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铁矿石

房地产行业数据低迷,螺纹钢价格却为何依旧坚挺?

昨天,国内房地产咨询机构克而瑞和中国指数研究院同时公布了今年1-11月房地产价格和销售数据。与钢铁行业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行业数据依然低迷。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全国100个重点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06%,降幅较10月份扩大0.05个百分点。已连续五个月下跌;二手房价格也连续七个月下跌,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为75个。

房地产销售数据方面,2022年1月至11月,百强房地产企业销售总额67268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2.1%。国内房地产行业的主力还是这样。各地中小房企销售降幅预计将远远超过上述数据。

但房地产数据表现不佳以及钢材市场销售数据持续萎缩并不能阻止螺纹钢和热卷期货价格的上涨。今日螺纹钢、热卷期货价格分别站上3800元、3900元关口。已经回到了10月份下跌之前的位置,而且走势非常强劲。这是冬天钢材市场的一把火吗?

当前钢价在“三预期”支撑下小幅上涨。一是疫情防控进一步优化的预期,二是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的预期,三是国内经济全面复苏的预期。

从机构公布的前期数据来看,钢价逆势走强的情况似乎并不算离谱。 11月中国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较10月上升0.2个百分点。虽然延续了下半年以来的低迷态势,但也透露出企业对未来经济改善的一丝信心。

11月下旬以来,长流程高炉炼钢厂开工率持续下滑,目前已跌破70%;而短流程电炉炼钢厂则因废钢价格上涨而被动限产或停产,开工率接近50%。

在钢材市场供需疲弱的环境下,钢铁原材料价格上涨对钢材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继11月份焦炭出厂价第一轮上调后,本周第二轮上调正在酝酿。如果能够实施,钢铁生产成本将继续上升。

今日新加坡铁矿石掉期指数上涨近3%,报价逼近105美元,再次创下下半年以来新高。海外市场对中国经济复苏也抱有非常强烈的预期。加之美元指数走弱,11月以来进口铁矿石远期价格涨幅高达40%。

在钢铁生产成本上涨的推动下,钢厂不涨价似乎也无能为力。本周钢厂出厂价或多或少上涨,小幅推高,即使销量下滑也必须维持涨价。

还是一样熟悉的配方,还是一样熟悉的味道。最近的走势让我想起了今年春节后钢材价格的走势。当时,华东、华南地区钢材销量大幅下降,但钢材价格却稳步上涨。进入4月中旬后,有价无市的局面已经无法支撑。随着价格的高位运行,5月份钢材市场回归本色,大幅下跌。

此次5月份钢市是否会再次出现大幅下跌?我不这么认为。首先,目前钢材绝对价格不高。多地螺纹钢价格仍在3750元/吨左右,低于钢厂成本线。其次,钢材供给端压力不大,钢材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第三,疫情防控优化后,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明年春季钢材需求不会差。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最新钢材价格)

上海螺纹钢价格下跌,中钢协数据显示钢厂复产加速

上海螺纹钢价格下跌,主力10月合约收于2160元/吨,跌23元,跌幅1.05%。主力合约成交12,704,180手,持仓量增加130,948手至2,832,060手。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3月28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中旬,协会会员钢厂日均粗钢产量达166.21万吨,较上年增加7.47万吨,增幅4.71%。十天。截至3月中旬,中钢协会员钢厂内部钢材库存总量1375.52万吨,较上月末增加4.91万吨,环比增加0.36%,环比减少较去年同期增长20.7%。 3月份钢厂利润扩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利润发放后,资金问题将得到缓解,势必会刺激钢厂加快复工复产。这种情况在月末粗钢产量增长4.7%上得到了体现。随着市场形势需求持续向好,需求释放加速,预计剩余炉钢厂也将陆续开工生产。钢厂恢复生产、增加供应后,供应量也会增加。供需宽松的“蜜月期”也将结束。预计对4月份钢材价格的具体走势产生了不利影响。

综合来看,蜗牛期货市场短期高位震荡,投资者可暂时观望或轻仓波段操作。普氏指数上涨0.6美元,当前62%PB指数为56.1美元。矿石期货继续下跌,港口现货报价小幅下跌,成品钢价格涨跌互现。原材料市场正处于市场转型的边缘。个别品种现货成交价格小幅上涨。整体成交量不大,多数买家并没有急于采购,多以询盘为主,短期市场窄幅波动。操作策略上,螺纹、铁矿石可谨慎空仓,谨慎设置止损。

