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亚洲

美联储激进紧缩致经济增长前景恶化,全球股市下跌美元涨

由于美联储激进的紧缩政策路径使经济增长前景恶化,且全球股市跌入熊市,投资者纷纷涌向避险货币美元。

美国股指期货和欧洲股市周一下跌,MSCI 全球指数较 11 月高点下跌 16%。美元延续涨势,五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跃升至 2008 年以来最高水平。

截至目前,欧洲斯托克50指数、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法国CAC 40指数跌幅均超过2%,德国DAX指数跌幅1.78%,英国富时100指数跌幅1.92%,欧洲斯托克600指数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逼近两个月低点。

美国股指期货扩大跌幅,道指期货下跌1.54%,标普500期货下跌2%,纳指期货下跌2%;美元升至两年高位,周一兑所有主要货币均上涨,彭博美元现货指数连续第三天上涨。

澳元债券也继续下跌,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创下历史新低。

亚洲股市也出现走弱,越南股市下跌逾4%,印尼市场遭遇股债双重打击。

债券市场也出现动荡,随着美国国债再度遭遇抛售,5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跃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目前维持在3.083%。

10年期基准美国国债收益率也飙升至3.183%的高位,接近2018年创下的3.25%的高点,并创下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上周五美国非农数据公布后,避险情绪席卷全球市场,美联储加息和缩表计划回旋余地不大,美国股市连续五周下跌,标普500指数遭遇2011年以来最长下跌趋势。

AMP Investments 高级经济学家 Diana Mousina 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由于市场担心经济急剧放缓、美联储“硬着陆”以及大幅加息,股市短期前景“仍然混乱”,且可能进一步下跌。

大宗商品市场,油价也出现下跌,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均下跌逾2%,此前一度下跌逾3%。布伦特原油下跌2.1%,至每桶110.03美元。市场对亚洲需求放缓的担忧情绪压倒一切,远远超过了七国集团(G7)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承诺。原油价格还受到疫情和俄乌冲突引发的供应风险冲击的影响。

经济增长、消费价格、地缘政治风险等,波动性仍是全球市场“关键词”,本周美国等国公布的通胀数据或将加剧债市波动。

今天,七国集团领导人在视频会议后发表声明,称将逐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包括逐步停止或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欧盟正在制定类似计划,但匈牙利仍然反对,欧盟的谈判仍将继续。

建行等中资银行未来在香港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张伟泽香港报道

“我们对香港的承诺是永久的。无论其他商业机构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会在香港加大投资、扩大发展。目前,中资银行占香港市场份额的36%。中国建设银行等未来中资银行在香港仍将占有较大份额,发展空间广阔,中资银行在香港金融体系中的“压舱石”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中国建设银行(亚洲)副董事长兼行长张军7月1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建行(亚洲)前身是1912年在香港成立的广东银行,也是香港第一家华人创办的银行。 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集团达成收购协议,同年更名为建行(亚洲)。 建行(亚洲)传承服务香港的初心,深耕香港,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作出贡献。

作为香港的国有企业,建行(亚洲)积极为市民谋福利。 张军指出,香港金融业虽然高度发达,但金融服务却参差不齐。 “在中环这样的金融中心,银行服务提供商无处不在; 但在相对偏远的地区,普惠金融却难以触及。 作为香港央企,建设银行(亚洲)理应承担起社会责任,让普惠金融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触及每一位市民,保护相对弱势的客户群体。”张军说。建行亚洲是最早响应特区政府号召,在天水围等偏​​远地区开设分行的银行之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人民香港的。

张军坦言,当前美元利率居高不下,给香港银行业带来了挑战。 高利率环境导致整体市场信贷需求不足。 但他认为这些经济周期的影响是暂时的。 他透露,尽管上半年形势相对困难,建行(亚洲)上半年信贷规模仍保持适度正增长,建行(亚洲)净利润达双位数生长。

帮助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长期以来发挥着连接境内外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作用。 建行(亚洲)依托香港的国际化平台,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助力香港建设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中国建设银行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于2017年成立,经过多年发展,2022年建行(亚洲)被香港金融管理局指定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主要流动性提供者。 建行(亚洲)也是南向通、债券通的结算银行和外汇银行,也是“互换通”首批境外参与机构。 2023年一季度,通过建行(亚洲)参与债券通“北向通”的跨境人民币债券交易量达1,838亿元,同比增长206%,排名第四位。市场。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张军认为,目前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比重并不等于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前景广阔。 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人民币仅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7%左右,但同期中国GDP占全球GDP的18.4%。

