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汇率

时隔5个多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为何再破“7”,后续如何走

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_扩大汇率浮动幅度是什么意思_脚围幅度是什么意思

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时隔5个月多再度跌破“7”关口。

5月17日上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走低,盘中一度跌至7.0101,这是2022年12月29日以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次击穿“7”这一整数关口。

在岸市场上,人民币汇率同样走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5月17日在以6.9860开盘后,跌破6.99关口,逼近“7”关口。

进入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涨后跌,1月收复6.70关口后震荡回落,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0.15%,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贬值约0.6%,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超过1.2%。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何走低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离岸人民币跌破“7”关口,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首先,在5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表示年内降息的可能性很小,这一表态带动近期美元指数有所反弹;比价效应下,人民币对美元会出现一定幅度贬值。更为重要的是,年初以来国内结汇率总体偏低、售汇率较高。这意味着高额贸易顺差更多转化为国内美元存款,而非兑换为人民币,也会对外汇市场供需平衡带来影响,推动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最后,近期发布的宏观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修复过程出现一定波折,也可能对汇市情绪有一定影响。

“我们判断,短期内以上因素还有可能发酵,人民币‘破7’态势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上周美元走高,加上4月经济数据显示恢复趋缓,人民币对美元随之走低,而近期推动美元指数走高的原因主要是避险情绪的升温,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的谈判没有突破,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降至低位,市场担忧美国经济衰退有所加剧。”某国有大行外汇交易员表示。

兴业研究指出,美元指数受基本面支撑走强、年中分红购汇和旅游购汇助推,美元兑人民币进入反弹波段。建议抓住结汇窗口。

外汇局本周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服务贸易跨境收支逆差63亿美元,居民跨境旅行支出有序恢复,不过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后市如何走

尽管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关口,但市场对接下来的走势并不悲观。

瑞银证券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但预计未来有更多上行空间。

“朝前看,我们维持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年底达到6.8的预测。随着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以及未来几个月美联储或将结束加息周期,我们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将在下半年加速升值。”瑞银证券指出。

王青指出,近五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度破“7”又回到“7”以下,双向波动弹性明显增强。这意味着7.0点位的敏感性已有所淡化,即向下跌破7.0,并不意味着接下来将持续大幅贬值;向上升破7.0,也不预示人民币会持续大幅升值。

“展望未来,伴随美联储本轮加息过程进入收官阶段,加之银行业危机影响下,美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后期美元指数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当前国内美元存款利率已进入顶部区间,进一步上升的概率很小;而伴随国内经济持续修复,包括人民币存款利率在内的各类市场利率回升是大趋势。这样来看,当前结汇率偏低、售汇率较高态势也难持续,后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将重回基本面主导。在今年海外经济下行,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前景下,人民币不存在较大贬值空间。”王青表示。

阶段性脱钩“美元锚”人民币汇率尚有走高空间

9月开局,人民币“多头”就上演了一场“乘胜大追击”。短短3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连破八道关口升至6.51,最近7个交易日(8月28日至9月5日,下同)的累计涨幅甚至接近1300基点。而刚刚过去的8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强势升值约2%,单月升值幅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阶段性脱钩‘美元锚’,反映人民币升值预期随即期汇率升值而自我强化的过程。”分析人士指出,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或仍有升值空间,但需提防美元反弹对人民币汇率造成的短期冲击。

阶段性“脱钩”

9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大幅调升298基点至6.5370,刷新去年5月中旬以来的新高,这也是其连续第七日上调,累计上调幅度高达1209基点,上涨速度及幅度均为近年来罕见。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7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启动又一波凌厉涨势:9月5日,境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触及6.5150,较7日前的收盘价大涨1495基点,累计涨幅达2.25%;香港市场上,4日离岸汇率日内大涨逾300点,升破6.53关口至6.5296,为连续第12个交易日上涨,累计涨幅高达1672基点。

近期人民币汇率快速拉升的态势,与8月以来人民币新一波强势升值行情“一脉相承”。

刚刚过去的8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上调1273基点,在岸汇率累计涨幅达1321基点,离岸汇率同步上涨1313基点。总的来看,人民币对美元连续第四个月上涨,且单月升值幅度近2%,是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单月升值幅度最大的纪录。

