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中泰证券

中泰证券:给予苏轴股份买入评级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冯胜,曹森元近期对苏轴股份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3年业绩高增,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本报告对苏轴股份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23.6元。

苏轴股份(430418)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初步核算全年实现营收6.36亿元,同比增长12.96%,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48.34%,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39.83%。单四季度的营收1.71亿元,同比增长20.04%,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37.48%,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业绩延续高增,收入端同比向好。

受益于产品结构迭代升级+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稳步推进科技创新,产品结构迭代升级,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增加,2023年毛利率水平预计明显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已明显提升至37.33%,相较2022年同期上升约4.72pct。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和降本增效,提升内部管理效能,预计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有所优化。主要得益于毛利率提升,2023年预计公司净利率为19.51%,相较2022年上升约4.65pct。

外企收入占比提升,凸显国际竞争力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7%,第四季度公司营收增速继续扩大,2023年全年同比增长12.96%。公司作为滚针轴承细分行业国产化龙头,多项研发项目打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公司供应外资企业产品的份额逐年增大,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43%,以博世、博格华纳、采埃孚为代表的国外客户持续加大合作力度,海外收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下游领域不断拓展,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机器人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目前公司正积极拓展汽车行业外的其他下游应用领域,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机器人等有望成为新增长极。公司的滚针轴承系列产品已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关节部分多年,新产品交叉滚子轴承已配套国防领域,此外,交叉滚子轴承是精密减速器的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具备量产能力的厂商少,公司未来有望借助该产品进一步巩固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机器人等领域的布局。

盈利预测:基于公司已经披露的2023年业绩快报,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24/1.65/2.2亿元(前值分别为1.08/1.43/1.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33%/33%(前值分别为29%/33%/29%)。根据最新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18/13/10倍(前值分别为14/11/8倍)。我们认为当前公司业绩持续高增,市场竞争力强,仍具有一定的配置性价比,故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国际贸易争端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下游产业链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国际巨头轴承企业本地化生产加剧竞争风险。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学界专家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时寻找“第二曲线”

7月4日,以“复苏中国经济”为主题的2023上海金融宏观论坛举行。 论坛上,学界和工业界专家把脉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需要及时找到增长的“第二曲线”。

经济增长模式需转变为投资拉动型

与会专家认为,房地产过去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大,出口导向型的东亚模式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持续增长。 现在这两种模式都遇到了挑战,倒逼中国经济转型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退休人员数量将大幅增加,整体经济增速呈现下降趋势。 房地产周期的重大转折点可能已经出现。 基础设施投资面临收益下降的问题。 地方债务压力明显。 土地财政将难以维持。 中国经济转型刻不容缓。

“第二次转型还是困难的,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变为消费拉动。但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是支出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消费是一个慢变量,内生动能不足,转型面临一定挑战。 李迅雷说道。

李迅雷建议,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要向实体经济靠拢,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发挥政府和国有企业作用企业稳增长,正确认识东亚模式的优势,坚定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信心,坚持推动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程明刚表示,过去70年中国实现了巨大的增长奇迹,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从改革开放到金融危机,中国经济连续三十次“涨停”:一是合理制定长短期经济发展路线,实现了至少8年的既定目标。 GDP 增长百分比;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升级; 最后,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踏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快车。

经济发展拐点_大拐点之后的经济景象_大拐点:中国经济还能增长多久?

“金融危机开启的中国经济3.0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需要深化供给侧改革,避免流动性陷阱。”程明旺表示。

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顾问吴旭亮也表示,随着外需下降、各类资源投资收益逐渐递减,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需要寻找增长的“第二曲线”。适时从资源驱动转向效率驱动。 以创新为驱动,避免陷入所谓的“克鲁格曼-杨魔咒”。 他特别指出,数字经济需要培育健康、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构建有韧性的规则体系。 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要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投融资作为创新体系的血液,需要形成从进入到退出的顺畅流程。 完整的价值闭环。

提高开放程度将为经济周期注入新动力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发展中国家院院士杨翠红表示,当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中美经济和贸易摩擦,全球化不确定性激增。贸易摩擦此起彼伏。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产业转移量化模型和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优化模型,研究发现在此背景下我国面临着产业转移的双重压力:中高端产业回流。终端产业向发达经济体转移和中低端产业向发达经济体转移。 其他发展中经济体。

杨翠红表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区域化(全球价值链向区域价值链转移)、智能化(数字技术、高新技术为产业转移提供新动能) 、绿色化(更多清洁技术的应用,使生产更加“绿色”)、服务化(知识密集型服务投入需求的增长,使得服务业更多地参与产业转移活动)、“提高科学和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牢牢掌握关键技术将成为我国能否稳定产业链的关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原主任、研究员李善通建议,我国应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优化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经济周期新动力; 积极完善国内市场体系,深化区域间产业协作,合理布局区域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 进一步深化国内价值链分工体系等。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建议,我国应防范汇率波动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处于合理、平衡的水平。 考虑到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预计下半年我国利率将总体保持稳定。 政策利率没有大幅下调的空间,市场利率可能小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