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经济

三大利空因素压力下,美元可能很快就会反转!

本周,随着避险情绪持续升温,美元实现三连涨。 但美元最好的日子可能已经屈指可数了。 虽然本周美元依然坚挺,但美元很难继续坚挺。 在三大利空因素的打压下,美元或将很快出现逆转。

美国经济增长前景黯淡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6,创2009年9月以来新低。5月服务业PMI指数也跌至50.9,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3.6。 创2016年2月以来新低。该数据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推向小高潮。 随着美国经济增长优势的消失,美元的强势将很快结束。

随着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周期开始转向更高水平,美国与全球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将缩小。 同时,美元与其他货币的差距也将缩小,2019年下半年全球周期性背景的改善将对美元见顶进程起到决定性作用。

预计受益最大的货币是加元、挪威克朗、瑞典克朗和巴西雷亚尔。 此外,英镑/美元也有上涨潜力。 那些希望欧元/美元飙升的人可能会失望,因为欧元的周期性风险敞口最低,并且仍然面临负利率的压力。

债券市场亮起红色警报

上周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也被视为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的触发因素。 隔夜3个月期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利差再次大幅下跌,跌破-13个基点。 收益率曲线倒挂程度达到2007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美联储最看重的一次衰退。 指数。

随着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最终可能导致美元走弱。 目前市场普遍对美国经济增长持悲观态度。 尽管美联储在此前声明中表示无意降息,但市场对此仍抱有较高预期。 如果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继续加剧,可能会迫使美联储降息,最终导致美元走弱。

利空美元黄金会怎么样_利空美元对原油的影响_利空美元是什么意思

技术面出现看跌信号

技术面上,随着上周四美元触及近两年高位,看空信号明显,而在多个信号叠加下,美元未来走势更加悲观。

美元指数在上周四触及的近两年高点处形成看跌的pin-bar形态(pin-bar),并同时触及上升楔形形态的上边界,这意味着美元可能已经见顶,并且它随时可能发生。 在看跌的 pin bar 形态中,pin bar 的尾部向上,形成非常清晰的上影线,表明价格在上涨过程中遇到更大的阻力。 当这种情况发生在市场高点并伴有其他看跌迹象时,通常是非常强烈的看跌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pin bar 形态的高点与 2019 年高点的顶部和 2016 年高点的 61.8% 回撤位处于同一水平。 2016 年高点是图表上的关键反转点和阻力位,价格有更高的反转趋势。 此外,RSI动量指标与价格背离,显示出价格反转的迹象。 将 RSI 设置为 6 后,我确实看到价格和指标之间存在背离。 季节性因素也会对美元产生影响,美元通常在六月和七月表现较差。 美元指数可能会先跌至97关口附近,随后测试96.48,低于2018年低点的趋势线。

: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法的学科设置问题解析

众所周知,法学界对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法的概念、历史渊源、调整范围、法律性质、学科和课程等问题仍存在诸多不同意见。 我们拟就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法的学科设置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引发学术界同仁进一步的讨论。

根据教育部现行学科划分(zh09),国际法(二级学科)分为国际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三个三级学科。 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zh09)中,教材和课程的编写都是按照这一模式安排的。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规范国际经济活动的国际条约和惯例也随之增多,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使国际经济法的规则体系变得异常庞大。 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改变国际经济法的学科和课程。 这样做的后果之一就是近年来编写的国际经济法教材概念混乱、内容复杂、体系不清。 问题。 这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学科设置还不完善。

科学的学科设置,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的概念、历史渊源、法律性质、调整范围、救济方式、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 我们认为,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在概念、历史渊源、法律性质、调整范围、救济方式等各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均可以构成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 ①而且,从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将两者分开是合适的。

1、从概念上看: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的内涵存在差异。

国际经济法可以解释为: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 目前,我国法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前一种解释。 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国际经济法是规范国家、国际组织、不同国家的法人和个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国际和国内法律规范的总和。 ②该观点认为,国际经济法规范的是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即国际经济法规范的法律关系不仅限于政府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还包括私人权利。平等主体(包括自然人)。 、法人和其他组织)。 我们可以把这种观点称为“大国际经济法”理论。

