近7.27回升至7.03,一周时间大涨2400点。

欧股行情美股行情_美欧股市即时行情_欧美股市最新行情查询

可惜,A股在全球股市暴跌时候在场,在全球股市反弹的时候不在场,A股股民真是倒霉,这样下去,等A股开盘美股又要回调了。不过美股是否真的能走出持续性反弹还得看美国9月份的通胀数据,假期内需要关注的就是周五的非农就业数据。

实际上,我们对节后A股相对乐观,9月份A股回调主要受外美元走强、人民币汇率贬值影响,而目前美元、美债收益率已大幅回落,人民币汇率也重回双向波动,A股走势将重回经济基本面,节后便是大会,有很大的政策博弈空间,4月27日A股见底就是因为大会。

风险提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读者需独立思考

【2023年汇市展望】新兴市场压力能否缓解仍存疑虑

新华财经北京1月5日电(崔凯)2022年,新兴市场国家异常艰难,部分资产类别更是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不过,年度最后两个月里亚洲货币的涨幅之大令人咋舌,彭博-摩根大通亚洲货币汇率指数自10月底以来上涨逾5%,其中泰铢涨幅高达9%,韩元的涨幅更是超过11%。

全球利率同步飙升、乌克兰局势胶着和疫情反复,给新兴市场带来了沉重打击。新兴市场债券年度总回报率创出30年历史上最差年度表现,也是其首次连续两年录得亏损。新兴市场本币债同样录得15% 的创纪录跌幅。追踪24个新兴经济体中大型股表现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股票指数(MSCI EM)2022年的表现比2008年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的走势更为糟糕。

2022年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冷热不均

除美国和欧盟外,恶性通货膨胀已在新兴市场国家发生。从2021年5月开始,土耳其CPI同比增幅连续17个月上涨,并于2022年10月达到85.51%,创近24年新高;阿根廷CPI同比增幅高达92.4%,为30年来的最高水平。而据阿根廷央行发布的预期调查显示,该国2022年年度通胀率将达99%。

新兴市场国家还面临大规模资金外流压力,全球主要经济体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危机日渐显现,部分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并呈现发酵、蔓延与恶化态势。迫不得已韩国、印度等国家在2022年第三季度陆续开启“货币保卫战”应对本币贬值压力。

(1)“金丝雀”拉响警报 韩国大幅下调经济预期

受到国际收支急剧恶化的影响,韩元在2022年大部分时间内表现欠佳。韩元自2021年1月的1079水平开始下行,并于2022年10月创下2009年3月16日以来的新低至1445.80。当时,市场普遍预计韩元兑美元年底前可能进一步贬值至1500。

2023年美元兑卢布的基本面分析_美元币兑卢布_美元兑卢布最高记录

图1:美元兑韩元走势图

韩国政府12月21日公布“2023年经济政策方向”。韩国政府认为2023年上半年金融、楼市、民生等经济各领域会更加疲弱,并提出克服危机和提振经济双管齐下的目标。韩国政府预测2023年韩国经济增速为1.6%,CPI上涨3.5%。

韩国2022年遭遇通胀、高利率和强势美元的“三重打击”,拖累了该国的经济复苏。随着韩国经济寒潮来袭,韩国就业市场也遭到打击。许多发展不景气的韩国企业纷纷开始裁员、削减支出。数据显示,基准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在2022年下跌约22%,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信贷市场一度被认为是全球最安全的信贷市场之一,但2022年韩国债市却经历了亚洲市场上最严重的抛售,变得摇摇欲坠。最高评级的五年期韩国企业债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抛售,收益率飙升了157个基点。其中,最令投资者担心的情况是,当地商业票据的收益率飙升至13年来的新高,也就是上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顶峰资金。

(2)俄罗斯卢布成为2022年全球“最强货币”

俄罗斯卢布进入12月之后出现疲软态势,因市场担心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原油的制裁,以及G7设定的价格上限可能会打击该国未来石油的出口收入。而在此前,俄罗斯卢布一直是兑美元最强势的货币。

美元兑卢布最高记录_美元币兑卢布_2023年美元兑卢布的基本面分析

图2:美元兑俄罗斯卢布走势图

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欧美等西方国家纷纷对俄罗斯发动经济限制,使得俄罗斯卢布出现断崖式下跌,并在3月一度跌破154关口。随后,俄罗斯出手“救市”,出台了包括限制外汇流出、固定价格买黄金、大幅提高利率、使用卢布结算石油天然气等一系列措施。俄罗斯卢布跌势迅速得以扭转,并在6月底时涨破50关口至49.87,更是成为2022年全球“最强货币”。

