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棉花

天王级别的人物,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中国索罗斯”叶庆军回顾十年交易,明白散户也可以有方向

每个圈子里,都有被天王所仰慕的人。 期货交易中还有四大天王,分别是东邪、西渡、南地、北北。 这些都是通过未来从无到有有所成就的成功人士。 作为一名合格的交易者,你不仅要善于了解市场新闻,还要了解成功交易的秘诀。 作为贸易四大天王中的北丐,叶庆军也被称为中国的索罗斯,熟人称他为“大叶”。 1990年底首次进入期货后,终于在2010年棉花牛市中获利10亿后名声大噪。

期货交易理念顿悟_林广袤谈期货交易:如何从600万做到20亿_期货交易经验之谈

叶庆军也是第一代进入期货市场的人之一。 期间,他做过天津、苏州的红豆、海南的橡胶等热门期货品种。 由于他交易灵活,他总能在市场反转之前保持安全,谨慎交易。 他也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外表温和但操作狠辣的叶庆军红遍了江浙地区。

最早的时候,叶大虎在一家期货公司担任交易员。 由于他擅长做订单,因此受到公司重用,甚至被派往宁波筹备销售部。 遗憾的是,该公司最终未能在沪胶板平仓,亏损离场。

1998年,正值国家整顿期货市场,叶大虎的交易之路并不顺利。 虽然经历了两次爆仓损失,但他也曾一度迷茫过。

相信期货交易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好事接踵而至。 当逆势而上时,交易瓶颈和家庭问题也随之而来。 早期,叶大虎也因家庭不和而犹豫是否要继续做生意。 幸运的是,他坚持了下来。

2003年,期货市场在经历了三年的低迷之后,终于重获新的机遇。 遭受损失后,他把房子抵押了,才凑了10万元。 他计划等新市场到来时再重新开始。 当他遇到农产品牛市时,他把重仓放在了豆类上。 2003年至2004年上半年,豆类价格暴涨,从2200元涨到4000元。 这波行情让他赚了500万元,足够他后来实现1亿元的盈利。 主要的。 在期货交易之路上,他首先关注的是铜和橡胶。 到2006年底,他的总资产达到6000万。

在大户众多的期货市场上,叶大虎只是当时的会员之一。 在此期间,他创造了许多交易策略,被称为宁波神秘的灵魂人物。 仅2007年一年,他的资产就达到了4亿左右。 不得不说,市场来了,你做什么都会赚钱。

2010年是他职业生涯最辉煌的一年,也让他在国内有了知名度。 基于他对棉花的了解,他相信全球棉花将会出现大涨,于是他动员资金,开始大量做多棉花。 果然,下半年棉花价格出现,短短两个月就涨了三倍。 在火爆的市场行情下,年底终于收获了数十亿资产。

同年,另一位期货传奇人物林光阳持有600万棉花,做了3万手期货,从200倍增至13亿。 2011年,由于一次交易失误,叶庆军的棉花多头头寸下跌,遭受重创。 他损失了20亿,还剩下8亿,暂时输给了汤野人。

2012年,不甘吃亏的他开始筹集资金反击,以消耗战和偷袭为主,攻击秋葵野人的棉花订单。 因为林光远公开了自己的交易数据,对手叶大虎抓住了交易弱点,一击崩盘。 不过,叶大虎在给敌人损失了三千的同时,自己也损失了八百。 由于投入过多,这一战的利润只有一亿元。

叶庆军对于交易有自己的看法。 交易不仅涉及农产品期货,对于PTA、螺纹、铜等工业品期货也有自己的交易策略。 仅去年一年,资金总额就达到100亿元,创造了期货交易的传奇神话。

期货赚钱并不难。 难的是能够时刻认清品种的特点,并在交易中理性操作。

僵局短期难破,棉价拐点何时到来?