截至去年底,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接近1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 张军指出,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资金量巨大,投资者对其持有的离岸人民币保值升值有巨大需求。 因此,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前景广阔。

亚洲发展银行官网_亚文仓亚元亚洲发展银行_亚洲发展银行成员国

6月5日实施的“港元-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为离岸人民币开辟了新的投资目的地。 在此模式下,投资者可以兑换同一发行人发行的港元柜台证券和人民币柜台证券,投资者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购买港股。

对此,张军表示,“双柜台模式”能够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港股交易量产生积极影响。 建行(亚洲)将积极应对“双柜台模式”,持续优化和完善双柜台交易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快捷、更便捷的服务。

1/3海外资产贡献一半收入和利润

建行(亚洲)资本市场部总经理李林峰透露,建行目前海外资产占比不足三分之一,但海外收入和利润却占近一半。 下一步,建行(亚洲)将发挥区域总部作用,将海外审批中心、海外金融科技中心等海外管理职能部门迁至香港,致力助力香港成为“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 “一条路”倡议。

2023年起,建行(亚洲)业务将拓展至菲律宾、泰国、越南、印尼等RCEP成员国,以及中东、海湾六国(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 、沙特阿拉伯)和中国亚洲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李林峰指出,建行(亚洲)将继续为“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提供项目融资、国际银团、双边贷款等多元化产品。

除了融资需求,建行亚洲还积极推动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 建行(亚洲)基于“全球撮合者”平台打造金融服务新渠道,从传统“支付中介”、“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服务,从供需角度实现需求匹配和商机推荐。

建行“全球撮合商”是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B2B跨境智能撮合平台,从供需角度为商户提供需求匹配和商机推荐服务。

2021年,依托“全球婚介”平台,来自中马两国的200多家企业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了数百场线上对接会。 对接会上,两国多家知名企业在新技术汽车、绿色钢铁、清洁能源等领域签署了合作协议。 等多项投资贸易协定,合同总金额12.86亿美元。

IEA发布2021年一季度天然气市场报告

导言

全球天然需求总量在2020年下降了2.5%或1000亿平方米,这是在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虽然在2020年天然气的价格经历了历史低谷和巨大波动,但是天然气贸易全球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

伴随着亚洲和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上涨和冬季需求的持续增长,为我们拉开了2021年天然气市场的新帷幕。预计全球天然气需求量将在2021年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但是市场复苏仍面临来自诸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这份季度报告提供了对最近的全球天然气市场的详细分析和发展和近期前景。

概述

由于2020年初遇到的暖冬和接下来的全球疫情,全球天然气需求量同比减低4%;从第3季度开始,全球市场随着全球疫情的阶段性好转而开始整体复苏。

2020年12月份开始的寒冬使亚洲现货价格在2021年1月上涨至超过30美元/MMBtu,甚至部分批次货物接近40美元/MMBtu。

东北亚LNG需求在2020年12月中旬到2021年1月上旬同比上涨10%。

巴拿马运河拥堵造成LNG运输船租金价格飙升至每天35万美元

2021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预计2021全球天然气需求将上涨2.8%(约1100亿立方米)。其中新兴市场在增长中将占比70%,而需求端成熟市场会面临较为缓慢的复苏,甚至无法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天然气发电行业面临电力需求增长缓慢的挑战,工业用气取决于全球经济复苏,而居民用气需求则完全由取暖季的气温决定。

2020年主要市场亮点

天然气发电市场需求反弹

美国电力市场天然气需求3%;

欧洲发电行业天然气需求在上半年下降超过10%,但在第3和第4季度同比分别上涨4%和2.5%;

中国电力市场天然气需求量在前11个月同比上升2%

印度市场增长9%

近十年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_历年天然气价格走势_十年天然气价格走势图

天然气贸易(包括管道气与LNG)2020年与2019年对比

全球天然气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增长

短期或现货LNG交易量占到全球LNG贸易量的37%;

中国和印度仍是全球最主要的LNG现货买家,分别占到市场份额的20%和11%;

短期/现货LNG贸易量的增长中有40%是由中国买家带来;

短期/现货市场的供应端主要来自美国出口的LNG;

近十年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_十年天然气价格走势图_历年天然气价格走势

短期/现货LNG在LNG总贸易量中占比(2015-2020年)

