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经济

华舆在“手”,世界尽在掌握!

搜索下载华语APP(中新社旗下新媒体平台),关注全球侨胞,浏览世界各地媒体新闻资讯,无需翻译——华语在你“手中”,世界在你在你的掌控之下!

中新网·华宇讯 据魏雪梨报道,澳大利亚经济终于开始复苏!

自澳大利亚逐渐“解封”以来,疫情期间下滑的澳大利亚经济开始好转。

各门店利润稳步增长,

澳元汇率也“步步上涨”!

澳币 人民币 汇率走势分析_汇率澳元走势预测_澳币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

如今,澳元与人民币汇率已升至4.95。

并且据统计,

从近期的增速来看,

明天澳元兑人民币汇率将突破5.0!

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稳步增长,

最终大概稳定在5.3左右。

汇率澳元走势预测_澳币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_澳币 人民币 汇率走势分析

澳币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_澳币 人民币 汇率走势分析_汇率澳元走势预测

图片来源:长预测网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

COVID-19疫情过后,澳元汇率将进一步上涨。

与此同时,美元将因疫情继续下跌。

OANDA 亚太区高级市场分析师 Jeffrey Halley 表示:

“由于大宗商品出口水平较高,澳元和新西兰元在全球范围内被视为亚洲经济强劲增长的代名词。”

澳币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_澳币 人民币 汇率走势分析_汇率澳元走势预测

由于新冠疫情,澳元经历了断崖式下跌。

疫情迫使各国关闭边境并实施检疫措施,资金也纷纷流入避险资产。

在这样的时期,被视为世界经济增长指标的澳元大幅贬值。

跌破10多年来最低点!

澳币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_汇率澳元走势预测_澳币 人民币 汇率走势分析

就在3月19日这一天,

澳元兑人民币跌破4,创历史新低。

19日下午,澳元兑美元汇率也跌至2002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随后,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至新低0.25%。

澳币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_汇率澳元走势预测_澳币 人民币 汇率走势分析

当时,澳大利亚国民银行高级外汇策略师Rodrigo Catril指出,

当时的避险情绪已经达到了历次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

澳元可能继续下跌,

澳大利亚的经济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澳币 人民币 汇率走势分析_汇率澳元走势预测_澳币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

澳大利亚面临的困难还不止于此。

虽然货币贬值通常会吸引游客,但这是疫情的特殊情况。

无法从旅游业中获利。

也就是说,当时澳元很难起死回生。

但随后,澳元又开始升值,

很多人说是美元救了澳元

澳币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_汇率澳元走势预测_澳币 人民币 汇率走势分析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全球市场研究团队表示,

近期美国发生的骚乱拯救了澳元。

澳元兑美元、人民币和港元汇率均出现下跌。 主要原因是受到美元强势货币的影响。

由于美元仍然是全球贸易的主导货币,全球经济特别是供应链的中断引发了人们对难以获得美元现金流来偿还美元借款的担忧。

所以最近大家对美元的需求一直在上升。

这推高了美元价格。

澳币 人民币 汇率走势分析_汇率澳元走势预测_澳币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

但现在,世界变了!

疫情和骚乱无疑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重大打击。

美元不再像以前那么坚挺。

所以,趁着美元危机,澳元果断上涨!

“正如我们预期的那样,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周二将利率维持在0.25%的历史低位,并表示此前的经济预期过于悲观……如果如果继续实施量化宽松(QE),此外,澳大利亚经济已进入复苏初期,因此这些利好消息带动澳元继续上涨。”

澳币 人民币 汇率走势分析_汇率澳元走势预测_澳币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

但朋友们,也不要太乐观。

因为总理表示澳元汇率的上涨并不能完全代表澳大利亚经济的复苏,

澳洲经济需要3到5年才能恢复!

