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价格

莱特币Litecoin第三次区块奖励减半前夕倒计时提示

8月2日晚23:00,莱特币(LTC)在区块高度2,520,000处完成第三次区块奖励减半,目前每个区块奖励为6.25 LTC。

通常情况下,减半事件会引发市场关注和讨论,通常伴随着加密货币价格上涨的叙述。

然而,一直自诩为“比特金、莱特银”的莱特币四年减半的叙事,并没有引起加密市场用户的太多关注。 加密社区中与莱特币相关的讨论也很少,只有少数与减半前倒计时提示相关的消息。

莱特币作为古代POW代币的代表,其减半后的代币价格表现将决定用户对其的关注度。 减半前后,代币LTC在二级市场也表现平平。 据Coingecko称,过去14天内跌幅为5%。 减半当天价格波动不大。 一如既往的小幅波动,下跌了4.4%,现价86.3美元。

然而就在减半前几天,莱特币创始人李查理和弟弟宣布,将联合推出500张“莱特币减半白银纪念实体卡”,每张卡由50克白银制成。 含6.25LTC,暂定价1000美元,预计收入至少50万美元。 这一行为也遭到了用户的嘲讽:莱特币似乎已经没什么用了,创始人兄弟只能利用热点卖卡赚钱。

当创始人在减半期间卖卡的时候,作为用户,他其实更关心减半能否让沉寂已久的莱特币复活? 能否对其生态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减半前夕无人关注莱特币,减半后二级市场冷清。

此次减半是莱特币自2011年推出以来历史上的第三次减半。不过从加密市场的反应来看,略显冷清,其代币LTC也在二级市场下跌。

莱特币减半的设计参考了比特币。 根据其协议中定义的减半时间表,减半周期每 840,000 个区块发生一次(大约每四年一次)。 每次减半意味着矿工只能获得减半前一半的奖励。

截至2023年8月3日,莱特币减半事件已完成3次。 第一次是在2015年,当时区块奖励从最初的每块50LTC减少到25LTC; 第二次是在2019年,区块奖励从每块25LTC减半至12.5LTC; 第三次是今年8月。 这次是 3 日,区块奖励从每个区块 12.5LTC 降至 6.5LTC。

莱特币涨幅_莱特币涨跌_莱特币可能涨到1万吗

以此类推,莱特币的第四次减半将发生在 2027 年左右,届时区块奖励将从 6.5LTC 减少至 3.125LTC。

LTC代币发行总量为8400万枚,目前流通量约为7350万枚。 大约 87% 的莱特币正在流通。 目前市值约为63.4亿美元,在加密资产中排名第12位。

莱特币涨跌_莱特币可能涨到1万吗_莱特币涨幅

每四年发生一次的减半叙事往往被加密市场视为利好消息,尤其是比特币的减半,往往意味着将伴随着牛市。 因为减半或减产通常是为了避免代币通胀问题,并通过控制供给使价格更有利于物价上涨。 因此,每当减半发生时,都会引起加密市场的关注和讨论。

减半发生在采用POW机制的Token中,对其网络和矿工相关方(如矿池、矿机厂商)影响最大,因为减半意味着挖矿奖励数量减少、难度增加、挖矿难度增加等。采矿成本大幅增加。 增加,这会对网络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收入减少后,部分矿工将离开市场或转而开采其他主流代币,网络的安全性将受到考验。

人们通常认为减半会导致价格上涨。 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减半后矿工奖励减少相当于成本增加,理论上会带动代币价格上涨; 其次,从供应角度来看,减半会打破产出的动态平衡,导致代币供应速度下降。 如果需求保持不变或增加,那么供应的减少将导致需求大于供应,这可能会引发代币价格的上涨。

不过,减半后币价上涨并非必然。 加密货币的价格是宏观环境和整体市场情绪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例如,今年6月23日完成减产的DASH代币价格在减产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在30美元左右波动。

此次莱特币减半前后,加密社区相关的讨论和消息非常少。 甚至有用户在社区询问“明天LTC会减半吗?”,不少用户回复“没人关心了,人们也不再关心POW古币了”。

此外,对于莱特币减半,大多数用户都认为是“做空”。 对此,加密玩家林提到:“2021年牛市期间,莱特币基金会官方推特转发了沃尔玛支持LTC支付的虚假消息,然后将其删除,但这引起了市场非常大的波动,因此我当时就明白,原来主流币只能靠消息来控制市场,不再有共识来主导市场。 长期来看,LTC减半并不值得关注。 ”

