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Archive: 2025年8月31日

思享无限与清音文化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加速布局微信生态圈

北京2021年5月17日 /美通社/ — 2021年5月17日,思享无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思享无限;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J)对外宣布,已与清音(北京)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清音文化”)达成战略框架协议,借助清音文化内容优势,加速布局微信生态圈,为其电商业务构建私域流量营销闭环。

据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亿,占网民整体的88.3%。在短视频领域,继快手、抖音之后,成立1年多的视频号,依托微信强大的流量入口和熟人社交网络,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之一,成为内容创作者与网络营销的重要阵地。

清音文化是微信视频号生态里原生的MCN机构,目标用户主要定位在一到四线城市、20-40岁女性,目前在To B的广告和To C的电商上,已有成功的商业化证明,从整体粉丝体量来看,处于微信视频号生态里的头部位置。清音文化基于微信生态的特点,布局直播、私域电商(包括实物和课程),将每月数亿的播放,在运营和商业层面进行深度高效的转化。

清音文化的商业思路与思享无限的战略发展不谋而合。根据思享无限的战略规划,电商与文娱是其直播生态系统内的两大支柱,而发展MCN机构则是其未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通过双方的战略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的商业与资源优势,通过协同与创新作用,推动双方在各自领域内的双向赋能。思享无限借助清音文化在视频号运营和商业层面上的高效转化能力,快速入局微信生态,将在微信直播、私域转化和直播电商领域有更多的商业拓展;而清音文化也将融合思享无限在移动娱乐直播行业的资源及技术优势,推动其在视频号上成为TOP级的MCN机构。

对此,思享无限CEO何晓武表示,“MCN内容生产是思享无限‘移动直播全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和不同领域的探索与合作,不仅能为更多用户提供多元价值服务,也将为我们的商业版图提供更多有优势的运营、流量及业务支撑,提升公司营收能力,为股东带来长期价值。”

关于思享无限:

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 思享无限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国移动视频直播领导者,为用户打造以快乐体验为核心的直播服务矩阵,旗下平台包括秀色直播、乐嗨直播、嗨秀直播、蜜疯直播(BeeLive中文)以及面向海外市场的直播平台BeeLive,已拥有约2.5亿注册用户。思享无限采用多平台运营战略,坚持以创新思维为用户提供卓越价值服务。基于对直播行业与用户行为的深入理解与研判,思享无限致力于在直播情境内构建虚拟现实世界,通过多元化直播场景,深度整合产业,并为产业赋能,构建建立内容丰富且充满活力的移动直播全生态。

关于清音文化:

清音文化是微信视频号原生的头部MCN机构,创始团队来自于微信生态的创业者,还有来自于抖音顶级MCN机构高管,对微信生态和短视频内容有深刻认知,并将两者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实现流量的快速增长,目前在微信视频生态内每月实现数亿级的播放量。

2400亿慈善基金做投资,收获一支IPO天团

一个数量磅礴的基金群,正在等待进入创投圈。

2021年,7月20日那场史无前例的暴雨降临,让郑州无数的居民流离失所。灾难无情人有情,短短十天内慈善基金们相继出手,共计13.46亿元进入郑州灾区。

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慈善基金已经成为每个国家必不可缺的重要设施,应用在扶贫、救灾、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中。

根据数据显示,国内目前注册的基金会超9600家,2021年时,这些慈善基金规模已达到2400多亿元,甚至部分基金会资产规模高达20亿元。

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爱心钱”也是私募股权投资中的一类资金来源。过去,已经有不少慈善基金开始涉足股权投资领域。

而就在前不久,慈善基金投资的话题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长期资金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指出,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待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公益慈善资金等为代表的长期资金,按照市场化原则,进一步加大对股权创投基金的配置比例。

而这也是公益慈善基金首次作为股权创投基金的长期资金被监管层提出。

尽管在此前,公益慈善基金是创投市场中一项非常小众的资金来源,但随着本次监管层发话,慈善基金大规模进入创投圈的日子可能要来了。

慈善基金,涌入创投圈

在如今资本寒冬背景下的今天,个人投资者投资欲望低,除小部分头部投资机构外,中小机构往往面临募不到资的窘境。僧多肉少,这时受苦受难的投资人们往往想的是,如果有新的长期资金出现就好了。

