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经济

青年失业率上升,受伤的究竟是谁?

2023年6月,中国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上升至21.3%,达到了统计局公布该数据以来的最高数值。

对国内大部分读者来说,青年失业率,是一个近年来才出现的统计口径。

在短短的五年之前,当人们谈论失业率时,说的还都是“登记失业率”。登记失业率,反映的是在劳动保障部门登记的失业人员总数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变化关系并不大。

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开始系统进行劳动力月度抽样,之后开始发布“调查失业率”。利用入户的方式,每个月统计人员都对约34万户家庭进行月度劳动力调查,直接汇总结果算出各项失业率,这也是我国在失业的计算口径上首次与国际接轨。

从2018年1月到现在,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波动如下图所示:一般稳定在5%左右,在2020年的2月达到了6.2%,在2022年4月达到6.1%,这两个月份正是疫情影响范围最大的时期。

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

从上图能看到,从2022年4月之后,中国的调查失业率趋势总体波动向下的,目前连续3个月维持在5.1%,达到了近一年半以来的低点。

青年失业率则呈现另一种特征,从下图可以看到,中国的16-24岁人口失业率(下文统称“青年失业率”)在2018年劳动力月度调查刚刚开始时就达到11%,并在随后几年波动上升,在2023年6月达到了21.3%的最高水平。

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

全国总体的调查失业率在近一年来稳中有降,但青年失业率却不断攀升,两者的差异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数据错误,甚至是数据造假;有人认为是短期宏观因素冲击,也有人认为存在更长期的结构问题。

无论哪种说法,我们都需要对这个指标进行更细致地分析。

▍国际比较:多高的青年失业率才算“很高”

虽然青年失业率在我国还算一个新指标,但却早已出现在各类“国外水深火热”的新闻中了。从百度搜索2013年到2017年的新闻,可以看到这样一系列结果,分析各国的青年失业率为何如此之高。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折线图

而在这些新闻中可以看到,韩国青年失业率虽然创新高,但也只有10.7%左右,而澳大利亚的青年失业率一度达到过27.1%;部分欧盟国家的青年失业率则非常之高,希腊和西班牙甚至达到过50%以上。可见这个指标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也相当大。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从1980年到2022年间各国每年的青年失业率:

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

从上图不难发现,在许多经济增长并不慢的国家或地区,青年失业率也常常会突破10%、甚至20%。在南非、希腊、西班牙等地区,青年失业率长期位居30%以上。

在上图的43个国家,从1980年到2022年的43个年度,一共记录了1454次年度青年失业率数据,其中1104次达到10%以上,占所有数据点的75.9%;有449次达到20%以上,占所有数据点的30.9%。

考虑到青年失业率与学生是否在校紧密关联,因此有较强的周期性,月度数据会包括更多信息。下图21个有青年失业率月度数据的国家,在过去的40年一共记录有8600次数据,达到10%以上的次数有6595次,占所有数据点的76.7%;达到20%以上的有2674次,占所有数据点的31.1%。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折线图

下图记录了每一个有月度数据的国家的青年失业率最大值。中国青年失业率的历史最高点为21.3%,从低到高位于第七位,有14个国家的青年失业率最大值高于中国。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折线图

从国际比较来看,青年失业率达到10%以上可以说是稀松平常,达到20%以上也绝非罕见。中国的数值虽然近来上升较快,但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处在较低的三分之一区间。因此,看到青年失业率的数值较高,而担心宏观经济“崩盘”,这种心态大可不必。

但这是否意味着面对当前上升的青年失业率,什么都不用做呢?并不是。

可以看到,加勒比地区的国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青年失业率都经历过40%以上的高值,虽然在之后也逐渐回落,但很难再度下降到20%以下。因此,我们仍需要警醒,防止短期经济波动的冲击变成长期的问题,对于青年失业率问题,仍需要更深入的探究其原因。

▍青年失业率上升:受伤的是谁?

看完上面的图,一定会有很多读者会说:“21.3%这个数字一定有水分!我看身边情况绝不止20%!”

