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美元汇率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196 调贬4个基点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1日讯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今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196,较前一交易日调贬4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192。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4年6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196元,1欧元对人民币7.6623元,100日元对人民币4.5182元,1港元对人民币0.91232元,1英镑对人民币9.0624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7761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3995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2794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8.0161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2418元,人民币1元对1.1297澳门元,人民币1元对0.66207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2.1308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5163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93.02韩元,人民币1元对0.51366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2463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52.0393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6749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773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4664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4745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4.59046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5789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5.1100泰铢。

事关加息,日本央行表态

美元日元汇率走势图年线_日元汇率走势图分析_日元汇率的走势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当下,日本央行维持“按兵不动”。

当地时间5月1日,日本央行将利率维持在0.50%不变,符合市场预期。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如果经济和物价走势符合预期,日本央行预计将继续加息,实际利率显著偏低。

美元日元汇率走势图年线_日元汇率走势图分析_日元汇率的走势

日本央行去年3月结束负利率政策至今已满一年。这期间,日本央行已完成三次、累计50个基点的加息。但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加剧全球不确定性,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也遭遇逆风。

市场关注,日本央行将如何继续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日本央行强调,如果经济和物价走势符合预期,将继续加息。

但对于日本央行而言,当前无疑面临两难局面:一方面,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可能对日本经济构成重大挑战。日本央行也表示,日本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出口和产出可能将继续表现疲软,包括贸易政策影响在内的不确定性仍然极高。

另一方面,日本央行也需积极应对通胀压力。当前日本通胀率远高于日本央行设定的2%目标。日本总务省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3.2%至110.2,连续43个月同比上升。数据显示,3月日本核心CPI环比上升0.2%。食品价格上涨是3月日本核心CPI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日本央行预计,2025—2026财年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CPI预期中值分别为2.2%、1.7%,此前1月份的预期分别为2.4%、2.0%。

中金公司研究部外汇组称,众多投资者还停留于日本是低通胀国家的“老印象”,而实际情况是,日本通胀已远远高于美国、欧元区、加拿大、英国、瑞士等主要国家。此外,日本的通胀结构中大部分贡献来自食品与能源等外生的成本推升型项目,因此日元汇率对通胀影响较大,同时由于内生的需求拉动型通胀压力有限,预计日本央行也难以快速进行加息。

“在通胀持续高企的情况下,美国关税风险的再次出现,以及日本经济增长预期可能被下调,意味着日本央行在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方面或许需要更加谨慎。”嘉盛集团资深策略师David Scutt说。

在日本央行公布最新利率决议之后,日元对美元汇率走低。截至北京时间15时左右,日元对美元汇率报144.59275。此前,在避险情绪等因素的推动下,日元对美元汇率接连走高,盘中一度升破140关口。

日元汇率的走势_日元汇率走势图分析_美元日元汇率走势图年线

近日,日元对美元汇率有所回落。瑞银财富管理CIO发表观点称,预计日元对美元汇率可能在未来数周或数月内朝144—146迈进。随着特朗普政府与越来越多贸易对手达成贸易协议,对美国经济衰退的忧虑预计或将有所缓解,日元避险需求有望逆转,尤其是在日元净多头头寸偏高的情况下。

近期,美日两国财长在华盛顿进行了会谈。在会晤之前,外界猜测日元汇率问题可能成为讨论的主要议题。会后,日媒报道称,美日两国在对话中没有提及美日汇率的具体点位,也没有就汇率的框架进行交流。

11 月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积极因素持续积累,后市走势引关注

财经社11月17日电(记者王红)11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步上涨。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今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收盘价为7.2465。今天,央行等三部门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今晚,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升至7.1911,日内上涨逾500个基点,创8月初以来新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逾300个基点。

业内专家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反弹一方面是政策组合推动的,另一方面是中美关系缓和以及美国债券利率下降的影响。受此影响,人民币汇率继10月份在7.3附近波动后出现方向性变化。选择。从走势来看,人民币汇率利好因素不断积累,我们继续看好年内人民币走势。有专家指出,展望后市,还需观察美元本轮下跌是否会演变成中长期趋势的彻底走弱。

多重因素共振支撑人民币汇率回升

跨境金融研究院院长王志毅对美联社记者表示,一方面,国内政策组合起到了稳定汇率的作用。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缓和,市场预期中美关系改善。加之美国通胀放缓,市场预计美元加息周期或已结束,未来中美利差将收窄。在多重因素共振影响下,对人民币汇率起到了显着的支撑作用,使得人民币汇率在10月份在7.3附近高位波动后做出了方向选择。

“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受到美国债券利率下降和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华鑫证券分析师杨勤勤也表示,通常在汇率快速贬值或升值之后,为了引导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央行往往会启动稳定汇率三部曲:一是讲公开市场稳定信心;二是逆周期调节。引导汇率,向市场传达央行稳定汇率的态度;最后,通过汇率工具箱进行干预。

