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石油

印度终于松口!同意用人民币结算印俄能源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传来好消息。印度终于心软,愿意用人民币购买俄罗斯石油。

印度购买的俄罗斯原油到底该用什么货币来结算,一直是令两国头疼的问题。经过近两个月的僵持,印度终于松口,同意用人民币结算印俄能源贸易。

据环球网报道,印度政府消息人士3日对路透表示,由于俄罗斯和印度银行不愿意以美元结算双边贸易,两家私营炼油厂已转而使用人民币购买俄罗斯原油。

印度的一家炼油厂

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原油解决争端于今年5月爆发。受到西方制裁后,俄罗斯能源出口市场转向亚洲国家。印度趁机购买俄罗斯原油。不过,同样受到制裁影响,俄罗斯只能使用第三方货币来结算双边贸易,这也给了印度可乘之机。 。

原本俄罗斯希望用汇率更稳定、流动性更好的人民币来结算与印度的能源贸易,但印度始终不肯同意。由于急需稳定国内经济以及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俄罗斯不得不同意印度使用卢比结算双边贸易,但俄罗斯很快就傻眼了。

由于汇率不稳定,大多数国家不承认卢比结算贸易,而印度因担心西方制裁而一直不愿向俄罗斯出口工业产品。此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承认,俄罗斯目前在印度银行账户中积累了卢比。数十亿卢比无法使用。

用卢比买东西,俄罗斯才是受苦的人

俄罗斯曾多次与印度进行谈判。印度能做出的最大让步是允许俄罗斯在银行使用卢比投资印度股票和债券,并拒绝俄罗斯提出的改变第三方结算货币、放宽对俄出口限制和石油价格限制等建议。要求。双方谈判最终破裂,印俄能源贸易暂时回归美元结算机制。

印度拒绝使用人民币结算印俄贸易的原因很简单。中印关系时好时坏,印度长期对华贸易逆差国家。如果俄罗斯使用人民币结算双边贸易,则意味着印度必须将其少量的外汇储备兑换成人民币,​​这将对印度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上合组织会议上拉夫罗夫抱怨卢比花不完

事实上,印度的心思也颇为纠结,因为如果放弃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印度将失去全球最赚钱的能源市场:今年年初,美国进口了1.5亿桶石油产品,8年其中%来自印度,而印度向欧盟出口的石油量迄今增加了572倍,其中大部分是在印度加工的俄罗斯原油。

因此,经过几个月的僵持,印度终于想通了:真正的利益比所谓的价值观更重要。毕竟,没有人会在生意上遇到麻烦。目前,除了上述印度私营炼油厂外,印度最大的国有炼油厂“印度石油公司”于6月开始使用人民币采购俄罗斯原油。该公司是俄罗斯原油的最大买家之一。

毕竟,没有人会遇到金钱和生意上的麻烦。

印度使用人民币对中国来说也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得到了更多国家的认可。中俄贸易、中巴贸易、中孟双边贸易均已转向人民币结算。

但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却一直拒绝接受人民币。此前,印度最大的水泥生产商“超科水泥”用人民币结算俄罗斯煤炭,甚至引起了印度官员的警惕。现在固执己见的印度能够在人民币结算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无疑是一件好事。

与此同时,印度、俄罗斯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也意味着“去美元化”已成为各国的趋势。西方对俄“金融核弹”和美联储连续加息,让世界看清欧美所谓“金融信誉”有多么好,“去美元化”势在必行。

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去美元化”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将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货币。未来必然会出现多种货币并存的情况。

石油价格 8 年内首次破百,国内成品油将迎第五次上涨,原因竟是通货膨胀?

此次油价涨幅是8年来首次突破100美元,而且国内成品油价格也持续上涨。要知道,很多开车的人都已经抱怨买不起车却养不起车。如果油价继续这样上涨,很多人可能买不起车。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成品油价格即将第五次上涨。

据悉,距离国内第四次成品油涨价已经过去一周。本周国内油价每吨累计上调110元。也就是说,加满一箱92辛烷值汽油要多花5元左右。根据市场情况和战争因素预测,下次下调时这个数字可能会大于5元。近两年成品油价格波动较大。这一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一、油价持续上涨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就连成品油涨价也不例外。虽然成品油价格受国际油价影响,但美国通胀持续走高导致国际油价上涨。

迄今为止,美国通胀率已超过7%,创历史新高。这也是货币发行过多的代价。更何况,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正在影响石油的市场供应,价格变化很正常。