在各种网络平台,我们确实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文字或图片,向公众述说着这样一个情况:每一届应届本科毕业生都在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总体失业率却呈现稳中有降,这种认知上的矛盾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失业率数据,对不同的失业群体进行分拆。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

先看年龄,上图呈现了16-24岁人口失业率和25-59岁失业率的变化。可以看到,在青年失业率屡创新高时,25-59岁人口的失业率在2023年6月仅为4.1%,达到了该口径出现以来的最低值。

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

再看学历,上表呈现了四类学历人口从2023年2月到6月的失业率变化。不难发现,初中以下学历、高中学历的失业率,在近几个月出现了明显下降。大专学历的失业率也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唯一保持失业率上升趋势的,正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口。

很遗憾,我们并不能获取青年人口中分学历失业率的具体情况。但综合上述两张图的特征,不难做出这样一种推断:总体失业率的下降,和青年失业率的上升,两者同时存在可能并不矛盾,而是反映了宏观经济波动的背景下,就业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经济波动中,似乎在就业市场上主要受伤的都是高学历的青年人。

为了进一步支持上面这个推断,我们试图从招聘数据中找到答案。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数据团拥有从2015年到现在绝大部分招聘网站的招聘广告数据。每一条招聘广告,常常会包含经验要求和学历要求。

在2023年7月的招聘广告中,排除教育、经验没有明确需求的招聘,我们使用的招聘数据一共包含大约500万个岗位的招聘,他们的教育-经验要求分布如下:

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招聘数量最多的教育-经验组合,是1-3年经验的大专学历劳动者,其次是有3-5年经验的本科学历劳动者,以及1-3年经验的本科学历劳动者,和3-5年经验的大专学历劳动者。合并起来看,对经验在1-5年的大专或本科学历劳动者的需求,占据了所有招聘岗位的66%左右。

那么16-24岁的高学历青年人口,在上述的表格中处在什么位置呢?我们用红框突出了这样的人群,包括没有经验或者是仅有1年以下经验的本科或硕士学历的劳动者。这部分岗位,占全社会当月总招聘的3.96%,不到4%。

接近4%的比例,是高还是低?我们需要从历史数据中观察,寻找参照。下表列出了2021年7月时的情况:

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

可以看到,2021年7月时,红色方框内的招聘,占总招聘的5.6%。对年轻高学历人口的招聘占所有招聘的比例,从2021年7月到2023年7月减少了29%。

当我们将数据进一步向前推至2018年7月时,下表出现了更明显的变化。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

在2018年7月,方框内的比例高达8.2%。对年轻高学历人口的招聘占所有招聘的比例,从2018年7月到2021年7月减少了32%。

从占总招聘的8.2%,下降到不到总招聘的4%,对年轻、高学历但是没有经验的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下降。那么,对哪些人群的需求增加了?

年轻、高学历,但有经验的人口。

学历需求为大专的招聘,在总招聘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39.22%下降至2023年的38.47%,看似只减少了0.75%,没有多大变化。

但在经验结构上,无需经验或者只需要1年以下经验的比例却减少了4.96%,要求3-5年经验或者5-7年经验的招聘占比却逆势上升了4.66%。

学历需求为本科的招聘,在总招聘中的比例从2018年的35.5%上升至2023年的50.79%,有15.29%的上升,但是无需经验或者只需要1年以下经验的招聘比例却逆势下降了4.62%,只有需要经验的岗位的比例在快速上升。

下图列出了学历需求为本科的岗位中,各类不同经验需求的岗位比例。可以看到,越是需要经验更多的岗位,需求比例也上升越快。没有经验的岗位需求下降了72%,十年以上经验的岗位需求上升了211%。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折线图

从2018年到2023年,所有岗位的平均经验需求,从2.42年上升至3.41年,几乎上升了整整一年。给学历很高但没有经验的年轻人留下的位置,越来越少了。

到这里,我们发现了总体失业率和青年失业率背离的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原因:市场仍然需要劳动力,对高学历劳动力的需求也还在增加,但越来越看重工作经验,对没有经验的高学历青年劳动力需求反而在下降。