汇率澳元走势预测_澳币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_澳币 人民币 汇率走势分析

据报道,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5月26日宣布了“就业创造者”计划,以促进澳大利亚人就业。

他预计,

澳大利亚经济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从新冠病毒的影响中恢复过来。

莫里森在国家新闻俱乐部发表讲话时表示:

“有数百万澳大利亚人指望经济复苏。开放经济比关闭经济更难。”

澳币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_汇率澳元走势预测_澳币 人民币 汇率走势分析

莫里森还提到了振兴经济的五项原则:

自由贸易; 关心国家;

充分利用澳大利亚的优势;

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机会;

营造营商环境。

他说:

“我们必须让我们的企业摆脱这场危机,这意味着专注于能让我们的企业更快增长的事情。”

澳币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_汇率澳元走势预测_澳币 人民币 汇率走势分析

总而言之,澳大利亚经济并不像悲观主义者想象的那么脆弱;

但它不会像乐观主义者想象的那么快恢复。

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朋友们,不要着急。

现在澳洲经济正在回暖,

我们相信,生活会一天比一天美好,

遭受疫情重创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重新出发吧! (原标题:突然!澳元汇率飙升至4.95!即将破5!专家:经济强劲复苏!需要的话赶紧换钱!)

国家外汇管理局:2024年4月末我国黄金储备32008亿美元

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32.008亿美元; 我国黄金储备为7280万盎司,连续第18年。 每月黄金储备持有量增加。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4年4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和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普遍下跌。 受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综合影响,当月外汇储备规模有所下降。 我国经济基础稳定、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有利于保持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对人民网记者表示,当前,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国际贸易回暖,带动我国一季度出口增长1.5%。 我国外贸将保持韧性,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本流动的作用。 基本磁盘功能。 随着我国新一轮开放举措落地见效,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和投资价值更加凸显。 5月份以来,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美元指数自高位回落,全球股市、债市价格有所回升,有利于外汇规模的稳定和改善储备。

“我国经济发展基础扎实、优势较多、潜力巨大,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外汇储备规模预计保持基本稳定。” 文斌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达到7280万盎司,较3月底增加6万盎司,标志着黄金储备连续第18个月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黄金具有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还有保值、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优势。 在国际储备组合配置中增加并动态调整黄金储备,有利于协调和维护国际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同时,我国持续推动跨境贸易本币结算,增加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吸引更多境外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世界黄金协会近日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全球央行继续保持快速的黄金购买趋势。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290吨。 在市场波动和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央行持续大量购买黄金,凸显了黄金在国际储备投资组合中的重要作用。

“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并不是基于短期金价波动,而是从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配置的战略角度评估黄金的配置价值。” 世界黄金协会驻华区首席执行官王立新表示,目前,全球央行之所以愿意继续以较高价格购买黄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黄金的避险属性、高流动性和长期性。更高的回报率。

日韩外汇储备加速“缩水”,“货币保卫战”为何效果不佳?

外汇储备政策_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_外汇储备可以干预汇率吗

作者丨胡慧印

编辑丨何嘉

图片来源| 涂冲

由于外汇市场干预力度加大,日本、韩国的外汇储备正在加速“缩水”。

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日本外汇储备为1.238万亿美元,较8月底减少逾540亿美元。 连续两个月下降,创有记录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无独有偶,韩国的外汇储备也面临大幅下降。

韩国央行报告显示,截至9月底,韩国外汇储备为4168亿美元,环比减少197亿美元。 单月降幅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

据统计,近两个月来,日本、韩国的外汇储备缩水均超过1000亿美元。

然而,即便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干预,日韩的“货币保卫战”也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截至10月12日上午9点,日元兑美元汇率为146.2日元兑1美元,创1998年8月以来新低。韩元兑美元汇率也跌至1434.6韩元兑1美元。美元。

日本和韩国在对外汇市场发起单边干预的同时,都遭遇了货币贬值。 最直接的影响是进口成本上升导致贸易逆差扩大。 货币持续贬值,外界目前关注日韩是否会继续干预外汇市场。

对此,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院长张玉贵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汇市持续动荡,日韩极有可能继续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但会变得更加谨慎。

目前来看,外汇储备干预为何未达到目标? 如果继续“烧钱”稳定外汇,日韩将面临哪些风险?