USDA4月月报上调全球棉花供应,调减印度与巴西的棉花出口量,并下调中国的消费量。整体报告偏空,ICE棉价近期由140美分/磅回落至133美分/磅附近。

报告认为,虽然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是棉绒的重要生产国或消费国,但两国每年进口的棉纺产品(服装、毛巾、床单等)分别价值约30亿美元和5亿美元。俄乌冲突或减缓两国消费需求,从而降低包括孟加拉国、中国和土耳其在内的主要供应商的消费量。同时,随着燃料和电力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全球本已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进一步上升。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与海运航道严重拥堵,使得棉花原料与纺织成品的运输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前期ICE棉价暴涨,最高达141美分/磅,已经突破全球大多数纺织厂的成本上限。调查显示,部分国际棉商及纺织工厂能够接受的现货价格最高在130—135美分/磅。根据CFTC持仓报告,截至4月7日,on-call尚未点价合约仍高达145214张,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近期买卖双方协商on-call合同延期点价、推迟履约的现象多有发生。考虑到5月份美联储加息或更激进且大规模缩表开启,2022年全球棉花种植面积预期同比增长,以及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东南亚纺织大国因棉价过高而纷纷减少棉花消费、加大化纤替代力度的可能性等利空因素,卖方大多同意延迟1个月左右点价来降低风险。从新一期的美棉出口周报可以看出,市场对高棉价的可接受意愿逐步降低,尽可能压制近月需求,转而签约远期棉花。截至3月31日,2021/2022年度美国陆地棉出口签约量14278吨,为销售年度低点,较前周下降73%,较前四周均值下降80%。面对高企的ICE棉价,以及移仓换月风险,CFTC基金在棉花上的持仓呈现下降趋势,以规避可能发生的市场风险,目前市场处于一种“看空不做空”的状态。

进入4月,北半球陆续进入新棉种植期,从USDA棉花种植意向报告可以看出,美国2022/2023年度意向种植面积为1223万英亩,较上一年度实播面积增加9%。我们对近八年USDA预估美棉种植面积进行汇总后可以发现,USDA种植意向报告整体偏乐观,在8年间仅有3年美棉实播面积超过预估面积,且美棉实播面积自2019/2020年度开始连续三年低于USDA预估水平。

棉花期货近十年历史重大行情记录图_棉花期货历史行情回顾_棉花期货历史价格

虽然近期美棉价格受需求旺盛影响表现出强劲上涨的态势,棉农植棉热情高涨,但受俄乌冲突影响,全球粮食价格大涨,2022年以来美国玉米期货主力合约累计上涨28%,全球谷物及油籽价格也出现不同幅度上涨,棉粮比价优势略有回落。除此之外,因俄罗斯与白俄罗斯钾肥出口量占到全球钾肥出口量约40%,目前受冲突尤其是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禁止对不友好国家名单出口相关产品,从而推高了世界钾肥的价格。眼下正是农户春耕备耕的关键期,化肥的需求量急剧增长,造成化肥市场供需失衡,再加上能源涨价等因素,化肥价格持续上涨。根据市场调查,新年度棉花种植成本较上一年度上涨约35%,而竞争经济作物玉米在新年度种植成本上涨约26%。在棉花种植成本涨幅过大且相对粮价而言棉价比价回落的背景下,新棉实播面积增幅或不及预期。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天气因素对植棉的影响。根据U.S. Drought Monitor监测数据,美国中西部地区旱情依然十分严峻,在夏末季风降雨开始之前,西南地区的干旱状况不太可能改善。位于全美最大植棉区的得州、堪萨斯州与俄克拉荷马州受干旱影响程度较大。截至4月5日,美棉主产区(87.6%)的干旱程度和覆盖率指数为145,同比增长52;德克萨斯州的干旱程度和覆盖率指数302,同比增长66。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得州西部仍然干旱。此次美国旱情持续时间久、影响范围广,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新棉种植进程,具体天气升水程度会影响几何还需持续关注未来旱区降水情况,但现在市场对天气以及新一期棉花产量的炒作为时尚早,市场关注的焦点依然集中于需求何时恢复。

棉花期货历史价格_棉花期货历史行情回顾_棉花期货近十年历史重大行情记录图

图1 美国干旱监测展望数据来源:U.S. Drought Monitor

棉花期货近十年历史重大行情记录图_棉花期货历史行情回顾_棉花期货历史价格

图2 美国干旱面积指数百分比数据来源:U.S. Drought Monitor

从国际形势看,俄乌对话次数逐渐频繁,双方冲突对全球大宗商品的影响逐渐减弱。美联储为应对美国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3月加息25个基点,并预计本年度总共将加息7次,长期偏鸽派的美联储官员认为加息50个基点值得探讨。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未来6个月将每天释放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抑制目前因俄乌冲突而飙升的能源价格。拜登表示,在今年年底美国国内石油增产前,此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会起到类似桥梁的过渡作用。此外,拜登呼吁美国国会要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公司为未使用的油井等支付费用,敦促这些公司使用闲置油井和土地,加大生产。这是自1974年美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制度以来,美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规模最大的一次。该措施一出,能源市场价格稍有降温,带动棉价回调。