▍结构性问题:学历信号的减弱

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和加勒比各国在内的不少国家,都曾经历过20%以上的青年失业率,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之后,各国普遍都得出了下面这个结论——解决青年失业,关键在于如何让年轻人获得第一份稳定的工作而获取经验。

如果一个年轻人能够找到第一份工作,那么他之后的失业率就会骤降;但若是这个年轻人迟迟无法找到第一份工作,只能通过非正式就业(零工、兼职)来维持生计,就会无法积累正式工作的经验,同时出现学历的贬值,无法与更年轻的人竞争,从而距离正规劳动力市场越来越远。

这种现象,被加勒比各国的学者们解释为“无经验的陷阱”,即一旦你无法获得经验,就会越来越缺少找到工作而必备的工作经验。

聪明的读者想必已经发现,这里有一个悖论:“社会新鲜人”们想要更好就业,第一份可以积累经验的稳定工作是关键。可是企业又越来越不需要没工作经验的求职者。

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让年轻人“放平心态放低身价”之类的谆谆教诲,对青年失业率问题的缓解并没什么价值。

我们要研究的是一个动态,“无经验的陷阱”始终是存在的,但为什么这个陷阱正在变大?

这些年来,企业为什么越来越倾向于有经验的劳动力,为无经验的高学历年轻人留下的位置却越来越少?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一项回归,用每一份工作的教育需求和经验需求,去解释这份工作的工资,回归式如下:

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

我们使用从2015年到2023年每一年的招聘数据进行以上回归,记录每一年的两个系数,即教育和经验的回报率。分别表示每多受到一年教育/多获得一年工作经验时,工资能够增长的幅度,如下图所示: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2015年到2023年,教育的回报率始终在下降。在2015年时,招聘广告的教育需求每增加一年,该职位提供的工资上升超过8%。到2018-2021年,每增加一年教育需求,工资上升的幅度下降到5%。这个上升的速度到2022、2023年再进一步下降至2%-3%。

与此同时,经验的回报率却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时,招聘广告每要求多一年工作经验,会提供5%左右的工资上升。这个数字在2019年后上升至8%到9%左右。

如果将招聘广告提供的工资理解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均衡价格,图上的两条线代表的正是教育和经验分别对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起到的作用。

教育回报率下降,开始低于经验的回报率,说明企业与其选择一名学历很高但是没有经验的劳动者,宁愿选择学历相对低一些,但是经验更丰富的劳动者。

一句话——企业不再依赖学历选择人才了。

这种现象,可以将其称之为“学历信号的消失”。

高等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够起到两种作用,一种是培训作用,使得你的劳动技能更高,工作能力更强,干活儿干得更麻利,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收入;另一种是信号作用,企业在不清楚求职者真实能力的情况下,通过教育水平(学历or文凭)去筛选求职者,毕竟能从千军万马中考上更好学校,获得更高的学历的人,大概率都不简单。

但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动和高校扩招,学历的信号作用正在减弱。下图我们画出了从2003年到2022年的高考录取率,每一个点代表的是当年的高考录取人数除以18年前的出生人数,比如图中的最高点2021年,代表的就是2021年的高考招生人数997万,除以2003年的出生人口数1373万(按照2020年人口普查的分年龄人口回溯),等于72.6%。

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

2003年出生的人口,有72.6%将能够获得高等教育,而这个比例在十多年前还不足20%——1985年出生,2003年高考的人们,当年的高等教育录取率只有19.5%。

原本希望通过学历来判断应聘者能力的企业,会发现他们的办法越来越不灵了,之前能够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能力前20%的指标,目前只能说明这个人是否属于前70%。

所有能力迥异的劳动者完全混杂在了一起,企业要从中找到一个高能力的人才,也就只能通过其他指标——包括高于岗位要求的学历、更名牌的学校等等,又或者更加简单直接一些,看是否有工作经验。