作为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该国经济总收入中超过一半来自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俄罗斯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该国的石油出口量下降到日均495万桶,比二季度减少了3.9%。11月的出口量则大幅度减少到422万桶,同环比分别减少了12%和14%。11月俄罗斯财政来自石油的总收入则比去年同期7635亿卢布减少了25%至5696亿卢布。进入12月,原油禁令和限价实行之后,市场预计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和出口价格恐将在11月的基础上进一步下跌。其石油收入可能会比11月减少18%到4670亿卢布左右,同比减少46%。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表示,俄罗斯政府各经济主管部门在2022年成功保证了俄经济可控,遏制了国内失业率上升趋势,并避免了粮食出口的下降。2023年俄在财政和预算领域仍将艰难,但相较2022年要“轻松得多”,但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接近于零。

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表示,由于石油价格上限挤压了出口收入,俄罗斯2023年的预算赤字可能会超过GDP的2%。西卢安诺夫此番言论是俄罗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承认,针对俄罗斯石油的价格上限可能确实会影响国家财政。

(3)印度卢比是2022年表现最差的亚洲货币之一

印度卢比是2022年表现最差的亚洲货币之一。印度卢比兑美元年内贬值超过10%,并在10月底一度跌至83.28的记录低点。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元走软,大多非美货币兑美元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但是印度卢比短暂反弹后重新回到了贬值通道。在与不断走强的美元作斗争的过程中,就连印度央行也不得不承认,它在控制印度卢比下跌方面几乎无能为力。

美元币兑卢布_2023年美元兑卢布的基本面分析_美元兑卢布最高记录

图3:美元兑印度卢比走势图

和印度本币的走势相比,印度经济则极为亮眼。印度财政部称,尽管全球经济经历了一些挑战,但印度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显示,2022年印度名义GDP将超过前宗主国英国,升至世界第五位,但诸多困难阻碍印度上述目标的实现。

印度2022年前三季度GDP总额突破2.5万亿美元,尤其是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更是高达7.5%。尽管印度经济增长依旧强劲,但速度已经明显放缓,海外市场需求不足、利率高企等方面的不利影响日益明显。在印度亮眼的GDP数据背后,是货币投入、通货膨胀和国内货币的贬值。

印度《经济时报》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解封带来的经济复苏红利正在减弱,印度80%以上石油需要进口,俄乌冲突导致的物价上涨催生了印度通货膨胀。印度国会发言人斯里纳特表示,第二季度印度制造业萎缩,投资和就业都处于危险之中,印度需要找到解决方案,不能回避真相。

野村证券的分析师Sonal Varma 和 Aurodeep Nandi指出,印度逐渐降低的通胀压力将会促进私人消费增加,从而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但逐渐收紧的金融环境和世界经济不振导致出口衰退,印度本轮经济增长的顶点已经过去,2023—24财年,印度经济增速可能会在5.2%左右。

(4)巴西雷亚尔兑美元升值逾5%

2022年能够强势美元的压力实现升值,还有巴西雷亚尔。巴西央行为遏制通胀从2021年3月17日起就开启了货币紧缩政策,经过连续12次加息后,于2022年8月3日将该国基准利率提高至13.75%,其间累计加息11.75个百分点,成为1999年以来累计幅度最大的加息周期。如此激进的加息也得到了明显成效,巴西成为首个通胀见顶的发展中国家,巴西雷亚尔兑美元也实现了超过5% 的涨幅。

美元兑卢布最高记录_美元币兑卢布_2023年美元兑卢布的基本面分析

图4:美元兑巴西雷亚尔走势图

巴西金融市场分析师认为,到2023年5月前,巴西将继续维持目前基准利率13.75%不变,而到年底前,基准利率将下调至11.75%的水平。

巴西央行发布的最新一期《焦点报告》显示,巴西金融市场分析师上调该国2022年和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至3.05%和0.75%;同时,分析师将2023年通胀预期上调至5.08%,高于巴西政府设定的通胀率管控目标中值3.25%。