减半当天,LTC在二级市场出现短线下跌,盘中跌幅达4.4%,现价86.3美元。 这似乎进一步验证了用户对其减半的悲观预测。

方正推出“半价纪念银卡”

在莱特币社区用户关注减半行情的同时,莱特币创始人Charlie Lee和弟弟Bobby Lee联合推出了由99.9%纯银制成的实物收藏卡。 “减半纪念银卡”用于纪念莱特币减半四年。 预计每件售价为 1,000 美元。

7月27日,李查理和弟弟在莱特币减半直播中宣布,与Ballet联手制作500张由99.9%纯银制成的白银实物收藏卡,以纪念莱特币三周年。银。 次减半。

Bobby Lee 是 Ballet 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该公司是一家冷存储加密货币专用卡(类似于超市礼品卡)的制造商。

据介绍,每张银卡均由50克99.9%纯银(又称“999纯银”)制成。 每张卡仅银币价值 40 美元。 此外,该卡还将预充6.25 LTC。 代币价值约为 555 美元,这意味着该卡本身目前估计价值约为 595 美元。 预计价格在 1,000 美元左右,买家预计会有溢价。 此外,查理·李表示,出售的所有收益将捐赠给莱特币基金会,以促进区块链的采用和发展。

Bobby Lee表示,这些收藏品大约有信用卡大小,并有双层二维码贴纸,顶层显示莱特币存款地址,隐藏的底层显示加密私钥(EPK)。 刮开二维码下方的第二部分即可获取用于解密私钥的密码。

Charlie Lee解释说,这是一张银卡,所以即使莱特币跌到零,它仍然值50克白银的价格。 此外,他还表示,这些银卡中的一部分也可能会被拍卖,比如前20张、21张等,其余的会以固定价格出售。 细节尚未确定。

目前,莱特币减半纪念银卡尚未推出,但据悉将在8月份减半后的某个时间发售。

莱特币两位创始人联合推出的“减半纪念银卡”的发行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借助莱特币减半事件,Ballet加密货币礼品卡网站不仅获得了用户关注,还至少赚了50万美元。 这一举动被用户戏称为。 莱特币的两位创始人兄弟可以说是币圈最聪明的人。 他们利用热门推广项目轻松筹集到了50万美元。

减半或许无法解决莱特币生态发展困境

事实上,除了减半叙事带来的短期价格影响外,用户更关心的是莱特币的长期生态发展。

如今,POW老大哥比特币的生态发展自2023年Ordinal协议诞生以来,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也让人们看到了比特币除了保值之外,其他应用的可能性。 也让人们面临接下来的减持。 一半的矿工认为除了区块奖励之外还有链上费用收入的可能性。

自然,莱特币作为比特币的代表分叉,也对生态发展寄予厚望。

今年5月BRC20热潮期间,莱特币社区推出了BRC20标准分叉版本LTC20,支持用户在莱特币上雕刻NFT、文本等内容。

在BRC20创富效应的推动下,LTC20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进入莱特币生态系统。 数据显示,5月9日,莱特币链上日交易笔数突破57万笔,活跃莱特币钱包地址突破81万个。

莱特币可能涨到1万吗_莱特币涨跌_莱特币涨幅

然而,随着BRC20的热度降温,LTC20在进入主流市场之前就陷入了停滞。

据莱特币铭文交易市场Litescribe统计,8月3日LTC20相关资产总市值为2791万美元,交易量仅为12.65LTC。

莱特币涨跌_莱特币可能涨到1万吗_莱特币涨幅

不少用户原本希望在8月份莱特币减半叙事的支撑下,市场资金和流向集中在莱特币上,从而促进莱特币生态的发展。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莱特币生态中的LTC20项目大多是对比特币生态的模仿,并且比其他项目炒作得更多。 莱特币减半叙事赋能生态发展的预期,在目前的发展中还没有看到。 这对于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老矿币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如果继续单纯依靠炒币价格,不像以前那样解决其生态困境,莱特币注定会被市场淘汰,逐渐消失在加密历史的长河中。

白糖期权的价格与价格有关吗?怎么看?