在这个充满摩擦的劳动力市场上,每个劳动者能够发送的信号是有限的,而企业能够接受到的信号也是有限的。如果劳动者发送的信号不够强,无法让企业辨别出来,那么他就必须提高自己发送信号的能量,直到被听到为止。

要么是延迟走出教育体系的时间,在本科毕业后为自己武装上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然后只是为了找一份本不需要研究生学历的工作。

要么是早早地在大学一年级暑假就进入实习,以此来积累经验,让自己能够在毕业时从占本届人口70%的高等教育毕业生群体中脱颖而出。

对于前一种选择,考研热潮正是其体现,与之相伴的是一些传统认知中并不需要研究生的职位,出现了名校研究生扎堆申请的情况。而对于后一种选择,不少企业也发现,一些以往没有人想要做的枯燥工作,现在竟然成了实习同学眼中的香饽饽。

上面这两种情况,在当下的媒体中,常常会简单以“卷”来形容。可我们必须理解背后的无奈:

当学历逐渐失去了信号作用的时候,年轻的高学历劳动者,如果不“卷”,便会在劳动力市场上逐渐失去他们的位置——这批人中的大多数当然最终还是能够找到工作的,但是正在被抛下的人们不断增加,这正是青年失业率逐年增高所反映的现实。

▍结语:最好的应对时机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青年失业率快速上升,但总失业率却稳中有降。结合招聘数据可以发现,受伤的主要是这样一群人——高学历、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青年人。与其将青年失业率的高企归因为单纯的短期宏观经济波动,我们更关注背后的“学历信号减弱”问题。

在长期人口变化和教育供给增加的共同作用下,高等教育在人口中的覆盖率快速扩张,学历的信号作用在近年来逐渐消失,使得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下降。

一方面是高学历没经验的青年人失业,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人想要增强自己的发送的信号,选择了“卷”,卷考研、卷证书、卷实习。而企业则仍然无法从刚毕业的青年人这里接收到足够区分能力的信号,因此选择了更保守的招聘策略,他们放弃了学历信号,优先考察工作经验。

在双方的博弈下,“无经验的陷阱”被扩大了,没有卷出头的年轻人们,越来越可能落入其中,难以脱身。

要应对青年失业率快速提高的现象,短期内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答案。因为相比于短期经济波动,青年失业的问题更可能来自长期和结构性的各类因素,最好的应对时机或许是在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

往者不可追,那么我们必须在当下做出足够的对策,来应对今年已经积累下来,明年规模可能更大的青年失业人群。例如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与企业的匹配率;或是对雇佣校招年轻人的企业进行各类税负减免甚至补贴等等。

一旦被市场抛下这批高学历青年劳动者在进入社会的头几年总是无法找到正式工作,那么未来回到正式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就将进一步降低,经验的回报被在正式就业市场找到工作的幸运儿们不断拉高,学历的信号作用则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降低,“光有教育没用,得有经验才能有生产力”将成为不断自我实现自我增强的论断,“无经验的陷阱”会进一步扩大。

从前文的图中可以看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和加勒比诸国,青年失业率一度高企后,就再难回到较低的水平。短期的问题不能妥善应对,就将转化为长期的顽症,成为刺激经济也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未来,比起短期的经济波动,更需要我们重视与规避。

最后,加上星辰大海本人的一句话评价:经验升值,学历贬值,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成为祭品。

我国失业率仅4.1%,为何感觉周边失业人很多?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行业和职业涌现出来,为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我国的就业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更加注重对就业市场的支持和保障。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我国失业率的下降。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失业率图表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

然而,虽然我国的失业率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4.1%的失业率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就业政策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4.1%的失业率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失业率图表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

但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周边失业人群远不止这个数据?这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失业率统计存在一定的偏差。失业率的统计是通过抽样调查和行政登记等方式获取的数据,而抽样调查的样本数量和行政登记的覆盖范围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统计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此外,一些失业人员可能没有参与统计调查或者没有被正确地统计进去,也会导致统计结果的不准确。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失业率图表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