国内方面,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全国范围棉花种植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022/2023年度新棉增幅1.8%,其中新疆地区植棉面积增加,长江、黄河流域植棉面积有所减少。近期国内温度适宜,天气状况适宜棉花春播工作开展,棉花适播期提前。但据调查,今年国内植棉成本也出现不同幅度上涨。成本上涨或吞噬部分植棉利润,且棉价达到阶段性高位后市场出现疲态,结合纺企及贸易商普遍认为后市棉价下跌概率较大的预期看,预估国内实际植棉增幅或不及预期。

截至4月7日,按照国内棉花预计产量580.1万吨(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2021年12月份预测)测算,累计销售皮棉270.0万吨,同比减少244.6万吨,较过去4年均值减少155.9万吨,其中新疆销售230.6万吨,同比减少222.8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减少120.9万吨,与美棉基本完成今年销售任务形成鲜明对比。

目前新疆棉花加工企业申请入库、注册仓单的热情也较前几个月大幅下降。除棉花期货处于深度贴水状态的原因外,还受到近期国内疫情反弹影响,新疆棉发运、移库进度大幅放缓,使得内地交割库新疆棉数量明显低于前两个年度,而疆内交割库棉满为患,注册仓单难度上升。此外,3-5月部分新疆棉花加工企业还贷压力较大,现在注册仓单回款时间长,故近期仓单注册数额尚未放量,但仍处于正常水平。

棉花期货历史行情回顾_棉花期货近十年历史重大行情记录图_棉花期货历史价格

图3 近年棉花仓单数量

棉花期货近十年历史重大行情记录图_棉花期货历史价格_棉花期货历史行情回顾

图4 郑棉主力合约基差

上游轧花厂因新棉抢收导致成本高企,库存积压较多。因期货市场处于深度贴水状态,轧花厂套保难度较大,只能逢高少量套保。为避免大量亏损,轧花厂只能被迫挺价。虽然前期美棉大涨导致内外棉价差倒挂,但内棉销售滞缓的格局依然无法得到改善,轧花厂套保意愿依然压制郑棉上涨。下游因订单再度流回东南亚棉纺国家,难以再现去年订单旺盛的场景,纺企采购补库意愿普遍偏低,“金三”行情落空。与此同时,国内多数纺织重镇受疫情影响临时关停,纺企纱厂开机率处于低位,若按照当前盘面棉花价格计算,纺纱已处于全面亏损状态。部分纺织企业反映,当前棉纺市场遭遇寒冬,花涨纱跌的背向而行趋势长期存在,造成纺织企业亏损加剧,部分企业转产混纺纱以降低成本。山东、河南等地中小型纺织企业称生产难以为继,“银四”尚不可期。因需求疲软,物流受阻,成品库累库现象严重,盘面纺纱利润处于亏损状态。截至4月8日,全国主要地区纺企纱线库存为28.6天,较上周增加0.4天,环比增幅1.42%,同比增幅113.43%。纺企以销定产,库存高位运行,走货销售压力偏大;整体库存水平依旧较高,下游需求积弱状态短期内预计无较大改观。在棉纺产业链中高棉价与低需求之间的博弈仍在持续中,价格传导机制严重受阻。受到资金还款压力的影响,上游部分轧花厂报价略有松动下调。长期来看,若终端需求仍无明显改观的话,上游高成本对棉价的支撑力度将会进一步弱化,棉价缺乏长期在高位运行的理由。(作者单位:华安期货)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

300万吨滞销,7000元每吨亏损,收储让棉花涨多久,纺织雪上加霜

织人痴语:有钱人怕别人知道自己有钱,没钱人怕别人知道自己没钱!!!

