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国家公债

洪灏:美国半导体周期强势延续,中美经济周期未明显脱钩

泓昊,思锐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以下观点摘自洪浩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87期)上的讲话。

字数:2603字

阅读时间:7分钟

美元的强势可能反映了两种情况。首先,美国经济基本面非常好,经济增长强劲,产生的投资回报强于其他实体经济体,因此资金流向美国市场;二是全球风险偏好下降,全球金融体系急避风险,资金回流美元体系,推动美元走强。这两种情况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前者是支撑全球经济的强劲美国经济;后者是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一种情况,即美元流动性萎缩,美元回流美国。目前,很明显,前者应该在现阶段得到体现。

首先,美半导体周期持续强劲,中美经济周期未明显脱钩

根据美国实体经济和中国实体经济的运行规律,中美经济周期没有明显脱钩。然而,由于美国半导体周期的强劲延续和中国房地产周期的疲软,中美经济周期难以完全同步和共鸣。2022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周期进入低谷,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周期也进入低谷。随着疫情的控制,中国经济周期逐步恢复,美国经济周期持续上升,尤其体现在美国半导体周期上。2023年初,GPT横空诞生,美半导体周期持续走强,甚至从美股板块来看,美半导体板块一直在引领美市走强。与此同时,美国的盈利周期也继续保持在繁荣和萧条线之上。今年以来,美国企业盈利一直强劲,尤其是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业绩超出预期。因此,美国的盈利周期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有所修复,但仍处于扩张区域。

虽然中国经济周期与美国经济周期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可能受到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影响,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经济周期的复苏一波三折。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周期回升后,2023年上半年经济将出现强劲复苏,这也从A股和港股的表现中看出,但随后又回落,反映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拖累。

其次,失业率已经触底,这可能预示着美国通胀将从历史高位回落

美国5月就业数据显示,美国新增就业岗位开始走软。单位劳动力成本(ULC)与美国强劲的通胀环境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美国70%的工作岗位都在服务业,随着美联储的“大释放”将制造业推回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也有所上涨。然而,2022年前后,美国单位劳动力成本在进入高点后开始回落,与此同时,美国个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开始出现快速回调;美国失业率开始回升,这也意味着美国失业率已经触底,或者美国经济创造新就业机会的机会开始减少。这些迹象表明,美国通胀将继续回落至历史高位。从数据上看,今年前两个月美国通胀压力似乎依然居高不下,一直高于美联储预期的长期平均水平,但过去一个月,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基本符合预期,失业率开始上升,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这种环境有利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从高利率环境转向降息环境。

第三,中美通胀周期未明显脱钩,美国通胀持续回落

一般来说,中国是出口国,美国是消费国,因此中国的通胀周期略高于美国消费者通胀周期约1-2个季度。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中国上游通货紧缩将导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下行。与此同时,中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通常比两国经济周期提前3-6个月。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直在下降,甚至达到历史低位,而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则创下新低。这反映出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通胀压力不是特别大。因此,它被传导到美国,而美国作为消费国,在消费端的通胀压力也一直在下降。此外,对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来说,加息的可能性应该不是很高。

今年是大选年,总体来说,美联储为了保持中立立场,会在11月左右的大选期间避免降息,表现出支持某个政党的行为。随着美国通胀压力下降,如果美联储真的降息,我们认为最有可能的降息决定应该在9月之前。9月之后,美联储降息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边际方面,美国市场利率应该不会继续大幅波动,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数据显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而美国国债期货继续上涨,因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

四是中美利率差距有望收窄,美元套利交易优势减弱

这对全球资本市场有何影响?在过去的3-4年里,美国国债价格与中国股市走势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换言之,当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时,两国利差将引导资本回流美国,直接导致中国资本市场面临下行压力。其影响不容忽视。

根据今年中美利差数据,如果美国利率不再上升甚至有小幅下降的可能,那么美国国债市场的收益率将提前反映甚至加速。如果中国利率的下降速度低于美国收益率,中国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将大大减轻。