“货币保卫战”为何无效?

为了捍卫本国货币汇率,日本和韩国先后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 仅过去两个月,日本和韩国就花费了超过1000亿美元来稳定外汇,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9月22日,日本政府和央行实施汇率干预购买日元,这是24年来首次。 此后,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升值至140日元兑1美元,但很快日元加速贬值,重新跌破145日元兑1美元。

韩元也大幅贬值。 自9月22日韩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400韩元大关以来,贬值程度持续加剧。 今年以来,日元、韩元兑美元汇率分别下跌26.5%和19.95%。 有机构将这两种货币评为“亚太地区表现最差的货币”。

从货币政策方向来看,日韩两国走了不同的道路。 与一贯坚持宽松货币政策的日本不同,韩国始终紧随美联储步伐,多次加息,以减缓韩元贬值速度。 然而,两国实现了相同的目标。 日元和韩元都陷入了持续贬值的困境,以至于两国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来稳定本币。

为什么用外汇储备干预遏制本币贬值仍然困难重重?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希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本币贬值来自于经济基本面以及由此带来的长期内外利差,而不是短期因素,从市场猜测来看,届时外汇储备干预的效果将更加有限。

“日美利差扩大是导致日元贬值的最重要因素。”应希文表示。 日本央行坚持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期限为十年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YCC)。 国债收益率维持在0.25%附近,而随着美联储进一步加息,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逼近甚至超过4%,导致日美利差持续拉大扩大。

此外,应希文还指出,日本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加大,特别是能源价格上涨导致日本面临不断扩大的货物贸易逆差,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导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其国际竞争力下降。 这些都成为日本的问题。 人民币贬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韩国也不知所措。 尽管韩国央行迄今已累计加息200个基点,但韩元仍难逃“持续下跌”的命运。 应熙文分析称,韩国经济显然无法承受加息。 国内企业和居民部门负债率过高。 利率上升导致债务压力过大等因素都导致韩元进一步贬值。

日元和韩元的疲软表现尚未出现逆转的迹象。 对此,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日本和韩国都面临着对本国货币支撑减弱的局面,因为两国贸易差额同样出现了逆转趋势。 他认为,在全球通胀高企以及美联储加息决心的背景下,美元强势的局面仍在持续。 货币干预政策只能缓解贬值压力,但仍无法改变非美货币弱势的环境。

即便如此,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山口则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动用外汇储备干预仍然有意义。 “以日元为例。 虽然美日关系“

或陷入“双赤字”困境

日本、韩国动用大量外汇储备稳定外汇市场,但同时也难掩在多重经济压力下资金紧张的无奈。

就日本而言,日本政府8月份将2022-2023财年GDP增​​长预期从3.2%下调至2%。 可见,日本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处于脆弱的复苏态势。 不少经济学家分析,日本当前国际收支和贸易平衡可能面临“双赤字”局面。

10月11日,日本财务省公布8月份国际收支初值,显示反映日本与海外商品、服务和投资交易的经常项目顺差589亿日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6.1%。去年同期。 日本财务省解释称,原油价格上涨以及日美利差扩大导致日元贬值,导致进口增加、顺差收窄。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日本经常项目余额就已经处于顺差收窄的状态。 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上半年日本经常项目顺差35057亿日元,同比下降63.1%,减少60021亿日元,创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2014年一半。

山口野大认为,日元进一步走软可能会导致贸易账户赤字增加,因为日元贬值对出口的刺激作用正在减弱。

张玉贵还对记者表示,如果日元继续贬值,市场将判断日本经济基本面继续恶化,资金从日本市场流向海外的趋势将会加强。 如果出口市场持续疲软,日元的下跌趋势将不稳定。 这可能会加剧“双赤字”问题。

