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汇率

人民币双向波动走势解析:汇率波动原因及未来走势展望

人民币双向波动属正常

从走势来看,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频繁,先跌后升。

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暂反弹,2023年1月,受美元走弱、经济预期增强影响,人民币收复6.70关口后震荡下跌,随后维持在6.8~6.9区间。但随着美元指数强势反弹,仅5月份就上涨了2.5%,随后人民币出现明显下跌,导致人民币汇率再次跌入7区间,一度探底至7.26。

进入7月,随着美联储加息政策愈发模糊,以及国内一系列刺激政策落地后,经济复苏加速,人民币汇率小幅反弹。然而,此轮反弹未能持续,7月底美联储宣布再次加息25个基点并发表强硬表态,重创市场降息预期,美元指数快速走强,人民币汇率再度下跌,并在7.3关口附近长期横盘整理,最低触及7.35。

11月以后,人民币汇率快速走强,相继收复“7.3”、“7.2”关口,12月14日盘中突破“7.1”关口,在岸人民币一度触及7.0955高点,但近期受美元指数下跌影响,人民币再次震荡下行。

2023年,在岸人民币高频波动下行,但年末强势反弹。

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化波动率为5.1%,近五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平均波动率在4%左右。

此外,据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最大波动幅度为7.6%,超过2021年全年3.5%的波动幅度。同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披露的八种主要储备货币中,人民币最大波动幅度排名第四,超过同期其他七种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的平均最大波动幅度,这是自1994年初汇率趋同以来的首次。

“这主要和美元指数的波动有关。”中国外汇投资研究所所长谭雅玲对时代财经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高频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元指数的影响。美联储加息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市场预期,引发了汇率市场的短期波动。不过谭雅玲也提醒,国内基本经济状况的恢复情况也是决定人民币走势的重要因素。

2023年美元指数也会波动

事实上,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已多次强调,人民币这种双向波动属于正常现象。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一文中提到,中国人民银行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管涛还表示,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提高了利率调控自主性,促进了宏观经济稳定;而经济基本面的稳定支撑了汇率稳定,使得外汇市场更加富有韧性,这有利于利率与汇率形成良性互动。

有很大概率会回到7以内。

客观来说,从5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7”至今已7个月,近期持续震荡下行,2024年人民币汇率还能重回“7”以下吗?

对此,民生国际研究部负责人应希文向时代财经解释,近期人民币出现下行波动,属于年末正常现象。

“根据以往的经验,每年年底,进出口商都会抢着用完剩余的外汇额度,避免浪费额度,因此人民币本身在年底的贬值压力就很大。”应希文进一步指出,今年年末美元指数处于年内低位,外汇储备比较充足。加之当前中美利率仍处于倒挂状态,部分海外理财产品收益率也较高,进一步增强了年底购汇的动力。

在应希文看来,相比以往,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和国内经济复苏,人民币的国内外环境明显改善,明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回“7”以下的概率很大。“人民币当前下跌是季节性调整,不能作为看跌情绪的依据。”

应希文还提醒,2024年1月1日之后,还会有新一轮汇率调整潮,而且随着春节临近,企业为了进行结汇或者发放工资等正常业务,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集中外汇兑换,届时人民币可能仍会出现波动。

应锡文认为,市场没必要过于担心人民币汇率走势。他解释称,今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外汇市场波动较大,与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走势相比,人民币走势仍在正常区间。

事实上,从代表一篮子货币汇率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来看,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幅度比较温和。据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2023年12月22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7.88,而2022年12月30日该指数为98.67。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虽然有所波动,但跌幅较年初有所收窄。

此外,美联储将在2024年开始降息的迹象也越来越多。北京时间12月14日,美联储结束今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5.25%-5.5%不变。美联储最新经济预测显示,美联储官员对2024年降息的预期中值为75个基点,高于会前预期的50个基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表示,加息周期“已达到或接近峰值”,因为委员会“不太可能”再次加息。

美联储关注的通胀率已步入缓和下行趋势,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衡量通胀主要指标之一的美国11月CPI同比上涨3.1%,增速较10月的3.2%有所放缓,符合预期。

管涛也认为,当前以美联储货币政策为主的全球金融周期已经到了紧缩阶段的尾声。不过管涛也提醒,需要考虑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形势突然转变。

谭雅玲也认为,明年人民币有反弹的可能,但市场不应过多押注美联储降息。谭雅玲称,红海、苏伊士运河等地缘政治新震荡可能引发国际油价上涨。作为美国CPI的重要指标,一旦油价大幅上涨,美国通胀可能再次反弹,美联储降息可能再次推迟。