而事实上,各类慈善基金就是最适合参与投资的基金之一。

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慈善基金一般都是不追求收益的,参与股权投资可以吗?答案是可以。依据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中规定,基金会可以以安全、合理等方式对基金会资产进行保值增值。也就是说,慈善基金是被允许参与投资的。

但是我国各资管机构并没有对其展现重视的态度。反观海外欧美等地区的慈善基金,不论公募还是私募,它们的投资都很积极主动,尽管投资失败导致亏损的案例不在少数,但是从长期来看,其投资产生的效果仍是正面的。据悉在美国,捐赠和慈善基金是风险资本的第三大来源,仅次于养老基金和金融保险。

再来看一下我国慈善基金的情况,以东方基金会为例,2010年时东方基金会净资产是1383亿,投资收益32亿,投资收益率只有2.3%,远低于低风险的银行理财。而这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慈善基金会的普遍现状。很多基金会的资金就趴在账上没有进行任何的运作。

而这一选择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避免风险。国有资本的投资失败会被追责,甚至有造成国有资本流失的风险。而慈善基金在这方面的要求同样很严格。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公募慈善基金会每年用于公益事业的开支不得低于上年总收入的70%。因此,公益慈善基金会要确保年度慈善活动支出和捐赠财产及时足额拨付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投资活动。

对于公募慈善基金会而言,本身剩余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体量不大的情况下就很难投一些高收益的,周期比较长的资产。同时,这些慈善基金普遍缺少投资能力,因此投资失败的担责是所有慈善基金不想面对的状况。也因此,大部分慈善基金会偏好“货币基金”“一年期内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等稳健利小的短期投资。

但是,根据《2023中国基金会资产保值增值投资管理报告》,截至2022年底,国内已注册基金会数量达到9620家,其中非公募基金会占比达71%,公募基金会占29%。从总资产来看,基金会净资产规模在2021年达到了2402.25亿元的规模。另有数据显示,资产规模在10亿~20亿元之间的有21家,大于20亿元的有12家,主要为大学基金会,以及个别家族基金会。

根据证券时报对我国各大慈善基金规模的梳理,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华慈善总会资产总额约为25.3亿元,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总资产约为20亿元……

这笔巨额的资金,如果进入创投市场,无疑会成为一股新的金融活水,为优秀企业的孵化添砖加瓦。尤其是在如今资本寒冬背景的当下。而且,随着抗灾意识的增强,未来的慈善基金规模将会更大幅度地上升。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何艳春此前也提出,随着资管净值化转型加快,包括公益慈善资金在内的中长期资金资产配置需求不断增强,股权创投基金将获得更加长期、多元的资金来源。

无独有偶,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金李也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放宽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投资风投领域的比例限制,其中,对于部分慈善公益性质的资金,比如大学教育基金会,亦可在合规前提下放宽限制,以此鼓励更多资金配置股权投资。

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发声,慈善基金业内人士或许会带来新的探索和尝试。

参与投资是对现有资产的充分利用,对慈善基金来说是一种“锦上添花”。投资顺利,资产规模增加,对于慈善事业的支出比重也会更高。同时,通过参与投资孵化,被投的优秀企业也能得到快速发展,最后利国利民。

但是,慈善基金毕竟是有温度的“爱心钱”,大规模进入冰冷的资本市场是否合适还仍是个问题。毕竟慈善基金的主要业务仍是救急扶危,若因为参与投资而导致主业乏力则会有些得不偿失。

因此,如何科学地利用这些做慈善的钱进行投资,成为基金会们有待商榷的难题。

已有慈善基金参与投资,收获一批IPO天团

事实上,已经有慈善基金开始做投资的初步尝试,只不过数量较少。

2023年5月,无锡德耀盛投资企业发生变动。根据企查查,公司原始合伙人金百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退出,三名新的合伙人加入。

而这3名合伙人的身份分别是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浙江香海慈善基金会。简单来说,就是这三家慈善基金会做了无锡德耀盛的LP。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和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来说,这次的投资并不是第一次涉及股权投资领域。在此之前,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已经完成6次对外出资事件,而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也在之前完成了首次对外的投资活动。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慈善基金会“悄悄地”参与股权投资。