郑勉向上攻击无力,大幅下跌

现货动态:现货企业库存压力加大,价格持续下跌。内地河北、山东3128级棉花价格上涨至11100元/吨左右(毛重结算)。新疆低档棉兴趣不大,成交清淡。新疆双29价格较为坚挺。据棉花检验系统调查显示,新疆产销率约为56%。多数下游企业在细节明确前观望,小批量备货。目前进口棉花储备量预计在30万吨左右,2012年将有430万吨棉花(新疆棉花占一半)。仍然有替代资源。纱线需求相对恢复,低支纱出货良好,C21S进口纱现货成交活跃,棉纱整体成交清淡。

操作策略:郑棉连续多日上攻乏力后,今日大幅下跌。目前价格主要是这两天的调整,短期仍有下跌迹象。持有空单,低位减仓。

沪胶上涨动力减弱,大幅收低

现货市场:泰国现货美元胶价格保持坚挺,国内现货报价基本稳定。国产橡胶与进口橡胶价格出现倒挂。国内主销区市场,上海地区14年全乳胶价格为10.75万元/吨,下跌200元;衡水14年国营全脂奶免税价格10500元/吨;云南15年全乳胶价格10800元/吨;广东、越南3L价格稳定在11000元/吨。美元胶方面,昨日青岛自贸区泰标上涨至1460美元/吨,泰标现货价格报1270-1280美元/吨。上期交易所天然橡胶期货仓单报价为239,250吨。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期货仓单较昨日增加1510吨。

操作建议:原油期货继续下跌。由于库存高企,市场信心不足。东京指数橡胶期货下跌,弥补前期涨幅。橡胶基本面并未有效改善。市场仍缺乏上涨动力。随着韧性的增加,这一轮收益的持久性变得不那么明显。沪胶开盘延续震荡走势,尾盘下跌。受美国反倾销和打假调查影响,2016年1月至2月中国轮胎出口下降12%,美国市场份额下降至15%。前20名交易会员净空头头寸占主导地位,多头持仓略低于空头持仓。短期行情以震荡为主,支撑线11300,若跌破11300,则有看跌趋势,回调多头。若突破11800压力线,多头可继续持有。

现货价格保持坚挺,塑料PP期货小幅走弱

目前现货市场交投情况较好。预计即使市场调整,也会有一定的支撑。从主力席位的持仓结构来看,塑料和PP均处于多空僵持区间,多空力量相对均衡。塑料09合约小幅跌破20日均线,上涨动能不足。但塑料05合约仍有上涨空间和动力。如果您持有05塑料多头仓位,则继续持有。目前05年的流动性仍能满足普通规模的订单。 ,期待突破。预计后市09合约难以跑赢05合约。空头仓位可以观望,等待做空09的机会,但不是现在。 PP也有同样的策略。若持有05等突破,则观望是否做空。近期频繁短线操作空间不大,盈亏收入比不划算。

进入【新浪财经股票吧】讨论

人民币崛起,澳元失势:国际货币地位的变迁

澳元作为澳大利亚的流通货币,早些年交易量排名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占总交易量的6%,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GDP占全球经济比重越来越大,促使人民币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相比过去澳元、加元、瑞郎等强势,其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也稳步提升。尤其是2020年以来,各国对人民币的外汇储备比例再创新高,位居全球第一。“权位”比重越高,其影响力也会不断扩大。而澳元的走势与人民币完全相反。世界外汇储备比例持续下降,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下滑至较低水平。

当然,澳元兑人民币汇率近期持续走高,目前报价突破4.80,创一个多月来新高,同时一扫上月的疲软走势,大幅反弹,澳元汇率一路震荡​​上行,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澳元兑人民币的反弹,显然是利好因素的结果,否则,震荡下跌的趋势难以逆转。具体来说,澳大利亚二季度经济复苏的影响更大,因为根据9号新闻报道,澳大利亚二季度GDP年率为9.6%,创历史新高,利好因素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此外,澳大利亚上半年名义GDP约为10550.77亿澳元,如果不考虑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速为5.4%。各项指标持续回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国民经济呈现强劲复苏势头。此利好消息公布后,澳元弱势走势有所改善,对人民币汇率逐步进入反弹模式。目前澳元已呈现明显升值态势。

其次,尽管二季度澳大利亚较好的宏观经济数据支撑澳元上涨,但预计这种上涨势头难以持续,因为经济复苏过程面临的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恢复平衡需要加强,尤其是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煤炭等自然资源的需求无法继续飙升,而且中国已经对葡萄酒、大麦等澳大利亚商品加征关税,对牛肉、海鲜、木材、煤炭等多种澳大利亚产品进行限制,包括铁矿石、石材也在中国市场失宠,两国贸易关系跌至前所未有的糟糕程度。

