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经济

和讯贵金属快报:非农数据影响黄金价格,工业金属波动受双重属性影响

和讯为您带来最新贵金属资讯,供您参考:

重要信息:

美国最新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表现好于预期,显示出美国经济的韧性,导致市场对美联储短期降息的预期降低,在此情况下,金价出现较大波动。由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高位,一旦美国经济走弱,降息预期增强,实际利率回落,将直接带动金价上涨。在目前高利率环境下,金价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此外,近一周工业金属价格震荡,铜、铝、铅、锌、锡等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波动,这些变化受到金融和商品属性双重影响。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5.5%,符合市场预期,并暗示加息已接近尾声。全球铜、铝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经济复苏预期及新能源产业拉动均显著提升铜、铝需求增长预期。

投资要点:

在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维持黄金配置是有效策略,金价持续上涨有望创出新高,对黄金相关投资标的是一个利好信号,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紫金矿业、银泰黄金、中金黄金(600489)、招金矿业等黄金产业链相关公司。

工业金属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与铜、铝需求增长相关的公司,如铜领域的紫金矿业、金诚信(603979)、洛钼、铜陵有色(000630),铝领域的中国宏桥、云南铝业(000807)、中国铝业、神火股份(000933)。随着经济复苏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些公司或将受益于市场需求的提升。

和讯股票撰稿人

风险警告:以上内容仅为作者或嘉宾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亦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与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投资顾问。和讯尽力但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和讯对此不作任何担保或承诺。

成为和讯Plus会员,免费观看更多独家内容:8大财经专栏,最新最热资讯,独家市场分析,领先一步掌握市场投资动态。

2022 年 6 月 8 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布,1 美元对人民币 6.6634 元

据财经消息6月8日消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6634,上行15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6649,上一交易日正式收盘价报6.6655,前一夜盘收盘价报6.6712。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2年6月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634元,1欧元对人民币7.1289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0168元,1港元对人民币0.84927元,1英镑对人民币8.3872元,1澳元对人民币4.8139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3190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484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8454元,1加元对人民币5.3153元,1元人民币对0.65946马来西亚林吉特,1人民币对9.2434俄罗斯卢布,1人民币对2.3082南非兰特,1人民币对188.26韩元、1人民币兑0.55119阿联酋迪拉姆、1人民币兑0.56294沙特里亚尔、1人民币兑54.4790匈牙利福林、1人民币兑0.64170波兰兹罗提、1人民币兑1.0433丹麦克朗、1人民币兑1.4699瑞典克朗、1人民币兑1.4198挪威克朗、1人民币兑2.52684土耳其里拉、1人民币兑2.9397墨西哥比索、1人民币兑5.1668泰铢。

亚洲盘初,美元指数窄幅波动,交投于102.41附近。周二美元指数下跌,从早盘高点回落,因美国股市收复早前失地,且人们对通胀可能已见顶的希望增强,但美元兑日元创下20年来新高。

塔吉特的下跌限制了美国股市的涨幅,但一些投资者认为该零售商的盈利预警表明消费者面临的价格压力可能开始缓解。由于通胀放缓可能会减缓美联储的加息计划,较长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出现回落。由于担心美联储将继续大幅加息以对抗通胀,较长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隔夜创下三周半新高。

Globalt Investments 高级投资组合经理 Thomas Martin 表示:“市场正在消化美联储将兑现几乎所有承诺的行动的预期,但话虽如此,人们开始意识到通胀可能已经见顶并可能开始回落。零售商面临库存积压,将看到一些价格下降,因此美国国债收益率至少在当前水平停滞不前。”

美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将于北京时间6月10日20:30公布,投资者将密切关注这一最新通胀数据。

美元指数周二下跌0.176%,最低触及102.26,最终收跌0.05%,报102.34;欧元兑美元上涨0.14%,最高触及1.0713,随后涨幅收窄,收涨0.05%,报1.07。

美元指数在5月13日触及近20年高点105.01后,回落至102左右,但周五强劲的就业报告帮助美元录得三周以来的首次周线上涨。

美元兑日元周二触及132.99,创2002年4月3日以来最高,最终收涨0.54%,报132.59。受美联储和日央行政策路径分歧影响,美元兑日元持续走强。日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周二重申,只要日元波动幅度不大,弱势日元对日本经济有利。日元早些时候创下20年来新低。