华安证券表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逼近前期高点7.37,央行干预意愿明显增强,推动汇率企稳。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8月17日,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中强调,“政策全面,稳定预期,用好各方面因素”,是调节外汇市场供求的监管准备金工具,纠正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9月11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议强调,“该出手就出手。我们要坚决纠正单边顺周期行为。”

除了公开市场立场外,央行还使用了两种政策工具来稳定汇率:一是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近年来最低水平(4%),释放充足美元汇率市场的流动性;二是逆周期调节因素持续发力,稳定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提振市场信心。

外汇策略专家、北京汇金天禄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洋认为,近期人民币升值主要是由于美元贬值、中美关系缓和等因素。关系也发挥着作用。 “现在主要关注的是国际外汇市场,由于近期美国经济下滑,年内加息预期彻底破灭。这意味着本轮加息周期由美联储结束,导致美元下跌,其他非美货币普遍反弹。” 。

未来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势将如何?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对美联社记者表示,近期人民币兑美元的反弹,更重要的是国内基本面因素。 9月初以来,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指标超出预期,显示出经济复苏的势头。随着我国预期管理的加强和及时强化,人民币汇率预期发生了变化。此外,近期市场情绪回暖带动外资回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人民币汇率。

周茂华认为,从走势来看,人民币汇率利好因素不断积累,继续看好年内人民币走势。国内数据反映经济活动复苏动力明显增强,经济恢复到潜在增长水平;我国外贸呈现韧性,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市场情绪呈现复苏趋势;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即将结束,就业等指标预示美国经济前景。放慢速度;从美元长期周期来看,美元目前应该处于或接近弱势周期。

汪洋表示,后市取决于美元本轮下跌是否会演变成中长期趋势的全面走弱,以及中国经济能否在一系列刺激政策下真正企稳。

华安证券指出,人民币汇率重回升值通道的关键在于前期贬值因素的逆转,即美国经济增长明显减弱、美联储紧缩政策转向、加息加速。国内经济复苏。

(财联社记者 王红)

11 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回升,收复 7.13 关口

刚刚过去的1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高。 Wind数据显示,11月全月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别上涨2.55%和2.70%,涨幅较大。

具体来说,以更能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例,从11月份开始,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后重回“7.3”和“7.3”。 7.2英寸马克,月底升至1美元。接近7.14水平。截至12月1日收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7.1240。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7.1275。两者都恢复了“7.13”的分数。

此外,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778,11月30日报7.1018。 11月累计升幅也达到760个基点。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走势强劲。”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通胀降幅超出预期,引发市场对美联储明年降息的押注。中美利差持续缩小,利好人民币汇率表现。

正如周茂华所说,随着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增强,近一个月来美元指数持续下跌。 Wind数据显示,11月1日,美元指数收于106.6600点,仍处于106点以上高位。然而11月30日,美元指数收于103.5064点,一个月内跌破“106”和“105”。在“104”的整数点处,累计折旧率约为3.01%。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所长朱克利也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11月美元指数贬值约3.01%,从高位106点跌至约3.01%。 103分,有所缓解。人民币兑美元面临贬值压力。

周茂华表示,今年9月初以来,随着国内越来越多指标超出预期、经济复苏势头持续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发生变化。此外,我国外贸呈现韧性。年底前后,外贸企业结汇需求有所增加。加之市场情绪逐渐恢复,带动了外资流入的趋势,也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支撑。

此外,朱克利还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这也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人民币汇率方面,央行考虑账户内部和外部余额。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适时提高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充分发挥外汇自律机制作用,加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引导预期,调整外汇市场供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平稳上涨。 9月末较6月末升值2.9%。市场预期趋于稳定。

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中,《报告》在汇率方面提到,“立足长远、立足当前,坚决纠正市场顺周期行为,坚决处置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共识预期和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民生银行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三个确定”声明释放了稳定汇率的强烈信号。 2024年稳定汇率政策预计将继续发挥作用,确保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展望后市,周茂华表示,从走势来看,人民币汇率利好因素不断积累,继续看好年内人民币走势。相关指标可以反映出我国经济活动复苏动力明显增强,市场情绪正在回升;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即将结束,美国就业等指标表明其经济前景正在放缓。从美元长期周期来看,美元目前应该处于或接近弱势周期。

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报告认为,整体来看,随着我国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发挥效应、经济运行持续回暖,人民币资产将持续具有吸引力。再加上美元指数的走软趋势,预计2024年人民币汇率将出现反弹走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概率回归“7”以内。

本周美元汇率走势分析:IMF 预计全球经济收缩,美元避险需求仍存

周一(4月20日)亚太午盘,美元指数再度突破100但未能维持,不过目前仍在100关口附近徘徊,盘中一度触及100.08的高点。市场对全球经济的担忧情绪,使得投资者继续选择美元作为避险资产。

500)this.width=500' hspace=10 vspace=10 alt='本周美元汇率走势分析:本周欧盟会议将决定欧元走向'>

美元指数走势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为近百年来最大降幅。预计美国将占今年全球GDP总降幅的31%,是其在全球经济产出中所占份额的两倍多。