毫无疑问,在如此重大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预计今年澳大利亚宏观经济复苏很难顺利回暖,也就是说,澳大利亚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9.7%确实令人意外,而且根据主要经济指标的表现来看,“封锁”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可能要到第三季度末才会显现出来,因此后期澳元兑人民币汇率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澳元汇率也无法突破5.0大关,因为澳大利亚宏观经济复苏很可能是昙花一现,毕竟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总体来看,近段时间以来,受澳大利亚经济复苏等利好消息影响,澳元兑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突破4.80,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复苏对澳元汇率有很大的提振作用,但是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持续下去,因为综合多项经济指标预测澳大利亚经济在三季度可能不会继续稳步复苏,尤其是铁矿石等资源类产品的出口量可能不会像二季度那么好,外围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此预计全年澳大利亚经济复苏力度有限,澳元汇率难以持续走高。

黑色系期货交易机会如何把握?这些入门知识你必须了解

这些金属的走势都是环环相扣的,如何把握交易机会?

黑色系列可以说是整个商品期货市场中盈利最多的品种,但是也是最容易亏损的品种。整体来看,黑色系列流动性较好,持仓量和交易量足够大;牛熊市明显,适合趋势交易;另外资金博弈激烈,波动性较大,也比较适合短线交易,因此很受青睐。

但同时,由于杠杆率较高、上下游环节相对复杂,黑色期货本身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很有可能最终遭遇“上当受骗”。

所以,为了避免打一场没有准备的仗,我们必须先了解基本的入门知识。

种类

先看品种,目前比较常见的黑色期货有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螺纹钢(RB)和热轧卷板(HC),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炼焦煤(JM)和焦炭(J),以及国际化的品种铁矿石(I)。其中螺纹钢处在黑色产业链的中游,是黑色系列的龙头,也是黑色系列中投机氛围较重的品种。此外,铁矿石也十分抢手。在推进国际化进程后,我国铁矿石期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衍生品市场,交易量约为全球第二大铁矿石衍生品市场——新加坡交易所铁矿石期货和掉期的20倍。

黑色产业链

另外大家需要了解黑色系列的上下游产业链,因为这些黑色系列品种构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关联性很强,本文主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出发,带大家对整个产业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供应方

供给侧主要包括焦炭、炼焦煤和铁矿石。焦炭是炼焦煤的下游产品,生产1吨焦炭需要1.33吨炼焦煤,全球90%以上的焦炭产量用于高炉炼铁。

铁矿石几乎是钢铁生产的唯一原料,生产一吨生铁需要1.6吨铁矿石,铁矿石占成本的60%以上。目前,全球铁矿石主要产地为巴西和澳大利亚,占全球产量的56.1%。全球三大铁矿石生产公司分别为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占全球产量的42.6%。

需求方

钢铁是焦炭、铁矿石的下游需求企业,华东地区是我国螺纹钢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区,我国粗钢产量约占全球50%,也是钢铁消费大国,钢铁行业旺季为每年3月至6月,淡季为1月至2月。

据统计,钢材下游需求主要为:房地产32%、基建16%、机械16%、汽车7%、其他28%。螺纹钢下游更倾向于房地产、桥梁、道路等土木工程建设,也与基建投资密切相关。热轧卷板广泛应用于冷轧底板、船舶、汽车、桥梁、建筑、机械、石油管道、压力容器等制造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了解一个行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对行业的上下游有了整体的了解之后,需要慢慢深入了解。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需要慢慢填充。当你对整个行业有了一些了解之后,如果你看到一个商品价格上涨,你可以通过判断它是原材料、中间产品还是成品来推断行业未来的变化,挖掘出更多的套利机会。

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链接分析逻辑

黑色产业链上下游商品的成本通常相互制约,价格紧密挂钩。这意味着当黑色产业链中某一商品走出趋势时,也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走势。因此,对黑色商品的分析需要关注整个黑色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商品本身的市场供求关系

一种商品的价格走势主要由其自身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下游终端产业发展速度与钢材供给水平的平衡将主导钢材价格的走势,而钢材上游材料焦炭、铁矿石的价格也将决定钢材价格的上下限。像焦炭这种介于焦煤和钢材之间的产品,会受到上下游价格的双重影响。一般来说,如果一种商品的下游需求比较旺盛,那么该商品的议价能力就会比较强。

市场预期

市场预期主要通过改变供需关系和市场资金状况,起到放大价格波动的作用。例如,当市场预期钢价上涨时,钢贸商会积极备货,钢厂也会持续采购钢材。但下游终端可能因钢贸商惜售而无法完全满足需求,钢价将进一步上涨。

