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黄金价格

原油价格要怎么走?

原油市场行情_美伊冲突国际油价波动趋势_中东地缘政治危机原油市场供需分析

市场对这次中东地缘政治危机的恐慌,只持续了几个小时,和过去的pattern明显不同。美伊冲突,消息传出国际油价蹿升5%,全球股市震动,但是市场很快恢复了平静,美股再创新高。市场感到震撼,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产油国发动石油战争的记忆,当时汽油价格飙升,失业率高企,经济增长蹒跚,全球经济出现了滞涨局面。市场之后恢复平静,是意识到现在的世界经济与五十年前大不相同。美国已经变成石油净出口国,俄罗斯与OPEC同床异梦,阿拉伯国家也早已没有当年的同仇敌忾之气势。同时世界经济结构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制造业所占比重大降,服务业对能源的需求小很多。而且可再生能源、页岩气能源产量均大幅上升。

直接验证原油市场供应灵活度的指标有四:OPEC成员国立即能释放的闲置产能约200万桶/天;新兴市场原油库存远高于历史水平,特别是沙特和中国;全球原油需求对油价的需求更具弹性;战略储备库存依然高企,特别是美国,意味着油价涨超75美元之后战略储备可能被动用。此外,70美元/桶的价格也增加了原油生产商增产的动力。虽然沙特上个月严格遵守了承诺减产协议,令12月OPEC石油产量环比下降了5万桶,但回溯特朗普上台这段时间以来,油价涨得美国高呼受不了之际,特朗普哪次发推特施压沙特不遵命?

上周三公布的上周美国EIA原油库存增逾110万桶,四周来首次增加,而市场预期减少300多万桶,上周汽油库存增加910多万桶,增幅创三年新高。正在进入夏季驾驶旺季到来前的燃油需求疲软期,库存增长提醒大家,某种程度上油市还是供过于求。WTI原油跌破60美元趋势已经开始转弱,目前布油基本面的支撑价位在63美元,WTI原油支撑价位在57美元。美国原油库存数据进一步佐证了短期市场供应充足,这意味着下方还有一定的空间,回调结束尚需等待几日,短期油价我们看跌至57美元附近。

目前原油市场对供应端担忧还是很乐观的,没有出现明显的供应中断,原油市场看跌情绪较重。原油市场利空消息较多:第一个,特朗普称,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我们不需要中东的石油”。第二个,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逾110万桶。燃油需求疲软,库存增长,某种程度上油市还是供过于求。第三点,俄罗斯能源部部长指,减产不能够永远持续下去,到适当时候便应作出停止以保持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俄罗斯与OPEC的减产协议只会维持到2020年3月底。故此,油价我们继续看跌至57美元区域。

原油市场行情_美伊冲突国际油价波动趋势_中东地缘政治危机原油市场供需分析

黄金方面,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解,美伊冲突担忧消退,避险情绪降温,带动资金重回风险资产,全球股市将会上涨,美国股市将继续再创新高。另外,近期中美有望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消息,风险资产处于乐观氛围中,全球股市将受到利好。对于美国12月非农就业数据,在就业和经济周期处在如此尾端的时候,这些数字已经算难能可贵,毕竟12月美国假期较多。美联储通过继续量化宽松,阻止通货膨胀溢价推高美国长期利率,此举显然也是利空美债的。虽然持有黄金不会产生任何收益,还可能面临价值下跌的风险,但当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预期反映到出逃行动后,黄金市场也将面临抛售。

综上所述,我们对原油是看跌的看法,预计跌至57美元。我们对黄金白银空头抱有绝对的信心,黄金价格看至1500美元。

中行原副行长:黄金涨价≠货币贬值,金价变动更多地是受制于供求关系

时至今日,不少人仍习惯性地将黄金价格的上涨等同于货币币值的贬值。这种说法很有震撼力,但却并不准确,因为黄金价格的变动并不等同于货币币值的变化!