战争期间,石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利用,更何况美国对俄罗斯发起制裁,也影响了国际市场石油供需平衡。因此,如果我们从多个方面来看,我们会发现影响油价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从近期油价上涨背后的因素来看,战争占据了最大的一部分,也是油价持续上涨的触发因素。

当战争发生时,各国的能源配置将出现与以往不同的动荡。甚至能源价格也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虽然我国没有处于战争状态,但成品油价格必然会受到国际原油价格的主导,因此会出现大幅上涨。目前国际油价波动已经非常剧烈,是否会出现像2008年这样的极端油价也需要谨慎。

要知道,2008年的伊朗核争端与油价持续上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甚至有预测油价可能达到每桶150-200美元,并在五天内继续上涨。无论是2008年还是2022年,国际油价上涨与战争密不可分。可见,只要战争没有结束或者局势不明朗,价格波动就不可避免。

另一种情况是,美国在战争期间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导致俄罗斯第二大原油出口国的地位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到供需平衡。当供需关系失衡时,必然导致社会动荡。这时就会以油为触发,难免会出现异常。价格异常是其中之一,供应异常是最重要的潜在因素。

2. 油价是否会超过2008年的价格?

有人说,2008年油价很可能达到每桶148美元的水平。事实上,这个概率还是不高。首先,从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的发展来看,各国都在寻找可以替代石油的能源。

一旦石油价格出现异常爆发式增长,虽然目前来看是不可替代的,但石油价格肯定不会限制大家对其他能源的需求。

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现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其实是有前瞻性的。尤其是2021年底的煤炭涨价事件,也让我们意识到能源替代的迫切需要。当然,虽然各国现在都在寻找更多可以替代石油的能源,但还没有大规模这样做。

尤其是汽车方面,对石油的依赖度极高,所以就有了国家大力扶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更何况,我国还需要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还需要发展新能源。去年,我国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进行了系统规划。此后大力发展新能源,力争将汽车领域从石油能源转变为新能源与石油的双重选择。这样,中国市场就很难受到石油问题的影响,造成较大的市场波动。

除了新能源之外,我国也在推广光伏能源。这种新能源的利用率将逐渐提高,从而取代传统能源。而且,现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率和普及率都比较好,不仅在中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也是如此。如果战争继续下去,势必会对油价产生影响。但目前能源和新能源的使用情况已不像2008年,估计价格可能达不到2008年的价格。

3、加息迫使油价下跌

与原油价格密切相关,美国政策对油价也有比较大的影响。目前,美联储已就此次油价上涨采取了相关措施。美联储决定启动加息进程,以控制社会和经济对石油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当多余的美元被回收,其他国家效仿美国的脚步,做出同样的举动时,石油的需求和供应就会逐渐稳定。

因此,实际上,本次油价上涨与2008年油价上涨有明显区别。今天油价的上涨是多种短期因素交织的结果,美联储有意调整油价而不是忽视它们。不过,近期油价可能会上涨,这与战争局势以及各国对石油的需求有关。

在导致油价上涨的各种因素中,一旦出现好转,油价就会企稳。而且,事实上,近期由于战争的影响,不仅国际原油和成品油的价格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股市的整体反应也非常明显。

目前战局比较稳定,但是有了西方国家的参与,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从美联储对国际原油的态度来看,油价基本需要维持和稳定。即便如此,涨价不可避免,预计将冲击“五连涨”。

4. 结论

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密切相关,但原油价格也受到国际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随着当前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事进一步升级,也可能导致能源价格出现更多波动以及股市的剧烈波动。因此,如果您此时进行投资,一定要找准时机进行买卖,以免造成损失。

您认为成品油价格会连续第五次上涨吗?

俄乌战争或成第四次石油危机导火索,全球通货膨胀形势再添新巨压

战争是诱发世界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回顾20世纪下半叶经历的三次石油危机,每一次都与战争直接相关。现在全球原油价格已经开始飙升。

西方国家普遍对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俄罗斯的能源出口采取制裁。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将打破世界石油供需平衡。很多人甚至表示,这场俄乌战争将成为第四次石油危机的导火索,而油价的上涨将给已经存在的世界带来重大损失。全球通胀形势严峻,增添了新的压力。

1.三大石油危机

当前的俄乌战争是否会成为第四次石油危机的导火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前三次石油危机是如何发生的,并通过历史的研究来判断当前的形势。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于1973年10月,危机的导火索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为了打击支持以色列的国家,OPEC成员国纷纷撤回原油定价权,并采取减产提价措施,积极打破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平衡。对于正在经历快速工业化的世界经济来说,原油供应的短缺极大地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