宏观经济与政策

当经济处于上行阶段,下游终端投资增长,需求旺盛,市场资金充裕,终端需求旺盛将带动上游各行业回暖。当经济处于上行阶段,银行贷款收紧,钢贸商资金链紧张,钢价或将维持低位运行。此外,去库存、去产能、环保等政策也将影响黑色金属价格走势。

基本交易逻辑

很多交易者在交易黑色商品期货时,通常比较关注两个指标:库存和基差。一般来说,库存低说明现货市场供应紧张,现货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大于下跌的可能性;库存高说明现货市场供应宽松,现货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大于上涨的可能性。

除了库存,大部分注重基本面的交易者在交易时都会参考基差指标。基差又称升水或贴水,是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差额。当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时,期货处于升水状态,基差为正值;反之,期货处于贴水状态,基差为负值。在黑色商品期货中,最常见的基差做法是贴水做多、贴水做空,以现货为参考标准,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买入,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时卖出。

当然,研究黑色产品有很多体系:需求体系、供给体系、库存体系、进出口体系、利润体系等等。研究体系不同,投资逻辑可能也不同。但不管研究体系有多复杂,你最终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并适当简化,就像螺纹钢期货专家徐峰说的,“我对黑色产品的研究体系,第一宏观,第二产业链,第三基础。折价的时候买,溢价的时候套。”

澳元暴跌至 4.5,未来走势究竟如何?加息放缓、人民币横盘、美元上涨三大原因解析

澳元暴跌至4.5

没想到仅仅一个周末,澳元兑人民币就下跌如此之快,跌至近4.5。

上周澳洲联储的声明给澳元造成了巨大的贬值压力,美国新非农就业数据再次超出市场预期,令美元飙升。

综合以上信息,澳元接下来将会走向何方?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澳元暴跌?

自上周澳联储宣布放缓加息步伐以来,澳元一度上涨,随后下跌。

此次澳元下跌,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原因:澳联储加息步伐放缓、人民币横盘整理以及美元上涨,我们来一一探讨一下。

第一是澳联储加息步伐放缓,这个问题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详细阐述过。

澳洲联储在这轮加息中几乎是发达国家中第一个放缓加息步伐的央行,澳洲联储表现出了非常鸽派的态度,澳元面临的下行压力当然非常大。

其次,由于正值国庆假期,人民币外汇市场休市,导致澳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实际上是澳元对美元的变化。

最后,美元大幅升值。

10月7日,美国公布9月非农就业数据,新增就业岗位26.3万个,超过市场预期的25万个,美国9月失业率也进一步下降至3.5%。

我们再次强调,美联储目前只考虑两个数据点:通胀和失业率。通胀越高、失业率越低,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除了关注通胀,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失业率。

因此市场进一步预期美联储11月将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再次稳坐全球最鹰派央行宝座,美元指数进一步走高。

这才是真正引发澳元贬值的主要原因。

那么,随着中国国庆假期结束,澳元汇率将会如何变化?

继续贬值

从今日开盘情况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保持强势。

这证明了我们一直的观点: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是稳定的,而澳元是波动的。

在美元走强的市场环境下,人民币相对于澳元更有可能成为强势货币。

影响澳元汇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铁矿石价格则失去支撑。随着各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世界经济很可能陷入大规模衰退。经济衰退意味着铁矿石需求的下降。

虽然美国失业率在下降,但美国工资也在下降,彭博社的数据显示,美国上市公司营收已经出现衰退的早期迹象。

当前通胀主要受能源价格推动,而非铁矿石,因此随着实体经济陷入衰退,铁矿石价格对澳元的支撑作用将减弱,未来澳元走势主要受澳大利亚货币政策影响。

回到货币政策上,澳联储放缓加息的主要目的是挽救家庭财务,澳联储不希望房贷还款激增影响消费,甚至引发信贷危机。

但这种通过货币政策宽松来支持金融体系和经济的政策并不是免费的,其代价是澳元大幅贬值和大量资本外流。

结论

综上所述,澳元兑美元、人民币贬值是必然的。

中美澳三国货币定位保持不变,中美两国货币相对稳定,澳元属于商品货币,随着经济衰退担忧加剧,澳元正在失去铁矿石价格的支撑,货币政策成为影响澳元汇率的最重要因素。

美联储未来将密切关注通胀和失业问题,依托美元霸权成为全球最鹰派的央行。澳洲联储将重点关注国内市场,加息立场软化。但澳元贬值和资本外流将成为此类政策不可避免的代价。

因此,在澳联储或美联储改变态度之前,澳元走弱是难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