天然气价格过山车式的波动

十年天然气价格走势图_历年天然气价格走势_近十年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

2020年亚洲及欧洲LNG现货价格走势图

疫情对整个市场的影响

与2019年大相径庭,2020全年新FID仅有墨西哥的Energia Costa Azul项目;

天然气上游勘探开发的投资减少;

LNG运输船下单频繁,其中卡塔尔石油公司QP下订超级大订单;

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仍强劲;

历年天然气价格走势_十年天然气价格走势图_近十年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

2015-2020年行业相关投资对比图

从左至右:液化工厂FID,勘探开发投资,LNG运输船订单量,在建接受(气化)能力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和清洁政策在2020年启动

包括巴西(剥离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中游资产)、中国(国家管网公司正式运营)和印度(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均启动和推进了本国的天然气市场化改革;

多国启动了低碳氢能源的发展路线图;

欧盟制定了针对天然气供应链中甲烷排放的战略;

十年天然气价格走势图_历年天然气价格走势_近十年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

巴西、中国、印度3国天然气市场化进程时间表

短期市场预测

2021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预计2021全球天然气需求将上涨2.8%(约1100亿立方米);

工业用气增长预计将占主导地位;

十年天然气价格走势图_近十年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_历年天然气价格走势

需求端按地区及行业分布预计增长

亚洲市场需求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强力复苏,并预计在2021年继续增长

中国天然气需求在2020增长约5%;全年来看,主要增长驱动力是城市燃气板块,进入下半年后,发电、工业用气和冬季供暖等行业和板块进一步推动了需求增长;

预计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长能在2021年超过8%;

印度市场需求增长预计为10%;

日本天然气需求预计在2021年同比降低4%;

韩国天然气需求2021年预计同比增长2%

十年天然气价格走势图_历年天然气价格走势_近十年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

亚洲主要天然气消费国2020需求及2021年需求增长预测

美国天然气产量在2020-2021连续两年减产

历年天然气价格走势_十年天然气价格走势图_近十年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

全球LNG贸易在2020-2021持续稳步增长

全球LNG贸易总量在2020年增长约2%;

预计2021年增长将达到3%;

2020年LNG进口增长幅度上,中国增长12%,印度增长15%;

2021年,LNG进口的增长仍然取决于亚太市场;

北美LNG出口在2020年达到同比35%的增长(约170亿立方米),2021年预计北美LNG出口仍将领衔出口增长,预计为33%;

十年天然气价格走势图_近十年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_历年天然气价格走势

按地区划分2020年LNG进口/出口量及2021年预测

现货价格在2021年预计会超过2019年水平

历年天然气价格走势_十年天然气价格走势图_近十年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

亚洲及欧洲主要现货价格2019-2020走势及2021预测

美国、欧洲及日韩等地区储气库存比较(2019-20年度、5年平均值及2021预期)

十年天然气价格走势图_历年天然气价格走势_近十年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

(报告所有文字和图片内容版权属于IEA国际能源署)

邦达亚洲:黑田东彦发表鸽派言论 美元/日元小幅收涨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强调,该行最近对债券收益率控制计划的调整不是退出货币宽松政策的开始,而是使其可持续和平稳运行的一种方式。黑田东彦周一在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主办的活动上发表讲话称:“这绝对不是退出的一步。央行将致力于以可持续和稳定的方式实现价格稳定目标,同时增加工资,在控制收益率曲线的框架下继续放松货币政策。”在他发表上述言论之前,日本央行上周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上调一倍的政策调整震惊了全球金融市场,并引发市场猜测,即日本央行正朝着政策正常化迈出一步。黑田东彦周一表示,在观察到日本债券市场恶化后,此举旨在改善市场功能。这位任期将于明年4月结束的行长表示,日本央行将通过保持宽松的金融条件来为市场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黑田东彦说:“日本劳动力市场状况预计将进一步收紧,企业设定价格和工资的行为也可能改变。我们正接近一个关键时刻,即摆脱泡沫经济破裂以来长期的低通胀和低增长的重要节点。

另外,白宫首席经济学家Jared Bernstein上周表示,他对美国经济明年保持增长持乐观态度,并对通胀下降的迹象感到鼓舞。他说: “经济衰退并非不可避免,我们有理由乐观地认为,通往稳定过渡的道路是合理和可信的。” Bernstein指出,最近的数据支持了一种可能的路径,即经济转向增长,虽然低于去年的水平,但仍是积极的,同时就业增长放缓,部分原因是职位空缺减少,但仍然强劲,这大致勾勒出了美联储观察人士和华尔街津津乐道的“软着陆”情景。Bernstein说: “把招聘广告从橱窗里拿出来,而不是把工人辞掉,这有助于减轻名义工资增长的一些压力。”