中美基准利率利差越小,美元套利贸易的利润空间就越小,这将减轻中国资本外流的压力,增加中国对大陆经济的信心,从而减轻中国资本市场的经营压力。一方面,美国就业数据开始明显放缓,市场上一些人甚至认为美国已经进入滞胀环境。我们认为美国滞胀的可能性不大。相反,由于美国半导体周期持续走强、美国盈利周期高于预期等因素,美国通胀压力继续放缓、基本面保持强劲的可能性更大。此时,如果美联储选择开始降息,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将被打开,汇率压力、跨境资本流动压力、资本市场下行压力都能得到缓解。

此外,今年美国经济走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政府在经济周期高潮附近继续保持巨额财政赤字。目前,美国赤字占GDP的比例仍停留在7%左右,疫情期间约为7%-8%。换言之,尽管疫情已经过去了几年,但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仍与疫情期间持平。近年来,美国联邦预算赤字甚至高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然,这吸引了全球资本流向美国,这也是美国经济保持强劲的原因之一,这随后反映在美国资本市场的表现和美元汇率上。

第五,美股历来跑赢新兴市场,人民币汇率有望基本保持稳定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不应太弱。之前有过一波比较大的人民币贬值,一下子冲到了7.3的弱市。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基本面的改善、政策空间的开放和信心的重建,即使美元保持相对强势,人民币也不会走弱太多。特别是当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信心开始上升时,人民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撑。

就世界其他地区而言,在美元走强下,美国相对于新兴市场的表现创下历史新高,这大大超过了2000年克林顿时代美国市场的强劲表现。一般而言,当美元走强时,全球资本市场资本的流动反映的是资本的逐利,而不是风险偏好的下降。因此,对于其他市场来说,美元走强和欧洲降息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新兴市场。然而,对于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资本市场而言,在今年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走势远强于其他新兴市场货币,春节过后,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一直非常强劲地修复。因此,希望下半年,即使美元保持强势,政策空间开放后,人民币汇率、资金流动和资本市场走势仍将继续保持较好的表现。

美联储货币政策还能宽松多久?中国则维持稳健政策

货币政策溢出效应_货币的溢出效应_当前货币供应中的溢出效应分析

4月28日,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0-0.25%之间。图为美联储大楼。

2021年4月底,美联储在利率会议上决定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当天美股全线下跌,显示出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普遍担忧。事实上,美国紧缩货币政策的工具已经在使用中,缩表压力加大,加息似乎已是箭在弦上。日前,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不经意间透露,为防止经济过热,可能需要加息。此消息随即引起市场震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由于美国经济远未达到既定目标,仍面临疫情等风险,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复苏,美联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但考虑在两次会议之间调整管理利率。他在今年三次美联储利率会议上都强调,经济复苏取决于疫情。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宽松货币政策如何、何时退出成为市场热议话题。目前,多国均释放货币政策转向信号。那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能维持多久?

美联储货币政策和美国经济前景

今年以来,世界各国出现了疫情、经济、政策三大分裂。一季度世界各国经济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复苏出现严重分裂,其中美国GDP同比增长6.5%,中国实现正增长18.3%,欧元区同比下降1.8%。疫情也出现分裂,印度疫情二次暴发,半个多月来每日确诊病例超过30万并持续上升。中国疫情得到控制,美国疫情也随着疫苗接种加速向好。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也出现分化,欧美日维持负利率环境,巴西、土耳其、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加息收紧货币政策,中国则维持稳健政策。作为世界货币,美元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牵动着全球。 反过来,其他国家的疫情和经济也会对美国产生反应,从而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走向。

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维持超额准备金率(IOER)在0.1%,维持贴现率在0.25%,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不变。

经济复苏方面,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看法是,美国经济复苏仍不均衡,尚未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3月份美联储曾乐观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超过6%,但这次议息会议上却未提及这一点。因此,美联储认为,经济活动最近才开始回暖,达标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还不是开始谈论缩减购债规模的时候。

就业层面,尽管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但美国3月失业率仍维持在6%,整体就业岗位仍比疫情前减少840万个,缺口达40%。美联储虽然担心新冠肺炎疫情会给就业市场留下永久伤痕,但仍表示,尚未发现疫情影响达到此前担心的“长期经济创伤”程度。