加拿大丰业银行策略师肖恩·奥斯本 (Shaun Osborne) 和胡安·曼努埃尔·埃雷拉 (Juan Manuel Herrera) 周二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提振了美元,但日元兑一些其他主要货币也下跌,因为其他央行——包括加拿大央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和欧洲央行——加强了货币政策,而日本央行继续承诺实施宽松的政策货币,以帮助通胀继续向 2% 的目标上升。

英镑此前一度跌至三周低点,但周二有所回升,收涨0.49%至1.2589。英国首相约翰逊昨日勉强通过信任投票,政治地位被削弱。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央行政策和经济问题对英镑的影响将大于政治局势。

周二澳元兑美元上涨0.65%,至0.7244的高点。此前,澳联储宣布22年来最大幅度加息,并表示将进一步收紧政策以抑制急剧上升的通胀,令市场感到震惊。澳元兑美元随后收窄涨幅,最终收涨0.53%,报0.7230。

欧洲央行将于6月9日公布利率决议,美联储将于6月15日公布利率决议,投资者需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金融界

人民币汇率单日涨幅创纪录,离岸、在岸双双扩大涨幅

财联社11月4日电(记者徐川)今日,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均延续涨势。其中,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先后收复7.30、7.20的整数关口至7.18线,单日涨幅超过1500点,创下有记录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回望今天的市场,人民币汇率可谓“如竹子”。上午11时(北京时间,下同),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回升7.29至7.2895,日内上涨逾400点;下午近13时,离岸人民币单日升至1%,报7.25线;直至晚间进一步收复7.20关口,境内外人民币汇率较上一交易日上涨逾1000点。

除人民币外,其他主要货币兑美元也大幅反弹,欧元和英镑涨超1%,日元涨0.8%,澳大利亚元涨超2%。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元指数也经历了大幅下跌,截至晚间发稿时,报111.67点,跌幅为1.16%。

“非美货币普遍走高,或与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有关,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华东某股份制银行外汇交易员对财联记者表示,非美货币能否继续反弹存在不确定性,尽管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步伐或将放缓,美元指数上涨势头也将减弱。 但它仍然需要在短时间内应对一定的折旧压力。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此前指出,预计11月人民币将呈现宽幅双向波动格局。美元指数进一步上涨的势头可能明显减弱,自10月份以来已从单边上涨转向高位大范围冲击,预计11月美元指数将保持在110至115区间震荡,从而减轻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压力。

“预计贸易顺差仍将保持高位,央行汇率调控工具仍相对充裕,足以支撑人民币汇率呈现稳定的双向波动格局,11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计在7.25-7.35之间。”温斌进一步表示。

随着今晚这波的大幅反弹,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今年以来的汇率回落至12.85%,如果看10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1.02%。

近期,监管部门采取多项稳汇措施,释放出稳定人民币汇率信号,有效缓解了人民币贬值压力。

10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部表示,将采取综合措施稳定预期,坚决抑制汇率波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

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PBoC)和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宣布,将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巨集审慎调整参数从1上调至1.25。

1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再次表示,“我们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今年以来,得益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以及近年来我们坚持实施货币正常化政策,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相对稳定,对美元贬值,但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

本文来源于英国财联社记者徐川

人民币崛起,澳元失势:国际货币地位的变迁

澳元作为澳大利亚的流通货币,早些年交易量排名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占总交易量的6%,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GDP占全球经济比重越来越大,促使人民币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相比过去澳元、加元、瑞郎等强势,其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也稳步提升。尤其是2020年以来,各国对人民币的外汇储备比例再创新高,位居全球第一。“权位”比重越高,其影响力也会不断扩大。而澳元的走势与人民币完全相反。世界外汇储备比例持续下降,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下滑至较低水平。

当然,澳元兑人民币汇率近期持续走高,目前报价突破4.80,创一个多月来新高,同时一扫上月的疲软走势,大幅反弹,澳元汇率一路震荡​​上行,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澳元兑人民币的反弹,显然是利好因素的结果,否则,震荡下跌的趋势难以逆转。具体来说,澳大利亚二季度经济复苏的影响更大,因为根据9号新闻报道,澳大利亚二季度GDP年率为9.6%,创历史新高,利好因素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此外,澳大利亚上半年名义GDP约为10550.77亿澳元,如果不考虑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速为5.4%。各项指标持续回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国民经济呈现强劲复苏势头。此利好消息公布后,澳元弱势走势有所改善,对人民币汇率逐步进入反弹模式。目前澳元已呈现明显升值态势。