白糖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其价格与白糖期货价格相关。 白糖期货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白糖期权价格的变化。 那么,按照惯例来说,糖期权的价格应该波动多少个点呢? 让我们来探索一下。

期货燃油一个点波动多少钱_期货燃油暴跌的原因_期货燃油受什么影响

白糖期权的价格应该波动多少个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选项。 期权是一种金融工具,赋予您在未来特定时间内购买或出售资产的权利。 它与其他金融工具的不同之处在于,期权不是实物资产,其价值因股票、商品等标的资产的变化而变化。糖期权是基于糖期货特定商品的期权。

白糖期权价格与白糖期货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乘数关系。 这里的乘数通常称为“Delta”,即期权价格变动与标的资产价格变动的比率。 Delta可以用来衡量期权价格相对于期货价格的敏感度,是一种风险衡量工具。

以《糖期权一点移动多少》为标题,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这里一点指的是多少。 通常,点是指价格变动的最小单位,是基点之一。 基点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通常等于 1/10000 或 0.01%。 对于白糖期权来说,一个点通常指的是期货价格0.01元的变化。

期货燃油受什么影响_期货燃油一个点波动多少钱_期货燃油暴跌的原因

白糖期权价格的波动范围与Delta值有关。 Delta值越高,期权价格对期货价格波动越敏感。 相反,Delta值越低,期权价格对期货价格波动的敏感度越低。 根据市场交易数据和历史统计,白糖期权的Delta值通常在0.5左右。 因此可以推论,白糖期权波动1个点相当于价格变动50元左右。

当然,这个结果只是一个近似值,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情况。 白糖期权价格受市场供求、政策法规、国际经济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在实际交易中,白糖期权价格的波动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 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在认真研究市场走势和交易均衡点的前提下,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简而言之,白糖期权价格的波动范围与白糖期货价格的波动范围有关,也与期权的Delta值有关。 一般来说,白糖期权1个点的波动可能相当于50元左右的价格变动。 每个投资者都需要在仔细分析市场趋势和风险回报率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从期权交易中获得最大收益。

《中国金融》2023年第9期GDP平减指数与当前情况对比

作者|温彬英希文《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温彬为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 《中国金融》2023年第9期

2023年3月的价格数据和财务数据已经出炉,但呈现的信号不同。 面对金融数据的高增长,CPI、PPI同比增速均出现下滑。 CPI创18个月新低,PPI连续六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引发当前是否处于通货紧缩的讨论。 除了使用CPI和PPI来判断通胀之外,还可以通过GDP平减指数进行更全面的物价观察。 通过将历史(相似)通缩点的GDP平减指数与当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当前经济仍属于“低通胀”而非通货紧缩。

平减指数:定义和最新数据

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除以实际GDP的商,可以衡量按生产法计算的GDP中各行业的价格情况。 相比之下,CPI仅衡量最终消费价格,PPI仅衡量工业品出厂价格。 因此,GDP平减指数可以更全面地衡量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价格变化(甚至包括部分资产价格变化),也可以用于判断。 通货紧缩与否。

2023年4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GDP初步核算结果。 由此可以测算出GDP生产法下各子行业平减指数的同比增长率,从而确定各行业同比价格变动情况。 。 从各分项来看,目前我国物价所谓的“通货紧缩”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中工业平减指数同比下降1.82%,建筑业同比下降1.82%。同比增长0.67%。 此外,还有服务业的信息。 软件业同比下降0.74%。 所有其他行业平减指数均同比上升。 整体经济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长0.45%,比2022年第四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_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特点_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

历史回顾:平减指数下降的三个时期的比较

根据GDP平减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同比负增长,我们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30多年的历史。 我国通货紧缩时期主要包括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第二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2009年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期间(2015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 此外,2020年第二季度疫情期间,我国GDP平减指数也同比下降,但并非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围绕上述时间段,我们按照生产方式将GDP分解为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第二产业(分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分为金融、房地产和实体服务业) 。 其中,实体服务业口径为第三产业(不含金融业、房地产业),计算各时间段各行业增加值平减指数季度平均增速。