(5)南非兰特兑美元贬值近8%

自2021年11月19日以来,南非央行七次调整其基准利率由3.5%上调至7%。2022年内,南非兰特兑美元贬值近8%。当前,南非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7.6%,已升至13年来的最高水平。

美元兑卢布最高记录_2023年美元兑卢布的基本面分析_美元币兑卢布

图5:美元兑南非兰特走势图

最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南非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6%,农业、金融、交通和制造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统计数据涵盖的10个行业中,农业、林业、金融、房地产、商业服务、保险等8个行业实现正增长。此外,出口和政府消费的增加也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随着第三季度的增长,南非的经济总量已超过疫情前水平。不过,鉴于南非当前持续的电力危机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经济学家对南非长期经济前景仍表示担忧。

2022年南非停电天数累计已达200天。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在2022年实施了创纪录的轮流停电,因为其陈旧且维护不善的发电站不断发生故障,能源短缺对投资和产出造成阻碍。停电意味着南非经济在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仅可能增长0.1%,预计南非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1.8%放缓至2023年的1.1%。

2023年新兴市场压力能否缓解仍存疑虑

随着新旧年交替,多头纷纷押注新兴市场反弹的时机已经到来,甚至可能在2023年反超发达经济体。华尔街投行的2023年年度预测均对新兴市场做出了相当乐观的预测。分析认为,强势美元将在2023年有所放缓,能源成本将下降,这两个因素将缓解新兴市场的压力。

若全球遏制通胀的努力失败则可能会出现另外的结果。俄乌冲突的加剧,对俄罗斯的进一步制裁都可能成为导致能源价格再次飙升的因素。除此之外,美联储仍未具备持续转向的条件,随着利率继续上行,美元或继续主导2023年全球汇市走势。由于其他央行难以跟上美联储的加息步伐,美元仍有上行空间。这对新兴市场国家不利,许多国家都有大量以美元计价的债务,这些国家不得不承担更沉重的美元债务负担。

华尔街投行:2023年新兴市场资产将重演反弹历史

也正是新兴市场的各类资产极端的走势导致了市场当前的“乐观预测潮”。美国银行最新的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看多新兴市场”已成为眼下最主要的“逆向”交易。历史上,MSCI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均大跌55%,而紧随其后,1999年该指数大幅反弹64%,2009年更飙升75%。同样地,新兴市场硬通货债务在2008年下降12%后,2009年也出现了惊人的30%的反弹,本币债在2008年小幅下跌逾5%后,其后两年连续录得22%和16%的较高年度回报率。

因此,华尔街投行预期,2023年新兴市场资产将重演反弹历史。瑞银预计,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在暴跌15%~25%后,2023年的总回报率将在8%~15%之间。

摩根士丹利表示,在2023年增长缓慢、通胀降低和新的货币政策的环境下,预计债券、防御性股票和新兴市场资产将上涨。并预测,MSCI新兴市场股票指数2023年的回报率可能达到12%,新兴市场债券也可能受益于利率下降、经济基本面改善和美元走软等多种趋势,2023年的总回报率预期为14.1%,新兴市场本币债的总回报率预计将更高,达到18.3%。

尽管瑞银看好新兴市场资产,但该行仍然估计新兴市场2023年的整体外汇储备将出现199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缩水。瑞银的分析师团队表示,“我们的希望是,美联储放缓加息将与第二季度全球库存周期/复苏的高峰相结合,为新兴市场资产的表现创造更肥沃的土壤。”

巴克莱研报称,新兴市场债券2023年面临的一个共同主题是美元走强和美元融资利率走高带来的挑战,这导致新兴市场债券出现大量资金外流,因为套利交易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2023年,新兴市场债券应该也会面临类似挑战,因为一些新兴市场货币已经非常弱势。此外,较低的美元储备、更小的抵消美元输入性通胀的空间以及有限的财政回旋余地也可能对新兴市场债券构成风险。但该行也认为,2023年可能是一个转折点。如果美国政策利率达到峰值,市场开始为2024年或2025年的利率走低进行定价,新兴市场债券可能会卷土重来。

300万吨滞销,7000元每吨亏损,收储让棉花涨多久,纺织雪上加霜

织人痴语:有钱人怕别人知道自己有钱,没钱人怕别人知道自己没钱!!!

