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美好,一直在身边

2023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王一鸣谈国内经济增速与转型风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张晓冲)2023全球财富管理论坛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副中心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论坛上表示,国内经济增速正在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升,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将是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同时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有效防范化解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王一鸣指出,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这一转变的独特背景是国内房地产市场供需格局正在发生较大变化,加之传统制造业在达到顶峰后也进入平台期,基础设施特别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空间逐步收窄,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动能正在减缓。

王一鸣认为,数字智能技术正在驱动产业生态重塑。产业升级包括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我国钢铁、石化、建材、轻工纺织是全球第一大产业,它们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将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此外,产业升级还包括轨道交通、船舶、电力设备、通信设备、动力电池等主导产业的升级,以及一些新兴领域的培育,如集成电路、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还包括对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如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每一个领域都将带来巨大的增长。

王一鸣提到,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拐点重叠,能源逐步到达峰值需求。预计2030年至2040年,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占比将大幅提升,带动我国能源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主要污染物逐步进入峰值期,形成叠加,达到峰值后进入平台期再叠加。这种峰值叠加在现阶段会形成特殊的叠加效应,加大资源环境压力。

王一鸣认为,科技创新是未来最重要的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从国际经验看,越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对从国外进口的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而且随着价值链的上升,依赖程度还会进一步加大。要使这些产业升级,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必须坚持开放。

编辑:宋玉婷

由 Lucy 校对

洪灏:美国半导体周期强势延续,中美经济周期未明显脱钩

泓昊,思锐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以下观点摘自洪浩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87期)上的讲话。

字数:2603字

阅读时间:7分钟

美元的强势可能反映了两种情况。首先,美国经济基本面非常好,经济增长强劲,产生的投资回报强于其他实体经济体,因此资金流向美国市场;二是全球风险偏好下降,全球金融体系急避风险,资金回流美元体系,推动美元走强。这两种情况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前者是支撑全球经济的强劲美国经济;后者是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一种情况,即美元流动性萎缩,美元回流美国。目前,很明显,前者应该在现阶段得到体现。

首先,美半导体周期持续强劲,中美经济周期未明显脱钩

根据美国实体经济和中国实体经济的运行规律,中美经济周期没有明显脱钩。然而,由于美国半导体周期的强劲延续和中国房地产周期的疲软,中美经济周期难以完全同步和共鸣。2022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周期进入低谷,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周期也进入低谷。随着疫情的控制,中国经济周期逐步恢复,美国经济周期持续上升,尤其体现在美国半导体周期上。2023年初,GPT横空诞生,美半导体周期持续走强,甚至从美股板块来看,美半导体板块一直在引领美市走强。与此同时,美国的盈利周期也继续保持在繁荣和萧条线之上。今年以来,美国企业盈利一直强劲,尤其是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业绩超出预期。因此,美国的盈利周期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有所修复,但仍处于扩张区域。

虽然中国经济周期与美国经济周期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可能受到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影响,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经济周期的复苏一波三折。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周期回升后,2023年上半年经济将出现强劲复苏,这也从A股和港股的表现中看出,但随后又回落,反映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拖累。

其次,失业率已经触底,这可能预示着美国通胀将从历史高位回落

美国5月就业数据显示,美国新增就业岗位开始走软。单位劳动力成本(ULC)与美国强劲的通胀环境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美国70%的工作岗位都在服务业,随着美联储的“大释放”将制造业推回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也有所上涨。然而,2022年前后,美国单位劳动力成本在进入高点后开始回落,与此同时,美国个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开始出现快速回调;美国失业率开始回升,这也意味着美国失业率已经触底,或者美国经济创造新就业机会的机会开始减少。这些迹象表明,美国通胀将继续回落至历史高位。从数据上看,今年前两个月美国通胀压力似乎依然居高不下,一直高于美联储预期的长期平均水平,但过去一个月,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基本符合预期,失业率开始上升,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这种环境有利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从高利率环境转向降息环境。

第三,中美通胀周期未明显脱钩,美国通胀持续回落

一般来说,中国是出口国,美国是消费国,因此中国的通胀周期略高于美国消费者通胀周期约1-2个季度。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中国上游通货紧缩将导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下行。与此同时,中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通常比两国经济周期提前3-6个月。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直在下降,甚至达到历史低位,而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则创下新低。这反映出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通胀压力不是特别大。因此,它被传导到美国,而美国作为消费国,在消费端的通胀压力也一直在下降。此外,对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来说,加息的可能性应该不是很高。