支持后一种解释的学者认为,国际经济法是规范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法律规范和国内法律规范(主要是公法)的总和。 ③该观点认为,国际经济法并不调整国际经济交往中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交易关系。 我们可以称之为“小国际经济法”理论。

无论是“大国际经济法”理论还是“小国际经济法”理论,都强调国际经济法具有公法性质。 国际商法的概念不同于国际经济法。 目前,国内学者对国际商法的权威定义是“国际商法是规范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中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因此,国际商法规范国际商事关系的具体客体。 所谓国际商事关系,是指一定的商事关系,无论主体是个人、法人、国家政府还是国际组织,只要这种商事关系的当事人分属两个以上不同的国家或者国际组织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商事问题超越了一个国家的国界范围,这种关系可以称为国际商事关系。 用来调整这些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都属于国际商法的研究范围。 显然,国际商法的内容主要属于私法范畴。 ④[页码]

2、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法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同的轨迹。

目前,法学界对于国际经济法产生的背景和时间仍存在不同看法。 但最有影响力的观点之一是,国际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形成的。 ⑤ 这些学者认为,二战结束前后缔结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开启了利用多边条约进行贸易的新时代。调整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标志着国际经济法的出现。 我们认为,从将“国际经济法”解释为“国际经济法”的角度来看,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经济法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了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的时期。 特别是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及其一揽子协定,标志着国际经济法进入了新时代。

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下,国际经济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其一揽子协议涵盖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反倾销、反补贴、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技术壁垒、原产地规则等。 . ⑥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国际商法的出现早于国际经济法。 规范商人跨境交易的法律体现在古罗马法中。 ⑦中世纪欧洲形成的“商商习惯法”是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国际商法”。 此时的“国际商法”具有跨国性和统一性的特点。 它不是由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制定的,但普遍适用于在各国从事商业交易的商人。 这些“法律”不是由普通法院的专职法官解释的。 它由商人自己组织的法院解释和适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规范国际商事交易的统一实体法逐渐增多。 例如,1924年关于海运提单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法律规则公约》(简称《海牙规则》),以及《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公约》(简称《海牙规则》)。 1929年和1933年通过的关于航空运输的《华沙公约》、1930年《日内瓦统一本票法公约》和1931年《日内瓦统一支票法公约》等。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国际贸易非政府组织编纂的做法。 例如,国际法协会于1932年制定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华沙-牛津规则》,国际商会于1935年制定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增多,经济活动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建立统一的国际商实体法来调整国际经贸关系。 和规则。 许多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等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罗马统一私法研究所、国际统一私法研究所和国际商会等非政府国际组织商务部积极开展国际商法和国际商事惯例研究。 随着制定和编纂工作的推进,国际商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许多新的国际商事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不断涌现。 例如:1964 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订立统一法公约》(1964 年通过)、《国际货物销售统一法公约》(1964 年通过)、《国际货物销售时效限制公约》国际货物销售(1974年通过)、《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1978年通过并于1992年生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1976年通过)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980 年通过),1988 年生效)、《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1980 年通过)、《货物代理人公约》国际货物销售(1983年通过)、国际汇票和国际本票公约(1987年通过)、融资租赁公约(1988年通过)、国际担保机构公约(1988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1994年通过)等。 总之,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商法和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和成熟各有自己的轨迹。 因此,将两者设置为不同的学科是可行的。 [页]

3、从法律性质看: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法分别属于公法和私法范畴。

尽管学者之间可能存在一些不同意见,但目前我国法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我国在法律部门的分类和形式化方法方面基本接受了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强调法律部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管理。法律部门。 划分。 [2]按照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分类方法,所有法律划分分为公法和私法两部分。

无论“大国际经济法”说还是“小国际经济法”说,都承认WTO协议属于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世界贸易组织的一揽子协议基本上是规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活动的国际公约。 从其法律性质来看,应归入公法范畴。 这些协议的强制性性质非常明确。 例如,《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二条第二款规定:附件一、二、三所载协定及相关法律文件为本协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所有成员均具有约束力。 协定第十六条第四款规定:各成员应确保其法律、法规和行政程序符合附件中协定规定的义务。 虽然国际商法中纳入的一些国际商事公约和国际商事惯例涉及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将其归入私法范畴,因为其主要内容是调整国际商事法。交易。 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通常可以由当事人通过协议适用,⑨也可以通过协议部分或全部排除其适用⑩其性质显然与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完全不同。 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它显然应该归入私法的范畴。

因此,我们认为,根据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法的法律性质,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学科是适当的。

投资黄金蠢蠢欲动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黄金价格上涨?

