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战争时金融和经济状况的理论分析:上风国货币汇价会升值?

2024-06-28 08:06

文|周宪

今天我尝试用一​​些基本的金融经济理论来谈谈战争时期的金融经济状况,这也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话题。当然,为了应对现实,我会用这些理论来验证俄罗斯目前的状况。

第一种理论是,在战争中,占上风的一方的货币会升值。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常识,比如心理效应,比如人口、生产力和资源的增加,但有一种众所周知的理论却很少被提及:

“占上风”意味着获得新的土地,这意味着更多的人会使用占上风国家的货币,从而导致该国的汇率上升。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马克汇率上升的一个例子,尽管战争花费了大量资金。

另一方面,当战争不顺利的时候,货币就会从沦陷区“回流”,因为一旦沦陷,该地的货币就不能再流通,只能运回当地使用。这就好比国民党在战争失败的时候,法币和金元券就不断从解放区“回流”,所以无论财政政策多么健全,也承受不住。

毋庸置疑,货币的价值与一切资产一样,是由未来的“预期”决定的,因此,当战争中有一方处于劣势时,其货币汇率就会遭遇惨败。

用上述理论来解释俄罗斯卢布为何如此强势:除了资源价格上涨、普京要求用卢布购买俄罗斯资源外,俄罗斯新增了1000万人口,仅凭这一点土地和人口对卢布的新增需求,就是上涨的巨大动力。

第二种理论是:第一产业是资源,第二产业是生产,第三产业是服务。经济越发达,第一产业的相对价格就越低,反之,第三产业的相对价格就越高。

这就是我常说的一句话: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会炒作最牛、最值钱的股票,但当牛市进入第三阶段时,人们往往会炒作最垃圾、最没有价值的股票,甚至是非同质化代币(NFT)和艺术品,它们的涨幅比垃圾股还要快。

所以当世界经济繁荣的时候,金融经济跑得最快。1992年华尔街大亨们搞垮英镑,1997年制造金融危机,都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最快的时候。但是当战争爆发,中美脱钩,全球生产链重组的时候,谁拥有资源谁就受益更多。这就好比房价下跌的时候,农田是最能保值的土地。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图片及资料来自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