国内外棉市仍旧以看空为主

受美棉价格大幅下跌拖累,郑棉2209期约5月5日22035元,6月15-24日由19860元下跌至17460-17110元,分别下跌-2400元、-2750元;7月8日再下跌至16220元,下跌-5815元;2301期约5月5日21360元,6月14-24日由20005元下跌至16855-16635元,分别下跌-4505元、-3370元;7月8日再下跌至15430元,下跌-6025元。 技术上来看郑棉期货仍处于空头趋势中,行情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近期国内棉花期货的行情主要受到外盘和大宗商品走势的影响,国内棉市较差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棉花期货2010_棉花期货历史行情回顾_棉花期货近十年历史重大行情记录图

外盘同样表现不佳,6日隔夜ICE期棉跌停,主要原因是美元持续上涨以及市场对于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拖累棉市的表现。整体上来看利空的因素仍占据主流,恐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有大的变化,国内外棉市仍旧以看空为主。

难以缓解新疆棉花滞销压力

7月8日国家主管部门及中储棉公司发布公告,将组织2022年第一批中央储备棉轮入,总量30-50万吨,轮入竞买最高限价(到库价格),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低于18600元/吨时启动轮入、高于18600元/吨时停止轮入;

由于收储棉价接近低于18600元向下竞拍,但高于2209期价/16670元/+1930元, 高于2301期价/15760元/+2840元,高于2305期价/15580元/+3020元,至少仍有1500-2500元以上差价幅度,将推动郑棉各月期货相应上涨至较高价位;但第一批收储数量仅30-50万吨,待收储7-15天后。

棉花期货近十年历史重大行情记录图_棉花期货历史行情回顾_棉花期货2010

当前新疆尚有300余万吨现货棉滞销亏损积压在库,每吨浮动亏损5000-6000元以上,面对美国欧洲对新疆商品出口禁令法案生效,长期影响新疆棉花对外出口200余万吨;新疆现货市场销售价18000-18500-19000元,若美棉郑棉期货价格继续下跌,将是雪上加霜;

新疆棉花300余万吨滞销巨亏差价销售压力难以缓解,更无力承担每吨5000-6000-7000元浮亏变为实亏,大量轧花厂将关门倒闭,淘汰出局,郑棉期货价格也将随美棉价格持续大幅下跌至更低价位,造成剩余数量处于踩踏式低价倾销局面。

全球需求复苏,我国受到疆棉禁令影响较大

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7月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解除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国际纺织品需求出现复苏。

1-4月份美国、欧盟、英国、韩国服装进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5.7%、12.6%、22.4%和16.7%。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分别增长7.1%和5.4%。

棉花期货近十年历史重大行情记录图_棉花期货历史行情回顾_棉花期货2010

然而国内棉花市场却并没有因此出现明显的改善,今年以来整个棉纺企业遭遇困难,尤其是在美国的新疆棉花禁令在6月21日正式生效后,外贸型的纺企变得更加困难,对于海外的订单国内企业主要靠进口棉花棉纱来完成生产,目前来看中国进口棉花和棉纱的量出现增长,海外订单的增长无法转化为国内棉花的需求。

国内棉花市场目前只能指望国内消费的复苏来带动,然而目前来看前景不容乐观,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是首次跌破90,达到了近六年来的最低值,显示出消费者对后市缺乏消费信心,市场寄希望于政府出台更多刺激消费的政策帮助消费快速复苏。

下游纺企开机率降低

当前纺织企业也同样困难,美欧限制新疆商品出口禁令法案生效执行,使纺织企业大量减少出口订单,新疆棉花涉及直接间接出口数量高达200万吨之多,下游纺纱企业的成品库存处于高位,纺企纱线的库存超过30天,纺企开机率持续下降,目前来看主要生产地区的沿海地区织布生产环节开工率仅为10%, 纺纱企业订单较少,对于原料棉花的采购意愿不足,纺织企业无能力 2-3个月承接300万吨巨量新疆棉花。

纺企减产的意愿仍在升温,预计开机率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棉花市场的前景不容乐观。

棉花期货2010_棉花期货近十年历史重大行情记录图_棉花期货历史行情回顾

目前国内棉花市场困难重重,利空因素积累,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美联储货币收紧、美国的新疆禁令收紧以及国内棉花消费市场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棉花市场的前景不容乐观,市场期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政策帮助棉企走出难关。不过近日来在安徽等地疫情有新的爆发迹象,给市场带来阴影,此外随着7月、8月还贷期临近,上游棉企资金压力大增,不排除有进一步抛售库存回笼资金的可能,棉花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下跌。