今日需要关注的数据有,美国10月FHFA房价指数月率和美国12月达拉斯联储制造业活动指数。

美元/日元

美元/日元昨日震荡盘整,日线小幅收涨,现汇价交投于132.90附近。时段内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否认了日本短期内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性的言论是支撑汇价走高的主要原因。不过,美元指数在多重利空因素的联合打压下走软限制了汇价的反弹空间。今日关注134.00附近的压力情况,下方支撑在132.00附近。

黑田东彦通胀预期整体没有变化_预期通胀发生推动哪些产品上涨_通胀预期减弱

澳元/美元

澳元昨日震荡上行,日线小幅收涨,现汇价交投于0.6750附近。清淡的节假日市场交投氛围中,美元指数在疲软经济数据影响发酵和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预期而持续回调是支撑澳元反弹的主要原因。此外,大宗商品国际铜,铁矿石价格走高也对商品货币澳元构成了一定的支撑。今日关注0.6850附近的压力情况,下方支撑在0.6650附近。

美元/加元

美元/加元昨日震荡下行,日线小幅收跌,现汇价交投于1.3550附近。清淡的节假日市场交投氛围中,除美元指数在多重利空因素的打压下持续回调对汇价构成了一定的打压外,原油价格在疫情担忧放缓提振需求的支撑下持续反弹也对汇价构成了一定的打压。今日关注1.3650附近的压力情况,下方支撑在1.3450附近。

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3年汇市展望】新兴市场压力能否缓解仍存疑虑

新华财经北京1月5日电(崔凯)2022年,新兴市场国家异常艰难,部分资产类别更是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不过,年度最后两个月里亚洲货币的涨幅之大令人咋舌,彭博-摩根大通亚洲货币汇率指数自10月底以来上涨逾5%,其中泰铢涨幅高达9%,韩元的涨幅更是超过11%。

全球利率同步飙升、乌克兰局势胶着和疫情反复,给新兴市场带来了沉重打击。新兴市场债券年度总回报率创出30年历史上最差年度表现,也是其首次连续两年录得亏损。新兴市场本币债同样录得15% 的创纪录跌幅。追踪24个新兴经济体中大型股表现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股票指数(MSCI EM)2022年的表现比2008年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的走势更为糟糕。

2022年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冷热不均

除美国和欧盟外,恶性通货膨胀已在新兴市场国家发生。从2021年5月开始,土耳其CPI同比增幅连续17个月上涨,并于2022年10月达到85.51%,创近24年新高;阿根廷CPI同比增幅高达92.4%,为30年来的最高水平。而据阿根廷央行发布的预期调查显示,该国2022年年度通胀率将达99%。

新兴市场国家还面临大规模资金外流压力,全球主要经济体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危机日渐显现,部分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并呈现发酵、蔓延与恶化态势。迫不得已韩国、印度等国家在2022年第三季度陆续开启“货币保卫战”应对本币贬值压力。

(1)“金丝雀”拉响警报 韩国大幅下调经济预期

受到国际收支急剧恶化的影响,韩元在2022年大部分时间内表现欠佳。韩元自2021年1月的1079水平开始下行,并于2022年10月创下2009年3月16日以来的新低至1445.80。当时,市场普遍预计韩元兑美元年底前可能进一步贬值至1500。

2023年美元兑卢布的基本面分析_美元币兑卢布_美元兑卢布最高记录

图1:美元兑韩元走势图

韩国政府12月21日公布“2023年经济政策方向”。韩国政府认为2023年上半年金融、楼市、民生等经济各领域会更加疲弱,并提出克服危机和提振经济双管齐下的目标。韩国政府预测2023年韩国经济增速为1.6%,CPI上涨3.5%。

韩国2022年遭遇通胀、高利率和强势美元的“三重打击”,拖累了该国的经济复苏。随着韩国经济寒潮来袭,韩国就业市场也遭到打击。许多发展不景气的韩国企业纷纷开始裁员、削减支出。数据显示,基准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在2022年下跌约22%,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信贷市场一度被认为是全球最安全的信贷市场之一,但2022年韩国债市却经历了亚洲市场上最严重的抛售,变得摇摇欲坠。最高评级的五年期韩国企业债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抛售,收益率飙升了157个基点。其中,最令投资者担心的情况是,当地商业票据的收益率飙升至13年来的新高,也就是上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顶峰资金。

