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经济

2018年金融硕士考研:边际量的应用与日常分析

1、边际数量——理论定义和实例,重点关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2、消费者的边际考虑——举例分析消费者对不同优惠活动的边际考虑差异;

3、公司考虑的边际金额——公司面临是否亏本出售的决定。

整篇文章6000多字。 理论内容在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日常例子来分析边际量的应用。 您可以按需阅读。

1. Margin(保证金)保证金

“边际”这个词对于刚接触经济学的同学来说应该印象很深刻。 后来,其他概念可能会逐渐淡出,但这种“边缘思想”却永远萦绕在他们的脑海里。 对于英语的margin和形容词marginal应该都是非常熟悉的。

《经济学原理》1.1.3章介绍了什么是边际变化:

边际变化:对行为计划进行小的增量调整。

理性的人(系统地、有目的地做能够实现经济学假设的目标的最好事情的人)通常会通过考虑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和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的比较来做出决策,也就是说,经常如果我是否会考虑做更多事情或要求更多,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以及我必须为此付出的代价。

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理解什么是边际数量。 例如,如果您正在喝水,“边际量”就是下一口。 这一口会给你“更渴”或“更饱”的感觉。 ,是边际量的影响,它必须基于您到目前为止喝了多少。

边际效益(边际效益)

这就引入了一个新词边际收入(marginal Revenue),它出现在第14章的14.1.2中。它经常与边际效益(即使它被烧毁)混淆。 我个人对边际收益和边际效益的理解是:

收入反映了以货币形式定义的收入,通常被公司用来判断产出和销售商品的财务收入;

效益体现了对效益的评价,可以被个人用来评价。 例如,由于情绪和信念等其他因素(类似于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差异),对一件物品的效益评估实际上可能高于其价格。

边际收益:销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化

如果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则MR=ΔTR/ΔQ,其中MR是边际收益标记收益的缩写,TR是总收益的缩写,ΔTR表示总收益的边际变化(一般对于离散销售产品,因此不是像 dTR 这样的微分),ΔQ 是数量的边际变化(通常指变化单位)。

以标题中的“第二件半价”为例。 表面上看,买两件商品好像有25%的折扣。 事实上,对于一个商家来说,当卖出一单位时,他的边际收益是一个单位,比如10元,那么卖给同一单位的第二份个人的边际收益是5元(而不是平均计算7.5元)每个)。

边际成本

通常在考虑收益的同时,也会有相应的成本。 除了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的总成本和平均总成本之外,还有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这个术语正式出现在10世纪第3章13.3.2中,它表示当某个级别增加到另一个级别时总成本的变化。 这里增加的“等级”通常是一个单位。

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这里的边际成本是根据生产企业的成本来描述的,实际上适用于非生产企业和个人。 数学表达式为MC=ΔTC/ΔQ,即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化/产出(数量)变化。

我们以“第二杯半价”的商店为例。 比如,这家店已经购买了一个店面、设备,以及店内的几名员工。 那么当我们去商店购买时,无论是“第一杯”还是“第二杯”,商店的边际成本主要是水、添加剂、果汁、包装、电力等原材料,生产饮料时的损耗等,以及生产过程中机器的损耗(比如根据生产的杯数需要更换喷嘴等),我更喜欢核算的思维方式)。至于“沉淀” “租金成本和店员工资,跟你卖的是一杯还是两杯无关(如果店员有绩效奖励,需要计入边际成本)。

边际产品

我本来不想提这个概念,但为了更好地解释边际成本的变化,引入了边际产品(marginalproduct):

边际产量:单位投入增加而引起的产量增加

通常,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边际产量具有递减的特点,因为在生产资源相对闲置的初始阶段,一个生产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但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生产资源达到相对饱和度。 ,新来的人员的生产力会变低(或许是由于“三个和尚无水喝”依赖别人的想法,或者是由于机器使用超负荷、手术室拥挤等)。

边际产量递减,在产能达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导致边际成本上升。 详细信息请参见下图,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

平均数量和边际数量之间的差异

无论是边际成本还是边际效益(收益),它们都不同于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 对于同一个东西,两者给出的最终用途和感受是不同的:通常平均金额给出的是这个东西的最终评价,即平均花费多少钱或者每件获得多少钱; 而边际数量更多的是以简单直观的方式辅助人们的判断,用于决策多买一件,多卖一件是否值得,只反映这个“多一件”对成本的影响或者收入,你就可以看看这个“多一个”是否有必要。

