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时金融和经济状况的理论分析:上风国货币汇价会升值?

文|周宪

今天我尝试用一​​些基本的金融经济理论来谈谈战争时期的金融经济状况,这也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话题。当然,为了应对现实,我会用这些理论来验证俄罗斯目前的状况。

第一种理论是,在战争中,占上风的一方的货币会升值。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常识,比如心理效应,比如人口、生产力和资源的增加,但有一种众所周知的理论却很少被提及:

“占上风”意味着获得新的土地,这意味着更多的人会使用占上风国家的货币,从而导致该国的汇率上升。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马克汇率上升的一个例子,尽管战争花费了大量资金。

另一方面,当战争不顺利的时候,货币就会从沦陷区“回流”,因为一旦沦陷,该地的货币就不能再流通,只能运回当地使用。这就好比国民党在战争失败的时候,法币和金元券就不断从解放区“回流”,所以无论财政政策多么健全,也承受不住。

毋庸置疑,货币的价值与一切资产一样,是由未来的“预期”决定的,因此,当战争中有一方处于劣势时,其货币汇率就会遭遇惨败。

用上述理论来解释俄罗斯卢布为何如此强势:除了资源价格上涨、普京要求用卢布购买俄罗斯资源外,俄罗斯新增了1000万人口,仅凭这一点土地和人口对卢布的新增需求,就是上涨的巨大动力。

第二种理论是:第一产业是资源,第二产业是生产,第三产业是服务。经济越发达,第一产业的相对价格就越低,反之,第三产业的相对价格就越高。

这就是我常说的一句话: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会炒作最牛、最值钱的股票,但当牛市进入第三阶段时,人们往往会炒作最垃圾、最没有价值的股票,甚至是非同质化代币(NFT)和艺术品,它们的涨幅比垃圾股还要快。

所以当世界经济繁荣的时候,金融经济跑得最快。1992年华尔街大亨们搞垮英镑,1997年制造金融危机,都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最快的时候。但是当战争爆发,中美脱钩,全球生产链重组的时候,谁拥有资源谁就受益更多。这就好比房价下跌的时候,农田是最能保值的土地。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图片及资料来自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处。

未来互联网经济会取代实体经济吗?(深度好文)

实体经济没有实体经济_实体经济没有投_没有实体经济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悄然改变了国家之间的关系。 随着高科技企业不断涌现,一些高薪工作岗位也随之出现。 以互联网为例。 许多人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 以前需要跑很多地方才能买到的东西,现在足不出户就能买到。 如今,互联网正在迅速发展。 有些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第一眼就瞄准了这些职位,因为这样可以赚更多的钱,挣钱也快。 往里面钻。

之前很多人都说过,未来互联网经济将会取代实体经济。 您认为可能吗?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被互联网经济取代,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尽管许多西方国家非常重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但他们从未放弃实体经济。 他们的实体经济不在国内发展,而是在海外国家建工厂,但掌控权还是自己。 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在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同时,仍然保留了实体经济的模块。

那么互联网经济能否取代实体经济呢? 我国用14年的惨痛经验告诉世界,这种做法根本行不通。 因为一旦实体经济被互联网经济取代,就会发生非常可怕的事情。 其实,通过这次疫情,大家都能切身感受到。 实体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多重要? 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的命脉。 如果失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一切都会像泡沫一样,轻轻一碰就会灰飞烟灭。 。 因此,如果仅仅依靠互联网经济,一旦真正发生灾难,互联网经济就很难扛起大旗。

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口只有几千万。 二战期间,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近5亿。 为何在二战时面对如此小国的入侵却能拥有如此巨大的优势? 总结原因,我们发现日本的军工在二战期间就已经相当发达,大量的实体工业为日本提供了武器的稳定产出。 如果当时我国的军工也很发达的话,日本可能连进去都进不去。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我国认识到了实体经济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的强大和重要。

疫情之下,很多企业确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人少、货积压、资金周转紧张。 疫情的影响让实体经济雪上加霜,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每一次危机都意味着新的危机。 机遇正在酝酿。

跨行业联盟并不是一个新词。 这是汇聚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企业,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非常理想的方式。 跨行业联盟在西方发达国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中国,这种模式几乎还处于概念阶段。 科一哈是一个在国家政府支持下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跨行业联盟平台。 它允许各个实体商店实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 通过收集一些非竞争性跨行业合作伙伴的流量,为彼此创造附加价值,形成和谐共赢的O2O商业生态系统。

因此,我们在努力维持实体店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善于发现、接受、尝试新的机会。 这是实体店长久生存的核心秘诀。

一文释疑:什么是数字货币、什么是数字币、什么是货币!