其次,尽管二季度澳大利亚较好的宏观经济数据支撑澳元上涨,但预计这种上涨势头难以持续,因为经济复苏过程面临的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恢复平衡需要加强,尤其是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煤炭等自然资源的需求无法继续飙升,而且中国已经对葡萄酒、大麦等澳大利亚商品加征关税,对牛肉、海鲜、木材、煤炭等多种澳大利亚产品进行限制,包括铁矿石、石材也在中国市场失宠,两国贸易关系跌至前所未有的糟糕程度。

毫无疑问,在如此重大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预计今年澳大利亚宏观经济复苏很难顺利回暖,也就是说,澳大利亚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9.7%确实令人意外,而且根据主要经济指标的表现来看,“封锁”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可能要到第三季度末才会显现出来,因此后期澳元兑人民币汇率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澳元汇率也无法突破5.0大关,因为澳大利亚宏观经济复苏很可能是昙花一现,毕竟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总体来看,近段时间以来,受澳大利亚经济复苏等利好消息影响,澳元兑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突破4.80,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复苏对澳元汇率有很大的提振作用,但是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持续下去,因为综合多项经济指标预测澳大利亚经济在三季度可能不会继续稳步复苏,尤其是铁矿石等资源类产品的出口量可能不会像二季度那么好,外围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此预计全年澳大利亚经济复苏力度有限,澳元汇率难以持续走高。

2020 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先扬后抑,受疫情影响贬值,未来走势如何?

2020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明显的先升后降走势,春节前夕升值幅度一度高达1.5%,此后受新冠疫情影响,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

中信期货研究分析师刘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事件”首先影响了市场情绪,短期内汇率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是正常且在预期之中的。从中长期来看,主导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两条主线——中美贸易协定和资本市场开放并未受到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中国人民银行也持续推动完善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得人民币汇率走势在合理均衡水平区间保持稳定。

业内人士:英镑触底反弹 暂时不要想着买入

与英镑不同,人民币对澳元自今年1月2日开始上涨,而人民币对英镑的上涨则始于今年3月初。人民币对澳元的上涨发生在年初该国发生森林火灾的时候。今年以来,人民币对澳元已累计上涨14.15%,幅度接近20%。

近期人民币对澳元、英镑的走强也引起了不少外汇投机者的关注,记者注意到,近期微博上英镑的话题风云突变,不少人都在考虑抄底买入英镑、澳元。

中信期货研究研究员尹丹表示,此次火灾对澳洲消费者信心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澳新银行-澳大利亚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4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信心跌至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对未来经济形势好转的信心则是1994年以来最悲观。西太平洋银行-墨尔本消费者信心指数自去年9月火灾发生以来一直处于100以下的区间。同时,消费意愿下降,2019年12月,澳大利亚新年假期前的零售额创下近10年来的最低点。最后,澳元近期大幅波动的原因之一是投资者认为,本已疲软的澳大利亚经济将因火灾对农业和采矿活动的影响而受到进一步打击。他同时表示,从中长期来看,这场大火让本就显露出疲态的澳大利亚经济雪上加霜。由于火灾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重创了澳大利亚农业、畜牧业、旅游业和酿酒业等几大重要支柱产业,很可能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下滑。高盛估计,澳大利亚山火将使经济增长减少0.3%。而且,这些行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复苏。

对于人民币兑英镑明显升值,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外汇交易员冯媛表示,从消息面来看,英国政府应对疫情蔓延的举措受到市场和英国民众的质疑,也有传言称伦敦可能采取限制出行措施。多种消息因素叠加,加剧了英国国内的恐慌情绪,进而打压了英镑的走势。同时,疫情在欧洲各地的快速蔓延,也让原定于开始的英国与欧盟新一轮贸易协定谈判前景蒙上阴影。如果英国在脱欧后不能顺利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将拖累英国在疫情期间和疫情过后的经济复苏,对英镑走强进一步不利。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英镑弱势表现是否会持续还难以判断,但至少英镑目前尚无出现转机的基本面因素。虽然短期小时图显示英镑出现严重超卖,但依然建议暂时不要想着抄底,稳妥起见,还是等下周议息会议上英国央行新行长出台措施再选择操作策略为好。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