与日本相比,韩国的问题可能更为严重。 韩国央行公布的临时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韩国经常项目国际收支出现逆差30.5亿美元,时隔4个月再次转为逆差。 张玉贵认为:“韩国经常项目逆差的扭转取决于该国经济基本面的显着改善和全球出口市场的提振。但目前来看,韩国经济基本面短期内难以改善,韩国经济基本面难以改善。”全球出口市场也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贸易逆差持续加大,令外界担心日韩将出现外汇危机。 因此,稳定本币币值仍是当前的重点。 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未来不排除日韩继续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的可能性。

谈到日本和韩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应希文表示,从外汇储备相对于基础货币的角度来看,日本目前的基础货币约为其外汇储备的四倍,而韩国的外汇储备则是其外汇储备的四倍。高于其基础货币余额,”目前,日本外债方面比韩国安全,但外汇储备压力主要来自国内货币政策与汇率干预政策的矛盾。韩国外汇储备充足相对于基础货币,但存在外债压力。”

尽管日本和韩国的外汇储备相对充裕,但一些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如果继续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将会存在风险。 应希文告诉记者,一旦外汇储备被消耗,干预效果有限,可能会增加市场对本币的看空预期,从而增加本币贬值的风险。

张玉贵认为,如果外汇市场继续动荡,日本和韩国很可能会继续动用外汇储备来干预汇率,但他们会变得更加谨慎,因为如果市场上的卖空力量短期内难以平息,日本和韩国将依赖各自1.2万亿美元和4000亿美元的储备。 “子弹”不会持续太久。 “预计日本政府不会动用无限的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日本政府将维持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底线的安全。” 他预测道。

结尾

本期编辑李雨桐和实习生吴子英

数百万读者正在观看

最新消息:全国多地降价了!

一下子就流行起来了! 几年前按斤卖,如今身价翻倍,“一斤难求”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等三人因重大发现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人民币连续第三个月排在日元前面

2月下旬,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了今年首个全球货币支付份额数据,衡量2024年1月各国主权信用货币在国际支付领域的占比。

排名前五位的货币与去年12月相同,依次为美元、欧元、英镑、人民币和日元。 关注各国货币支付占比的朋友应该有这样的感觉。 人民币在全球支付领域早已位居第五位,仅次于日元。 怎么突然超越日元,排名第四呢?

其实这种感觉并不准确,至少是滞后的。 事实上,人民币的排名已连续第三个月领先于日元。 我们先来看看排名前两位的货币的份额。

用人民币代替美元结算_欧洲用人民币代替美元_欧洲央行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

美元仍然是最具影响力的货币。 1月份其支付份额高达46.64%,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去年11月和12月分别为47.08%和47.54%。 今年1月份略有下降,但不影响整体情况。

很多人说人民币应该取代美元。 说实话,这并不容易。 更不用说美国身边的很多“小兄弟”都是美国和美元体系的忠实支持者。 他们想要放弃多年积累的美元外汇储备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无论是屈服于美国的力量,还是考虑到自己的钱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会积极维护美元的地位,并在各种国际支付场景中使用美元。

欧洲央行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_用人民币代替美元结算_欧洲用人民币代替美元

与美元相比,原本雄心勃勃对抗霸权货币的欧元缺乏后劲。

2024年1月的支付份额为23.02%。 虽然比去年12月的22.41%上升了0.61个百分点,但与往年不可同日而语。 例如,2020年10月,欧元国际支付份额一度达到37.82%。 当月,它超越美元(37.64%),暂时成为全球支付份额最高的货币。

为什么近两年欧元地位下降得如此严重? 究其原因,与美国有关。 美联储将于 2022 年开始加息,欧元区也将效仿。 欧洲经济的韧性远不如美国。 欧元区两大巨头经济因此陷入萧条。

欧洲央行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_欧洲用人民币代替美元_用人民币代替美元结算

2023年,德国经济同比下降0.3%,法国全年增长0.9%,四季度零增长。 两国的经济增长率均远低于美国。 货币需要背后国家经济的支撑。 欧洲整体经济疲软让欧元“抬不起头来”。

此外,俄罗斯原本是欧元区国家能源产品的主要供应国,从欧洲进口大量产品。 双方交易主要使用欧元。 在美国的怂恿下,欧洲国家纷纷效仿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双边贸易额大幅下降,欧元失去重要使用场景。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几年欧元将很难回到2020年挑战美元霸权的时代。