HellO,大家好,欢迎关注天阅财经观察,每天8分钟,财经微扫盲。关于房价的视频和稿子已经双双被枪毙了,所以注定无法和大家相见,如果确实对这一块感兴趣的,可以私信给我,单独交流。

前几天一则关于央行将发布的数字货币DECP的消息火遍全网,后来虽然经过证实,尚在讨论阶段,但是依然引起了网上的热议。

金币本位制下决定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基础是 ._金币本位制下决定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基础是 ._金币本位制下决定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基础是 .

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主要说四个问题:

1、 什么是货币?

2、 数字货币和空气币有什么区别?

3、 美元的发展历程及其锚定物的变迁?

4、 数字货币是否会成为美元继石油之后的科技之锚?

开篇先给大家说一下我们央行研究的数字货/币是可信的,它和那些空气币不一样。那这里我们就要弄清楚为什么不一样,先简单的定义一下,一般号称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披上神秘色彩的,用来给大家炒作的,各种各样的B都是数字/B。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的讲一下,这两种B都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先讲一下什么是货币,货币是人们用于交换、贮藏、价值表示的一般等价物。一开始是实物货币,比如我们曾经用过羊、铜钱,黄金、白银作为一般等价物。元代开始出现了有政府信用背书的信用货币——我们日常使用的纸币。纸币的本质可以理解为政府的信用符号。现在而言,只有政府信用背书的才能被称之为货币,大家记住,能被称之为货币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信用背书。没有政府背书的各种B都不可靠,都是耍流氓。

那什么是数字/货币?很简单,就是信用货币的载体变了。过去发你一张纸币作为信用符号,现在技术进步了,用数据也可以当做信用符号用,所以就把纸币变成了电脑中的数据包,这就是数字货币。我们可以将数字/货币理解为是一种纸币的变形。能成为货币的,不管是纸币也好,还是数字货币也好,都是有政府信用背书的。比如中国政府将要发行的DECP。如果发行成功,那么这就是一种有政府信用背书的数字/货B,可以完全理解为跟纸币一样使用,在法律地位上等同于国家的主权货B,只不过它是一种数字化的形态而已。

那什么是数字B?没有国家主权信用背书的B就只能称作为数字/B。像币/圈炒的各种各样的B都是数字/B,这些数字/B是不具有发行信用。它们既没有类似黄金石油这样的锚定物,也没有政府信用尽心担保,本质上就是空中楼阁。但是数字/货币与数字/B完全不是一回事。数字/B最后很容易就沦为了收智商税和割韭菜的工具。

数字/B里面有些特殊的,比如比特/B比一般的数字/B要好一些,因为历史久,规模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流通性特征,具有一部分信用属性,但不完整,比如在很多国家明面上是不可以交易的。

数字B与数字货币经常被混为一谈是某些坏人刻意为之。有些人别有用心的人把数字/B也称为货币,这是非常可恶的。有些不懂的老百姓,就因此上了当,最后被割了韭/菜。大家可以关注这些数字/B,他们一般都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把自己和货币混为一谈往脸上贴金,还有就是披上神秘外衣比如区块/链技术。凡是把自己和货币类比,或者把自己称为货币的都是耍流氓,离这些流氓越远越好,不要看别人偶尔赚了一次钱就眼热,这不是投资,甚至连投机都算不上,很大部分就是智商税。

B/全都是坑,投资需谨慎。有些坏人创造某个数字/B就是为了割韭菜。

那么理解了货币、数字货币、和数字币之间的基本原理,我们接着往下说.

Libra是全球首家大型网络巨头发起的加密币,除了Facebook之外,Visa、Mastercard、Paypal、Uber等大机构都参与其中。Libra是Facebook新推出的虚拟加密货币。其主要有三个目标:

1、建立稳定的无国界加密货币;

2、建立全球化分布式银行/记账系统;

3、像美元一样,建立一个以Libra为核心的全球数字货币体系;

Libra能否如愿以偿呢?我们一起来分析。Libra本身也不具备政府信用兜底,所以它只能选择一种类似于金本位的方案,用锚定物来为自己背书。但是锚定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金本位,金本位货币为什么最终没有走下去走下去呢?让我们从美元走过的路程来看。

二战之后美元是如何成为世界货币的?第一阶段靠的就是黄金之锚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货币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金本位货币发行制度,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倡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作为储备发行国,美国对世界承担了两项基本责任:首先美元与黄金挂钩,通过黄金锚定美元来维持体系内成员国对美元的信心;其次是保障向世界足量供应美元保障国际结算、清偿、流通。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美元作为核心货币直接与黄金挂钩,每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其它各国货币按照固定汇率联系美元并通过包括买卖在内的各种手段保持与美元的汇率波动维持在1%以内。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质上就变成了以美元为基础的金本位货币制度,该货币体系下,多数国家的央行开始不再储备黄金,而改为储备美元,而美元则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唯一的世界结算货币。