危机期间,原油价格从3.011美元/桶攀升至10.651美元/桶,全球经济遭受不同程度的创伤。美国工业产值在危机期间下降了14%,日本工业产值在危机期间下降了20%以上。对于当地石油资源储备不足的日本来说,危机的经济影响更为严重。

第二次石油危机同样源于战争。 1978年,伊朗爆发革命。 1978年至1979年,伊朗宣布暂停国内石油出口60天。第一次石油危机终于复苏,供需结构再次失衡。目前,国际原油市场每日短缺500万桶,直接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1/10。

伊朗国内动荡不断,1980年与伊拉克爆发“两伊战争”,两国石油生产全部暂停。原油供需失衡再次恶化,原油缺口从500万桶/日扩大至560万桶/日。每天。 1979年,国际原油价格为13美元/桶,到1980年底已升至41美元/桶。

第三次石油危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实施制裁。原油价格升至每桶42美元的高位。 1991 年全球 GDP 水平跌破 2%。

不过,与前两次危机相比,本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弱。主要原因是危机爆发后国际能源署每天向市场释放250万桶储备原油。

2.第四次石油危机?

从历史上看,每当主导世界石油供应链的国家爆发战争或内乱,都会引发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席卷全球的石油危机。这次俄乌冲突也不例外。

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在世界石油供应链中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于欧盟国家来说,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占欧盟总需求的34%。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也将对欧盟经济和工业发展造成严重损害。

前三次石油危机对我国影响不大,主要是由于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油价的波动也会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下次成品油调价时间为3月17日24:00,预计本次新一轮调价后,95号汽油将正式进入9元时代,冲击10元大关。

2月初,我国与俄罗斯签署了1亿吨石油供应合同。合同期限为10年。而且我国还没有加入国际制裁的阵营,这意味着即使这场战争继续下去,我国的石油进口渠道也不会受到根本性的影响,石油的供应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油价上涨也会导致物价开始上涨,从而降低经济增长活力。

在这场危机中,欧佩克成员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沙特阿拉伯。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截至2017年1月,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约2660亿桶,占全球总量的16%。而且,沙特仍有闲置产能。如果决定增产,对于稳定全球油价具有重要意义。

3、石油安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全球石油资源分布不均,我国石油资源储量仅占总量的一小部分。

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7%,预计到203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前三场中东战争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我们要聚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否则,一旦国际石油供需关系再次失衡,我国将陷入不利局面。

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虽然长期不可能用新能源完全替代传统能源,但我们也必须逐年提高替代率。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建设石油战略储备。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相当于158天的进口量,日本的战略储备相当于161天的进口量,而我国的战略储备只有40天的进口量。数量。也就是说,石油危机一旦爆发,留给美日的缓冲时间是我国的三到四倍。

总结

WTI原油价格已跌至两年来最低点20美元/桶,目前已逼近100美元/桶。两年间,油价暴涨五倍,人们对第四次石油危机的担忧正在慢慢成为现实。而且,当石油价格上涨时,由于石油在社会生产中的特殊地位,价格也会上涨。解决原油供应短缺是解决价格问题的根本。

您对此有何看法?发在评论区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他问题,请在30天内联系本账号作者。如果举报情况属实,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文章。文章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应用建议。

俄乌局势影响天然气和原油价格飙升,欧美股市齐涨

受俄乌紧张局势影响,天然气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当地时间3月2日,布伦特原油一度站上113.37美元/桶,盘中涨幅近8%,继续创下2014年以来新高。WTI原油盘中最高触及112.5美元/桶,创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今日早些时候,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飙升,3月份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升至每千立方米逾1636美元,日内上涨近60%。

截至发稿,WTI原油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均有所收窄,WTI原油现价为108.1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现价为109.9美元/桶。

当地时间3月2日美国股市开盘时,三大股指全部上涨,截至发稿,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18%,标普500指数上涨0.96%,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31%。

欧洲股市普遍转好,涨幅扩大,截至发稿,德国DAX指数上涨0.46%,欧洲STOXX 50指数上涨1.19%,法国CAC40指数上涨1.34%,英国FTSE指数上涨1.25%。

制裁影响,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股价在伦敦市场一度下跌95%,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现报0.05美元。