“第二件半价!”——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以上面的示意图为例,它是一个相对正常的企业的边际成本MC和平均总成本ATC的示意图:

起步阶段,企业生产效率较低。 以“第二件半价”甜品店为例。 在产量(销量)低的情况下,机器限制和店员无事可做,导致整体效率低,边际成本高,平均总成本高。 高的;

当顾客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实现了店员与机器最有效的结合。 此时MC最小。 之后,由于顾客太多,因为太忙或者机器和店员的效率跟不上,边际成本增加过程就开始了;

而且,通常在增量过程中,当MC曲线与ATC曲线相交时,就达到了ATC的最低点(教材的重点内容,不是本文的重点),因为当多一个单位的产出时加上,这个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价值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因此平均总成本也会增加。

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边际成本的变化并不那么有规律,因为个人消费行为通常是价格接受者,其个人成本,即商品的价格,不受个人控制。 他们只面对电子商务或在线销售。 消费者在参与商家活动时,通常会给人留下“边际成本递减”的印象。

边际收益递减

对于竞争市场中的普通参与者来说,由于他们是价格接受者,多卖和少卖都不会改变均衡销售价格。 对于这个市场参与者来说,需求曲线是水平的,销售商品的边际收益也保持不变。

对于垄断市场,或者具有垄断特征的公司(即独立定价并接受价格需求变化),需求曲线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想销售更多的商品,你需要出售更多商品。 如果市场价格较低(暂时忽略价格歧视,只考虑统一定价),那么垄断者的边际收益曲线就会向右下方倾斜,斜率较大。

“第二件半价!”——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比如上面简单的统一定价,如果你想多卖几个,市场需求曲线的向下斜率决定了统一定价的价格需要下降,所以当你卖第51个、第52个、第53个单位时,价格会更低。 未来边际收益分别为449、447、445,呈现边际收益递减状态。

“第二件半价!”——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学界专家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时寻找“第二曲线”

7月4日,以“复苏中国经济”为主题的2023上海金融宏观论坛举行。 论坛上,学界和工业界专家把脉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需要及时找到增长的“第二曲线”。

经济增长模式需转变为投资拉动型

与会专家认为,房地产过去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大,出口导向型的东亚模式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持续增长。 现在这两种模式都遇到了挑战,倒逼中国经济转型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退休人员数量将大幅增加,整体经济增速呈现下降趋势。 房地产周期的重大转折点可能已经出现。 基础设施投资面临收益下降的问题。 地方债务压力明显。 土地财政将难以维持。 中国经济转型刻不容缓。

“第二次转型还是困难的,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变为消费拉动。但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是支出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消费是一个慢变量,内生动能不足,转型面临一定挑战。 李迅雷说道。

李迅雷建议,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要向实体经济靠拢,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发挥政府和国有企业作用企业稳增长,正确认识东亚模式的优势,坚定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信心,坚持推动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程明刚表示,过去70年中国实现了巨大的增长奇迹,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从改革开放到金融危机,中国经济连续三十次“涨停”:一是合理制定长短期经济发展路线,实现了至少8年的既定目标。 GDP 增长百分比;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升级; 最后,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踏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快车。

经济发展拐点_大拐点之后的经济景象_大拐点:中国经济还能增长多久?

“金融危机开启的中国经济3.0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需要深化供给侧改革,避免流动性陷阱。”程明旺表示。

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顾问吴旭亮也表示,随着外需下降、各类资源投资收益逐渐递减,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需要寻找增长的“第二曲线”。适时从资源驱动转向效率驱动。 以创新为驱动,避免陷入所谓的“克鲁格曼-杨魔咒”。 他特别指出,数字经济需要培育健康、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构建有韧性的规则体系。 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要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投融资作为创新体系的血液,需要形成从进入到退出的顺畅流程。 完整的价值闭环。

提高开放程度将为经济周期注入新动力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发展中国家院院士杨翠红表示,当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中美经济和贸易摩擦,全球化不确定性激增。贸易摩擦此起彼伏。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产业转移量化模型和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优化模型,研究发现在此背景下我国面临着产业转移的双重压力:中高端产业回流。终端产业向发达经济体转移和中低端产业向发达经济体转移。 其他发展中经济体。

杨翠红表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区域化(全球价值链向区域价值链转移)、智能化(数字技术、高新技术为产业转移提供新动能) 、绿色化(更多清洁技术的应用,使生产更加“绿色”)、服务化(知识密集型服务投入需求的增长,使得服务业更多地参与产业转移活动)、“提高科学和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牢牢掌握关键技术将成为我国能否稳定产业链的关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原主任、研究员李善通建议,我国应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优化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经济周期新动力; 积极完善国内市场体系,深化区域间产业协作,合理布局区域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 进一步深化国内价值链分工体系等。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建议,我国应防范汇率波动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处于合理、平衡的水平。 考虑到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预计下半年我国利率将总体保持稳定。 政策利率没有大幅下调的空间,市场利率可能小幅下降。

全球通胀率2022年底为8.8%,你准备好了吗?

