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4月吃

4 月 15 日美元指数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同步上涨,原因竟是这个

4月15日,据市场走势图显示,今日,美元指数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再度出现“同步上涨”,截至13:43,美元指数上涨232点,离岸人民币汇率上涨47点。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对于这一问题,小编认为,今日美元指数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同步上涨”,主要是因为近日外汇市场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加剧了外汇投资者之间的分歧,从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

从过往的市场走势来看,每当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外汇投资者之间的分歧加剧的时候,美元指数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负相关性就会减弱,出现“同步跑”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事。

因此,编者建议,当外汇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时,外汇投资者应该对二者之间负相关性的判断理论进行“降级”,否则,其汇率风险将会增大。

俗话说,废话少说,回归正题,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为何它们会出现如今的“同步上涨”现象。

今天美元指数上涨,我认为原因还是美联储加息预期的上升,说实话今年美联储启动加息模式有点“晚”,去年年底就应该进入加息周期了。

美联储的“迷糊”让今年美联储的操作压力倍增。美联储加息太少,通胀无法抑制;美联储加息过多,市场有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美联储不加息,通胀“高开低走”,最终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因此,近期美联储加息预期时而“升温”,时而“降温”,让外汇投资者“迷茫”。

那么,为何今日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升温呢?对于这一问题,小编认为,或许是由于美国近期就业形势“不尽人意”,其销售数据“恶化”等因素所致。

昨日,美国公布的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不仅“高于”市场预期,而且较前值增加了1.8万人。

数据显示,美国截至4月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18.5万,预期17.1万,前值16.7万。

同时,从历史数据来看,近期美国就业形势确实在“恶化”,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四周均值为172250人,前值为170250人。

此外,3月美国零售销售月率不仅“低于”市场预期,还较前值下滑0.3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美国3月零售销售月率0.5%,预期0.6%,前值0.8%。

美国3月零售销售月率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这肯定与美国3月CPI年率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录得8.5%密切相关。

未来一段时间,也就是4月份,美国通胀或将继续走高,如果美联储不表现出“鹰派”态度,或“听之任之”,美国经济恶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为什么说美国4月通胀可能继续上升呢?我们再来看昨天美国公布的另一份经济数据。

数据显示,美国3月进口价格指数环比增长2.6%,符合预期的2.3%和前值的1.6%。

数据显示,美国3月进口价格指数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意味着美国进口需求“强劲”,4月可能进一步上升。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贸易逆差的国家,其大部分商品都是从海外进口,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压低国内价格。

但进入4月份,我国疫情持续扩大,不仅导致产品生产“限产”,还促使出口产品价格上涨,从而推动美国通胀持续走高。

3月份,我国出口年率虽然“高于”市场预期,但仍比去年12月出口年率低4.4个百分点。

4月份,我国出口年率可能较低,这或许是推动4月份美国通胀继续上升的一个因素。

结果,今天美元指数继续上涨232点,很可能是因为这些因素导致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升温。

那么,今日离岸人民币汇率为何上涨47个点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说实话,我昨天已经说出了部分原因,今天,我会用更可靠的消息来证实这个问题。

第一,据悉,4月13日,中国工商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为适应市场形势变化,该行将于2022年4月17日北京时间0时起关闭个人外汇交易业务电话银行和工银E投资渠道。

但客户仍可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渠道继续办理业务。自2022年6月12日0时(北京时间)起,我行暂停个人外汇交易业务新客户签约和所有交易产品的开仓业务。已持仓客户平仓业务不受影响。

工行官网前天发布的公告,目的有以下几点:一、近期外汇市场形势复杂,汇率风险加大,为削弱外汇投机行为,降低投机者汇率风险,工行已关闭个人外汇买卖业务电话银行和工银电子投资渠道;二、限制结售汇,稳定人民币汇率。

工行这一举措势必引发其他商业银行的“效仿”,从而拉升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

第二,近期大盘股表现良好,带动上证指数从3月中旬的3000点上涨至近期的3300点左右。

近期大盘股表现良好,带动北向资金快速回流,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北向资金已恢复净流入20.78亿元。

此外,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消息,3月份,有9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3月末,累计有1034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因此,我认为,今天美元指数上涨232点,人民币汇率上涨47点,主要是因为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外汇投资者之间的分歧加剧,导致美元指数与离岸人民币汇率负相关性减弱,最终出现“同步上涨”的现象。您对此怎么看?您同意我的观点吗?

