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商业模式

中国新药研发中不可忽视的“推拉力量”

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医药创新企业获得融资额度屡创新高,2016年甚至成为国内医药获得资本亲睐最多的一年。再鼎医药、天演药业和华领先后获得过亿融资,2016年底,信达生物制药宣布完成2.6亿美元D轮融资、亚盛医药完成5亿元B轮融资,逐步刷新了2016年投融资纪录。今年初,歌礼药业、天境生物又相继获得过亿美元的融资。

国内起步较晚的医药创新开始焕发新的生机,当医药创新成为一股新潮流,深处其中的创业者和投资方都不得不开始审视,在接下来的5-10年,医药产业将以怎样的创新模式抓住医药产业在不断创新过程中的发展与投资机会?

在北极光创投主办的主题为《创新药的发展与投资机会》论坛上,来自医药垂直领域的专家及创业者一起分享了关于“创新药发展”市场最前沿的观察与思考。

将医药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方向之一的北极光创投,这次以制药领域的亮点——创新药,作为主要探讨对象。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说:“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老龄化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医保体系的进一步健全,民众对创新药的需求日益旺盛;医药产业经历了从仿制到仿创、本土创新到国际创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带来诸多创新药企的发展与投资机会。”

新药研发必须将临床需求纳入考量因素

药渡创始人李靖博士三次成功创业,他认为投资和创业本身是一回事,“当钱打入对方账户的那一刹那,你已经变成了创业者”。另外,做药有一定的时间性,现在报批临床和上市的时间都差不多,这与国家的政策放开不无关系。自2007-2008年郑筱萸时代之后,国家药监局对生物药的批复力度增加了很多,在国际进口上的放开速度很快,仿制药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最后,李博士认为2017-2022年将会有10-15个药物获得批准,资本进入的速度获将决定中国医药产业转型”弯道超车“的延长时间。而中国过去20几年的发展没有复制,新药的研发必须以临床需求为准,加强药物研究作为商业科学的考量。

医药投资将越来越专业、理性、策略多元化

北极光创投从2015年开始便投资了5家创新药物企业,北极光创投分析师宋高广深感医药投资的不简单。从药物的整个产业链来看,有数据显示在处方药的主流市场,专利药的销售额占90%以上,虽然中国从大宗原料药到专利药的品牌价值在提升,但中国市场的销售数据主要来自原料药品的表现。

医药产业在IP保护、新药支付能力、政策、商业保险等领域仍存在较多待完善的地方。宋高广认为,2016-2020年这5年将会是终点阶段,创新药物全面发展,大企业并购,更多的创新企业和大型制药企业都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从医药变化的大趋势看,生物制品、生物大分子、生物单抗很火,国际上小分子一直处于主流位置,抗体药物和生物药销售占比会不断上升,细胞治疗领域新型技术突破后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从投资结构上看,小分子和靶向药物是新药研发的重点,生物大分子药的研发应该考虑领先性、成本的可控性、技术上的优势以及市场的适应情况。总之,医药投资会越来越专业、高风险、多元化和更理性。

圆桌论坛上,苏州泽璟生物医药创始人盛泽林、丹诺医药创始人马振坤、康乃德生物医药总裁潘武宾、通和毓承合伙人华尓东、兰晟医药CEO徐江平、昭衍新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姚大林分别就中国新药发展的特点、新药创新企业如何应对中国商业保险的影响、及如何看待VIC发展模式这三个问题各抒己见。

相信新药投资的井喷期即将到来,也要谨慎天平的失衡

近4年中国药品研发的巨大飞跃中,盛泽林认为留学生是回国创业的主力军,与房地产和股市相比,生物科学上的投资是应该的。从生物新药比化学药新增的明显趋势看,基因化学和核酸是美国新开发的新药手段,这一领域中国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以潘武宾和姚大林为代表的一派比较乐观,认为国内的新药生态系统正在慢慢形成,产业链上也在逐渐完善,相信新药创业投资的井喷期即将到来。