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演变_金钱等值_黄金价格上涨与货币币值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以黄金制作的金币曾经是全世界流通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货币,即使是纸币出现和广泛流通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纸币也主要是金本位制下的代币。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仍是以美元与黄金固定挂钩(一盎司黄金兑35美元,即美元仍属于金本位制货币,所以,美元也被称为“美金”),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相对固定挂钩,黄金价值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货币的币值。

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挂钩,全世界的货币由此脱离金本位制,转化为纯粹的信用货币。黄金则退出货币舞台,回归其社会财富的本源,其价值需要用货币加以标示,并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但时至今日,不少人仍习惯性地将黄金价格的上涨等同于货币币值的萎缩(贬值)。比如,一盎司黄金价格从1970年的35美元,上涨到2020年8月份一度突破2063美元,高峰时上涨了近60倍,有人以此说美元严重超发,大幅贬值近60倍。同样,在中国,一克黄金也从1970年的8.4元上涨到2020年8月份一度突破450元,高峰时上涨了近54倍,有人以此说人民币贬值近54倍。

这种说法很有震撼力,但却并不准确,因为黄金价格的变动并不等同于货币币值的变化!

一、黄金为什么必然退出货币舞台

货币自诞生以来,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其表现形态和运行方式等也一直在不断演变,旨在不断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更好地发挥功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从自然实物货币(包括规制化的金属货币)彻底转化为国家信用货币,并相应推动货币表现形态和运行方式、调控体系等发生重大变化。

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货币为什么必然从实物货币转化为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信用”到底是谁的信用、信用货币是如何投放出来的、如何监控货币币值变化并有效调节货币总量等相关问题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准确把握,很多看法和理论仍停留在金本位制纸币的阶段,难免产生诸多误解。

实际上,货币之所以必然从自然实物货币发展成为国家信用货币,是有其内在逻辑和规律的。

所谓“货币”,就是“货物”之“币”,“币”则是价值的单位和表现方式,这就决定了货币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价值尺度,是为货物(后来也发展到劳务等)的交换服务的,相应发挥着交换媒介的功能。

要充分发挥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就需要保持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要保持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就需要保证一国的货币总量能够与该国主权范围内、法律可以保护的可交易社会财富的规模相对应,能够随同可交易社会财富的增减变化而变化,具有可调性、灵活性。

这样,传统的自然实物货币,由于其实际供应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实物的自然存储量、开发与加工能力等因素,很难与财富规模的变化相适应,很容易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甚至在不同货币国家之间的贸易中,由于贸易的严重失衡很容易导致货币的严重失衡进而引发相互战争。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可交易财富的增长,实物货币必然要退出货币舞台,回归其社会财富的本源,其价值同样需要以新的货币加以标示。当然,黄金退出货币舞台,不代表黄金就没有价值了,黄金依然存在使用价值和储值价值。

货币则必然脱离自然实物,转化为纯粹的价值单位或表征物,其本身可以不再具有实用价值,可以成为纯粹的数字或符号。但它之所以能够被社会所接受,是因为一国货币是建立在整个国家可交易财富的支撑和社会信用基础之上,受到国家主权和法律保护的,所以,这种货币被叫做“信用货币”,也被称为“主权货币”或“法定货币”。

信用货币的“信用”,是国家整体的信用,而不是政府(财政)自身的信用或债务,并不是以政府税收为担保的(税收只能为政府债务提供担保);也不再是发行货币的中央银行的信用或负债(央行不再承诺货币持有人可以用货币向央行兑回黄金或其他任何东西),实际上是社会财富价值的法律权证(财富证券化)。

由此可以肯定:要想退回去再以黄金或任何其他自然实物作为货币,都是不可能的;即使运用新的技术,比照黄金的原理(如总量限定、阶段性产出量也被系统设定,严格排挤人为调控)设计的“数字加密货币”,也只能是一种数字资产或网络社区币,难以成为真正的流通货币;在国家主权依然存在,世界尚未实现一体化治理的情况下,要打造和运行超主权世界货币是不大可能的,即使是与一篮子法定货币结构性挂钩也同样如此,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设想很难实现。

二、信用货币的投放渠道与方式

实物货币的投放,取决于货币材质的取得和作为货币的使用。那么,脱离实物货币后,信用货币又是如何投放出来的呢?