通胀方面,尽管美国通胀水平已经超过2%,但为了促进就业和经济复苏,美联储并不想采取措施,而是加大容忍度。尽管鲍威尔和耶伦信誓旦旦称通胀只是暂时的,但市场并不买账。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强调,市场将看到非常严重的通胀。

资产价格方面,受疫苗接种加速、经济复苏预期,尤其是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等推动,美国三大股指今年迄今均大幅上涨10%左右。美国整体金融稳定状况参差不齐,但美联储仍认为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政策工具方面,美联储表示不会加息,但必要时将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撑联邦基金利率,同时预计短期利率将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取决于疫情的控制。事实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在为2023年后续的缩表和加息铺路。因此,预计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在今年8月有所动作。

美联储将用“大招”控制通胀

近日,纽约联储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未来三年通胀预期已升至3.1%,未来通胀水平甚至可能高达4.8%,创2014年以来新高。在美国连续出台财政刺激措施和史无前例的超低利率货币政策刺激下,美国3月PPI已达12.6%,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高,3月消费者家庭支出预期增速也创七年新高。美国巨量释放的货币在推高资产价格的同时,也带动了实物商品价格上涨。今年以来,油价上涨260%,“铜博士”涨幅翻倍,创十年新高,钢铁持续上涨,大宗商品也面临价格压力。美国通胀的严重溢出效应更是显著,3月,土耳其通胀水平达16.2%。

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复苏,美联储将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未来几个月不会对超过2%的通胀水平采取措施,因为疫情尚未得到根本控制。尽管美联储在货币政策转变上步伐缓慢,继续采取零利率和1200亿美元购债的宽松货币政策,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仍然超过1.75%,这增加了通胀预期和风险。市场也对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的政策转变作出了反应,资金开始回流美国。

美国货币政策也在输出通胀压力,美联储史无前例的宽松货币政策无论如何调整,总会推高资产和大宗商品价格。PPI是CPI的先行指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推高通胀水平。同时,由于全球各国经济复苏不均衡、不稳定,在供给复苏不稳定、需求复苏加快的背景下,产业链复苏不同步,供应链受到冲击,产出缺口进一步扩大,会进一步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加大通胀压力。

尽管美国疫情并未真正缓解,但美元正在回流,特里芬难题仍未解决:“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给新兴经济体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巴西、土耳其、俄罗斯为了控制通胀压力、抑制资本外流、应对汇率贬值、防范风险等,纷纷步入被动加息的行列。在经济复苏脆弱时期,被动加息让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更加令人踌躇不前。

发展中国家面临囚徒困境

疫情的控制和缓解是经济复苏的前提,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期转向带来部分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实际转变,经济复苏需要低利率环境,吸引资金、控制通胀需要加息,而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发展中国家则因担忧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和资本外流而陷入两难境地。

发展中经济体被动加息应对美国货币政策转向“达摩克利斯之剑”。3月18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后,巴西央行随即加息75个基点至2.75%,超出市场预期25个基点,打响今年全球央行加息第一枪。土耳其也面临同样的“囚徒困境”,在美国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负面冲击下,既要抑制通胀,又要提振汇率、控制资本外流。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刚结束,土耳其央行就立即加息200个基点,股市两天内三次熔断,创下2013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里拉的大幅下跌进一步加大了土耳其的外债风险。 此外,俄罗斯央行3月19日也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4.5%,为该国2018年以来首次加息,市场预计俄罗斯今年将加息125个基点。巴西、土耳其、俄罗斯加息均为三国紧盯美联储的被动举措,未来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或将加入加息行列。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美联储在输出风险的同时也影响着自己,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在过去20年中下降了10%以上,目前不到60%。从国际看,随着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需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止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对冲,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正如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需要世界各国联防联控一样,经济复苏也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美国应通过二十国集团等平台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尽量减少其货币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促进各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共同应对疫情,避免一国政策转向造成负面溢出效应,引发新兴经济体经济风险。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协同研究部主任)

中美冷战2.0时代“已经到来”?