今年是大选年,总体来说,美联储为了保持中立立场,会在11月左右的大选期间避免降息,表现出支持某个政党的行为。随着美国通胀压力下降,如果美联储真的降息,我们认为最有可能的降息决定应该在9月之前。9月之后,美联储降息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边际方面,美国市场利率应该不会继续大幅波动,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数据显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而美国国债期货继续上涨,因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

四是中美利率差距有望收窄,美元套利交易优势减弱

这对全球资本市场有何影响?在过去的3-4年里,美国国债价格与中国股市走势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换言之,当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时,两国利差将引导资本回流美国,直接导致中国资本市场面临下行压力。其影响不容忽视。

根据今年中美利差数据,如果美国利率不再上升甚至有小幅下降的可能,那么美国国债市场的收益率将提前反映甚至加速。如果中国利率的下降速度低于美国收益率,中国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将大大减轻。

中美基准利率利差越小,美元套利贸易的利润空间就越小,这将减轻中国资本外流的压力,增加中国对大陆经济的信心,从而减轻中国资本市场的经营压力。一方面,美国就业数据开始明显放缓,市场上一些人甚至认为美国已经进入滞胀环境。我们认为美国滞胀的可能性不大。相反,由于美国半导体周期持续走强、美国盈利周期高于预期等因素,美国通胀压力继续放缓、基本面保持强劲的可能性更大。此时,如果美联储选择开始降息,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将被打开,汇率压力、跨境资本流动压力、资本市场下行压力都能得到缓解。

此外,今年美国经济走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政府在经济周期高潮附近继续保持巨额财政赤字。目前,美国赤字占GDP的比例仍停留在7%左右,疫情期间约为7%-8%。换言之,尽管疫情已经过去了几年,但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仍与疫情期间持平。近年来,美国联邦预算赤字甚至高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然,这吸引了全球资本流向美国,这也是美国经济保持强劲的原因之一,这随后反映在美国资本市场的表现和美元汇率上。

第五,美股历来跑赢新兴市场,人民币汇率有望基本保持稳定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不应太弱。之前有过一波比较大的人民币贬值,一下子冲到了7.3的弱市。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基本面的改善、政策空间的开放和信心的重建,即使美元保持相对强势,人民币也不会走弱太多。特别是当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信心开始上升时,人民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撑。

就世界其他地区而言,在美元走强下,美国相对于新兴市场的表现创下历史新高,这大大超过了2000年克林顿时代美国市场的强劲表现。一般而言,当美元走强时,全球资本市场资本的流动反映的是资本的逐利,而不是风险偏好的下降。因此,对于其他市场来说,美元走强和欧洲降息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新兴市场。然而,对于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资本市场而言,在今年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走势远强于其他新兴市场货币,春节过后,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一直非常强劲地修复。因此,希望下半年,即使美元保持强势,政策空间开放后,人民币汇率、资金流动和资本市场走势仍将继续保持较好的表现。

全新战略观:元价格战略底层逻辑之价格舒适区域解析

【新战略视角:元定价战略的底层逻辑】系列三

文本/连续锐化

【洞察一:价格舒适区——在合适的价格范围内消费,会让你感到满足、轻松、快乐、可持续】

如前所述,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不仅有对价值的诉求,对于合适的价格范围往往还有更重要、更具前瞻性的独立诉求。

这个对于消费者来说“合适的价格范围”往往就是消费者的“价格舒适区(comfort zone)”。

价格舒适区是指对于个体消费者而言合适的价格区间,即在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愿意花多少钱)共同的上下限之内,使得消费者在这个区域内对价格因素感到满意、放心,愿意继续消费。

也就是说,任何消费者对某一特定类别产品的消费,都有一个与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相匹配的价格舒适区——即适宜消费价格的上限和下限:消费能力与最高消费意愿中较低的一个往往对应着适宜价格的上限,最低消费意愿往往对应着适宜价格的下限,适宜价格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区域就是“价格舒适区”。

神都学院 – 价格舒适区图

价格舒适区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一般为:

1、价格过高,偏离价格舒适区:不能满足顾客需求,导致顾客不满。这是因为不符合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现实中不可持续(即使有这么高的消费意愿);

2、价格过低,偏离价格舒适区:往往不符合消费者的消费意向——消费者对消费水平或产品档次的基本要求。消费者往往认为过低的价格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不符合自己、不符合自己的需求。

3、消费者只有在舒适的价格区内消费,也就是符合自己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价格范围,才能消费得满意、持续。