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固有缺陷,在该体系中,美元同时承担了维护美元币值的稳定和为世界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发展提供足够的清偿能力的两项矛盾的职能,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两难”。由于预见到了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以美元为中心的平价体系最终必然会崩溃,因此1972年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与黄金脱钩,各国货币体系从变相的金本位转回了信用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与多种汇率形式并存的牙买加体系,多数主权国家发行的货币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进行流通,而不再以任何贵金属挂钩。在这种信用货币体系之下,一国货币的币值、汇率和稳定性由国家综合实力决定,世界货币体系格局逐渐形成了今天以美元为首一超多强的局面。比如我们看到在欧债危机中,地中海诸国因为债务危机爆发导致国家信用等级下降,同时这些国家的货币对外也一同贬值。这标志着金本位的崩溃与信用货币的兴起:美元从此进入了第二阶段信用之锚

布雷顿森立体系解体之前,欧洲国家陆续从二战的破坏中走了出来,经济复苏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尚未解体的时候,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在该体系内抛售美元大量兑换黄金,这使得美国的黄金储备开始下降,同时越战、国内黑人的民权运动等因素连累美国国内产生了大量赤字,美联储不得不通过增发美元来应对赤字,这又导致美元贬值,继而刺激其它国家继续抛售美元兑换黄金。内忧外患之下1971年尼克松政府单方面宣布,取消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例,次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20世纪60年代中期,石油逐步取代煤炭成为现代工业中最重要的原料。由于石油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甚至被称作工业血液。由于石油及相关石油产品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作用,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为了维持其超级货币的地位,选择了石油作为新的锚定物。美国很快和沙特达成协议,沙特作为当时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宣布今后国际贸易中所有石油及相关产品只接受美元进行结算,作为回报美国向沙特出售武器并提供军事保护。由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业都离不开石油,于是美元在脱钩黄金之后通过挂钩石油再次成为了世界货币。这时候美元进入了第三阶段,也就是现在的石油美元:石油之锚

但是在现实实践中我们发现,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单极结算体系中,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金融体系正在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于是很多国家都有突破美元单极货币体系,建立多极货币体系的强烈要求。而美元为了维护其作为世界货币的超级地位,也一直不断的在寻找相应的锚定物。

Facebook推出的Libra的引发了广泛关注,绝大多数人认为,Libra的出现会带来许多新的东西,例如全新的跨国结算方式,和巨大的商业价值。Facebook在Libra的白皮书中声称其将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为全球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结算方式。但是当我们更加深入的研读白皮书之后,我们发现,Libra使用包括美元在内的一篮子强势货币进行锚定,使得Libra具备货币的功能。我们知道美元是由美联储发行而不是由美国政府发行,而美联储是由美国私人银行组成的银行组织,Libra的情况很可能和美元相似,想要建立全球通用的无国界数字货币-即数字版的世界货币;建立全球化的分布式记账系统,经过升级之后随时可以转变为全球化的分布式数字银行体系;最终形成以Libra为核心的无国界数字货币体系。是不是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心路历程有些相似?这还不算完,众所周知国际石油价格从2008年高点的147美元一桶一路跌至今天的18美元一桶,美元有了寻找新锚定物的动力,而Libra的三个目标一旦实现,就完全可以变成美元的科技之锚,Libra也很有可能是美元抛弃石油拥抱科技的序曲。

世界货币在国际结算中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拥有铸币权的国家将会获得诸多好处,从二战以来美军打的多场战争,有很多都是为了捍卫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我们再来看一下Libra的货币篮子,虽然libra是加密数字货币,但是与比特币不同,Libra像主权国家发行的信用货币一样,其价值是以真实资产储备来进行锚定的,这意味着Libra的每一个货币单位的背后都有一篮子主权货币或政府债券进行支撑,虽然它贴着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这些标签,但是其本质上已经是一种和美元类似的主权货币。Facebook对外宣称,Libra不会与黄金挂钩,也不会与单一主权货币挂钩,将会采用一系列币值稳定的主权货币和政府国债进行抵押,当前其使用美元、欧元和英镑资产作为储备货币,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将Libra发展为国际支付结算的金融基础设施。

应该注意到,人民币并没有被纳入libra的货币篮子中去,当libra实现了其作为全球支付结算金融基础设施的目标后,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将会更加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