至于为什么要说是悄悄地,我国《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慈善基金无法像VC、PE们那样参与直投。也因此,我们在创投市场很少看到慈善基金的身影出现。

但也正因存在感低的原因。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被VC、PE、CVC勾过去的时候,慈善基金已经悄悄发展到一个庞大的规模。

南都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07年5月11日,是一家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

根据企查查,成立至今对外直接投资只有3起,包括以LP的身份两次对VC巨头红杉中国和一次对禹闳资本。但是其间接投资数量却高达惊人的3042起。

而这其中就包括像合恩医疗、博沃思教育等明星企业和中一检测、贝泰妮、零跑汽车、博瑞医药等13家已IPO公司。这样的上市企业。当然也包括像真格基金这类的投资机构。

根据梳理,我们发现,大多数慈善基金都是像南都公益基金会这样,直接投资少但间接投资多。

比如上海市慈善基金会,2009年分2次参股上海盛太投资,2次参股后当前持股100%。盛太投资对外投资事件共13起,间接持股公司187家;

说起慈善基金会的投资,不得不提到一个名为爱佑慈善基金会的存在。

爱佑慈善基金会创立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项目,是中国首家注册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2018年5月,爱佑取得公开募捐资质,正式成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如名字一样,爱佑是一家主要深耕在儿童领域的慈善基金会。

根据梳理发现,爱佑慈善基金会对外直接投资高达13起。包括高榕资本、清科创投、正新谷资本、五源资本等投资机构。间接投资多达5000余起,在慈善基金大家族中算得上十分活跃的机构。其中,爱佑慈善基金通过这些投资机构间接投资了446家公司,其中有19家公司已经完成了IPO。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8年,由爱佑资本创办,中国首个公益VC支持计划正式落地。根据机构理事长的介绍,爱佑公益VC支持计划是在爱佑此前资助的115家机构中,选出各垂直领域的翘楚,优中选优,找出更加头部,更具有引领性,能产生更大社会影响力的小伙伴,并对他们进行赋能、支持。简单来说,就是爱佑背后的理事单位作为LP出资,爱佑作为GP投资。值得一提的是,负责此业务的理事长王兵曾在投资界混迹多年,对新浪、腾讯、阿里巴巴、分众传媒、百度、携程等都有过投资。

像上述这样慈善基金涉及股权投资领域的案例还有很多。河仁慈善基金会、湖北省弘愿慈善基金会、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相信在不久后,会有更多的慈善基金参与到股权投资中去。

高校教育基金,慈善基金中的一只投资主力军

在众多慈善基金中,如果说哪只基金在投资领域做的最好,那无疑是高校教育基金。无论从出资次数还是出资规模来看,高校教育基金会都是最多,最活跃的存在。

1994年,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是国内最早在大陆正式注册成立的大学教育基金会,同时也被称为“国内版的耶鲁大学基金会”。清华大学作为国内“耶鲁模式”最早的借鉴者。在它之后,其他的大学基金会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出现。比如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后一年,北大教育基金会也随之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清华和北大的基金会加重了在股权融资上的比重,把越来越多的捐赠资金投入VC/PE机构中去。在2019年末,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资产中长期股权投资占总额的60.4%,而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则占资产总额的49.4%。这两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作为前辈的耶鲁基金会在股权融资上的比重。

到今天,这些大学教育基金已然成为众多VC/PE机构背后的超级LP。比如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已作为LP出资了包括高瓴、弘毅投资、CPE源峰、鼎晖投资、愉悦资本、英诺天使基金、清科母基金、信瑞投资、银杏华清投资基金、源渡创投等众多投资机构;北大大学教育基金会则向高瓴、中信建投、赛富投资、松禾资本等机构出资;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向达泰资本、红杉资本、金沙江创投等进行出资;武汉大学教育基金会向顺为资本、加华资本、元和资本等。像上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而高校基金会积极参与股权投资原因在于,无论是学校科研经费还是困难生补助和优秀生奖学金亦或是鼓励优秀校友创业,这些项目的背后都需要大规模资金的帮助,单靠校友捐赠和拨款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可以理解为高校基金会通过参与投资来“赚外快”,然后再用外快钱帮助学校或校友发展。而事实上,在美国高校基金是创投市场上很庞大重要的资金来源,比如高瓴资本的张磊之前就收获耶鲁大学基金会的出资扶持。利用投资赚的钱去扶持学生发展,这又何尝不是教育基金存在的意义呢?