近段时间黄金市场火爆,不少投资者准备投资黄金。 哪些因素影响金价上涨? 未来黄金能否继续上涨?

各国央行继续增持黄金

2022年开始,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滞胀风险促使全球央行大幅增加黄金储备。 主要目的是稳定本国货币汇率,防范金融风险。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为31.601亿美元。 与此同时,黄金储备达到6962万盎司,自7月以来增加93万盎司,同比增速11.14%,已实现连续十个月增长。

黄金渠道国内投资多少钱_我国黄金投资渠道_国内投资黄金渠道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30831

回顾我国二十多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央行更倾向于增加黄金储备。

2000年以来,我国已五次大规模增持黄金。 前两次是 2001 年和 2009 年。 主要原因是国外金融危机。 我国增加储备资产应对经济风险。 2015年是第三次。 当时,全球经济疲软,国内出口大幅下降,汇率改革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 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政府一方面动用外汇储备,另一方面大量购买黄金增强信心。 2018年第四次增持是为了应对中美贸易争端,旨在应对两国可能出现的经济分离。

长期来看,黄金跑赢标准普尔 500 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

除了央行黄金储备需求外,黄金凭借其独特的投资特性,在过去20年里在全球资产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作为历史悠久的财富保值工具和通胀对冲工具,黄金往往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地缘政治紧张、货币政策变化等宏观经济事件背景下。

我们从黄金AU9999、标普500以及上证指数近20年的数据就可以看出。 尽管标普500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在经济繁荣时期经常创下高价,但它们也更容易受到经济衰退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 ,所以从长期来看,黄金AU9999跑赢标普500和上证指数。

黄金渠道国内投资多少钱_我国黄金投资渠道_国内投资黄金渠道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30915

可见,在全球化、数字化的今天,黄金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吸引力。 它不仅是一种实物资产,可以在危机时刻为投资者提供安全感,而且是多元化投资组合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助于降低整体风险、提高回报。 过去20年的表现再次证明了黄金在全球投资策略中的核心地位。

美元降息预期增强利好黄金

我们知道,黄金主要受三类数据影响:长期货币属性、中期金融属性、短期交易属性。 我们从货币属性来看了央行的黄金储备,现在我们从金融数据来看更重要的实际利率

从美联储加息的情况来看,这次美联储加息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加息速度很快。 因此,华安易富黄金ETF联接基金基金经理徐志彦认为,在如此高的利率环境下,今年四季度很可能出现鸽派预期,存在加息的可能。明年上半年末或下半年降息,甚至不排除1、2次降息。

国内投资黄金渠道_我国黄金投资渠道_黄金渠道国内投资多少钱

信息摘自《A股第四季度战略展望:向阳而生》,其中数据来自华金证券研究所、CME FedWatch工具(截取于2023/9/16)

从实际利率角度来看,人们通常认为美联储加息时金价可能会下跌。 不过,在目前美国实际利率相对较高的背景下,从这段时间国际金价的涨跌来看,金价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跌趋势,也没有限制金价。

所以在实际利率可能下降、通胀也可能随之下降的情况下,目前黄金的配置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黄金中长期配置价值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华安易富黄金ETF联接基金基金经理徐志彦认为,黄金具有中长期配置价值:

美联储降息:2024-2025年可能是美联储降息周期

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加息转向降息,利好金价。

实际利率预计下降

利率从高位回落+通胀预期增强

实际利率下降有利于黄金定价

去美元化:全球央行增持黄金

2022年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创历史新高,“石油人民币”推出,去美元化

信贷货币超发:经济长期动能疲软,靠MMT+低利率

货币发行过多,债务驱动

因此,基于上述情况,随着国际金价高位波动,国内金价或将暴涨,带动黄金ETF表现出色。

黄金ETF联接基金的优势

简单来说,黄金ETF是可以在证券市场交易的黄金衍生品,无需直接购买、储存或保管实物黄金。 就此而言,黄金ETF具有以下特点:

有身体支撑

大多数黄金ETF持有实物黄金(例如金条)作为其主要资产,目的是使ETF的价格与黄金现货价格密切相关。

T+0交易

黄金ETF像股票一样在交易所进行交易,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日内随时买卖。

闲置的钱可以赚取利息

黄金ETF对应的实物黄金可以租赁,租赁利息计入基金净资产,通常可以覆盖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

门槛更低

黄金ETF是一种门槛较低的黄金投资方式。 在二级市场上,您只需一手即可间接投资实物黄金。

总的来说,黄金ETF为与黄金价格相关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便捷、低成本的投资方式。 华安黄金ETF是最好的之一。

在黄金ETF中具有规模优势:华安黄金ETF规模超过23吨,市值超过100亿元,占国内12只黄金ETF的45%。 此外,华安黄金ETF还具有流动性优势。 华安黄金ETF场内流动性日均交易量超过8亿元,占国内12只黄金ETF的55%。 (来源:经理宣传品)

总体而言,华安易富黄金ETF Link C(基金代码:000217)的主要资产投资于亚洲最大的黄金ETF。 通过黄金T+D操作,可以最大程度的追踪金价的走势,同时得到实物黄金的支撑。 成本比较便宜。 因此,华安易富黄金ETF Link C(基金代码:000217)既适合中长期配置,又适合获得阶段性黄金投资机会。

因此,自基金经理许志彦独立掌舵以来,华安易富黄金ETF Link C净值增速已达70.7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73.28%; 在长期业绩表现突出的同时,近一年来努力争取阶段性黄金投资机会,取得了20.69%的投资收益。

黄金渠道国内投资多少钱_国内投资黄金渠道_我国黄金投资渠道

以上收入及业绩比较基准数据来自恒生聚源数据,并经过受托人审核。 该产品成立于20130822年,以上数据截至20230915年,近一年统计区间为20220915-20230915。 图片来自财富排行榜网站整理; 其中,业绩比较基准为:国内黄金现货价格收益率×95%+人民币活期存款税后利率-3.92%、8.70%/9.33%,数据来源于基金披露的2018-2022年定期报告经理。

我国资金运作时间较短,无法反映股市发展的各个阶段。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能预测其未来业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的保证。

现任基金经理:许志彦,自20130822年起任职,数据来源于基金2022年年报。

历任基金经理:20130822-20180928:徐依依、徐志彦; 数据来源于基金历年年报。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黄金投资方式(如实物黄金、金条或金币)相比,黄金ETF的投资费用往往较低。 同时,无需实际拥有或储存黄金,无需担心保管和运输的成本和风险。 而黄金ETF价格透明度高、投资门槛低,是一种低成本、便捷的投资渠道。

风险提示:

周末,央行大消息!

6月30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二季度(总第101次)例会于28日在北京召开。华创证券认为,央行已经开始关注汇率,或有实际手段引导汇率的稳定。A股市场2023年上半年收官,在跌宕起伏中,上证指数以上涨3.65%交出了上半年成绩单。对于即将开启的下半年行情,在“复苏”与“成长”的高频词中,市场各方充满诸多期待。目前,内外资一致认为,A股下半年机会大于风险。

01

央行重磅会议!