听党话,跟党走

参考来源:丝路小棉袄、农产品阳澄论剑、365行情、网络等。

继新加坡、香港之后,韩国釜山成加密货币企业争夺的新港口

记者|司林威

继新加坡、迪拜和中国香港之后,争夺亚洲加密货币中心的城市又多了一位——韩国釜山。

10月27日,由釜山广域市主办的釜山区块链周正式开始,这是亚洲区域除新加坡上月举办的“Token 2049”外,最大的加密货币峰会之一。且与其他区块链峰会相比,它吸引了加密货币行业内最大的几家加密货币交易所参与,包括位列首位的币安,交易量第二的FTX,以及刚刚被百域资本收购的火币。

这些头部加密货币企业如此青睐韩国釜山的背后,离不开该市对于加密货币的开放政策。9月23日,釜山市长朴炯俊明确对外表示,为了确保釜山当地经济的新增长动力,釜山市政府将尽全力将釜山打造成区块链特色城市,并成为全球数字金融城市。

虽然和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同属于亚洲最发达的地区,但作为港口城市,位于东北亚的釜山还是远不如香港与新加坡在世界区位中的独特位置。但韩国本土极高的加密货币采用率使它成为亚洲最“激进”的地区,这也吸引了众多加密货币企业的注意。

根据韩国金融委员会对该国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调查发现,截至2021年底,韩国国内虚拟资产用户总数为1525万人,实际参与交易的用户为558万人。而韩国总人口也只有5174万,即超过十分之一的人都参与加密货币交易。而这部分用户中,有58%的年龄位于30-40岁之间,这也意味着在韩国,每五个年轻人就有一位持有加密货币。此前在加密货币挖矿潮时,韩国的近两成网吧被爆料都在进行挖矿,甚至不惜关门谢客,可见该国对“炒币”的热衷。

这一独特的场景也影响了韩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2017年9月,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表示,将禁止所有形式的首次代币融资(ICO)。同年12月,韩国政府再下严令,禁止金融机构参与加密货币活动。

2018年,韩国开始向该国虚拟货币交易所征收24.2%的企业和地方所得税,并要求实行虚拟货币交易实名制,同时将虚拟货币列为九大主要洗钱风险因素之一。到了2019年,韩国中央政府宣布,将在海港城市釜山设立区块链技术特区,釜山从此成为该国的区块链中心,但同样严格禁止ICO行为。

2020年开始,韩国逐渐将加密货币纳入到监管体系中,先是在1月,韩国总统府委员会建议允许金融机构推出比特币衍生品等加密货币相关产品;3月,韩国国会全体议会正式通过《关于特定金融交易信息的报告与利用等法律(特别金融法)》,要求加密货币企业要向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进行报备,并遵守反洗钱法律及附加义务,违者将承担刑事责任。该法案也意味着韩国政府将在法律范围内直接管理加密货币市场。

最好挖的国外虚拟币种_挖虚拟币合法吗_国外最火的虚拟币免费挖矿

在本土拥有大量加密货币用户,政府的监管体系又逐渐完善时,全球各大交易所开始涌入韩国釜山。

今年8月26日,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宣布与韩国釜山市签署谅解备忘录(MoU)。作为合作的一部分,釜山市将获得币安提供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支持,以发展该市的区块链生态系统和推广釜山数字资产交易所(Busan Digital Asset Exchange)。朴炯俊借此表达了釜山的目标:“通过将釜山打造成一个吸引全球关注的区块链专业城市,我们将为当地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引擎,并使其成为全球数字金融中心。”

币安进入后,在北美市场大力扩张的FTX也紧随其后。8月30日,釜山市与FTX签署商业协议,支持釜山加密资产交易所的建立。双方计划联合釜山大学和利用釜山区块链监管特区的各种项目,共同推进区块链专业教育。

9月23日,釜山市又与火币全球站和火币韩国签署成立釜山数字资产交易所和发展区块链产业的商业协议。通过该协议,双方计划合作在釜山打造全球数字金融中心,火币将同样为釜山数字资产交易所的建立提供技术和基础设施支持。火币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今年内将火币韩国的首尔总部迁至釜山。