虽然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明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概率会回到7以下,但汇率能否稳定在7以下,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复苏情况。

在管涛看来,当前中国居民消费活力逐步恢复,国内结构性就业压力或逐步缓解,欧美补库需求或带来出口改善,政策优化实施有望带动居民去杠杆行为进一步修复,中美利差见顶回落,有利于缓解资本外流压力,改善市场信心。2024年中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但不排除土地财政、社会预期疲弱等因素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

应希文也提醒,虽然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已经发生改变,未来不可能再指望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有明显提振,但2024年中国经济仍需以房地产市场为重点,“至少要止跌回升,这样才能保民生,稳居民信心。”

2024 年美联储降息预期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新华财经北京5月31日电(马梦薇)进入2024年,美联储降息次数推迟、降息次数减少的预期成为人民币汇率的“逆风”。5月份,美元指数走弱,非美货币承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波动不大,当月下跌25个基点至7.1088,今年迄今已下跌261个基点。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外汇市场政策工具充足,决策层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决心坚定,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加之近期外资对中国经济的看好度有所提升,人民币资产成为境外机构进行全球投资布局的重要选择。

先表扬后批评

4月末,人民币汇率内外部环境发生积极变化,进入5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走势。

具体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至7.1644,为2月份以来最高点,累计涨幅近700个基点,创今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但5月30日,离岸人民币跌破7.27,创六周新低,跌至7.2745。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则在7.20-7.25区间波动,最高涨至7.2050,最低跌至7.2497。

截至发稿,5月份,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约9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约80个基点;4月份,二者分别下跌约183个基点和上涨24个基点。

交易员表示,美联储降息延迟后美元指数再度反弹,美债收益率上升对人民币构成一定压力;5月非农数据公布前,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难以出现较大转变,汇市波动率或维持低位。

4月底以来,日元汇率的大幅波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亚洲货币纷纷走弱之际,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健的特征凸显。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关涛表示,尽管日元汇率创下34年来新低,但当前形势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有明显不同。一方面,与20多年前相比,亚洲经常账户收支、汇率政策灵活性、外汇储备、外债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抵御强美元周期外部冲击的能力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与20多年前相比,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经济金融影响力有升有降,人民币成为越来越多亚洲货币的名义锚,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着亚洲货币“稳定器”的作用。

图为5月份美元兑一篮子货币的涨跌情况

中长期仍有稳定基础

业内人士认为,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外汇市场政策工具箱充足、决策层稳定人民币汇率态度坚决,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之近期外资对中国经济的看好程度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资产成为境外机构进行全球投资布局的重要选择。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丁志杰表示,汇率政策要兼顾内部和外部均衡,既要通过汇率市场化波动吸收供需压力,又要在汇率出现单边走势或一致预期时果断干预,打破负面螺旋,使汇率波动呈现收敛特征。

管涛表示,央行多次强调,人民币汇率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经济强,货币才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巩固和加强经济上行势头是稳定汇率的关键。同时,在坚持汇率由市场决定的前提下,不断完善汇率调控,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也是在为经济调整争取时间。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分析认为,短期来看,一方面,我国经济内生动力仍有恢复空间;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相对韧性强,且今年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进一步回落,美元指数或将高位震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维持震荡格局的可能性较大。但人民币汇率超预期贬值风险并不大。央行在汇率问题上表态坚定,未来若面临较大贬值压力,预计将继续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分析和风险防范,并可能继续加大汇率领域的相关政策或预期引导措施,稳定汇率走势。

中金公司研究部外汇研究主管李刘洋表示,从定调来看,汇率政策没有太大变化,稳定预期可能仍是当前的目的。“但在稳定预期的过程中,我们仍需适当增加弹性”,他指出,汇率出现弹性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美元走强,需要弹性回升来减轻一篮子货币升值的压力。总体上,我们仍需在稳定预期的基础上,逐步引导汇率弹性回升。

此外,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表示,金融市场上,外资债券持仓持续上升,北向资金2月以来转为净流入。总体来看,经济复苏势头强于预期,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不断增强,为人民币汇率平稳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基础。

货币波动的影响:汇率对经济和个人的作用

货币波动是浮动汇率的自然结果,浮动汇率是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常态。许多因素都会影响汇率,包括一国的经济表现、通胀前景、利率差异、资本流动等。货币的汇率通常由基础经济的实力决定。因此,货币的价值可能会时时刻刻波动。

文/瓜哥家

瓜哥的要点:

许多人不关注汇率,因为他们很少需要汇率。一般人日常生活中都使用本国货币。只有在偶尔进行交易时,例如出国旅行、进口付款或海外汇款时,汇率才会成为关注的焦点。

国际旅行者可能希望本国货币坚挺,因为这样出国旅行更便宜。但其弊端是,从长远来看,强势货币可能会严重拖累经济,因为整个行业将失去竞争力,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将流失。瓜葛加认为,虽然有些人可能更喜欢强势货币,但弱势货币可以带来更多经济利益。

外汇市场上当地货币的价值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货币水平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你的抵押贷款利率、你的投资组合的回报、你当地超市的食品杂货价格,甚至你的工作前景。

货币水平通过以下方式直接影响经济:

商品交易

这是指一个国家的进出口。一般来说,货币贬值会使进口商品更加昂贵,而出口则因为海外消费者购买的价格更低而得到促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国家的贸易逆差或贸易顺差可能由货币贬值或强势造成。

例如,假设您是中国出口商,您以每件 650 元人民币的价格向国外买家出口商品。汇率为 1 美元 = 6.50 元人民币。因此,您的国外买家的成本为每件 100 美元。如果汇率升至 1 美元 = 7 元人民币,您的国外买家的成本为 100 美元,但您的成本为 700 元人民币。

人民币疲软可让您的出口业务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相反,人民币走强会降低出口竞争力,降低进口成本,从而导致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最终导致人民币在自我调节机制中走弱。但在此之前,人民币过强可能会损害依赖出口的行业。

经济增长

一个经济体的GDP的基本公式是:

在:

从这个等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净出口额越高,一个国家的GDP就越高。如前所述,净出口与当地货币的强弱呈负相关。

资金流

外资往往流向政府强大、经济活跃、货币稳定的国家。一个国家需要相对稳定的货币来吸引外资,否则货币贬值带来的汇率损失前景可能会让外资望而却步。这也是瓜哥一家最近一直在说,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股市或房价都会大幅上涨。如果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经济将迎来爆发。

资本流动有两种类型:外商直接投资(FDI),即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市场入股现有企业或建设新设施;外商证券投资,即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市场买卖和交易证券。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资金来源。最近我听到很多人说人民币升值和外资流入是输入性通胀,这是错误的谬论。

各国政府通常更倾向于外国直接投资,而不是海外证券投资基金,因为后者是热钱,在经济困难时期可以迅速撤离该国。任何负面事件都可能引发资本外逃,比如货币贬值或中美争端。

通货膨胀

货币贬值会造成实际进口国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当地货币突然贬值20%会导致进口成本增加25%,因为贬值20%意味着需要上涨25%才能回到原来的价格点。

利率

如前所述,汇率是大多数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的关键考虑因素。2012年9月,加拿大央行行长表示,该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考虑到加元的持续走强,加元走强是加拿大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异常宽松”的原因之一。

强势本币会拖累经济,其效果与紧缩货币政策(即提高利率)相同。当国内货币政策已经紧缩时,这一问题可能会加剧。

货币的全球影响:示例

外汇市场是全球交易最活跃的市场,每天的交易量超过 5 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全球股票市场。尽管交易量巨大,但货币通常不会成为头条新闻。然而,有时货币波动剧烈,其影响波及全球。以下是几个例子:

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

货币赤字造成损害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亚洲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始于 1997 年夏天泰铢贬值。泰铢遭到强烈的投机性冲击,迫使泰国银行放弃与美元挂钩,实行浮动汇率,随后导致泰铢贬值。货币危机蔓延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韩国等邻国,导致这些国家经济严重萎缩,破产率飙升,股市暴跌。

中国的人民币被低估

1995 年至 2005 年间,中国将人民币汇率稳定在 1 美元兑 8.2 元左右,让这个出口大国从其贸易伙伴所说的人为压低和低估的货币中获得了动力。2005 年,中国回应了美国和其他国家日益增长的抱怨。它允许人民币稳步升值,到 2013 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 1 美元兑 8.2 元升至 6 元左右。

2008 年至 2013 年日元波动情况

2008 年至 2013 年间,日元是波动性最大的货币之一。由于日本的利率接近于零,交易员倾向于使用日元进行套利交易,即以接近于零的利率借入日元,然后投资于收益更高的海外资产。但随着 2008 年全球信贷紧缩加剧,惊慌失措的投资者纷纷购买日元以偿还日元贷款,日元开始大幅升值。

结果,截至2009年1月的五个月里,日元兑美元升值了25%以上。随后在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出了一项货币和财政刺激计划(绰号“安倍经济学”),导致日元在当年前五个月暴跌了16%。

欧元恐慌(2010-12)

由于担心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负债累累的国家将被迫脱离欧盟,欧元兑美元汇率从 2009 年 12 月的 1.51 跌至 2010 年 6 月的 1.19 左右,跌幅达 20%。欧元在第二年恢复强势,但这只是暂时的。对欧盟解体的担忧再度升温,导致欧元在 2011 年 5 月至 2012 年 7 月期间暴跌 19%。

投资者如何获益?