高校教育基金已经成为慈善基金参与股权投资的一支主力军队,而其他慈善基金也在奋力追赶中。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不可控的灾害以及贫困地区的援助愈发重视。借此,慈善基金会的规模得到大幅度增长。按照2021年的数据,我国共有2400亿的慈善基金规模,依据法规拿出30%参与投资那么就是720亿。在当今的资本寒冬下,这一大笔钱难得珍贵。

慈善基金,以投资人的身份用资本带动产业发展,这无疑也属于一种慈善活动。

2023年9月15日,由民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工商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和中国慈善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开幕。开幕当天,意向对接重大捐赠项目、消费帮扶产品采购及产业投资等资金逾79 亿元。

这就是一例典型用慈善带动产业的案例,或许也是中国慈善基金未来投资的特色方式。

思享无限宣布与北邮就多用户交互AR技术达成战略合作

北京2021年3月31日 /美通社/ — 3月31日,思享无限控股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J)对外宣布,已与北邮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研究多用户增强现实(AR)技术及该技术在直播互动上的运用。

根据协议,思享无限将从北京邮电大学购买“多用户交互的增强现实(AR)方法及系统”专利。该专利将被运用于多人交互式游戏娱乐、多人直播互动中,以提升思享无限虚拟现实第二人生世界的场景打造与交互体验。

通过与北京邮电大学的合作,思享无限希望进一步促进直播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并积极探索与高等院校或民营企业在AR技术研究上的协同效应,本次合作是继思享无限与北京邮电大学于2021年1月宣布的基于Web AR展开合作的再次升级。

AR技术通过三维成像技术和视觉跟踪算法,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使用户可以看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结合,达到在同一现实层面上获取更多信息的目的。移动AR从参与方数量来说可以分为单人AR与多人AR,它们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不尽相同。多人AR技术一直是思享无限密切关注的领域,通过多人AR技术,用户的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将得到不断提升。

对于思享无限来说,多用户交互AR技术可以运用于直播互动和游戏体验上。当前的视频直播互动主要依赖于主播的个人形象、口才、口碑等个人属性,娱乐性和互动性有限,用户体验沉浸感相对较弱,而多人交互AR技术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对AR、VR、AI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思享无限一直处于行业最前沿,并积极探索虚拟现实的第二人生世界。这种基于多人AR的互动直播,可以支持多个主播与多个用户之间进行实时互动,将增强直播过程中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与传统游戏中玩家仅通过命令方式控制显示屏中的虚拟物体进行游戏不同,AR游戏能够使玩家、现实环境与游戏中的虚拟物体关联起来,能给玩家带来新颖的游戏体验,增加用户的亲密度。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和芯片技术的进步,支持高速通信的智能移动设备日益普及,多镜头、陀螺仪、加速度计、磁效应仪、定位仪等传感器成为移动终端的标配。这些模块的应用也为AR技术的普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谷歌、苹果、高通、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和小米等公司都在从事移动AR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思享无限在该领域亦在不断探索,以进一步将AR应用于直播平台内,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体验需求。

“未来,思享无限计划通过5G与AI、AR、VR等技术的结合,让虚拟与现实充分融合,给予用户更真实、丰富的沉浸式体验。”思享无限CEO何晓武表示:“本次AR系统专利的购买是思享无限打造移动直播全生态的重要步骤,将为思享无限的直播生态带来巨大的增量价值。”

为抓住直播行业在5G时代的发展机遇,思享无限加大研发投入,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储备,并十分重视将这些前沿技术应用于直播平台内。随着用户习惯的演变、AR技术的进步以及新交互方式的发展,直播的价值将被重新定义。