除了币安、FTX和火币,还有一家加密货币企业选择在韩国市场下重注。早在2019年,孙宇晨创立的波场就与韩国最大企业三星达成合作,让用户可以在三星手机内置区块链钱包中使用该网络。除此之外,波场还与韩国手游开发公司SkyPeople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新手游DragonCastle。

今年9月22日,从未错过行业热门的孙宇晨在韩国本土最大的区块链活动上宣布也要加码韩国区块链生态。该消息宣布后,引来多家韩国媒体追问其具体措施。孙宇晨透露称,波场计划在明年上半年直接设置韩国办事处,并表示计划在游戏、金融和稳定币领域开展韩国市场的业务。在刚刚举行的釜山区块链周上,孙宇晨还提及,“韩国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加密货币国家之一以及主要的游戏市场”,并表达了想与韩国游戏公司在区块链领域合作的意愿。

另据韩媒报道,釜山市今年已经吸引与超过20家海外区块链企业签订招商引资协约,其中超过10家都宣布要将总部搬迁至釜山,并在当地进行投资,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和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也在今年对韩国的加密货币生态进行了访问。

但釜山在大踏步拥抱加密货币时,一些来自韩国中央政府的监管疑虑并没有消失。

今年5月,算法稳定币项目方Luna暴雷事件导致整个市场在短时间内蒸发数百亿美元市值,并引发连锁反应。此后数十家加密货币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危机,整个市场被带入熊市泥沼。而Luna的创始人Do Kwon正来自韩国,随后韩国检方开始介入该事件,并要求国际刑警组织对Do Kwon发出红色通缉令。据外媒报道,对加密货币积极的发展计划在Luna崩盘后受到影响,据说此后该国政府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扩散采取了谨慎的态度。

恐怖!美国开始对在外中企下手,我国的外汇恐将减少!

中美脱钩,是今年开始最令人担忧的一件事。今天开始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芯片半导体这些高科技开始打压我们,到现在的日常用品贸易转移到东南亚一些国家,他们似乎就是狠下了心要和我们经济脱钩。虽然某些西方国家并没有直接承认这一点,甚至还公开口头声称要加强合作。不过撇开那些丑陋的嘴脸,事实还是证明了“真相”跟他们说的相反。

外汇走势代码_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2019_日元外汇走势

而8月4日,我国上市公司浙江海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纸文件也揭露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似乎又把矛头指向了国内迁往东南亚和其他地区的企业。文件中直接披露了公司在越南的全资子公司越南海欣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了避免公司产品被美国海关扣押,决定从8月4日开始大规模减产并且召回已发货的产品。而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因为美国海关已经开始对中国企业的生产原材料进行溯源。

令人难以置信!

从熔断大陆生产的产品,到怂恿越南提高对大陆越企的关税,发展到现在的原材料溯源。美国对大陆的经济打压已经毫不掩饰,从头到尾,彻彻底底了!而按照这个趋势,未来恐怕国外大部分的中资企业都难以幸免!

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2019_外汇走势代码_日元外汇走势

而美国对我们的这些创汇主力下此重手,它的目的也是非常明确。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直接掐住了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因为如果外汇不断缩减,我国的外汇储备恐将日渐枯竭,然后面临非常严重的信任危机!

从我国披露的数据中来看,截止至7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还有32043万亿美元的规模,较6月份还提高了100多亿美元!

可能很多人对于外汇的了解并不深刻和全面,认为这庞大的外汇储备就好像是我们存在银行的钱一样,任由自己支配。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网上有许多的网友以为我们的外汇就是经济层面的核武器,可以轻易地让美国经济陷入动荡等等。

而如果真正去了解的话,可能这个举动结果恰好相反,外汇的降低恐怕我们比美国更早陷入危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国目前还有近2万8000亿美元的外债,而这个债务还没有包含香港和澳门特区。如果参考港币和美元挂钩这个经济属性。加上香港和澳门,恐怕我们的外汇并没有多少盈余。所以为什么我们要投资美债?因为美债的收益更高!

外汇走势代码_日元外汇走势_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2019

所以现在中美的经济较量并不局限于所谓的汇率,在很多层面都已经开始较量。就当下而言,许多自媒体声称的东南亚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等外贸出口数据和我们一样,都有相应的缩减。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美国对我们原材料溯源的一个原因。

所以对于我们而言,时间很紧迫。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外部环境远比内部更恶劣。如果外汇无法维持增长,大量的中短期美元债务到期后,我国的外汇将面临很大的信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