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

6月30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二季度(总第101次)例会于28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持续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但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驱动仍不足。

会议指出,要克服困难、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切实支持扩大内需,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明显下降。

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延续稳定顺差,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持续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但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驱动仍不足。

相较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本次会议对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表述有所变化,强调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对国内经济复苏态势的判断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转变为“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驱动仍不足”。

会议指出,要克服困难、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切实支持扩大内需,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02

华创证券

点评二季度央行例会

“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的表述背后,央行已经开始关注汇率,或有实际手段引导汇率的稳定。后续需紧密跟踪央行关于汇率的表态、动作等。当下降准的概率不高,能否再次降息需要跟踪三季度经济数据相机抉择。

核心观点

1、“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的表述背后,央行已经开始关注汇率,或有实际手段引导汇率的稳定。本周华创宏观汇率模型也捕捉到了逆周期因子的影子变量有所显著的迹象。后续需紧密跟踪央行关于汇率的表态、动作等。

2、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在没有单边情绪押注、没有过度投机性之下的符合宏观因素影响的按照公式自然形成的汇率价格的过程。当下汇率定价已基本合理,我们提示过度悲观容易发生线性误推的错误。

3、央行向商业银行投放债权的重点仍是观察结构性工具,主要是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再贷款以及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向再贷款。MLF的新增投放只是为了对冲到期的其他债权,无需过度解读。

4、当下降准的概率不高,能否再次降息需要跟踪三季度经济数据相机抉择,可参考华创宏观降息概率(详见后文),实体贷款利率仍有下行必要,但净息差较低或是掣肘因素。

汇率:重要的是央行的态度

1、本次例会新增表述: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

2、政策似乎有着手引导汇率的稳定的意图,本周华创宏观汇率模型捕捉到了逆周期因子的影子变量有所显著的迹象。值得强调的是,这是4月初本轮贬值以来首次观测到连续交易日显著的逆周期因子影子变量。

3、重点关注“综合施策”的表述,对应后续央行有配合动用其他汇率调控工具的可能。央行对汇率调控的工具箱中包含了诸如逆周期因子、外汇衍生合约保证金、远期风险准备金、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箱种类充足、空间充足。

4、如何理解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不是绝对汇率数字的稳定,也不是方向的固定,而是在没有单边情绪押注、没有过度投机性之下的符合宏观因素影响的按照公式自然形成的汇率价格的过程。

5、两大指标综合判断下,当下汇率尚处于合理定价范围。结合上文对合理均衡水平的理解,我们提示继续过度悲观容易发生线性误推的错误。

结构性货币政策:当下仍是货币政策重点

1、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包含MLF(34.8%),结构性工具(46.5%),其他债权(未公开,倒推得出,18.6%)。

周末汇率会变动吗_汇率变动周末会变化吗_汇率周六周日有变化吗

2、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增长主要依赖结构性工具,MLF的主要用途是对冲到期的其他债权。(一季度MLF新增5590亿,其他债权到期5848亿,MLF新增无需过度解读)

3、结构性工具中一季度投放主要以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再贷款以及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向再贷款为主。(一季度结构性工具新增3754亿,上述三项再贷款新增2651亿)

4、央行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以及再贴现额度的行为无需过度解读。额度只是决定了结构性工具的可投放量,而实际投放量要观察结构性工具的余额。截止2023年一季度末,上述三项工具的额度仍有4729亿,2022年全年余额新增为2537亿。

未来货币政策展望:

1、政策利率能否再度调降跟踪华创宏观降息概率,具体参考前期报告《降息概率的摸索》。当下认为连续调降政策利率的概率不高。

2、实体贷款利率当下仍有调降的必要,对应LPR仍有连续调降的可能,但商业银行净息差的持续回落是掣肘因素。

3、降准短期概率不大,当下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占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低。降准作为流动性管理的工具当下出手的必要性不高。

03

上半年A股大盘点!

2023年上半年已收官,A股市场表现总体比较平淡。

从板块和个股来看,人工智能(AI)赛道成为上半年市场最大风口。从个股来看,上半年超过100只个股价格翻倍,最牛股票上半年上涨超过7倍;在跌幅居前的股票方面,主要集中在退市股,此类股票上半年跌势惨烈,期间下跌超80%成普遍现象。

从主要指数上半年表现来看,不同指数间呈现一定程度分化,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均实现上涨,上半年涨幅分别为3.65%和0.1%。创业板指数和北证50指数走弱,上半年分别下跌5.61%和5.31%。