2020年3月18日,加元人民汇率跌至4.81元兑加元。

但2020年显然不是遵循常识的一年。

加拿大疫情爆发后,加元奇迹般企稳走强,在4.9至5.09之间多次波动。

分析人士认为,疫情期间中美关系紧张可能是加元走强的直接原因。

整整两个月后的5月18日,加元突然大涨,当日从5.03上涨至5.10左右,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出现重复或阻力。 这一天,美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称,中美冷战2.0时代“已经到来”!

种种迹象表明,2020年3月18日以来,加元兑人民币汇率似乎已经偏离基本面,政治因素成为影响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更吊诡的是,北京时间5月28日,孟女士的案件并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 中国外交部发出最强烈的抗议声音,称“加拿大在事件中扮演了美国帮凶的角色”。

未来4个交易日:

1、加元兑人民币汇率从低点5.15升至5.25。

人民币换加元今日汇率_汇率加元人民币汇率今日_汇率币今日换人民加元多少钱

2、美元兑人民币走弱,从最高点7.17跌至7.10。

仅从汇率来看,加拿大似乎是油价下跌、失业率上升、疫情蔓延的受益者。

黄三水表示,加元兑人民币汇率从4.81升至5.25,意味着一套价值100万加元的房子,如果以人民币计价,相当于两个半月前的成交价481万元,两个半月后价格已升至525元。 万元,增长9.1%。

黄三水表示,近两个半月的加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提醒所有国人在加元低位时及时把握汇率走势,及时兑换货币。 套利空间可能比炒房本身还要大。

截至北京时间6月2日,瑞银分析师认为,加元兑美元和人民币的双重强势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

因为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表示,新冠病毒将使美国经济损失近8万亿美元。 未来,新冠病毒将使美国GDP减少15.7万亿美元,且十年内无法恢复。

中国根本没有设定2020年GDP增​​长目标,数万亿特别国债也不会用于刺激经济,而是用于保障基本民生。

如果2020年中美紧张局势不缓解,加元大概率将继续保持强势。

中国与美债的那些事:美国霸权的衰落!

自特朗普时代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针对多个行业的中国企业,采取了严厉制裁。 但拜登上台后,美国经济形势每况愈下。 与此同时,国家继续无底线印钞、发行债券。 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和物价飞涨。

此时,许多国家和中国一样,看到了美国霸权的衰落和“美元霸权”的不可持续。 于是,“去美元化”浪潮开始席卷全球。

俄罗斯“清仓”抛售美债是一个重要信号。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中美债务。

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银行吗_国债对美债的影响_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

时间进入2021年,中国政府持续减持美债,3月份减持38亿美元,4月份又减持43亿美元。 如果从2018年开始计算,中国已减持债务1796亿美元。

但从现实来看,中国仍然是美国第二大债权国,也是持有国债务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银行吗_国债对美债的影响

但现在中国不断减持美债,美国政府却开始发出“善意信号”,让人不明白美方到底在想什么。 那么,持有巨额美债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呢?

我们知道,目前美国的经济形势已经非常悲观。 多年来过度发行货币的后果最终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适得其反的后果。 再加上前段时间拜登政府的六万亿计划,预计到2024年,美国的负债率将达到历史“最高点”。 届时,“美元霸权”是否还能维持还是未知数。

然而,2000年以来,国内不少经济学家和学者实际上已经看到了持有过多美债的风险甚至危害。 这些危险来自不同方面。

国债对美债的影响_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银行吗

首先,美国财政赤字增加的风险。 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是美元今天能够充当世界货币的根本原因,而美国政府不断增加国债发行主要是因为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大。

我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势必将为美国政府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005年至2013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分别为3183亿美元、2482亿美元、1607亿美元、4586亿美元、14127亿美元、12935亿美元、12945亿美元、10089亿美元、6800亿美元,数额巨大。财政赤字迫使美国政府依靠通胀来增加货币投资。

近年来,由于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美国政府一直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元的大规模发行导致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在市场上进一步贬值的风险加大。 一旦贬值,将直接影响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 美国国债收益率。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_国债对美债的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银行吗