这主要存在两大渠道和方式:

1.货币投放机构购买货币储备物投放基础货币

为确定货币币值,货币投放机构首先需要通过购买社会上最为认可的财富,特别是传统上曾经充当货币的黄金、白银,以及国际上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国际硬通货)等,作为货币的价值对标物(锚定物)和储备物。由此投放的货币,是最严格意义上的“基础货币”。

这种基础货币非常重要,但又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严格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否则,央行购买和冻结的社会财富越多,投放出来的货币总量就越会偏离可交易社会财富的规模,难以保持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甚至会使货币体系倒退回实物货币体系。

2.货币投放机构以发放贷款或购买债券等方式派生货币

在控制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情况下,社会上大量财富对应的货币需求如何得到满足?

这就需要货币投放机构通过发放贷款或购买债券等方式,按照约定条件将货币先期借给社会主体。由此投放的货币,相对于基础货币,属于派生货币。其背后的原理在于:由存在货币需求的社会主体以其已经拥有或约定期限内将会拥有的可货币化财富为依托,以增加负债的方式获取货币,并保证按照约定及时还本付息,由此引入社会主体共同对可交易财富的规模进行评估,相应投放货币,从而保持货币总量与财富规模的相互对应。

这样,信用货币的投放就越来越多地依赖社会主体对货币投放机构负债的扩张,没有社会债务的扩张,货币就很难投放出来。同时,货币的质量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负债的质量:如果社会负债大量存在坏账损失,但又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必然造成货币的超发(没有真实财富作为对应),货币就必然会相应贬值。

为保障货币质量,就必须强化借钱必还的规则落实以及坏账损失的处理,必须强化债权债务双方的财务约束,资不抵债的必须进行破产或重组,不能一味地维稳而掩盖问题、过度保护僵死的企业与金融机构。

其中,为强化货币投放机构的财务约束,就需要将其划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赋予其不同职责并实施不同的监管:

中央银行负责货币现金的管理,以及货币币值的监控、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由此,央行很难因资不抵债而破产,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其直接面向企业、个人等办理贷款或购买债券等融资业务,以及直接为政府提供透支或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央行原则上只能面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货币收付和再贷款,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

商业银行可以面对企业、个人等社会主体办理存贷款、购买债券等业务,即投放派生货币的职能主要交给商业银行承担。商业银行要接受严格的金融监管,资不抵债的同样要被重组或清盘。

这样,货币总量就包括央行购买储备物投放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扩大债权投放的派生货币;货币总量主要包括社会主体持有的现金与银行存款(存款机构相互之间的存款除外);货币政策的传导就形成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主体”的“二元体系”。

三、信用货币的币值监控与总量调控

由于社会财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分布极广,而且很多还存在上下游关系,经常转换形态与持有者,要准确掌握其实际的规模变化并相应控制货币的投放与总量非常不易,因此,只能选择部分与人们生活生存密切相关的最终消费品作为样本,形成社会消费物价指数CPI,通过CPI的变化(通货膨胀率)近似地反应货币币值的变化,据以调节货币的投放与总量。这就形成了货币政策体系,包括通胀目标确定与货币总量调节的具体实施。

其中,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世界各国普遍认可2%-5%的通胀率属于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温和通胀率”,货币政策目标普遍都设定在2%以上,而没有设定为零的。

需要注意的是,CPI的变化及其对货币币值的代表性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即使货币总量与财富规模总体对应,但由于各种财富具体的供求变化,也会造成货币流向发生变化,进而造成CPI发生变化。特别重要的是,随着各类金融交易市场的发展,货币总量中分流并沉淀到金融市场部分(各类交易保证金存款)越来越大,货币总量与CPI变化的相关性因而受到很大影响。所以,说“通货膨胀只是货币现象”并不准确,货币总量的增长率并不是必然等于社会物价的增长率。

