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时代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针对多个行业的中国企业,采取了严厉制裁。 但拜登上台后,美国经济形势每况愈下。 与此同时,国家继续无底线印钞、发行债券。 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和物价飞涨。
此时,许多国家和中国一样,看到了美国霸权的衰落和“美元霸权”的不可持续。 于是,“去美元化”浪潮开始席卷全球。
俄罗斯“清仓”抛售美债是一个重要信号。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中美债务。
时间进入2021年,中国政府持续减持美债,3月份减持38亿美元,4月份又减持43亿美元。 如果从2018年开始计算,中国已减持债务1796亿美元。
但从现实来看,中国仍然是美国第二大债权国,也是持有美国债务最多的国家之一。
但现在中国不断减持美债,美国政府却开始发出“善意信号”,让人不明白美方到底在想什么。 那么,持有巨额美债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呢?
我们知道,目前美国的经济形势已经非常悲观。 多年来过度发行货币的后果最终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适得其反的后果。 再加上前段时间拜登政府的六万亿计划,预计到2024年,美国的负债率将达到历史“最高点”。 届时,“美元霸权”是否还能维持还是未知数。
然而,2000年以来,国内不少经济学家和学者实际上已经看到了持有过多美债的风险甚至危害。 这些危险来自不同方面。
首先,美国财政赤字增加的风险。 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是美元今天能够充当世界货币的根本原因,而美国政府不断增加国债发行主要是因为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大。
我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势必将为美国政府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005年至2013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分别为3183亿美元、2482亿美元、1607亿美元、4586亿美元、14127亿美元、12935亿美元、12945亿美元、10089亿美元、6800亿美元,数额巨大。财政赤字迫使美国政府依靠通胀来增加货币投资。
近年来,由于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美国政府一直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元的大规模发行导致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在市场上进一步贬值的风险加大。 一旦贬值,将直接影响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 美国国债收益率。
其次,美国国家信用风险上升。 美国国债主要是通过国家的信用基础为投资者提供一种风险保护。
然而,美国的国家信用不可能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考虑到美国疫情持续蔓延对美国及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美国失业人数大幅增加,制造业、零售业和房地产等多项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 多项数据降幅远超预期。
美债的避险资产性质已经大大降低。 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债面临“违约风险”。 一旦美国的国家信用受到影响,必然会影响购买美国国债的全球投资者。 我国是美国债务的第二大持有国。 如果有的话,影响必然是很大的。
最后是美国债务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人民币升值之前,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很少。
但随后,我们持有的数量开始大幅增加,美元贬值最终导致中国手中的美国国债价值大幅贬值。
我国之所以不轻易在二级市场上一次性大量抛售美国国债,不仅是因为害怕引起资本市场的恐慌,主要还是担心升值带来进一步的损失。未来美元的走势。
虽然目前人民币已经升值到很高的水平,但从长期来看,人民币仍然有上涨的潜力,我国持有的中长期美国国债的汇率风险自然会持续存在。
目前,从各方分析来看,美元已经失去了昔日在货币市场上的威力和威力。 虽然依然是“霸主”,但也显得“老”了。 IMP本月数据显示,美国份额已降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足60%。 去年,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
显然,各国对美元不再有那么大的信心,纷纷采取去美元化措施。 据统计,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45个国家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美元化”。 主要手段包括继续抛售美债、增加黄金等货币储备; 新兴市场国家或石油巨头在汇率上正在放弃美元结算方式。
例如,受到美国制裁的石油国家委内瑞拉,从去年开始就开始使用石油加密数字货币取代美元作为结算方式。
伊朗也将“以石油、黄金等资源取代美元结算”提上日程; 德国、法国等国正在与伊朗谈判使用数字货币作为交易结算工具。
再加上中国不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各种表现似乎都在证明美国霸权和美元霸权未来必然走向终结。
中方要想化解巨额持有美债带来的风险和隐患,逐步减持美债自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由于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大多是中长期的,在保证不损失收益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利用二级市场灵活的交易方式,将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逐步过渡。前往安全地带,抓住各种有利条件。 到时候,长期国债必须转换为能够应对美国通胀、确保资产不贬值的保护性国债产品。 这是必须要做的。
对于我国已经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我们也应该积极利用这一现状,在与美国进行其他方面的谈判时将其作为更大的经济资本。 我们要谋求在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话语权,扩大中国的海外大国地位。
实现外汇多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逐步减持美国国债,但在这个过程进行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措施来保障美国国债的减持,比如推动外汇多元化、人民币国际化等。 例如,外汇多元化。
政府可以多元化投资,而不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是任何一个上过高中的人都应该明白的经济学原理。 我们可以提高黄金、石油、特别提款权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同时加大对其他国家优秀企业的投资,增持企业债券。
这些将有助于降低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 此外,近年来,我国综合地位快速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如果能够增加国际市场上的人民币借贷量和人民币收付量,无疑会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体而言,中国应在保持适量美国国债的同时,适度减持美国国债。 同时,中国应关注国际金融形势,提前预判金融风险,大力推进外汇多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从而减少高额持有的美国国债。 的风险.
最后,加快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之类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在财政问题上,我们党和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论是前段时间曝光的“深屋造假”事件,还是对“比特币”的监管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我们在金融管控上的“不成熟”。
在金融方面,西方国家领先我们几百年。 这“数百年”的距离,不是一两天就能赶上的。 同时,我们也不应对美国、日本等国家掉以轻心。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对态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改变。
而一旦他们的经济形势陷入危险,他们就不会放弃任何“让中国陷入困境”的机会。 因此,只有有了强大的国力和团结的人民做后盾,我们才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抵御西方国家投掷的“金融炸弹”,维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
《中国持有高额美国国债政策分析》吴兴宇
《我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风险及对策分析》王涛
《从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状况看美国债券投资逻辑与趋势》刘丹
《美国政府主权债务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李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