其次,美国国家信用风险上升。 美国国债主要是通过国家的信用基础为投资者提供一种风险保护。

然而,美国的国家信用不可能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考虑到美国疫情持续蔓延对美国及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美国失业人数大幅增加,制造业、零售业和房地产等多项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 多项数据降幅远超预期。

美债的避险资产性质已经大大降低。 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债面临“违约风险”。 一旦美国的国家信用受到影响,必然会影响购买美国国债的全球投资者。 我国是美国债务的第二大持有国。 如果有的话,影响必然是很大的。

国债对美债的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银行吗_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

最后是美国债务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人民币升值之前,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很少。

但随后,我们持有的数量开始大幅增加,美元贬值最终导致中国手中的美国国债价值大幅贬值。

我国之所以不轻易在二级市场上一次性大量抛售美国国债,不仅是因为害怕引起资本市场的恐慌,主要还是担心升值带来进一步的损失。未来美元的走势。

虽然目前人民币已经升值到很高的水平,但从长期来看,人民币仍然有上涨的潜力,我国持有的中长期美国国债的汇率风险自然会持续存在。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银行吗_国债对美债的影响

目前,从各方分析来看,美元已经失去了昔日在货币市场上的威力和威力。 虽然依然是“霸主”,但也显得“老”了。 IMP本月数据显示,美国份额已降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足60%。 去年,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

显然,各国对美元不再有那么大的信心,纷纷采取去美元化措施。 据统计,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45个国家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美元化”。 主要手段包括继续抛售美债、增加黄金等货币储备; 新兴市场国家或石油巨头在汇率上正在放弃美元结算方式。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_国债对美债的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银行吗

例如,受到美国制裁的石油国家委内瑞拉,从去年开始就开始使用石油加密数字货币取代美元作为结算方式。

伊朗也将“以石油、黄金等资源取代美元结算”提上日程; 德国、法国等国正在与伊朗谈判使用数字货币作为交易结算工具。

再加上中国不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各种表现似乎都在证明美国霸权和美元霸权未来必然走向终结。

国债对美债的影响_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银行吗

中方要想化解巨额持有美债带来的风险和隐患,逐步减持美债自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由于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大多是中长期的,在保证不损失收益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利用二级市场灵活的交易方式,将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逐步过渡。前往安全地带,抓住各种有利条件。 到时候,长期国债必须转换为能够应对美国通胀、确保资产不贬值的保护性国债产品。 这是必须要做的。

对于我国已经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我们也应该积极利用这一现状,在与美国进行其他方面的谈判时将其作为更大的经济资本。 我们要谋求在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话语权,扩大中国的海外大国地位。

实现外汇多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逐步减持美国国债,但在这个过程进行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措施来保障美国国债的减持,比如推动外汇多元化、人民币国际化等。 例如,外汇多元化。

政府可以多元化投资,而不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是任何一个上过高中的人都应该明白的经济学原理。 我们可以提高黄金、石油、特别提款权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同时加大对其他国家优秀企业的投资,增持企业债券。

这些将有助于降低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 此外,近年来,我国综合地位快速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如果能够增加国际市场上的人民币借贷量和人民币收付量,无疑会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_国债对美债的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银行吗

总体而言,中国应在保持适量美国国债的同时,适度减持美国国债。 同时,中国应关注国际金融形势,提前预判金融风险,大力推进外汇多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从而减少高额持有的美国国债。 的风险.

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银行吗_国债对美债的影响_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

最后,加快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之类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在财政问题上,我们党和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论是前段时间曝光的“深屋造假”事件,还是对“比特币”的监管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我们在金融管控上的“不成熟”。

在金融方面,西方国家领先我们几百年。 这“数百年”的距离,不是一两天就能赶上的。 同时,我们也不应对美国、日本等国家掉以轻心。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对态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改变。

而一旦他们的经济形势陷入危险,他们就不会放弃任何“让中国陷入困境”的机会。 因此,只有有了强大的国力和团结的人民做后盾,我们才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抵御西方国家投掷的“金融炸弹”,维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