失业人员的分布不均匀。虽然我国的失业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在一些地区或者行业,失业率可能比较高。例如,一些重工业城市的失业率可能比较高,或者一些夕阳产业的失业率可能比较高。因此,我们周边的失业人员可能比较多,这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的失业率很高。

失业率图表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

失业人员的感受存在主观性。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主观的,同样数量的失业人员,在不同的人眼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例如,一些人可能会更加关注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从而感觉到周边的失业人员很多,而另一些人可能会比较少关注这些情况,从而感觉到周边的失业人员比较少。

所以说,我们周边的失业人员数量和我们的感受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的失业率很高。为了更好地了解失业率的情况,我们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地制定和实施更加有效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失业率图表

为了更好地了解失业率的情况,我们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变化,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了解就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影响,从而更好地制定和实施更加有效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失业率图表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

不可思议!5000万人失业,人口崩溃即将到来!谁在幕后操纵?

近三年,疫情席卷全球,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沉重的冲击。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公司面临裁员降薪,甚至有中小型企业倒闭。这场危机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陷入了失业的困境。对此,有人指责美国操纵局势,但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失业人数究竟有多少?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以及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

在社会上,失业问题逐渐升温。根据数据统计,目前有大约20%的年轻人面临失业,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特别是16-24岁年轻人,约有2.6亿人,据估算,其中大约有5000万人陷入了失业的境地。这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更意味着许多家庭陷入了煎熬和拮据。这些年轻人被迫背负着家庭的重担,有的不得不从事送外卖、网约车等新兴行业,但很多人依然难以摆脱失业的困局。

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

然而,有趣的是,我们周围似乎并没有看到这么多失业的人。这是否意味着那5000万人失业的数据并不真实?事实上,这个数字没有包括到灵活就业人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国家鼓励年轻人积极创业和自主就业,许多年轻人选择成为灵活就业者,其中绝大多数年龄在30岁以下。这些人往往被视为灵活就业人员,而且数据显示,目前失业人群主要集中在低学历人群中,如从事餐饮和酒店行业等劳动密集领域。这些行业在疫情期间受到了巨大冲击,因为人们待在家里不外出用餐,旅游业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相关产业难以发展,只好进行裁员。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折线图

失业问题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单一因素能解释的范畴。除了国内经济形势,国际经济形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外贸行业近年来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下行导致各国都在削减支出,包括外贸。虽然我国实施了开放政策,但外贸订单却并不如预期那样丰富。制造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尤其是年轻人,但随着订单减少,许多工厂停止招聘,甚至搬迁到成本更低的地区。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

与此同时,一些人声称美国对这一局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美国一直不友好,但失业率问题主要根植于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与美国的关系较小。失业率高主要是因为制造业岗位减少,尤其是外贸行业。然而,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发展更多的技术型人才。这也需要政府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鼓励年轻人多元发展,提升人才素质。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折线图

尽管当前情况困难,但我们相信中国经济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人口素质的提升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而政府也将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因此,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分享您的建议和看法。

中国失业率折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

2023年失业率大爆发,是何原因?还会持续多久?

2023年失业率大爆发,是何原因?还会持续多久?

在人们意想不到的2023年,全球经济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面对着失业率大爆发的困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几乎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这场失业潮的冲击。那么,造成这场危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种不确定的时期将会持续多久?