美国将引领今年全球经济萎缩,占比超过30%

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免受冠状病毒疫情造成的毁灭性经济后果的影响,但这些经济体对全球增长的影响没有一个比美国更大。

美国是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计算,预计美国今年将占全球GDP总降幅的31%,是其在全球经济产出中所占份额的两倍多。总体而言,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创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大降幅,2021年将飙升近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本周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尽管封锁和旅行限制对遏制病毒至关重要,但也对经济活动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不利的信心影响可能会进一步拖累前景。

德国和日本将占全球GDP下降的第二和第三大份额,均超过7%。疫情对美国经济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美国确诊病例超过66.7万例,死亡人数超过3.28万。意大利是第二大确诊病例国,确诊病例约16.9万例,死亡人数约2.2万例。

经济数据显示,最糟糕的情况尚未到来。美国零售额和工厂产量在 3 月份出现历史性下滑,目前几乎每个州都处于居家隔离状态。摩根大通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预计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将较上年同期下降 4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美国GDP将萎缩5.9%,意大利萎缩9.1%,德国萎缩7%,日本萎缩5.2%,而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些惨淡的结果。

IMF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显著复苏 但经济学家警告称IMF的预测过于乐观

对于2021年,IMF预计全球经济将出现明显复苏,增长5.8%,这将是IMF自1980年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将成为全球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贡献率为29.2%,美国位居第二,贡献率为12.8%,其他进入前五名的国家分别是印度、印尼和德国。

然而,一些人警告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过于乐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高级顾问兼部门负责人埃蒂沙姆·艾哈迈德认为,鉴于许多主要经济体尚未触及衰退的底部,对2021年的预测非常乐观。

DBRS Morningstar 主权评级联席主管 Thomas Torgerson 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他指出,冠状病毒大流行及其相关应对措施给经济预测和信用风险分析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本周美元基本面展望

受疫情乐观情绪消散影响,美元指数上周小幅上涨,若本周经济数据持续不佳或标普500企业财报令人失望,引发新一轮避险情绪,美元有望继续上涨。

美元近期的走势还是和疫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最新疫情数据,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4月20日上午8点38分左右,美国确诊病例接近76万,达759086例,死亡人数40661人。

预计本周美元将继续围绕新冠病毒最新消息波动,此外需特别关注美联储结束新冠病毒封锁和重启经济活动的策略,以及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财报。

为尽快重启经济,当地时间4月16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了美国经济重启指南。他表示,美国已经度过新冠疫情高峰,将分阶段、循序渐进地重启经济。特朗普提出最新指南后,市场风险偏好回暖,美元指数下跌。

最新消息显示,包括俄亥俄州、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在内的多个州均表示计划于5月1日或更早重启部分经济领域。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州长当地时间周日(4月19日)表示,如果联邦政府帮助他们获得更多检测试剂,他们的检测能力将提高一倍或三倍。

特朗普重启经济的指导方针建议,一个州的感染人数应在 14 天内下降,然后逐步解除限制。但特朗普似乎鼓励那些希望尽早解除限制的抗议者,他在周五发推文称,他呼吁抗议者“解放”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和弗吉尼亚州,这三个州的州长都是民主党人。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封锁影响,市场普遍预期经济数据非常疲软,但将实际结果与普遍预期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经济领先指标的糟糕程度似乎被严重低估,尤其是美国经济意外指数跌至2008年12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异常糟糕的经济数据可能意外提振美元,因为美元指数往往受益于极端避险情绪,作为顶级避险货币之一的美元指数将受到市场青睐。

因此本周仍需关注美国数据的表现,比如美国将于周四公布4月制造业PMI数据,3月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PMI跌至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点,随着防疫措施的加剧,预计4月调查数据将差于3月。此外美国还将公布成屋销售、耐用品订单、消费者信心等数据,预计均将出现明显下滑;同时继续关注美国每周数百万人申领失业救济金的局面将持续多久,过去四周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已高达2200万。

此外,本周还将继续迎来标普500企业财报,预计这也将对美元指数走势产生重大影响。考虑到经济现实可能比近期股市反弹似乎表明的要糟糕得多,糟糕的财报很可能引发又一波避险情绪,并相应地引发“现金热潮”,推高美元。

美元即将技术突破

日线图显示,美元在过去一个月内创下低点走低和低点走高的记录,目前正处于窄幅区间内交易。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美元指数突破区间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考虑到波动水平正在接近近期高点。因此,我对本周美元的技术前景持中性态度。

美元指数日线图

500)this.width=500' hspace=10 vspace=10 alt='本周美元汇率走势分析:本周欧盟会议将决定欧元走向'>

美元指数目前交投于3月9日至3月22日涨势的两个斐波那契回撤位之间,阻力位为38.2%斐波那契回撤位100.37,虽然过去几个交易日美元指数曾测试该水平,但均未有效突破,支撑位为50%斐波那契回撤位99.25。若跌破该水平,下方支撑为50日均线99.15,下方目标为98.80。若美元指数转涨并突破38.2%斐波那契回撤位,上方目标为4月6日高点101.05,以及101.71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