在主要市场指数中,科创50指数表现较好,上半年累计上涨4.71%,表明这期间科创板表现总体强于其他上市板。

另外,中证500指数上半年表现也相对较好,期间累计上涨2.29%,沪深300指数上半年则走弱,期间累计下跌0.75%。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AI)成为上半年市场最强赛道,也成为最大风口,这从期间该板块的表现可见一斑。Wind人工智能指数上半年涨幅高达46.74%,远超同期主要市场指数表现。就在2022年,该指数还表现低迷,当年度该指数累计跌幅达25.39%。

上半年合计有超过3000只股票实现上涨,上涨个股数量占比超过一半,达到约57%。进一步统计发现,上半年超过1300只股票涨幅超过20%,其中超过100只股票期间股价翻倍。

这里面,联特科技上半年累计上涨768.83%,成为这期间的涨幅冠军。

联特科技2022年报资料称,公司在光电芯片集成、光器件、光模块的设计及生产工艺方面掌握一系列关键技术,具备了光芯片到光器件、光器件到光模块的设计制造能力。公司依靠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致力于开发高速率、智能化、低成本、低功耗的中高端光模块产品,为电信、数通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光模块解决方案。

另外,剑桥科技、中际旭创上半年涨幅分别达到459.52%和446.49%,分别居于上半年涨幅第二名和第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只股票均为通信行业股票。

04

下半年A股市场

如何演绎?

随着6月30日收盘,A股市场2023年上半年收官。在跌宕起伏中,上证指数以上涨3.65%交出了上半年成绩单。对于即将开启的下半年行情,在“复苏”与“成长”的高频词中,市场各方充满诸多期待。

目前,内外资一致认为,A股下半年机会大于风险。有机构预计,下半年,不但北向资金继续涌入A股市场,同时,公募基金发行有望恢复至历史均值水平,险资、银行理财、ETF基金预计贡献均超千亿元增量资金。下半年A股迎来的增量资金,整体规模将超过上半年。

光大证券认为,在经历了前期由于业绩、政策预期以及外部压力带来的阶段性调整之后,市场或将逐步企稳。当前市场指数与估值已经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当前市场风险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释放,未来下行空间有限。展望未来,市场的转机可能来自于政策与经济两个方向,从过往经验来看,政策预期的变化往往要比经济的实际好转来的更加迅速一些。

市场或仍将回归景气主线,建议关注三个方向。展望未来,主题可能仍会反复表现,但不再会一枝独秀,并且主题背后也需要景气作为支撑,因此,除了关注有望演变为市场主线的AI与“中特估”之外,也应开始考虑左侧布局经济复苏相关的方向。配置方向一:数字经济+AI;配置方向二:左侧布局经济复苏相关方向;配置方向三:“中特估”。

桂浩明表示,回顾上半年这一波三折的股市行情,大盘之所以表现不尽如人意,根本上还是与实体经济有关。疫情之后,大家都期盼经济快速复苏,但是经济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三年疫情对经济结构的损害,并非放开管制措施后就马上能够修复的。加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一直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证券市场很难走出“大牛市”行情。

现在市场上并不缺资金,但愿意入市的不多,这反映了当前投资者对于未来较为谨慎的态度。在增量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市场的扩容压力仍然比较大,虽然不时有一些板块与个股行情出现,但行情往往比较短暂且在运行中震荡过大,加大了实际操作的难度。

当然,上半年的市场也并非没有亮色,虽然经济复苏的节奏不如预期,但有关方面为此也采取了大量措施,包括近期出台的下调市场利率的安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会逐渐地显现出其作用。毕竟,在一批大市值上市公司的股息率要明显超出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情况下,股市要进一步大跌是不太可能的。

现在市场对三季度的政策预期比较高,加上实体经济的复苏势头开始显现,投资者对未来证券市场的走势抱有希望。特别是那些得到政策支持,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板块,会有所表现。虽然现在还不能说大盘的寻底已经完成,但现在已经是处于底部区域了,后市反弹的概率并不小。只是,这种反弹将是反复的,向上的行情充满曲折。

上半年多项数据指标向好 我国经济未来走势如何?一组数据了解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走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阻力等困难。多个部门最近公布了一系列经济数据,专家学者和机构首席经济学家们透过数字能看到什么?他们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又是如何判断的?