全球产业结构的巨大转变是导致失业率大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传统产业逐渐被新兴科技领域所替代。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很多传统工作变得多余,导致大量员工失业。在此背景下,人们被迫面对长期失业或转行的困境。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失业率最新数据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也是失业率激增的重要原因。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使得众多企业陷入困境。减少投资和开展新项目的需求,导致大量岗位被冻结或消失。失业的恶性循环开始形成,消费减少进一步削弱了经济脆弱的复苏势头,使得失业率持续攀升。

全球卫生危机的爆发也是导致失业率暴增的重要因素。2022年至2023年的COVID-19疫情对各个国家和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旅游、餐饮、航空等行业几乎全部停摆,许多中小企业无力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不得不宣布倒闭,导致大量员工失业。即使疫情得到控制,但经济恢复仍需时日,失业问题不可忽视。

那么,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形势,失业率大爆发会持续多久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人们普遍对于经济的复苏和就业市场的恢复充满着期待,然而,要实现这样的愿望需要时间和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失业群体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力度,努力扭转就业状况。同时,全球合作与经济复苏的推进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共同努力,促使全球经济形势尽快向好,才能实现就业市场的真正复苏。

2023年的失业率大爆发是由多个复杂因素所致,包括产业结构转变、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卫生危机等。这场危机的持续时间不确定,但政府和全球社会的共同努力将是化解这一困局的关键。只有通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加强经济合作,才能让失业率逐渐回归稳定,并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细看5月就业:这5组数据持续下降,什么信号?

最新就业数据显示,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连续3个月下降

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相关数据。就业方面,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

第一财经梳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以及发布会信息发现,5月就业数据中,有5组数据(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进城务工农民工失业率、初中及以下学历调查失业率、高中学历调查失业率)出现下降,1组数据(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暂在高位。

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连降3个月

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4月持平。对照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月度数据可以看到,在2月达到5.6%之后,3月下降为5.3%;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1月下降0.3个百分点,比2月高点时下降0.4个百分点。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失业率图表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

从劳动力年龄结构看就业情况,5月,16-24岁、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20.8%、4.1%。对照4月数据,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下降了0.1个百分点;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提高了0.4个百分点。

怎样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理解青年人调查失业率的持续攀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15日的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称,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民经济整体恢复向好,稳就业政策持续显现,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分年龄看,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继续下降。5月份,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为4.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下降,说明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而且还在改善。从群体看,进城务工农民工失业率继续降低。5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下降,农民工就业总体向好。”付凌晖称。

付凌晖也谈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青年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高技能人才短缺, ‘求职难’和 ‘招工难’并存,促进就业供需总量平衡、结构合理,仍需要加力。”

付凌晖称,总的来看,青年失业率处在高位。从总量看,初步测算,5月份,16~24岁青年人总量大概有9600多万。16~24岁很多是在校学生未真正进入到劳动力市场,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有3300多万,这3300多万当中有2600多万已经找到工作,大概有600多万目前还在寻找工作。

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失业率图表

初中及以下学历调查失业率连续下降

统计局数据显示,在5月25-59岁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高中学历、大专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4%、4.4%、4.1%、3.2%。

对照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月度数据,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在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中,不同学历劳动力群体失业率情况也呈现不同趋势:初中及以下学历5月调查失业率比2月下降1.3个百分点;高中学历下降0.8个百分点;大专学历整体平稳,在3月略降0.1个百分点之后,5月又回升0.1个百分点;本科及以上学历出现略微升高的趋势,5月比2月高0.2个百分点。

失业率图表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_中国失业率走势图2020

4月中下旬,国家统计局网站曾发布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解读一季度就业数据的文章。

在文章中,王萍萍总结了一季度青年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原因:一是2023届高校毕业生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二是高学历(大专及以上)青年比重升高。初步测算3月份城镇青年9637万人,没有参与劳动力市场的青年6418万人,主体为在校学生;参与劳动力市场的青年3219万人,其中就业人数2587万人、失业人数632万人。

“失业青年中已经毕业的青年386万人,其余246万人主要为有就业意愿的2023届应届生。”王萍萍4月下旬分析称。

王萍萍当时分析称,随着高学历青年逐步落实工作,失业率水平会有所下降。

关于5月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付凌晖在15日的发布会上总结了三点原因:一是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对就业带动增强;二是服务业增势较好,促进就业容量扩大;三是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助力就业改善。

“下阶段,随着经济持续好转,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有较好支撑。”付凌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