简单来说,消费者对价格是有需求的,并且愿意在适合自己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价格舒适区内消费。

【缺乏价格舒适区内的产品或者缺乏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会引起相应消费群体的不满】

顾客不仅有价值诉求,对价格也有相对独立的需求,顾客需要在适合自己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舒适价格范围内消费,过高或过低的价格都无法满足顾客需求。

当然,对于同一种产品,不同的消费者,其价格舒适区可能不同;对于同一个消费者,不同产品的价格舒适区也往往不同。

当某类必须消费的产品(刚需)在市场上没有对应品牌的产品,且价格在某一目标消费群体的价格舒适区内时,消费者就只能偏离价格舒适区去消费:

1. 或者消费者必须超出自己的消费能力或最高消费意愿去消费更高价值的物品;

2.或者远远低于自己的最低消费意愿,只能消费不符合自己消费意愿的有价物品;

以上两种情况都无法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于特定的消费群体来说,只有在价格舒适区内找到符合其需求的产品,才能真正得到满足,否则都是枉然。

【商业机会往往与价格舒适区有关】

通过价格视角及价格舒适区,可以从更多角度发现商机,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消费必须偏离价格舒适区,这种价格偏离往往是商机的源泉。

如果市场上对于某个目标客户群体消费某个品类,基本上没有舒适价位范围内的产品,只能以较高或者较低的价格消费,那么对于供应商来说,商机就出现了,如果能在舒适价位范围内提供合适价值的产品,就能迅速占领这个市场,填补这个市场空白。

这是一个基于价格眼的易于发现的商机——价格机会;

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消费者必须走出价格舒适区才能消费的时候,一般意味着这个价格区间没有合适的价值产品,迫使他们走出价格舒适区,这本质上说明机会的存在。

2、消费在价格舒适区内进行,但在价格舒适区内,并没有完全满足需求的价值供给(品牌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顾客可以接受价格,但对现有产品的价值却不满意,这种价值偏差往往是商机的来源。

这是过去用价值的眼光很容易发现的商机——价值机会。

3、如果一群消费者似乎并不关心某一类产品的价格——似乎没有特定的价格舒适区,这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商机信号;

消费者对某一类产品的价格并不在意,其实就意味着这一类产品的市场价格区间远远低于消费者价格舒适区的上限。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反馈信号,也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潜在商业机会。因为这意味着供应商并没有更恰当地提供更大的价值来满足相应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供应商可以大幅度提高价格。关键是如何增加和扩大价值(包括品牌价值)来支撑这个价格。

顾客有价格要求,但当某一目标顾客群体(如果规模足够大)对价格不在乎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提高价格,给他们一个更合适、他们愿意接受的产品价格;但同时顾客需要价格和价值相匹配,因此我们在提高价格的时候,需要同时有效提升价值,以有力支撑新的价格。

当顾客不考虑价格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在乎价格,而是因为现在的价格远远低于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最大消费意愿。其实这就创造了一个“价格机会”,所以我们可以设定一个更高的价格(进入他们愿意承受的价格范围(价格舒适区)的上限),然后再提供更多的价值来支撑这个价格。

这是一个基于价格眼的易于发现的商机——价格机会;

待续!

淘宝 C 店宝贝价格设置技巧,参加大促活动不受影响

淘哥帮帮忙啊[淘宝C店问题]

1、问题:请问如何给产品设置正常价格,参加淘宝促销时产品可以以原价或折扣价参加淘宝促销,如何调整价格才能不影响产品排名或者影响最小?

2. 我目前商店存在的问题:

我有一个问题,我的淘宝店,是美妆店,需要参加双十一,双十二,元旦,618等促销活动。在这些淘宝活动期间,店铺产品的价格会恢复原价或者以新的折扣价参与跨店折扣。不然以平价参加活动的话会亏本。一般淘宝这些大促都是满200元立减20元。请问可以教教我如何设置店铺折扣,让参加活动时价格波动最小吗?

3. 我现在如何定价:

我现在用的是全店优惠券,满200立减15,参加淘宝活动的时候全店优惠券就结束了,就得按原价参加活动了。全店使用优惠券调价对价格波动和商品排名影响最小,但是平时优惠券折扣太大,买家买得越多,折扣越多,另外有些人为了多拿优惠券,竞价多退少,增加了退款率,所以这个办法不太好。

4. 其他商店如何定价:

还有一种方式是,我看到同行有些店铺采用全店统一折扣的方式,但是这种全店统一折扣有小数点和美分,价格不可能是整数。目前很少有店铺采用这种全店统一折扣的方式。这种全店统一折扣和全店优惠券一样,对价格波动和商品排名的影响是最小的。

我也见过同行业几百元的产品给每件产品设置一个价格折扣,参加淘宝活动时再设置一个折扣,不知道该怎么操作才能不影响产品排名,把影响降到最低,这种方法比较常见

5.寻求帮助:

想问一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正常的折扣,比如大促的时候恢复原价或者再设置一个折扣来参加活动?