《中国持有高额美国国债政策分析》吴兴宇

《我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风险及对策分析》王涛

《从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状况看美国债券投资逻辑与趋势》刘丹

《美国政府主权债务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李宏毅

这是外国投资者有史以来最大的美国股票购买交易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全球主要美债持有者已减持美债至少1.5万亿美元。 并且连续多月出现净卖出。 巧合的是,最近事情发生了变化。

美国东部时间3月15日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过去12个月,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股票的数量创历史新高。 而连续第九个月买入,过去12个月又有3750亿美元流入美股,是有史以来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股票的最大金额。 显然,这是美联储大规模印钞刺激推动的一幕,但这背后却隐藏着华尔街巨大的泡沫风险。

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市吗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票吗_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

与此同时,在债券方面,外国投资者1月份出售了490亿美元的美国债券,为去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此时,中国持有的美债发生了变化。

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市吗_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票吗

彭博社援引最新TIC数据显示,中国连续第三个月购买美国国债。 1月份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229亿美元,至1.095万亿美元,为2019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1月份的229亿美元是2017年8月以来最大的月度购买量。

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票吗_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市吗

从下图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1月份日本持有的美债也发生了变化,增加了254亿美元的美债。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市吗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票吗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3月16日,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达28.05万亿美元。 占美国GDP的130%,是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市吗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票吗

按整数计算,美国公共债务为每个美国人(男性、女性、儿童)84,934 美元,或每个纳税人 223,893 美元。 换句话说,大多数美国人间接承担了美国经济的债务风险。 然而,尴尬的是,美国经济却沉迷于债务经济而无法自拔。

另一个变化是,2020年以来,美国财政部不断提出将考虑发行50年期和100年期美国国债的计划。 高盛资产管理全球固定收益投资组合联席主管迈克·斯韦尔近日指出,基于当前的借贷成本,美国财政部应该发行1000年期国债。 这一切都表明美国将向世界借更多的债务。 尽管上述计划或想法尚未被采纳,但它们都表明美国经济可能会向世界借入更多债务。 从这个角度来看,决定美国债务经济模式能否持续的主动权几乎完全掌握在全球主要买家手中。

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票吗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市吗_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

对此,美国经济研究所罗伯特·赖特认为,美国许多金融财政政策制定者无视美国高额国债,甚至产生“我们(美国)欠我们自己”等想法,甚至认为我们(美国))总是可以印钞票来支付。 然而,当美国国债面临一波减持或无人接手时,美国经济可能会陷入美联储自行印钞的流动性困境。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戴利奥表示,随着美国国债持续扩大,公共债务部分目前已超过GDP,结果可能是对美国财政失去信心。 这反过来可能引发市场反弹并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随着金融状况的改善和通胀压力迫使美联储重新考虑其刺激措施,美国国债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低迷。 如果美国债券的最新抛售加速,这种转变将对不断飙升的美元资产、空白支票公司和加密货币构成威胁。

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票吗_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市吗

另一个新的转折是,福克斯商业频道主持人斯图尔特·瓦尼指出,美国从未拖欠债务。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谁会再借钱给我们(美国)? 不仅如此,白宫相关人士几周前表示,美国偿还债务的诚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维持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承诺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这进一步佐证了BWC中文网头条研究团队独家提出的美国债务经济主动权掌握在全球大买家手中的观点。 同时,读者也不用担心美国经济是否会拖欠美国国债。 因为任何时候,美国经济要想维持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就需要对美元的信用底线负责。 因此,它没有权利也不敢放弃任何债务。

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市吗_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影响_国债持有影响美国中国股票吗

美国财经网站Zerohedge分析认为,最终全球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量有所增加,但近年来的去美元化趋势仍在持续。 无独有偶,事情的另一面,美国媒体三周前分析报道称,如果美债风险加大或出现违约,主要大买家也可能出清美债。 此外,美国媒体还提到,由于一些收购黄金储备的数据没有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数千吨黄金可能已抵达中国市场。 尽管美联储在全​​球管理着大量黄金,但也不敢阻止这种变化。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