以下是一些从汇率变化中获益的技巧:

海外投资

认为美元正在走弱的国内投资者应该投资强劲的海外市场,因为外汇收益将提高您的回报。以 2000 年至 2010 年的加拿大标准普尔/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为例。在此期间,标准普尔 500 指数几乎持平,但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以加元计算的回报率约为 72%。对于用美元购买加拿大股票的美国投资者来说,由于加元大幅升值,美元回报率约为 137%,即每年 9%。

投资国内跨国公司

中国有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其大部分收入和收益来自国外。美元贬值会提高跨国公司的收益,而当美元贬值时,美元贬值应该会转化为股价上涨。

不要借入廉价外币

诚然,这并不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因为今年海外利率一直处于历史低位。然而,在某个时候,利率会再次上升。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那些试图以较低利率借入外币的投资者应该记住那些在 2008 年不得不争先恐后地偿还借入日元的人。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如果外币容易升值,而你不了解或无法对冲汇率风险,那么永远不要借入外币。

对冲货币风险

不利的汇率变动可能会对您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当您有大量外汇敞口时。但有很多方法可以对冲货币风险,例如货币期货、货币远期、货币期权和交易所交易基金。

结论:汇率波动会对国内经济乃至全球产生广泛影响。当人民币升值时,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国内证券市场来利用这一优势。由于汇率波动可能是外汇敞口较大的潜在风险,因此最好通过多种可用的对冲工具来对冲这种风险。

5 月 31 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跌破 7.1,汇率破 7 对不同行业外贸企业的影响分析

5月31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跌破7.1!在业内人士看来,5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美联储进一步加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升至104.51;二是近期中美利差(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之差)倒挂扩大至93个基点;三是5月份以来部分北向资金获利了结;四是外贸企业结汇需求减弱。

汇率破7对于不同行业的外贸企业将带来什么影响?

一是服装纺织行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出口行业之一,近年来受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库存扩大等影响,全行业国际市场出口量同比有所下降。但今年以来形势有所变化,一方面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多订单,另一方面有利于出口型企业获得汇兑收益,将进一步拉动消费,利好纺织品出口。

接下来是航运业、钢铁业和采购业。该行业出口数量的激增可以给集装箱航运带来一定的利好,从而刺激原材料的需求,带动航空货运市场。钢材出口是增加钢铁企业利润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无疑会提升相关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毫无疑问,人民币贬值会增加进口企业的采购成本,但对出口型化工企业来说更为有利。

除上述行业外,国际工程、家电、电子元器件等行业也将受益于人民币贬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联系紧密、经济活跃、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产能大规模输出带动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繁荣,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工程业务占对外工程承包总额的比重逐年提高,目前已超过50%。

但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弊大于利,特别是那些以人民币报价,却以美元、英镑、欧元等外币向船公司和航空公司付款的客户,他们所赚取的利润往往很容易被汇率波动所吞噬。

当汇率波动发生时,外贸企业该如何应对风险攻击?

总体来看,人民币贬值将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企业应结合自身市场地位,加强研判,采取积极措施规避汇率风险。

1. 选择一种自利的货币进行结算

优先选择人民币结算可以完全规避汇率风险,同时有进出口的企业也可以将进出口贸易结合起来,实现天然的汇率对冲,话语权强的企业可以争取在交易合同中设立适当的汇率对冲条款。

2.选择提前或延期结售汇

可以采取延期装运、延期付款、预付款、开立远期信用证融资、福费廷等方式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3. 选择汇率对冲产品

企业主动进行汇率风险管理,通过制定汇率对冲产品,主动管理汇率敞口风险,从而减少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增加财务费用的可预见性,避免汇率大幅波动对财务费用造成影响。

4. 坚守“风险中性”原则,避免单边押注

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需要一个传导期,短期内影响相对有限。同时,人民币汇率走弱也会相应增加进口企业的成本,但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建议坚持“风险中性”原则,避免单边押注。在应对汇率波动风险时,外贸企业还可以适当增加套期保值比例,降低外汇风险敞口。

外贸企业该如何规避汇率风险?