欧洲用人民币代替美元_欧洲央行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_用人民币代替美元结算

说完美元和欧元,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人民币。

今年首月就交出优异成绩,全球支付份额达4.51%,稳居第四。 前面提到,人民币长期落后于日本,但从去年11月开始就超越日本升至第四位,并保持了三个月的水平。

我在之前的图片和文章中提到过这一点。 判断一国货币的国际支付状况,不能只看一个月,而至少要看半年。 如今已过半(三个月),人民币保持了第四的位置,并初步形成了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的雏形。

欧洲用人民币代替美元_欧洲央行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_用人民币代替美元结算

未来,人民币能否进一步超越排名第三的英镑? 我认为这很有可能,原因如下。

首先,中国经济是人民币最好的后盾。

与欧洲不同,中国经济仍保持良好的上升势头。 2023年GDP同比增长5.2%,2024年目标很可能在5%以上。 强劲的经济为人民币在国际上推广和使用奠定了基础。 如果你想和中国做生意,没问题,付款时用人民币。

其次,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地位近年来不断提升,与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密不可分。 我们与许多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也与一些国家达成了在一些商贸领域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协议,这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使用率。

欧洲央行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_用人民币代替美元结算_欧洲用人民币代替美元

第三,深化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趁着俄罗斯与欧美争吵之际,中国加深了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 2023年,我国与俄罗斯进出口贸易额1.6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 如此大的贸易量中有很多都是以人民币结算的。 今后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做文章,争取在与俄罗斯的贸易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

去年1月,人民币支付份额不足2%。 今年1月,已稳守4%大关,一年内翻了一倍多。 2024年1月英镑的支付份额为7.1%,不到人民币的两倍。 只要人民币再次取得去年的成绩,明年这个时候就可能取代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 欢迎关注和点赞@王五说说看。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哪些值得关注的论述

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王一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哪些值得关注的讨论?

2023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总体呈现高增长、就业稳定、物价低廉、国际收支平衡的态势。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 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引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注入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我们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实施金融体制改革。”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硬道理。 这是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新的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实践和各国现代化一般规律而作出的全局性战略决策。 这一对性意义的重要判断,符合“发展才是硬道理”,与时俱进。 它不仅明确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也明确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又如强调“将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导向一致性评价”,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些非经济政策有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与经济政策一样大。 将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一致性评价,可以避免政策之间相互抵消,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经济增长中国_中国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在哪_中国经济增长所见

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如何适度加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出台更多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积极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强”,体现了2024年宏观政策力度将适度加大。

我国仍有政策空间、有条件适度加大宏观经济政策。 从财政政策看,中央政府较低的债务水平为适度提高中央政府债务水平、安排适度赤字、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转移支付、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创造了条件。 从货币政策来看,我国物价水平较低,美联储停止加息的可能性很大,这也为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跨周期调节。 逆周期调节的重点是对冲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跨周期调整更注重政策的滞后效应,注重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既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又要利用跨周期调节,避免政策力度过大带来的滞后影响,避免“泛滥”带来后期通胀和资产泡沫压力,把宏观经济政策与逆周期调节结合起来。只有跨周期调节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和长期发展。

积极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强,提高质量和效率。 我国财政政策仍有空间。 关键是用好政策空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财政支持,包括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产业和配套企业。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 以扩大有效需求为重点,统筹使用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扩大有效社会投资。 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同时,还应考虑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稳健的货币政策必须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货币政策要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的双重调节。 从总量上看,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过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过300万亿元。 过去几年,每年新增贷款约20万亿元,社会融资增加超过30万亿元。 因此,在做好增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盘活存量贷款,提高存量贷款的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方向。 结构上,要充分发挥结构性工具作用,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营小微企业、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2024年中国经济将出现许多新的增长点,包括科技创新激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增量,城市功能和城市功能完善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有增长空间,绿色转型带来新增长动力,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在2024年实现5%的增长。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