(2)俄罗斯卢布成为2022年全球“最强货币”

俄罗斯卢布进入12月之后出现疲软态势,因市场担心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原油的制裁,以及G7设定的价格上限可能会打击该国未来石油的出口收入。而在此前,俄罗斯卢布一直是兑美元最强势的货币。

美元兑卢布最高记录_美元币兑卢布_2023年美元兑卢布的基本面分析

图2:美元兑俄罗斯卢布走势图

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欧美等西方国家纷纷对俄罗斯发动经济限制,使得俄罗斯卢布出现断崖式下跌,并在3月一度跌破154关口。随后,俄罗斯出手“救市”,出台了包括限制外汇流出、固定价格买黄金、大幅提高利率、使用卢布结算石油天然气等一系列措施。俄罗斯卢布跌势迅速得以扭转,并在6月底时涨破50关口至49.87,更是成为2022年全球“最强货币”。

作为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该国经济总收入中超过一半来自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俄罗斯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该国的石油出口量下降到日均495万桶,比二季度减少了3.9%。11月的出口量则大幅度减少到422万桶,同环比分别减少了12%和14%。11月俄罗斯财政来自石油的总收入则比去年同期7635亿卢布减少了25%至5696亿卢布。进入12月,原油禁令和限价实行之后,市场预计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和出口价格恐将在11月的基础上进一步下跌。其石油收入可能会比11月减少18%到4670亿卢布左右,同比减少46%。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表示,俄罗斯政府各经济主管部门在2022年成功保证了俄经济可控,遏制了国内失业率上升趋势,并避免了粮食出口的下降。2023年俄在财政和预算领域仍将艰难,但相较2022年要“轻松得多”,但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接近于零。

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表示,由于石油价格上限挤压了出口收入,俄罗斯2023年的预算赤字可能会超过GDP的2%。西卢安诺夫此番言论是俄罗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承认,针对俄罗斯石油的价格上限可能确实会影响国家财政。

(3)印度卢比是2022年表现最差的亚洲货币之一

印度卢比是2022年表现最差的亚洲货币之一。印度卢比兑美元年内贬值超过10%,并在10月底一度跌至83.28的记录低点。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元走软,大多非美货币兑美元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但是印度卢比短暂反弹后重新回到了贬值通道。在与不断走强的美元作斗争的过程中,就连印度央行也不得不承认,它在控制印度卢比下跌方面几乎无能为力。

美元币兑卢布_2023年美元兑卢布的基本面分析_美元兑卢布最高记录

图3:美元兑印度卢比走势图

和印度本币的走势相比,印度经济则极为亮眼。印度财政部称,尽管全球经济经历了一些挑战,但印度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显示,2022年印度名义GDP将超过前宗主国英国,升至世界第五位,但诸多困难阻碍印度上述目标的实现。

印度2022年前三季度GDP总额突破2.5万亿美元,尤其是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更是高达7.5%。尽管印度经济增长依旧强劲,但速度已经明显放缓,海外市场需求不足、利率高企等方面的不利影响日益明显。在印度亮眼的GDP数据背后,是货币投入、通货膨胀和国内货币的贬值。

印度《经济时报》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解封带来的经济复苏红利正在减弱,印度80%以上石油需要进口,俄乌冲突导致的物价上涨催生了印度通货膨胀。印度国会发言人斯里纳特表示,第二季度印度制造业萎缩,投资和就业都处于危险之中,印度需要找到解决方案,不能回避真相。

野村证券的分析师Sonal Varma 和 Aurodeep Nandi指出,印度逐渐降低的通胀压力将会促进私人消费增加,从而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但逐渐收紧的金融环境和世界经济不振导致出口衰退,印度本轮经济增长的顶点已经过去,2023—24财年,印度经济增速可能会在5.2%左右。

(4)巴西雷亚尔兑美元升值逾5%

2022年能够强势美元的压力实现升值,还有巴西雷亚尔。巴西央行为遏制通胀从2021年3月17日起就开启了货币紧缩政策,经过连续12次加息后,于2022年8月3日将该国基准利率提高至13.75%,其间累计加息11.75个百分点,成为1999年以来累计幅度最大的加息周期。如此激进的加息也得到了明显成效,巴西成为首个通胀见顶的发展中国家,巴西雷亚尔兑美元也实现了超过5% 的涨幅。

