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形成市场化是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015年8月11日,人民银行优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即“8.11”汇改),提高中间价形成的市场化和基准性,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改革的延续,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开放理念,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
开放环境下,僵化的汇率制度容易招致货币攻击,实行灵活的汇率安排是国际潮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披露的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加元、澳元和瑞郎等主要国际储备货币,都是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安排;世界前十大经济体货币中,除了人民币和俄罗斯卢布外,其他货币包括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均实行浮动汇率安排。反过来,如果要坚守一个汇率水平,则资本管制必不可少。“8.11”汇改之后,为稳定汇率,我国加强跨境资金流出管理正是情理之中。
汇率波动加大是市场机制下经常性现象
搞市场化汇率,就必须尊重和遵循市场经济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