一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受到外部冲击的严重影响,GDP增速从危机前的10%以上下降到7%左右。 与此同时,GDP平减指数也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下降。 分行业看,农业、工业、建筑业、金融业平减指数均同比下降,但实体服务业、房地产业价格表现仍有所上升。 总体特征体现为“通货紧缩范围广泛,但核心需求稳定”。

二是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受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经济迅速从2007年到2008年的过热转为偏冷。 2009年第二、三季度,GDP平减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同比下降。 。 从范围看,价格下降现象主要集中在农业和工业领域,但建筑、房地产、金融行业平减指数仍在上升。 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在宽松政策的刺激下再次转向上涨。 总体特征体现在“生产部门通货紧缩与资产价格上涨的分化”。

三是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时期。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股市因杠杆率过高出现流动性紧张,导致股价大幅下跌,整体经济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 但GDP平减指数降幅较低,两季度平均降幅为0.3%,物价下跌。 仍集中于农业、工业和建筑业。 总体特征是“生产部门通货紧缩、资产价格泡沫破灭”。

四是最后两个季度。 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我国GDP平减指数同比分别上升0.05%和0.45%,平均微幅上升0.24%。 与上述前三个时间段相比,这两个季度整体价格并未出现负增长。 工业部门平减指数平均下降1.7%。 虽然处于收缩区间,但仍小于前三个时间段4%至6%的收缩幅度。 建筑行业平减指数平均下降2.1%,但实际上2023年第一季度降幅收窄至0.7%。与此同时,其他行业平减指数尚未进入下降区间。 其中,实体服务业平均平减指数为1.6%,略低于1999年和2015年,但按趋势仍在复苏。

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特点_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_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

支撑指标:GDP与M2增速差距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提出,在分析通货紧缩时,要特别注重“两个特征、一个伴随”,即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伴随着。受经济衰退影响。

由于不同历史时期GDP和M2增速存在较大差异,很难直接进行比较。 因此,我们以GDP、M2同比增速与长期趋势(分别代表产出缺口和货币缺口)的差值作为判断依据。 其中,长期趋势采用HP滤波法计算。

以产出缺口衡量,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经济增长压力最大,平均缺口达到-3.43%,亚洲金融危机次之,达到-0.53%。 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期间,整体经济波动压力较大。 很小,差距只有-0.09%。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逐步增强。 预计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产出缺口分别为-1.37%和0.38%。 特别是第一季度的差距已经转正(意味着增长)。 快于长期趋势)。

从货币缺口角度衡量,我国历史上三个通缩时期的货币增速均高于长期趋势。 特别是2009年通货紧缩时期,随着“四万亿”投资计划和银行业配套信贷的释放,M2增速高出长期趋势6.28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近两个季度,我国M2增速虽有所上升,但仅比长期趋势高出0.64个百分点。

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_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特点_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主要结论:目前不满足通货紧缩的定义

综合GDP平减指数及支撑指标综合判断,我们认为1998年至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通货紧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 经济增长存在一定差距,基本符合通货紧缩的定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通货紧缩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并伴随着房地产价格上涨。 但产出缺口较大,核心服务业价格表现疲软,可以认定为相对短暂的通货紧缩。

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期间,我国通货紧缩压力主要集中在生产部门,同时伴随着资产价格泡沫的破裂。 但考虑到基本产出缺口较小、核心服务业价格表现相对稳定,可认定为短期。 准通货紧缩(具有一定的通货紧缩特征但不存在通货紧缩)。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复苏阶段,产出缺口已于2023年一季度恢复正值水平,除工业和建筑业价格面临下行压力外,平减指数并未出现整体下降。整体经济等领域。 因此,当前的经济形势应该归类为“低通胀”而不是通货紧缩。 ■

2017年MBA智库百科:重定向自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摘自MBA智库百科()

(重定向自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目录

[编辑]

货币政策的中期目标是什么?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特殊经济条件下,央行能够以一定的精度实现的目标。

[编辑]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依据

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1. 中期目标应该是可衡量的。 一方面,央行可以快速获得这些指标的准确数据; 另一方面,这些指标必须明确界定并易于观察、分析和监测。

2、中间目标必须是可控的。 央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必须能够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其进行有效调控。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标准_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中介目标_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3、中间目标必须与最终目标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必须与最终目标存在密切、稳定的相关性,它们的变化能够对最终目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 央行可以通过控制和调整中间目标来实现最终目标。