对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长期来看汇率肯定会有波动,那么外贸企业该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贬值呢?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的常见方法有以下三种:

1. 汇率锁定

外贸人习惯采用锁定汇率的方法来减少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锁定汇率是指与外贸进口商签订远期结汇锁定合同,通过银行保函转移部分汇率风险。锁定汇率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外贸公司,操作起来非常简单。

2. 选择货币

外贸企业在签订交易合同前,也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应对汇率风险,比如使用有利于定价的货币,适当调整商品价格等。定价货币通常有三种可供选择:以出口国本国货币定价、以进口国货币定价、以商品的传统贸易货币(通常是美元)定价。在传统的进出口贸易中,双方习惯使用美元进行结算,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境贸易方开始使用进口国货币进行结算,在新兴市场国家,大多采用数字货币进行收付款,以减少汇兑损失。

3. 风险共担

外贸进出口商还可以在签订的协议中约定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以维持长期的合作,通常稳定合作的出口商和进口商都会采用这种方式分担汇率风险。

不少外贸人对人民币汇率破7存在疑问,这次“破7”会持续多久?如何报价?结汇还是等待?

瑞银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人民币兑美元虽然小幅贬值,但预计未来仍有较大升值空间。富盟软件建议大家把握结汇窗口,毕竟汇率风险并不在于收到尾款那一刻,而是更早地出现在外贸企业签订合同到生产完成收到尾款这段时间。当货款全部打到公司账户时,此时还无需谈对冲,留给大家的主动权只有高价结汇。

11 月 22 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维持强劲,五大因素推动上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保持强势,分别突破7.1356和7.1330的高点,创四个月新高。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调152个基点,至7.1254,创6月19日以来新高,单日涨幅为7月中旬以来最大。

人民币强势反弹是11月份外汇市场交易的主旋律,11月份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一改两个多月横盘整理的走势,大幅反弹,累计上涨约2000点,分别上涨2.45%和2.78%。

推动汇率升值的五大因素

人民币汇率为何在此时出现大幅反弹?综合内外部因素来看,五大因素叠加作用,共同推动人民币汇率上涨。

一是全球央行紧缩周期即将结束,强势美元遭遇逆风,11月以来美元指数已回落逾2.5%,上周美元指数下跌1.8%。

二是随着美债收益率见顶,中美利差有望逐步收窄,内外中长期因素均利好人民币资产,目前美债收益率已明显回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前期的5%左右回落至4.4%左右。

第三,人民币企稳回升或引发市场逼空,进一步推升人民币汇率上行。“逼空是此轮大涨背后的主要原因,地缘政治关系的利好信号、海外加息结束的预期等都在共同推动人民币空头平仓。”Forex Group高级分析师Matt Simpson表示,近期中国经济数据企稳回升,投资者也关注人民币中间价传递出的关键信号。

四、从内部因素看,今年以来,汇率稳定政策力度不断加大,金融管理部门也不断释放人民币汇率积极信号,稳定市场预期。

第五,归根结底,近期人民币汇率的上涨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投下的信心票。三季度以来,消费、投资、企业利润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均出现边际改善,表明国内经济企稳向好信号日趋明显。对经济的积极预期带动外汇市场人气明显回升。

人民币汇率在连续升值后上行空间被打开,中金公司研报认为,本轮人民币汇率反弹行情或仍未结束,放眼年末,季节性结汇、反哺性、出口复苏、美元指数可能进一步下跌等因素仍支撑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走强。

兴业银行研究表示,待结汇量和外汇市场交易量仍将是决定本轮人民币汇率反弹深度的重要因素。最新的结售汇数据显示,待结汇持续积累,预计12月至2024年1月人民币反弹势头仍将持续。

会产生什么影响?

那么,此轮人民币汇率变化将对出口企业和外贸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本轮人民币升值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因此对我国出口价格竞争力影响预计比较有限。从历史数据看,人民币升值期间,我国出口业绩并未出现明显走弱趋势,部分行业甚至实现海外收入逆势增长。

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财务影响,出口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对冲策略来管理增加的汇兑损失,如降低价格维持市场份额、依靠行业集中度和议价能力提高价格、采用经营性或财务性对冲策略、利用出口创汇支付进口、选择有利的计价结算货币等。但也必须继续关注海外需求下滑,做好需求侧管理。因此,预计人民币汇率反弹对出口企业和整体外贸数据的影响将是有限且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