市场目前密切关注俄乌新一轮会谈。据新华社3月2日报道,塔斯社援引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阿雷斯托维奇的话称,俄乌第二轮谈判将于3月2日举行,代表团阵容保持不变。

对于欧美对俄制裁,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2日,根据欧盟官方公报,欧盟决定将俄罗斯7家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之外。

据欧盟官方出版物报道,被排除在 SWIFT 之外的七家银行是:VTB、Open Finance、New Commercial Bank、Procombank、俄罗斯银行、Sovkombank 和 Vnesheconombank。欧盟国家用于天然气和石油支付的另外两家大型银行——Sberbank 和 Gazprombank 不在名单上。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1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七国集团(G7)将成立特别工作组,重点关注“冻结和扣押”俄罗斯重要精英的资产,以进一步向俄罗斯施压。G7将继续支持将俄罗斯主要金融机构驱逐出SWIFT系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及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自行承担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俄罗斯金融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全球股市大跌,普京将核力量调至战备状态

西方国家新一轮制裁点燃俄罗斯金融市场恐慌,全球股市暴跌,美元、黄金上涨。在一系列“不友好”行动之后,普京宣布核力量进入戒备状态,欧洲沉寂30年的防务政策也苏醒过来。在美国,纽约市解除口罩令,Lucid Motors将发布财报。以下是2月28日(周一)你需要了解的金融市场动向。

1. 俄罗斯资产暴跌

西方国家启动新一轮制裁,冻结俄罗斯央行一半以上的外汇储备,并选择性地将部分俄罗斯银行从全球金融信息网络SWIFT中剔除,导致俄罗斯卢布暴跌。此举将阻止几乎所有进出俄罗斯的资金,但与俄罗斯能源产品直接相关的付款除外。

制裁消息传出后,俄罗斯银行出现大规模挤兑,俄罗斯约30%的零售存款是人民币。

为捍卫卢布,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一倍至20%,并宣布俄罗斯证券交易所当天休市。然而,在欧洲上市的俄罗斯公司存托凭证大幅下跌,俄罗斯主题ETF也遭遇同样的命运。此外,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将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3:00)举行新闻发布会。

2.俄罗斯代表团与乌克兰代表团举行会谈

据中新社报道,俄乌双方谈判28日当地时间12时30分左右在白俄罗斯正式开始,会谈前俄方表示不会预设立场,乌方则希望立即停火。

此外,周末欧洲大陆在震荡中重新评估政局,除了采取金融举措外,欧洲还在外交政策上做出重大转变。

德国宣布大幅增加国防开支,为冷战结束以来最大增幅,并表示未来国防开支将超过北约成员国建议的数额;而欧盟史上首次向其他国家运送致命武器,并对俄罗斯商用飞机关闭了领空。

俄罗斯总统普京周日下令俄罗斯战略核力量进入战备状态,他称此举是为了回应西方针对莫斯科的“敌对”行动。

3.美股或大幅低开

由于政治和军事动荡,预计美国股市今天晚些时候将开盘走低,取代欧洲市场。

截至北京时间21:16,道琼斯期货下跌422.2点,跌幅1.24%,标普500期货下跌1.31%,纳斯达克100期货下跌1.20%。惠普(NYSE:HPQ)、Lucid Motors(NASDAQ:LCID)、Workday(NASDAQ:WDAY)等公司稍后将公布财报。

与此同时,投资者纷纷买入避险资产,也反映出当前的形势,美元指数强势上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6个基点至1.92%,黄金期货继续上涨1.0%,重新升至1900美元/盎司上方。

4. 担忧加剧,油气价格飙升

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也同步飙升,引发人们对新一轮制裁可能扰乱俄罗斯能源产品流通的担忧,尽管制裁措施原本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而制定的。

截至北京时间21:17,美国原油期货下跌3.38%至95.1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4.06%至97.94美元/桶。美国天然气期货上涨0.04%至4.47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因市场预期欧洲需求将增加以填补俄罗斯供应缺口。

上周末,石油巨头英国石油公司(NYSE:BP)和Equinor(OL:EQNR)表示将退出俄罗斯资产持有。英国石油公司将出售其持有的俄罗斯石油公司19.75%的股份,大部分以非现金形式出售,此次出售的损失可能高达250亿美元。

5. 纽约市取消口罩强制令

纽约市宣布将从3月7日起取消在餐馆和娱乐场所佩戴口罩的要求,这标志着美国摆脱新一波疫情的又一个里程碑。

美国过去七天新增病例数已降至去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