美元兑卢布最高记录_美元币兑卢布_2023年美元兑卢布的基本面分析

图4:美元兑巴西雷亚尔走势图

巴西金融市场分析师认为,到2023年5月前,巴西将继续维持目前基准利率13.75%不变,而到年底前,基准利率将下调至11.75%的水平。

巴西央行发布的最新一期《焦点报告》显示,巴西金融市场分析师上调该国2022年和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至3.05%和0.75%;同时,分析师将2023年通胀预期上调至5.08%,高于巴西政府设定的通胀率管控目标中值3.25%。

(5)南非兰特兑美元贬值近8%

自2021年11月19日以来,南非央行七次调整其基准利率由3.5%上调至7%。2022年内,南非兰特兑美元贬值近8%。当前,南非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7.6%,已升至13年来的最高水平。

美元兑卢布最高记录_2023年美元兑卢布的基本面分析_美元币兑卢布

图5:美元兑南非兰特走势图

最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南非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6%,农业、金融、交通和制造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统计数据涵盖的10个行业中,农业、林业、金融、房地产、商业服务、保险等8个行业实现正增长。此外,出口和政府消费的增加也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随着第三季度的增长,南非的经济总量已超过疫情前水平。不过,鉴于南非当前持续的电力危机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经济学家对南非长期经济前景仍表示担忧。

2022年南非停电天数累计已达200天。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在2022年实施了创纪录的轮流停电,因为其陈旧且维护不善的发电站不断发生故障,能源短缺对投资和产出造成阻碍。停电意味着南非经济在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仅可能增长0.1%,预计南非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1.8%放缓至2023年的1.1%。

2023年新兴市场压力能否缓解仍存疑虑

随着新旧年交替,多头纷纷押注新兴市场反弹的时机已经到来,甚至可能在2023年反超发达经济体。华尔街投行的2023年年度预测均对新兴市场做出了相当乐观的预测。分析认为,强势美元将在2023年有所放缓,能源成本将下降,这两个因素将缓解新兴市场的压力。

若全球遏制通胀的努力失败则可能会出现另外的结果。俄乌冲突的加剧,对俄罗斯的进一步制裁都可能成为导致能源价格再次飙升的因素。除此之外,美联储仍未具备持续转向的条件,随着利率继续上行,美元或继续主导2023年全球汇市走势。由于其他央行难以跟上美联储的加息步伐,美元仍有上行空间。这对新兴市场国家不利,许多国家都有大量以美元计价的债务,这些国家不得不承担更沉重的美元债务负担。

华尔街投行:2023年新兴市场资产将重演反弹历史

也正是新兴市场的各类资产极端的走势导致了市场当前的“乐观预测潮”。美国银行最新的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看多新兴市场”已成为眼下最主要的“逆向”交易。历史上,MSCI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均大跌55%,而紧随其后,1999年该指数大幅反弹64%,2009年更飙升75%。同样地,新兴市场硬通货债务在2008年下降12%后,2009年也出现了惊人的30%的反弹,本币债在2008年小幅下跌逾5%后,其后两年连续录得22%和16%的较高年度回报率。

因此,华尔街投行预期,2023年新兴市场资产将重演反弹历史。瑞银预计,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在暴跌15%~25%后,2023年的总回报率将在8%~15%之间。

摩根士丹利表示,在2023年增长缓慢、通胀降低和新的货币政策的环境下,预计债券、防御性股票和新兴市场资产将上涨。并预测,MSCI新兴市场股票指数2023年的回报率可能达到12%,新兴市场债券也可能受益于利率下降、经济基本面改善和美元走软等多种趋势,2023年的总回报率预期为14.1%,新兴市场本币债的总回报率预计将更高,达到18.3%。

尽管瑞银看好新兴市场资产,但该行仍然估计新兴市场2023年的整体外汇储备将出现199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缩水。瑞银的分析师团队表示,“我们的希望是,美联储放缓加息将与第二季度全球库存周期/复苏的高峰相结合,为新兴市场资产的表现创造更肥沃的土壤。”

巴克莱研报称,新兴市场债券2023年面临的一个共同主题是美元走强和美元融资利率走高带来的挑战,这导致新兴市场债券出现大量资金外流,因为套利交易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2023年,新兴市场债券应该也会面临类似挑战,因为一些新兴市场货币已经非常弱势。此外,较低的美元储备、更小的抵消美元输入性通胀的空间以及有限的财政回旋余地也可能对新兴市场债券构成风险。但该行也认为,2023年可能是一个转折点。如果美国政策利率达到峰值,市场开始为2024年或2025年的利率走低进行定价,新兴市场债券可能会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