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

如果对比全球通胀率,中国在严格疫情管控期间将整体通胀控制在2%的能力是非常可观的。

全球总体通胀形势较为严峻。 美国已经七次加息,以抑制高达7%的通胀率。 预计2022年底全球通胀率为8.8%。其中,韩国2022年通胀率平均为5.1%,为该国199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以来的最高水平。经济一直不景气的东京12月通胀率自1982年以来首次达到4%。欧洲欧元区12月通胀率为9.2%,已经是多次加息后回落后的水平。 全世界基本上都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

换句话说,如果年收入增幅或投资收益高于2%,就能跑赢国内通胀。

科普CPI指数:

CPI是英文“Consumer Price Index”的缩写,中文全称是“消费者物价指数”。 它是反映家庭普遍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化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衡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随时间变化的相对数字。 它用来反映家庭购买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化。

CPI反映了一段时期内的物价走势,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也是经济分析与决策、物价总水平监测与调控、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CPI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 如果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过多,则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如果CPI下降,则反映出经济陷入衰退。 目前,各国普遍采用CPI增速来反映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超额发行的货币量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的比率,用来反映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程度。

从统计内容看,CPI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必需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八个大类、268个基本类别。 其中,有商品涨价的,也有商品价格下跌的。

还有一个PPI指数:

登录国家统计局可以发现,cpi与ppi同时发布。 简单来说,CPI反映的是我们消费者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PPI则反映的是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上涨。 这意味着PPI反映的是生产过程的价格,而CPI则是生产资料转化为产品并销售给老百姓的价格。

国家统计局:物价低位运行是阶段性暂时性现象

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近期备受关注的最新物价数据。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5%。 总体来看,价格仍处于低位运行。

哪些因素导致了目前的低价格? 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 我们需要担心这个吗?

多位专家对中新社表示:当前价格下跌主要是高基数扰动下的下跌,是阶段性的、暂时的。 对此必须客观理性看待,全面准确分析。

低价不是趋势特征

对于当前的价格走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立彦做出判断:相对低位运行只是季节性、暂时性现象,并非趋势特征。

她解释说,在CPI中,食品和能源所占的权重较高。 去年同期因乌克兰危机导致能源食品基数较高,使得数据显示今年物价涨幅较低。 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流动性趋紧,国内外市场联动性强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从国内来看,春节后食品价格出现季节性回落,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价格暂时维持低位。 情况。

以最新公布的4月份CPI数据为例,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张学武表示,去年同期,生鲜蔬菜价格逆势上涨。 -季节性和基数较高。 今年,新鲜蔬菜供应充足,物流配送顺畅。 4月份物价下降13.5%,影响CPI下降约0.3个百分点。 受国际地缘政治影响,去年同期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普遍震荡下行,对国内油价产生了输入影响。 4月份,国内汽油、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0.6%和11.5%,影响CPI下降约0.4个百分点; 车企降价促销,4月份燃油车价格下降5.1%。

综合来看,生鲜蔬菜、汽油​​、柴油、燃油汽车对CPI的影响合计下降约0.9个百分点,是4月份CPI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 但同时,当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与上月持平,保持稳定; 核心CPI环比上涨0.1个百分点,进一步改善。

4月份PPI下降,也受到暂时性、阶段性因素的干扰。 张学武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去年国际局势紧张造成的高基数效应,欧美央行持续加息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以及部分金融风险外溢。主要发达经济体。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弱势。 该国存在输入性影响。

预计下半年价格将回归合理水平

这种阶段性的价格下跌会持续多久? 专家提醒,分析价格时,不仅要看当月的“形”,还要综合看季度、年度的“势”。 展望全年,国内物价总水平将在合理区间小幅适度波动。

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_消费物价指数 上年为100_物价指数从100增加到200

一方面,当前影响价格的阶段性、输入性、高基数的国际地缘政治、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预计未来将逐渐减弱。