同时,信用货币的投放主要取决于社会的货币需求,社会货币需求又受到人们对可交易财富价格变化的预期。总体上,受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一种商品的价格也会呈现提高态势,除非供应过剩甚至出现替代商品;社会财富价格上涨,又会带动货币需求与货币总量的扩张;货币总量的扩张,又会推动社会财富价格的上涨和社会货币需求的扩张。由此形成信用货币总量与社会财富价格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基本格局。

由此也造成:在社会处于供不应求、经济加快发展、货币需求旺盛阶段,通货膨胀就成为信用货币的常态。但这种状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社会遇到供过于求、经济发展下行、货币需求低迷状态时,就可能出现因社会主体主动收缩货币需求与负债规模而产生的货币总量泛滥下的通货紧缩局面。货币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需要控制货币投放时,是相对主动和有效的;而在应对通货紧缩、需要扩大货币投放时,则是相对被动和低效的,容易出现“零利率陷阱”。

面对市场流动性枯竭和经济严重衰退,严重威胁到金融市场和经济社会稳定甚至可能引发重大危机时,各国政府都会进行逆向调节,扩大负债与开支,并要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打破常规,实施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大规模量化宽松甚至财政赤字货币化。通过扩大货币投放、压低货币币值,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多地向扩大负债并相应扩大投放和消费,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的群体倾斜,无形之中剥夺和转移持有货币性资产群体的财富,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作用,货币政策财政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就使得信用货币体系下,社会负债与货币总量的增长必然超过社会可交易财富的增长。长期看,货币币值总体上必然呈现不断的贬值态势。

如果说货币从实物货币转化为信用货币,最重要的突破就是解决了货币供应僵化与不足的问题,那么,现有信用货币体系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货币很容易不断超发、总量难以有效控制。这种状况持续发展可能严重威胁货币体系的基础与信誉,需要高度警惕与尽快解决!

四、黄金价格变动与货币币值变化的关系

明确了信用货币的本质与运行逻辑后,就不难把握黄金价格与货币币值的关系。

货币总量是对应于全社会可交易财富总价值的,货币币值的变化应该是全部社会财富价格变化的综合表现。但即使二者完全对应,不同商品的具体价格也会因供求关系变化而发生涨跌明显的分化:当大量货币涌向一些小宗热点商品时,其价格就可能出现大幅上升;当货币大量撤离这些商品时,其价格也可能随之大幅下跌。所以,不能将某些特殊物品价格的变动等同于货币币值的变化。

黄金退出货币舞台后,仍属于国际上最为认可的应对货币贬值的储值物。但由于全球黄金保有量有限,可用于交易的黄金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目前全球黄金ETF持仓量只有2300亿美元左右)与全世界的货币总量相比更是相差甚远,一旦出现突发事件造成美元等国际主要货币出现贬值预期,黄金就可能成为人们更加追崇的储值物品,大量货币涌向黄金,其价格就会因供不应求而大幅攀升。

比如,2019年底一盎司黄金约为1516美元,进入2020年,随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特别是进入3月份之后,美欧日英等国采取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量货币投放伴随经济大幅下行,导致黄金价格大幅攀升,到8月份一度突破2063美元,随后,回落到2000美元以内。

这种状况在比照黄金原理,采用加密技术等设计的网络内生数字资产“比特币”(有人称之为“数字黄金”)上同样存在。比特币价格从2020年3月初的一枚6000美元左右,一路攀升至8月份一度突破12442美元,随后又回落至11800美元以内。而在2017年,曾经从年初的1200多美元上涨到11月份接近20000美元的高峰,随后又下跌到2018年最低时4000多美元,出现更大幅度的波动。

由此可见,作为社会财富中的一小部分,黄金价格变动,除受到货币总体贬值等基本面影响外,更多地受制于供求关系的变化。随着全球货币总量的大规模扩张,黄金价格更加容易大起大落。所以,尽管黄金价格变动与货币币值变化存在较大相关性,但却绝对不能将二者划等号!