与前3个月不同的是,这一升值幅度是在美元指数整体持平的情况下出现的,体现了人民币与美元指数的阶段性“脱钩”。Wind数据显示,8月末,美元指数收报92.6243,较月初仅下跌0.2%;且在近期人民币猛烈升值的时段,美元指数均呈升值态势,如8月4日-9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上涨0.68%,美元指数也大涨0.76%;8月28日-9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快速上涨1.57%,同期美元指数上涨0.33%。

整体而言,8月,人民币汇率走出相对独立于美元的强势行情,并跃居表现最好的亚洲货币。

人民币以美元为锚_现在人民币是以美元为锚吗_人民币以美元为锚什么意思

市场预期自我强化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势如破竹,很大程度上仍归因于外部压力明显减轻、美元持续走弱。8月以来,人民币升值与“美元锚”脱钩,显然存在市场预期自我强化的超调行为。从根本上看,这主要源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和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兴业研究分析师指出,失去美元指数贬值的推动,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变化引起了人民币的升值。“8月中旬美元指数跌至93附近时,部分自营盘布局做多美元兑人民币。而当看到人民币中间价不断升值调整,人民币相对美元未受美元指数升值反弹影响,表现较为强势时,自营盘倾向于集中止损,从而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幅度。”

分析人士认为,国内经济的改善和贸易顺差总体维持高位,对人民币形成支撑;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美利差处于高位,资金外流压力不大,也有助于市场对人民币保持信心。此外,“逆周期因子”的引入,缓解了外汇市场的“羊群效应”,使人民币中间价能够更好地反映我国经济基本面和国际汇市的变化,“美元锚”弱化符合“逆周期因子”的内涵,也与人民币汇改的最终目标相一致。

双向波动将成常态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约5.8%,相对于美元指数近10%的跌幅而言,人民币补涨需求可能仍未释放完毕。但后续人民币何去何从,关键因素可能仍在于欧美货币政策动向。

目前,市场正等待9月欧央行议息会议、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给出一定的方向指引。欧洲方面,若欧央行本周不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时间表,欧元涨势或将告一段落;若欧央行进一步透露退出宽松的意向,则欧元对美元仍有进一步升值的空间。美国方面,8月以来,美国经济指标显著好转,美联储9月开启缩表是大概率事件,12月是否加息则需观察经济和通胀走势。

分析人士认为,即便美联储在9月开启缩表,对美元的提振作用可能也有限,后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有望稳中有升。但若美联储在年内进行第三次加息,对美元可能产生超预期利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调。

“不能过度乐观,区间波动将是未来大方向。”申万宏源证券指出,随着近期人民币大涨,补涨需求已得到部分释放,美元指数也已由底部开始回升。随着美元利空逐步释放且美国下半年经济有望相对强劲,加之美国中期选举前特朗普税改也将大概率取得进展,美元仍有一定升值空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才是未来的常态。

整体而言,在欧元对美元仍有升值空间、中国经济韧性较强、人民币预期自我强化的背景下,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或仍有升值空间,但同时需提防美元反弹对人民币汇率造成的短期冲击。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走势终究要回归基本面,预计未来仍将以稳为主、双向波动,单边升值或贬值趋势都难以持续。

人民币离岸汇率破“7”,七天跌近千点!发生了什么?专家这样解读

时隔近5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度来到“7”关口。5月17日上午,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 近7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已经杀跌近千点。下午16:00左右,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跌破“7”,16:30日间收盘报6.9997。

2月底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开始在6.9附近震荡,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3月初一度距7只差“临门一脚”。双边汇率的变动往往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受访的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贬既有美元走强的比价因素,也有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的因素掣肘,短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还会在“7”附近波动。

近5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三度破“7”,但很快又回到“7”以内,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市场对破“7”反应更加淡定。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表示,“7”不是一个心理障碍,三次破“7”,然后又回到“7”以下,整个经济是稳定的。人民币汇率还会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有一些小的双向浮动也是市场驱动的,而这种波动对经济是有好处的,对我国进出口、对大家的预期都有好处。

因何贬值?