落魄的通讯巨头:曾力压华为中兴,是马云恩人,如今消声觅迹

几十年来,全球通信行业都在不断的革新换代,以前中国在通讯行业一直没有什么话语权,而如今在5G领域,中国企业华为占据绝对的话语权,让美国都捏了一把汗。这些年随着中国通信市场的发展变迁,也曾出现过不少的优质企业,有的越做越大,例如华为、中兴,也有在竞争中消声觅迹的,比如北电、巨龙等。还有一家通讯企业,曾经在中国通讯市场呼风唤雨,它就是UT斯达康。说到UT斯达康估计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是说到它的产品:小灵通,估计就要勾起一批人的回忆了,十多年前曾经风靡一时的小灵通无线电话就是UT斯达康的当家产品。

UT斯达康_UT斯达康小灵通发展历程_中国通讯行业历史变迁

UT斯达康的创始人也曾是中国商界的风云人物,清华大学毕业的他在美国深造学习数字通讯及数字信号处理,毕业后他就创办的Starcom公司专门研究数字通讯。1994年他认识了同样创办了通讯公司Unitech的台湾人陆弘亮,两人一拍即合,将Starcom公司和Unitech公司合并,就变成了现在的UT斯达康。

与此同时,国内的通讯行业也正处于改革时期,中国通讯市场正在第一次重组,移动从中国电信剥离,单独组建中国移动(当时还没有联通)。独立出来的中国移动有手机通信业务,发展势头相当迅猛。而因为没有无线牌照的电信只能继续发展固话业务,可是眼看着固话市场山河日下,移动发展越来越好,电信坐不住了。

中国通讯行业历史变迁_UT斯达康_UT斯达康小灵通发展历程

1996年,当时的浙江余杭电信局局长徐福新在日本考察时发现了PHS技术,就是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这种技术其实就是一种擦边球,看似小巧像手机其实是无线市话,他发现这个正是电信现在需要的技术。回国之后徐福新联系了多家国际通信巨头,想合作开发PHS技术,把这个技术带到中国来。然而这个PHS在当时是一种落后技术,在日本研发出来就不受欢迎,因为它的基站数量少,信号覆盖也不广,所以很容易信号不好,移动稍快可能就会掉线, 如果遇到停电还根本打不了电话,但优点就是资费便宜。所以没有通讯企业愿意去研发这个,据说当时徐福新也曾找过华为,被华为拒绝了,因为华为已经在研究当很先进的3G技术了。

而此时UT斯达康的吴鹰就瞅准了PHS技术的商机,花了几千万买下了这个日本技术,和徐福新一拍即合把PHS技术引入中国,徐福新还给UT斯达康的一款PHS技术的产品取名叫“小灵通”,后来因为“小灵通”越叫越广,逐渐成为了PHS技术的昵称,其他厂家也跟着叫这个名字。

UT斯达康小灵通发展历程_UT斯达康_中国通讯行业历史变迁

因为小灵通虽然看起来像小手机,但是采用的是固话的网络,所以资费也是固定电话的资费,比当时其他移动电话的资费也便宜很多,而且接听免费,凭借低廉的资费,小灵通一经上市就大受欢迎,得到了迅速发展。UT斯达康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最高峰时全球范围内的小灵通用户突破一亿,2000年,UT斯达康在美国上市,上市当天股价一度高冲到73美元,公司市值瞬间膨胀到70多亿美金,超过当时的IT巨头思科公司。2002年在美国《商业周刊》评定UT斯达康为全球IT100强,并选为全球成长最快公司,2006年8月,小灵通全球用户超过1亿,其中国内用户达到9300万,巅峰时期UT斯达康年营收超过25.93亿美元(当时约合214亿人民币),股价也一路飙升到近100美元的价格。

UT斯达康_UT斯达康小灵通发展历程_中国通讯行业历史变迁

不过好景不长,落后的小灵通技术在所有运营商都有移动牌照之后逐渐被抛弃,而且常规的移动资费也逐年下降,信号差,没有漫游功能的小灵通已经没有明显资费优势,小灵通开始被用户抛弃,UT斯达康也因为主营业务的衰落,开始了连续的亏损,更要命的小灵通所使用的频段,影响了当时很受重视的国产标准TD-SCDMA,2009年2月,政府相关部门明确要求小灵通必须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就此小灵通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UT斯达康在失去小灵通之后,曾经尝试在3G、IPTV等业务上发展,但是因为转型战略失败,根本没有形成竞争力,也无力与传统通讯领域巨头爱立信、华为等抗衡。而UT斯达康的创始人吴鹰也早在公司内部斗争中被逼离开,如今UT斯达康的市值仅1亿美元出头,今年2月鼎互联以4922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UT斯达康,成为第一大股东,取得对的控制权。