黄金价格下跌,市场风险偏好情绪施压,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需求

炒股时看金麒麟分析师报告,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在题材机会!

汇通网

汇通财经APP消息——周四(5月2日),随着美债收益率上涨,金价下跌。国际黄金交投于2,306美元/盎司附近,盘中最高触及2,326.34美元/盎司。此外,市场普遍的风险偏好也给传统避险资产金价带来下行压力。

周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媒体交流中表达了对当前高通胀的担忧,并指出通胀回落的路径尚不明确。这表明美联储可能需要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利率,这不仅会推高美国国债收益率,还会削弱市场对不产生利息的黄金需求。

尽管如此,由于鲍威尔淡化了加息风险,美元的吸引力受到了影响,使其交投于周五触及的两周低点附近。这种情况或许给黄金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尤其是在备受期待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即将发布之际,有助于缓解金价的下跌趋势。

美联储利率决定对黄金市场的影响

美联储在最近一次会议上决定维持利率不变,这一决定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暗示降息之路将比预期更长。这被市场解读为鸽派信号,导致美元指数下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从而提振金价。

由于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金价周四下跌。此外,市场普遍的风险偏好也给传统避险资产金价带来下行压力。

周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媒体交流中表达了对当前高通胀的担忧,并指出通胀回落的路径尚不明确。这表明美联储可能需要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利率,这不仅会推高美国国债收益率,还会削弱市场对不产生利息的黄金需求。

尽管如此,由于鲍威尔淡化了加息风险,美元的吸引力受到了影响,使其交投于周五触及的两周低点附近。这种情况或许给黄金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尤其是在备受期待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即将发布之际,有助于缓解金价的下跌趋势。

技术分析和市场情绪

在测试2325.90美元/盎司的关键阻力后,金价若未能突破,可能会恢复看跌趋势,并有可能下行至主要目标2260.60美元/盎司。然而,如果金价突破该阻力位,则可能会恢复看涨趋势。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金价在跌破每盎司2,300美元的关键心理水平后,似乎在每盎司2,280美元找到了强有力的支撑,该水平与3月至4月金价的上涨相吻合。趋势的 50% 斐波那契回撤位。

若金价跌破2,280美元/盎司支撑,则可能引发较大下跌趋势,进一步测试2,268-2,265美元/盎司潜在支撑区域,随后可能继续下跌至区间为2,230-2,225美元/盎司。它甚至测试了每盎司 2,200 美元的重要心理关口。

上行方面,金价面临2,335美元/盎司的初步阻力,随后触及本周早些时候触及的高点2,352-2,353美元/盎司。若金价能维持上行势头,或突破2371-2372美元/盎司阻力位,进而挑战24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有望逼近历史最高位4月12日创下每盎司2431-2432美元的高位。

全球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

全球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包括乌克兰和中东的冲突,以及央行的购买,尤其是中国散户投资者的需求,正在推动金价走高。今年以来金价已上涨约13%,并于上个月创下历史新高。

制度视角

市场策略师Phillip Streible认为,我们正处于滞胀环境中。美联储最终会在未来某个时候降息。如果金价要回到2400美元,市场需要新的催化剂。 EverBank全球市场总裁Chris Gaffney提到,全球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的增加有利于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表现。

未来趋势预测

分析师预计金价将交投于支撑位2290.00美元/盎司和阻力位2335.00美元/盎司之间,短期走势看跌。不过,全球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给黄金市场带来新的波动。

黄金市场的短期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美联储利率政策、全球宏观经济状况和地缘政治事件。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特性使其在全球经济动荡时期具有吸引力。

在新浪合作平台开立期货账户安全、快捷、有保障

新浪声明:此消息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发表此文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4 月 3 日各大金店黄金价格破 700 元大关,创新高

今天是4月3日,各大金店的金价再次上涨,突破了700元大关。目前基本在703元/克左右,整体价格不断创新高。目前金店金价最高的是周生生,涨幅为10元/克,报价为704元/克。金价最低的金店是菜百,上涨12元/克,报价665元/克。今日黄金价差为39元/克,幅度相当大。