多位受访分析人士表示,国内经济恢复动力不及预期、外汇市场结售汇变化以及美元指数走强,共同推动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贬,其中,内部因素为主因。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周学智对记者表示,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主要原因还是国内经济恢复步伐放缓,有效需求仍不足,市场存在降息预期。同时,随着居民跨境旅游逐步恢复,服务贸易逆差反弹,货物贸易顺差受外需走弱影响有所收窄,对汇率也会形成阶段性压力。

“实际上,今年以来,受进出口贸易走弱影响,整个东亚经济体的货币都有所贬值,日元兑美元、韩元兑美元贬值幅度超过4%。当前全球呈现服务贸易强、货物贸易弱的格局,在这种新格局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体会有些‘吃亏’,制造业不景气拖累汇率表现。”周学智称。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erry Chen表示,5月17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关口,16日人民币就显著走弱。除了美元指数的走强,中国日前公布的4月经济数据似乎不及预期,显示经济复苏势头有所减速,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再次被“点燃”。

幅度是什么意思_扩大汇率浮动幅度是什么意思_什么是汇率浮动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存款利率差距引发的市场主体结汇率偏低,也是推动近期人民币兑美元走贬的新变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年初以来国内结汇率总体偏低、售汇率较高。这意味着高额贸易顺差更多转化为国内美元存款,而非兑换为人民币,也会对外汇市场供需平衡带来影响,推动人民币兑美元贬值。

“最新数据显示,1-4月结汇率为65.8%,处于近3年以来最低水平区间,而同期售汇率高达68.9%,创近5年以来最高。背后是经过前期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后,国内美元存款利率也大幅走高,而近期人民币存款利率普遍小幅下调。”王青称。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外币存款余额为 9115 亿美元,比年初增加 576 亿美元,同比多增 82 亿美元。3 月,活期、3 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 1.64%和 4.23%,分别较上年 12 月上升 0.44 个和 0.57 个百分点。

后市如何?

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度破“7”,但今年以来汇率整体波动幅度有限,截至5月12日,衡量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年初至今变动不足1%。

展望后市,受访人士普遍认为,虽然短时间内破“7”可能会延续,但人民币不存在较大贬值压力。王青表示,短期内影响近期人民币汇率走贬的因素可能还会发酵,人民币“破7”态势或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在今年海外经济下行,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前景下,人民币不存在较大贬值空间。

周学智预计,短期看,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会延续围绕“7”附近波动的偏弱态势,但预计不会跌破去年的低点。数据显示,去年10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低跌到过7.3280。

“从大图景来看,中国经济复苏仍然是今年经济的主线,二季度GDP在低基数下仍有望突破7%,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将达到5.5%以上。此外,随着美联储几乎进入加息暂停期,人民币的外部压力可能下降,预计贬值空间有限。” Jerry Chen称。

兴业研究还建议,近期美元指数受基本面支撑走强、年中分红购汇和旅游购汇助推,美元兑人民币进入反弹波段,建议抓住结汇窗口。

外汇储备与汇率有什么关系?

文/人人汇共享交易社区

外汇储备汇率的关系是什么?外汇储备是一个国际收支的概念,所以谈外汇储备是怎么积累起来的,我们应该看一下国际收支。汇率变动会对一国的外汇储备产生影响。大量外汇储备加大本币升值的技术压力,进而影响出口就业。那么具体外汇储备和汇率的关系是什么?一起玩下看。

国际黄金汇率_国际汇率是什么意思_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

一、外汇储备作用:

储备货币汇率上升,会使该种储备货币的实际价值增加,储备货币汇率下降,会使该种货币的实际价值减少。外汇储备实际是一种国际购买力的储备。因为当今的任何国际储备货币,无论是美元、德国马克还是英镑、都不能与黄金兑换,只能与其他外汇兑换来实现自己的国际购买力。储备货币实际上仍是一种价值符号,它的实际价值只能由它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购买力来决定。如果外汇储备代表的实际价值随货币汇率的下跌而日益减少,就会使得有该种储备货币的国家遭受损失,而储备货币发行国因该货币的贬值而减少了债务负担,从中获得巨大利益。

国际汇率是什么意思_国际黄金汇率_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

当然,储备货币汇率下跌同样会危及到发达国家,使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也遭受损失,但是与不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遭受的损失相对要小,因为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发达国家的黄金储备占比重要比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比重大,即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所占比重比发达国家占的比重大。

二、外汇储备与汇率关系:

外汇储备和外汇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多,相当于本币的购买力增强,导致本币的需求量增加,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本币将会有升值的趋势;从货币政策方面来说,外汇储备变多代表着本国央行购买了大量的国外资产,致使市场上流动性过剩,提高本币的利率,从而使本币在外汇市场走强。

国际汇率是什么意思_国际黄金汇率_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

本币汇率变动会直接影响到本国外汇储备数额的增减。一般来讲,一国货币汇率稳定,外国投资者能够稳定的获得利息和红利收入,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投入,从而有利于促进该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反之,本币汇率不稳,则会引起资本外流,使该国外汇储备减少,同时,当一国由于本币汇率贬值使其出口额增加并大于进口额时,则该国外汇收入增加,外汇储备相对增加;反之,情况相反。

以上介绍看完你应该对外汇储备和汇率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是很简单的因果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本文由人人汇共享交易社区整理与撰写,感谢阅读!)