国内外棉市仍旧以看空为主

受美棉价格大幅下跌拖累,郑棉2209期约5月5日22035元,6月15-24日由19860元下跌至17460-17110元,分别下跌-2400元、-2750元;7月8日再下跌至16220元,下跌-5815元;2301期约5月5日21360元,6月14-24日由20005元下跌至16855-16635元,分别下跌-4505元、-3370元;7月8日再下跌至15430元,下跌-6025元。 技术上来看郑棉期货仍处于空头趋势中,行情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近期国内棉花期货的行情主要受到外盘和大宗商品走势的影响,国内棉市较差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棉花期货2010_棉花期货历史行情回顾_棉花期货近十年历史重大行情记录图

外盘同样表现不佳,6日隔夜ICE期棉跌停,主要原因是美元持续上涨以及市场对于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拖累棉市的表现。整体上来看利空的因素仍占据主流,恐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有大的变化,国内外棉市仍旧以看空为主。

难以缓解新疆棉花滞销压力

7月8日国家主管部门及中储棉公司发布公告,将组织2022年第一批中央储备棉轮入,总量30-50万吨,轮入竞买最高限价(到库价格),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低于18600元/吨时启动轮入、高于18600元/吨时停止轮入;

由于收储棉价接近低于18600元向下竞拍,但高于2209期价/16670元/+1930元, 高于2301期价/15760元/+2840元,高于2305期价/15580元/+3020元,至少仍有1500-2500元以上差价幅度,将推动郑棉各月期货相应上涨至较高价位;但第一批收储数量仅30-50万吨,待收储7-15天后。

棉花期货近十年历史重大行情记录图_棉花期货历史行情回顾_棉花期货2010

当前新疆尚有300余万吨现货棉滞销亏损积压在库,每吨浮动亏损5000-6000元以上,面对美国欧洲对新疆商品出口禁令法案生效,长期影响新疆棉花对外出口200余万吨;新疆现货市场销售价18000-18500-19000元,若美棉郑棉期货价格继续下跌,将是雪上加霜;

新疆棉花300余万吨滞销巨亏差价销售压力难以缓解,更无力承担每吨5000-6000-7000元浮亏变为实亏,大量轧花厂将关门倒闭,淘汰出局,郑棉期货价格也将随美棉价格持续大幅下跌至更低价位,造成剩余数量处于踩踏式低价倾销局面。

全球需求复苏,我国受到疆棉禁令影响较大

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7月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解除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国际纺织品需求出现复苏。

1-4月份美国、欧盟、英国、韩国服装进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5.7%、12.6%、22.4%和16.7%。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分别增长7.1%和5.4%。

棉花期货近十年历史重大行情记录图_棉花期货历史行情回顾_棉花期货2010

然而国内棉花市场却并没有因此出现明显的改善,今年以来整个棉纺企业遭遇困难,尤其是在美国的新疆棉花禁令在6月21日正式生效后,外贸型的纺企变得更加困难,对于海外的订单国内企业主要靠进口棉花棉纱来完成生产,目前来看中国进口棉花和棉纱的量出现增长,海外订单的增长无法转化为国内棉花的需求。

国内棉花市场目前只能指望国内消费的复苏来带动,然而目前来看前景不容乐观,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是首次跌破90,达到了近六年来的最低值,显示出消费者对后市缺乏消费信心,市场寄希望于政府出台更多刺激消费的政策帮助消费快速复苏。

下游纺企开机率降低

当前纺织企业也同样困难,美欧限制新疆商品出口禁令法案生效执行,使纺织企业大量减少出口订单,新疆棉花涉及直接间接出口数量高达200万吨之多,下游纺纱企业的成品库存处于高位,纺企纱线的库存超过30天,纺企开机率持续下降,目前来看主要生产地区的沿海地区织布生产环节开工率仅为10%, 纺纱企业订单较少,对于原料棉花的采购意愿不足,纺织企业无能力 2-3个月承接300万吨巨量新疆棉花。

纺企减产的意愿仍在升温,预计开机率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棉花市场的前景不容乐观。

棉花期货2010_棉花期货近十年历史重大行情记录图_棉花期货历史行情回顾

目前国内棉花市场困难重重,利空因素积累,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美联储货币收紧、美国的新疆禁令收紧以及国内棉花消费市场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棉花市场的前景不容乐观,市场期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政策帮助棉企走出难关。不过近日来在安徽等地疫情有新的爆发迹象,给市场带来阴影,此外随着7月、8月还贷期临近,上游棉企资金压力大增,不排除有进一步抛售库存回笼资金的可能,棉花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下跌。

听党话,跟党走

参考来源:丝路小棉袄、农产品阳澄论剑、365行情、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