UT斯达康小灵通发展历程_中国通讯行业历史变迁_UT斯达康

虽然吴鹰在最后没落了,但是他人生中做的最成功的事情,就是投对了马云。当时马云的阿里巴巴还在发展初期的时候急需投资,而此时的UT斯达康正发展迅猛,与日本软银的孙正义一起成立了SBCVC(软银中国风险投资基金),后来是经过吴鹰的介绍,孙正义也认识了马云,并达成投资合作。而日本软银集团CEO孙正义的这番投资被视为人类投资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投资, 可以说,如果没有吴鹰,就没有当时软银中国对阿里巴巴的投资。而离开UT斯达康的吴鹰现在也在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可能他真拿着当年投资阿里巴巴的股份分红,退休享福了吧!

思享无限运用前沿技术与内容优势赋能娱乐直播,高效带动营收增长

北京2021年1月25日 /美通社/ — 思享无限(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J,以下简称“思享无限”或“公司”)正在运用前沿技术与MCN板块高质量内容创作应用,计划在娱乐直播平台打造六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的“第二人生世界”(“虚拟世界”),以高效提升平台用户粘性、忠诚度以及付费意愿。基于4G技术的局限性,公司于2020年小范围内推出三个虚拟世界已获得了成效,而随着5G技术的逐步成熟,公司将于近期完成六个完整虚拟世界的全面推广。

思享无限在2020年12月20日宣布了“移动直播全生态”的重要发展战略,涵盖全新的文娱、电商及MCN板块,其中MCN板块的高质量的内容应用是公司未来的发展重心之一,将为文娱和电商两个子生态的发展与成熟提供深度资源整合及高效输出,为公司创造具备高增长潜力的内容变现的机会。

基于4G技术,公司于2020年小范围内推出了三个虚拟世界,丰富了娱乐直播平台的场景与娱乐性。通过脸萌特效、AR、AI以及语音识别等技术,每个虚拟世界均能让主播和用户自定义自己在虚拟世界的角色设定,包括角色、声音与角色关系,提供了完全沉浸式的互动场景。这种多元化内容也将主播与用户之间的单一关系多元化,增加了更加复杂与娱乐性的主播与主播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多维关系。

随着5G技术的逐步成熟,思享无限将加速全面推进六个完整虚拟世界的应用。2020年小范围的初步应用已得到了用户与主播的接受与积极反馈,证明了虚拟世界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接下来公司将在今年加大研发的投入,计划将在近期完成六个完整虚拟世界在旗下直播平台内的全面推出,期望通过前沿技术和高质量内容创作为娱乐直播平台高效提升用户粘性、忠诚度以及付费意愿。

思享无限CEO何晓武对此表示:“随着直播细分行业的区分,用户对直播内容的要求提高,我们希望通过高质量内容的应用以突显我们在行业内的差异性,所以我们构思了‘第二人生世界’。我们很高兴去年虚拟世界的应用得到了平台上所有参与者的积极参与与热情反馈,更加固了我们对MCN板块应用的信心。今年,六个完整虚拟世界将在旗下直播平台全面建立及应用,我非常有信心其必将为娱乐直播平台增加关注度与流量及为公司高效带动营收增长。”

关于思享无限

思享无限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国移动视频直播领导者,为用户打造以快乐体验为核心的直播服务矩阵,旗下平台包括秀色直播、乐嗨直播、嗨秀直播、蜜疯直播(BeeLive中文)以及面向海外市场的直播平台BeeLive,已拥有超过2.43亿注册用户。思享无限采用多平台运营战略,坚持以创新思维为用户提供卓越价值服务。基于对直播行业与用户行为的深入理解与研判,思享无限致力于在直播情境内构建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第二人生世界,通过多元化直播场景,深度整合产业,并为产业赋能,构建建立内容丰富且充满活力的移动直播全生态。

前瞻性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