升值10%后,人民币会转向贬值吗?

现在市场关心的问题是,在前期升值10%,且中间价横盘近2个月后,人民币对美元会转向贬值吗?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弄明白,2020年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如果这些驱动因素没有变化,那么人民币就有进一步升值的基础。反之如果这些因素逆转了,那么人民币就有贬值压力。笔者认为,2020年人民币超预期走强的推动力量有以下四个:

第一,美元指数大幅走弱。汇率是两种货币的比价,美元走弱的时候,人民币相对于它就有升值动力。美元指数从2020年5月中下旬的高点100.4,下降到今年年初的低点89.4,贬值降幅达到11.0%,这要比人民币相对于它的升值幅度10.4%还要大。从这个角度看,去年人民币强势升值有被动的成分。

第二,2020年中国经济表现远好于美国。得益于强有力的防疫措施,中国经济2020年4月就开始恢复了,全年GDP同比增长2.3%,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而美国疫情肆虐,生产迟迟未能恢复,尽管居民消费由于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而维持较强韧性,但2020年GDP同比增速只有-3.5%,创下1947年以来新低。中美经济错位,对人民币汇率有很明显的正向推动,因为正常情况下汇率受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最大。

美元贬值人民币也贬值_美元贬值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吗_人民币对美元会贬值吗

第三,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分化。中国经济恢复得比较早,也让货币政策可以更早地向常态化回归。从反映市场流动性松紧程度,也是央行提醒市场关注的存款类机构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这一指标来看,中国央行2020年4月就开始从应对疫情的非常规模式中逐步退出了。这要比市场预期的时间要早,因为当时经济刚开始恢复。对比来看美联储,2020年3月超预期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到0%-0.25%,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降息到0。与此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现有的美元有1/5是在2020年创造出来的。

第四,中美经贸关系出现阶段性缓和。从2018年开始,中美经贸关系就是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最核心变量之一。2020年两国经贸关系对人民币汇率走强,也有一定贡献。原因一是2020年8月之前,市场普遍对中美第一阶段协议评定持悲观态度,但后来评定取得积极进展,这种预期修正加速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原因二是美国疫情肆虐后,特朗普政府的重心向国内转移,中美经贸关系没有再出大的新波折,这提振了各方对包括汇率在内的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今年1-2月,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能在6.45附近窄幅震荡这么久,说明前期支撑人民币升值的动能已经在减弱了。往后看,笔者认为人民币3月以来的贬值可能只是开始,这不是基于近期汇率走势的线性外推,而是前面提到的四个因素,都出现了往人民币贬值方向的变化。

一是美元指数的短期底部已经出现,今年大概率会往上走。不可否认的是,在2020年美联储史无前例的大放水后,美元指数的熊市可能还没有结束。从中长期视角看,市场也普遍认为美元指数在经历长达近10年的震荡牛市后,2020年是牛熊的转折之年。但任何资产的价格,不可能毫无波澜地一路下跌或者一路上涨,美元指数也是,在大的熊市周期中也会有阶段性的牛市。

计算美元指数的一揽子货币中,欧元权重达到了57.6%,因此美元兑欧元汇率和美元指数,可以说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美元兑欧元汇率,受美、欧经济基本面的影响较大,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又和抗疫表现息息相关,抗疫和经济基本面都支撑美元走强。

先来看抗疫方面,美国疫苗接种速度远快于欧洲。拜登政府承诺在执政百日内要完成接种1亿支新冠疫苗,在3月12日就累计接种了1.01剂,提前48天实现这一目标。截至3月22日,美国每百人接种疫苗37.8剂,按目前的接种速度,今年三季度就可以达到群体免疫所需的75%人口完全接种。

对比来看,欧洲因疫苗供应不足和阿斯利康疫苗的安全问题,接种要慢得多。截至3月21日,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每百人已接种量分别只有13.0剂、13.0剂和12.7剂。3月中旬多个欧洲国家新增确诊数创近两个月的新高,就和出现变异病毒后,欧洲疫苗接种率低、抵抗能力不足有关。

美元贬值人民币也贬值_人民币对美元会贬值吗_美元贬值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