谢谢,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不知道有什么方法适合

杨涛:

谢谢你的提问,

我很想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来回答,哈哈,很多时候确实如此,

第一个问题,

参考你可参与的活动来定价格,每个活动的价格折扣不一样,一般在5%以内调整,如果流量没掉很多,可以稳定3天再调高,但是如果超出了类目的价格范围,流量就直接掉下来了,很有弹性,很有博弈。

然后我再补充一点,就是活动。如果想利用活动提高你的产品权重,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降价、做促销。而且降价幅度要大,比如打八折。这样,一旦你的活动权重高于同行,你的店铺和产品的权重就会上升,而不用关心价格变动是否太低。

第二个问题,

双链接,用一个备用的,一个平卖的,一个做活动的,没有两全其美的,

第三个问题,

如果你设置了折扣券,退款是有的,但是会增加你的交易量,所以这个没有完美的答案。只能说你退款,别人也会退款吧?你的同行也会退款。拼刺刀的时候,你要提供服务、开箱体验等,要努力。别人没有的我有,我比别人优秀,我比别人优秀。

第四个问题,

现在淘宝生态对于价格和折扣已经不那么敏感了,只要你不轻易频繁的变价,不管是全店统一打折还是逐个打折到这个价,其实对你来说都是一样的,你不需要为此担心。

第五个问题,

在您正常的折扣和活动期间,只要产品参加活动,所有促销,无论是官方还是第三方折扣工具,都将失效,以活动报名价为准。这就是锁定方式。你有没有为锁定的库存捶胸顿足过?

对了,还有价格区间,活动期间低价SKU会清仓,不过还是会有影响,不过只能说是相对小一点。

快点,

拼多多商家必知:删掉一些 SKU 对店铺有何影响?

拼多多商家需要注意拼多多店铺的一些信息设置,包括SKU可以更好的展示商品的一些属性,如果删除一些SKU的话,对拼多多店铺会不会有一定的影响?

拼多多删除部分SKU对店铺有影响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SKU是什么?

SKU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指产品的属性,说的简单点就是指每个产品的特点,有什么特点,而SKU就是介绍这些东西的同义词。

举个例子:我们购物的时候,通常会浏览商品的图片,那些图片的颜色,尺寸等就是SKU的定义,那些浏览的图片都是商家自己上传的,上面描述的内容和商品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SKU。

据了解,sku的小幅变动,影响并不大。所以,商家不必担心更换sku会对店铺造成不好的影响。对店铺的影响还是很小的,只要大家按照它的要求来做,基本不会有问题。

有具体的标准吗?

最优价格就是比平常价格低5%,其实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一定要合理,可以根据店铺的情况来设定。拼多多sku价格区间的设定会影响成交率,也会吸引一定的流量,设定好价格区间之后,方便买家搜索。

比如你设置为30-60,买家在搜索的时候会看到30作为最低价格,这样他们就有更大的机会进入商店页面。

当然产品的价格范围取决于产品是否有sku属性,如果你的类目发布多个skus,那么你可以对不同的skus设置不同的价格。

为什么显示的SKU太多?

拼多多SKU数量过多,可能是您的产品规格数量超出限制,目前一个产品最多可以发布20个规格,比如一个产品有两个规格,那么最多可以发布10个规格一和10个规格二。

很多卖家总是搞不清楚价格区间该如何调整,首先我们要知道价格区间的设置是没有限制的,比如我们把产品设置为50-90,那么买家搜索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最低50的价格,但是一定要合理,最好价格区间不要太大。

款式价格不要相差太大,比如20-80的价格区间,拼多多是按照价格从低到高排序的,但是20以内没有买家想要的款式,80的价格也不是买家需要的。

这样买家在选择区间价的时候,就不会选择自己想要的产品了,因为订单里没有买家想要的产品,所以在设置区间价的时候,最好设置为比平时价格低5%左右。

对于开头提出的问题,我们在上面的内容中已经介绍过了,各位拼多多商家应该都知道该怎么操作,其实操作方法还是很简单的,各位拼多多商家可以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