01

多项数据指标向好

我国经济持续回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刚刚去江苏进行了调研,他的感受是企业有压力,但更有活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立群:跑了不少的企业,感觉到从企业这个层面来看,大家面对克服困难还是有信心,明确方向,有干劲,还是在真抓实干。这样的形势让我们很受鼓舞。

张立群表示,虽然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压力,但是先行公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中国的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中国经济先行指数

数据还显示,6月份我国制造业动能指标为二季度最高水平,预示着经济反弹动能正在继续。

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中国经济先行指数_中国的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

此外,最近发布的一系列权威数据透露出更多的暖意。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6月份信贷投放明显回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海关总署公布,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1%,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经济先行指数_中国的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上半年我国造船业完工量同比增长14.2%,新接订单量的国际市场份额超过70%。

此外,上半年我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为历史同期最多,我国民航业运输生产规模已基本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水平。6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调查的8个主要行业中,7个行业销售量指数、6个行业国内订单指数上升。

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中国的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中国经济先行指数

刚刚带领团队发布了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的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认为,下一步财政、金融等政策将进一步发力,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 周景彤:6月份的经济,实际运行的景气状况,应该是要好于4、5月份的。下半年,中国的经济应该总体上延续持续恢复的这样一个过程。从全年来看,我们预计全年增长5.4%左右,应该能够完成政府年初确定的5%的预期目标。

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中国的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中国经济先行指数

记者还梳理了农业银行、中信证券、平安证券等十多家金融机构的研究报告,各家机构普遍认为,下半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协调发力,稳外贸政策也将继续落地见效,推动经济进一步复苏。短期经济数据的波动,不改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大方向。

02

内需回升

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内需求稳步回升,强大的国内市场为经济持续回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梳理上半年工业和服务业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新的变化。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明明:红线代表工业,黑线代表服务业。历史上来看,一般工业会更高一些,但是从图中看到,从今年年初开始,黑线在快速上升。所以今年实际上经济复苏主要的驱动因素还是来自服务业的复苏。这也是今年跟过去经济结构区别比较大的一点。这样的经济结构应该说是更优化的,对民生的改善也会更加明显。它可能会有一个传导,就是当你的服务,还有商品的销售也能够回升的话,那么工业的产出也会逐步地回升。

明明认为,今年很多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对上半年经济的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的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中国经济先行指数_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

促消费的同时,扩大有效投资也在带动国内需求。今年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8万亿元,一批既有利于当前又能推动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中国的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中国经济先行指数_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

张立群:要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通过政府投资的显著加强,来使企业的生产显著恢复,来使就业得到显著改善,来使居民收入得到显著改善。在这个基础上,我想我们克服需求收缩的这个一揽子政策,它就会见到显著成效,经济全面回暖的态势才能够巩固起来。

03

多项措施接续发力支持稳增长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更需要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功夫。近期,多项稳增长、稳就业、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正在陆续落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将培育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引导创新资源向中小微企业聚集,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中国经济先行指数_中国的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

周景彤:我们观察到,今年上半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达到了历史新低,下一步对中小企业,我觉得在减税降费、包括在上项目、土地的供应等方面,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针对存量房贷利率普遍较高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协商变更合同,或者用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房贷。

中国经济先行指数_中国的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

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要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中国经济先行指数_中国的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

商务部则提出,要围绕促进汽车、家居、品牌消费和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出台针对性配套措施。

多个省市近期还出台了一系列促就业惠民生的措施。

河北省计划今年开发设置5500个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按每人2000元发放求职补贴。山东省今年安排68亿元全力支持稳住就业基本盘。江苏省今年安排中央和省级就业补助资金预计增长31%。

中国经济先行指数_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_中国的先行经济指标有哪些

张立群:我们现在要在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这些方面,采取多种政策,使得就业形势显著好转,使得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这样的话,才能推动我们消费持续回暖。

(总台央视记者 刘颖 王雷 田琪永 丁然 天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