各大品牌金店最新价格请见下表:

说完黄金的价格,我们再来说说铂金的总体价格。我们继续以周桑生为例。今日金价上涨10元/克。铂金价格也有所上涨,涨幅为8元/克,报价为376元/克。其他金店铂金价格暂时不详细报道。如果您想了解各大金店铂金价格,请留言。小金看到消息后,以后会添加给你的。

今天黄金价格大幅上涨,黄金回收价格也上涨了不少。同时,各个品牌的回收价格也不同。小金大致整理了一些。详细信息请参见下表。数据仅供参考:

说完实物黄金价格,我们再来谈谈国际金价

昨日,现货黄金震荡上行,触及2880美元关口,最终收涨1.26%至2279.99美元/盎司。受此影响,国内金价再创新高。今早开盘,金价延续昨日涨势,最高触及2288.09美元/盎司。截至发稿,金价暂报2283.04美元/盎司,涨幅0.13%。

昨日金价上涨,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大鹰”梅斯特重申6月可能降息。伊朗冲突加剧,避险情绪升温,利好黄金。

梅斯特昨天在讲话中表示,“如果经济按照预期发展,那么在我看来,随着通胀继续朝着2%的方向下降,而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增长保持稳健,今年晚些时候通胀将开始下降” “联邦基金利率将会适当。”她仍然预计美联储今年能够降息,如果数据允许的话,6月份将是降息的开始。

美国银行周二撰文称,如果美联储在6月份之前不降息,可能会将再次降息推迟到2025年3月。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核心PCE物价指数可能会让美联储更难证明降息的合理性今年晚些时候的利率。

随着伊拉克局势愈演愈烈,大量投资者纷纷转向黄金作为优质避险资产。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大宗商品策略师丹尼尔·加利(Daniel Ghali)表示,“我们看到一些与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有关的避险需求流入黄金。”

总体而言,金价可能仍有上涨空间。中东局势升级以及市场对美联储6月降息的预期继续推高金价。投资者需更多关注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寻找可能的政策线索。

美元与黄金的历史走势及合理价位探讨

众所周知,黄金和白银都是以美元计价,国际金价在经历了疯狂的暴涨之后,出现了大幅的暴跌,金价的持续下跌,让投资者不禁要问“什么价位才是合理的?”今天我们就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简单探讨一下美元与黄金的历史走势。

美元自1982年以来大致经历了三次大周期,第一次是1982年至1995年的贬值周期,从130跌至80左右,随后20世纪末的互联网经济繁荣结束了美元的熊市,并直接推动了1995年至2002年的第二轮7年牛市,美元指数重回120上方。同样,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结束了那一轮上涨,开启了2002年至今的第三轮美元熊市周期。

布林线体系崩溃后,金价开始自由浮动,一度被疯狂投机推高至850美元,直到1982年第一轮黄金投机热潮才逐渐平息。此后,在1982年至2002年的20年间,金价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波动中,价格始终在250-430区间徘徊。2002年以来,国际黄金一直处于牛市之中。

从黄金与美元的历史对比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黄金与美元所谓的负相关性需要相对来看,最明显的就是在1982-1995年美元大幅贬值时期以及1995-2002年的牛市时期,黄金的表现都比较稳健。

国际金价没有随着货币贬值而大幅上涨或下跌,一是当时缺乏投机动力,二是这期间金价肯定受到刻意压制,这种管制直到2002年以后才放开,此后美元持续贬值,黄金进入牛市。

从1982-2002年美元与黄金比值比较稳定的时期来看,由于当时黄金市场的投机力量较小,金价的供求关系也比较合理,我们可以粗略地估算出,当美元指数在80左右的时候,金价应该在400美元左右。

如今美元指数也在80左右,而金价在1300左右波动,如果考虑到美元实际购买力的贬值(2000年的1美元相当于2010年的1.28美元),金价也只有500美元左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的金价有很大的投机成分,也就是存在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