(此处已添加书卡,请前往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五月份经济保持恢复态势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经济运行保持恢复态势。随着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和消费价格总体稳定,发展质量继续提升。

“从全年看,经济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有很多有力支撑。”在6月1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

生产消费投资持续恢复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扣除上年同期基数升高的影响,两年平均增速比上月有所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其中餐饮收入增长35.1%;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最新数据表明,生产消费投资持续恢复。

消费拉动作用逐步提升。今年以来,我国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增强。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66.6%。随着消费场景的拓展,居民外出购物的增加,市场销售继续扩大,服务性消费较快增长。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36亿元,同比增长9.3%,比1—4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餐饮收入增长22.6%。“五一”假期,居民旅游出行大幅增加,带动相关消费扩大。

消费投资结构优化。消费升级步伐稳健,高水平供给能力加快形成。1—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5%和11%;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2.8%、13.0%,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

“当前,就业形势总体改善,有利于居民增收、提高消费能力。各部门积极出台促消费政策,将提升居民消费意愿。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也有利于扩大消费。消费拉动作用增强,将有力促进经济恢复向好。”付凌晖表示。

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岗位招聘需求增加,劳动参与率提升,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消费需求稳步恢复,市场供给持续增加,供求关系基本稳定,消费价格保持总体平稳。

发展新动能成长壮大

国民经济运行分析_国民经济运行的三种方式_5月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1—5月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7%和57.7%,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也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1.8%,保持较快增长……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产业新业态较快发展。今年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生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发展新动能成长壮大。”付凌晖告诉记者,1—5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1.3%,都保持较快增长;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多晶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3.4%和84.2%。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能源产品快速增长,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53.6%。

绿色转型持续深入,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相关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将有力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为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外贸韧性继续显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整体增长乏力,面对外需收缩的困难局面,我国积极开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稳定传统贸易伙伴的外贸市场,推动外贸促稳提质,效果持续显现。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5%,与部分新兴经济体外贸下降形成鲜明对比。

有信心推动经济恢复向好

“总的来看,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付凌晖指出。

从下阶段看,工业生产仍然面临一定压力。主要是世界经济低迷,工业出口受阻,国内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部分工业行业生产低迷,企业经营困难较多,小微企业压力较大。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价格走低,经营主体困难较多,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不牢。“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但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明显,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以来,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运行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付凌晖强调。

今年以来,我国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稳定传统贸易伙伴贸易,积极扩大与RCE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成效不断显现。从利用外资情况看,1—4月份,我国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2.8%。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改革开放红利继续显现。

“前进道路上有困难有风险,但我国长期发展积累的物质技术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创新能力增强,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克服困难,推动经济恢复向好。”付凌晖表示。

(本报记者 张 翼)

时隔5个多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为何再破“7”,后续如何走

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_扩大汇率浮动幅度是什么意思_脚围幅度是什么意思

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时隔5个月多再度跌破“7”关口。

5月17日上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走低,盘中一度跌至7.0101,这是2022年12月29日以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次击穿“7”这一整数关口。

在岸市场上,人民币汇率同样走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5月17日在以6.9860开盘后,跌破6.99关口,逼近“7”关口。

进入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涨后跌,1月收复6.70关口后震荡回落,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0.15%,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贬值约0.6%,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超过1.2%。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何走低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离岸人民币跌破“7”关口,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首先,在5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表示年内降息的可能性很小,这一表态带动近期美元指数有所反弹;比价效应下,人民币对美元会出现一定幅度贬值。更为重要的是,年初以来国内结汇率总体偏低、售汇率较高。这意味着高额贸易顺差更多转化为国内美元存款,而非兑换为人民币,也会对外汇市场供需平衡带来影响,推动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最后,近期发布的宏观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修复过程出现一定波折,也可能对汇市情绪有一定影响。

“我们判断,短期内以上因素还有可能发酵,人民币‘破7’态势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上周美元走高,加上4月经济数据显示恢复趋缓,人民币对美元随之走低,而近期推动美元指数走高的原因主要是避险情绪的升温,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的谈判没有突破,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降至低位,市场担忧美国经济衰退有所加剧。”某国有大行外汇交易员表示。

兴业研究指出,美元指数受基本面支撑走强、年中分红购汇和旅游购汇助推,美元兑人民币进入反弹波段。建议抓住结汇窗口。

外汇局本周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服务贸易跨境收支逆差63亿美元,居民跨境旅行支出有序恢复,不过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后市如何走

尽管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关口,但市场对接下来的走势并不悲观。

瑞银证券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但预计未来有更多上行空间。

“朝前看,我们维持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年底达到6.8的预测。随着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以及未来几个月美联储或将结束加息周期,我们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将在下半年加速升值。”瑞银证券指出。

王青指出,近五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度破“7”又回到“7”以下,双向波动弹性明显增强。这意味着7.0点位的敏感性已有所淡化,即向下跌破7.0,并不意味着接下来将持续大幅贬值;向上升破7.0,也不预示人民币会持续大幅升值。

“展望未来,伴随美联储本轮加息过程进入收官阶段,加之银行业危机影响下,美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后期美元指数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当前国内美元存款利率已进入顶部区间,进一步上升的概率很小;而伴随国内经济持续修复,包括人民币存款利率在内的各类市场利率回升是大趋势。这样来看,当前结汇率偏低、售汇率较高态势也难持续,后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将重回基本面主导。在今年海外经济下行,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前景下,人民币不存在较大贬值空间。”王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