马振坤、华尔东和徐江平则承认中国与欧美在新药研发上的距离正在快速缩短,但新药研发的生态圈还不是特别完善,加上新药投资回报周期长,新一轮的投资回报还没形成闭环,因此当大量资本涌入这个行业时,应该尽量避免重复投资导致的天平失衡,多考虑些资金的后续发力和安全方面因素。

中国新药研发不可忽视的“推拉力量”

在美国,完善的商业保险已经能很好地促进新药创新的发展,但在中国,新药创新企业如何应对商业保险的影响?姚大林劝诫:不能一窝蜂去投新药,好的仿制药在市场上薄利多销,同样赚钱。盛泽林说,新药研发需要的制度、医保系统、经济实力等多方因素的推进,5年内进程可能会比较慢,但国家的医保招标系统却可以摧毁所有的新药研发公司。所以创业者,尤其留学生在对国内市场不熟悉的情况下,尽快学习,要么人无我有,要么人有我优。

华尔东表示,在座的很少直接从事医疗保险人士,探讨可能会缺乏一定信服力,但与马振坤产生相同看法的是:中国新药研发有2种力量,一种是政策鼓励式的“推”,一种则是医疗保险的“拉”,双方都会进一步促进创新药的发展。徐江平提出“药物的一致性评价”是医保及商保发展下去的前提。

估值很高、产品很新的VIC模式?

CRO是指委托研究机构以高效和低成本的技术和工艺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开发的相关专业服务提供商,VIC是相对CRO而言提出,并在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药孵化的新模式,是VC(风险投资)+IPC(新药的发明者)+CRO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姚大林说,VIC模式在国际上的应用被熟知,但并不代表大家都要采用。潘武宾认为做药是一场马拉松赛跑,但离不开技术和能力去实现,要警惕轻资产模式的风险所在。VIC模式的优点是资本的高利用率,在国内是趋势,但需要资本和政府的认可,同样有一段过程要经历。

一起教育科技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 6925 万元,环比增长6.5倍

一起教育科技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 6925 万元,环比增长6.5倍

i黑马讯 8月29日,一起教育科技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第二季度一起教育科技营收实现6925万元,环比增长6.5倍。Non-GAAP下经调整后净亏损2855万元,环比大幅缩窄;公司毛利率提升至48.3%左右,恢复至历史正常水平。截止6月30日,公司账上现金充裕,现金及等价物包括短期投资和定期存款总额5.86亿人民币。整体业绩显示,一起教育科技进行了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报告期内,一起教育科技拥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健康的商业模式

业绩显示,在第二季度,一起教育科技的教育教学SaaS服务业务亮点突出,重点SaaS业务相继完成交付和收入确认。其中,在第一季度中标的上海闵行区智慧纸笔1.16亿元项目完成了项目第一阶段收入的确认,同时北京市西城区云课堂项目也在本季度内顺利完成项目交付及收入确认。一起教育科技的教育教学SaaS服务业务的顺利推进,正在稳步提升公司的收入贡献,充分展示了一起教育科技具备大规模产品交付能力。

同时,一起教育科技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与行业知名民办教育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并在其旗下不同区域性学校签订了多所试点学校,在助力民办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展现了一起教育科技在数字化转型业务的实力和潜力。

在产品方面,一起教育科技持续优化和创新基于场景教育数字化产品组合,促进各种教学场景中的常态化使用。通过提高服务效率和改善产品体验,持续提升用户满意度。在利用课堂、作业、考试和教育管理等核心教学场景的应用之外,一起教育科技的SaaS产品还扩大至为学生的自学场景提供可选服务。通过弥补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之间的差距,连接校内与校外,为学生学习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服务及高质量整体解决方案。

在其他教育服务业务领域,随着一起教育科技将战略重心更多转向教育教学SaaS运营,该服务对收入的贡献呈下降趋势。未来,一起教育科技还将继续探索符合监管要求的教育产品和服务,并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变化不断优化迭代。

比特币交易所平台盈利商业模式

Abstract : 如今在交易所发展方面各类新模式诞生,更多人关注交易所这方面,那么比特币交易所平台如何盈利,怎样的商业模式呢?