比如,生鲜蔬菜价格下降主要是去年基数较高加上春节后季节性下降,预计后期将以季节性波动为主; 猪肉价格走低主要是由于供给周期性增加和消费季节性较弱,预计下半年将逐步回落。 反弹; 汽柴油价格下降主要是受去年国际油价高基数输入影响; 燃油车价格下降主要受行业优惠补贴政策到期、排放标准调整等阶段性因素以及车企降价促销等周期性因素影响。

另一方面,国内需求快速恢复,经济总体复苏,为物价持续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张学武指出,一季度我国GDP增长4.5%,比去年四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 尤其是大家都能感受到,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消费的复苏非常强劲。 展望后期,随着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市场需求稳步回升,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大宗商品价格有望回归合理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王元洪表示,根据测算,二季度CPI、PPI增速将创年内最低点。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基数效应减弱,三、四季度CPI、PPI增速将逐步回升,全年将逐步回升。 价格呈现V型走势。

经济正在好转

会逐渐体现在价格上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市场对低价的讨论增多,甚至出现了所谓“通货紧缩”的担忧。 分析人士认为,这本质上是对中国经济复苏质量以及后续宏观政策走向的高度担忧。

“中国经济的产出缺口正在缩小,这决定了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对此并不担心。 他分析,大多数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预估都在5%至6%范围内,而中国一季度GDP增速为4.5%,产出缺口正在收敛。 虽然4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低于临界点,但生产指数为50.2%,继续位于临界点上方,表明制造业生产保持扩张。 当前,首​​先要拉动终端需求,带动产出缺口继续收敛。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关涛也提到,中国目前并没有出现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持续减少的情况,更没有出现经济负增长,这不符合一般的、更严格的定义通货紧缩。 低通胀只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处于复苏期,抗通胀力量强大,推动物价回升的力量正在逐渐增强。

在政策层面,关涛认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策效能,激发企业主体活力。 但不能因为物价阶段性下跌就实施强刺激政策。 因为强有力的政策刺激如果没有实体经济需求的支撑,只会演变成“金融空转”。 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事后如何结束。 近期欧美银行业的动荡已经不远了。

在郭立彦看来,当前中国经济“稳”基础扎实,“进”动力充足。 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供需复苏趋于平衡。 特别是联络服务消费明显回升,带动就业和收入增加。 经济的上升趋势将逐渐体现在价格上。

中美冷战2.0时代“已经到来”?

2020年3月18日,加元人民汇率跌至4.81元兑加元。

但2020年显然不是遵循常识的一年。

加拿大疫情爆发后,加元奇迹般企稳走强,在4.9至5.09之间多次波动。

分析人士认为,疫情期间中美关系紧张可能是加元走强的直接原因。

整整两个月后的5月18日,加元突然大涨,当日从5.03上涨至5.10左右,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出现重复或阻力。 这一天,美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称,中美冷战2.0时代“已经到来”!

种种迹象表明,2020年3月18日以来,加元兑人民币汇率似乎已经偏离基本面,政治因素成为影响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更吊诡的是,北京时间5月28日,孟女士的案件并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 中国外交部发出最强烈的抗议声音,称“加拿大在事件中扮演了美国帮凶的角色”。

未来4个交易日:

1、加元兑人民币汇率从低点5.15升至5.25。

人民币换加元今日汇率_汇率加元人民币汇率今日_汇率币今日换人民加元多少钱

2、美元兑人民币走弱,从最高点7.17跌至7.10。

仅从汇率来看,加拿大似乎是油价下跌、失业率上升、疫情蔓延的受益者。

黄三水表示,加元兑人民币汇率从4.81升至5.25,意味着一套价值100万加元的房子,如果以人民币计价,相当于两个半月前的成交价481万元,两个半月后价格已升至525元。 万元,增长9.1%。

黄三水表示,近两个半月的加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提醒所有国人在加元低位时及时把握汇率走势,及时兑换货币。 套利空间可能比炒房本身还要大。

截至北京时间6月2日,瑞银分析师认为,加元兑美元和人民币的双重强势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

因为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表示,新冠病毒将使美国经济损失近8万亿美元。 未来,新冠病毒将使美国GDP减少15.7万亿美元,且十年内无法恢复。

中国根本没有设定2020年GDP增​​长目标,数万亿特别国债也不会用于刺激经济,而是用于保障基本民生。

如果2020年中美紧张局势不缓解,加元大概率将继续保持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