[编辑]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内容

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有不同的内容。

1、利率。 利率是影响社会货币供求、调节市场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指标。 利率与货币政策目标高度相关。 当经济繁荣或发生通货膨胀时,市场利率往往会上升; 相反,当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发生时,利率往往会下降。 央行可以随时观察利率走势,间接调整市场利率。

2.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和。 其可控性较高,因为现金由央行直接控制,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则由央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监管。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可以调整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资产结构,改变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从而影响利率、物价以及整个社会经济活动。 一般来说,当基础货币减少时,社会的货币供给问题就会减少,社会总需求就会相应压缩; 反之,当基础货币增加时,社会的货币供给问题也会增加,社会总需求就会扩大。

3.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是世界各国央行常用的中间目标。 每个级别的货币供应量都可以由央行不同程度地控制。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减少会影响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就业目标。 因此,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很强。

[编辑]

参考

^ 胡志良. 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现实困境与选择方向

检索自“https://wiki.mbalib.com/wiki/%E8%B4%A7%E5%B8%81%E6%94%BF%E7%AD%96%E4%B8%AD%E9%97% B4%E7%9B%AE%E6%A0%87"

成品油价格将迎开年首次调整零售价大概率上调

2024年第一次! 油价要变了!

2024年汽油价格中国走势图_汽油价格走势图2021_汽油价格走势分析2021

江苏新闻01.0209:53

汽油价格走势图2021_2024年汽油价格中国走势图_汽油价格走势分析2021

进入2024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将迎来年度首次调整。 预计调价窗口将于1月3日(周三)24:00开启。

机构内部人士认为,从目前的预测数据来看,此次油价上涨的概率很大。 按照目前的上涨幅度计算,折算成涨价后,将上涨0.15至0.17元/升。

成品油价格年内首次调整

按照“十个工作日”原则,1月3日24:00,国内成品油价格将迎来年内首次调整。

从价格走势看,本轮成品油定价周期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呈现先涨后跌走势,均价环比上涨。 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024年2月和2024年3月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分别收于每桶71.65美元和77.04美元。

受原油走势影响,本轮成品油原油变化率保持正向区间发展。 据金联创测算,截至2023年12月29日,即本轮成品油定价周期第8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76.61美元/桶,变动率为4.71%。 相应国内汽车零售价格应上调235元/吨。

“元旦过后,零售价格大概率会上涨。不过,由于近期原油价格下跌,最终涨幅可能会收窄。如果按照200元/吨的涨幅计算,之后折算成价格上涨,每升价格将上涨约0.15至0.17元,车主的燃油成本也会相应增加。”王山说。

回顾2023年油价调整,全年调整25轮,“10次上涨、12次下跌、3次搁浅”。 其中,最近六轮调整方向均为向下。 盈亏相抵后,2023年标标柴油累计下调50元/吨; 等值提价后,92#汽油、95#汽油、0#柴油均下调0.04元/升。

促销优惠政策或将更加频繁

现货市场上,本周期成品油批发市场承压震荡整理后逐渐呈现上行走势。

王山认为,本周期初期,虽然零售价格呈现上行预期且消息面温和利好,但受全国大范围降雪降温等因素影响,柴油需求持续走弱,汽油消费相对稳定,但很难提振市场。 加之大部分单位都在积极完成月度销售,所以销售政策非常灵活,整体油价承压波动。 但临近2023年12月末,各单位的销售任务已陆续完成,元旦前的备货也已集中。 主力单位提价意向加大,价格相应上涨。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成品油零售价或将如期上涨。

“后期主力炼厂和地方炼厂开工率差异较大,总体来看,资源供应水平波动不大,假期期间汽油需求有所增加,但柴油仍处于淡季,很难提振终端消费。” 王山解释道。

不过,随着2024年即将进入第一个销售周期,各主要业务单位都在努力确保销售“开门红”,出货意向可能相对积极。

“综合来看,预计短期内国内汽柴油挂牌价格或将相对坚挺。但由于基本面支撑有限,假期归来后,主营业务单位积极追销,促销优惠政策可能会更加频繁,实际交易量可能有下降的可能。” 王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