前言:

比特币等一系列数字资产加密货币是需要借助交易所平台进行流通、兑换,也是区块链典型的应用,比特币虽然能够实现转币功能,但是没有提供交易与支付的功能,这样让比特币无法真正的全面流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专门解决比特币等系列的数字资产流通的交易所平台自然就诞生了,如今在交易所发展方面各类新模式诞生,更多人关注交易所这方面,那么比特币交易所平台如何盈利,怎样的商业模式呢?

交易所的盈利方式与商业模式到底是怎样的?交易所到底为何这么吸引资本家去做?

交易所的作用及扮演角色:

交易所平台所具有的功能包括:资产管理、大量数据撮合交易、资产清算等方面,这就像打造区块链数字资产Bank一样。可以用来兑换其他币种,并且还有充币、提币等功能,涉及变现还有场外交易模式可结合等。

也就是说交易所具体信息中介、交易的量大功能。而截至目前我们发现交易所还可具有增加期货、理财、抵押、量化、社交等众多功能,而在数字资产交易过程中交易所还具有监管功能。由此可见这也是吸引众多资本家来做交易所的原因。

国外比特币交易最好平台_国外比特币交易最好平台_国外比特币交易最好平台

那么交易所到底是怎样来盈利的呢?

接下来为大家全面解析:

(1)交易手续费

由用户在平台上产生的币币交易、场外交易、兑换、提币、期货交易等行为,平台一般是按照千分比收取一定的交易手续费用,平台用户越多收取的费用越庞大,基本上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定量。

(2)上币费

当平台运营发展起来,有很多币方的项目团队会找平台上币,我们也常在社群里看到某项目什么时候会到哪个平台上币,对币圈来说上币就像上市一样,基本上大部分的币方团队后面都会去找交易所上币,然而上币需要缴纳一笔数额不小的上币费,由交易平台规模大小费用不等,比如币安传言上币费用在1000万到3000万不等,火币、okcoin这样的主流交易所自然价格相差不大,至于二线、三线的交易所上币费也至少几十百来万左右。对于交易所来说这是一笔庞大的盈利来源。

(3)量化交易

用户在交易所中,一般数字资产币都是暂时存放在交易所,基本上交易所掌握所有筹码可以选择做多或者做空,交易所可以去赚取差价,而用户提币出去也能赚取手续费。

(4)币盈利

量化交易是交易所对于币盈利的一种方式,用户的币都是存储在平台,平台可以通过大量的币做很多事情,就好比Bank,有这么多钱自然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抵押、理财、实体行业投资、各平台间充当大户进行搬砖等多种方式。

(5)交易模式

交易所一般以币币交易模式为主,当交易平台比较知名或者资本充足会拓展很多板块及应用,比如拓展期货板块、抵押理财、场外交易、交易挖矿、钱包、其他应用等,通过拓展渠道可以收取更多费用,不过拓展的越多所需要的人力开支与费用也相对较高。

(6)发行平台币

平台币相信大家接触一些交易所都比较清楚,像火币、币安、OKex等都有发行自己的平台币,而且市值还非常高。

交易所运营起来后还有其他方式:

比如:交易所广告位、交易所代理宣传项目、建立区块链培训上线线下、开展线下线上活动、还有建立学院、慈善基金等。

不过交易所想要能够盈利,从技术角度分析,系统必须要足够安全,体验度好,系统稳定等这是硬性要求,软性要求则必须有庞大的流量进来,这需要足够的资金来运营,交易所虽然赚钱但也是有一定的门槛并不是谁都可以去做的。

国外比特币交易最好平台_国外比特币交易最好平台_国外比特币交易最好平台

交易所安全

虽然本篇文章是介绍比特币交易所平台如何盈利与商业模式这块,不过交易所安全这块还是得重点提下,安全一直是核心问题!在全球交易平台中安全事件每年都有发生,无论是用户还是平台方都不愿意出现安全事故,比如黑客攻击、内部人员操作、系统漏洞等原因导致苦心经营的交易所毁于一旦,且名誉大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