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全球经济

什么是次贷危机

先用最简单的话先解释一下。

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这个可以理解吧?你还钱的可能性不太高,那我借钱给你利息就要高一些咯。风险大,收益也大嘛。放出这些贷款的机构呢,为了资金尽早回笼,于是就把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类似地,次贷的债券利率当然也肯定比优贷的债券利率要高咯。这样呢,这些债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因为回报高嘛。

但是这个回报高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美国房价不断上涨。怎么说呢?房价不断上涨,楼市大热,虽然这些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率是比较高的(这个也容易理解吧,因为那些人信用状况本来就差,收入证明也没有,其他负债也重,还不起房贷也是容易发生的事情),但放贷的机构即使收不回贷款,它也可以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不就也赚了嘛,因为楼市大热,房价不断涨嘛。

好了,危机如何发生呢?就是06年开始,美国楼市开始掉头,房价开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那即便放贷的机构钱收不回来,把抵押的房子收了,再卖出去(难说卖不卖得出去,因为房地产市场萎缩,有价也没市)也肯定弥补不了这个放贷出去的损失了。那么,由此发行的债券,也是不值钱了,因为和它关联着的贷款收不回来。之前买了这些债券的机构,不就跟着亏了吗?很多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都买了这些债券或者是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所以就亏了很多。举例,一系列事件包括: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这个数字真的是巨额),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期集团也宣布,7月份有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但次贷风暴引起的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各国资金流动性。简单的说,在当前次贷问题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各银行自然收紧信贷,避免放贷,这就导致银行间短期同业拆解利率大涨,换句话说,大家都不想把钱放出去,因为也搞不清楚其他银行因为次贷的损失会多大,财务状况如何,所以就把同业拆解利率调高了。那反过来,同业拆借利率很高,导致资金筹集的成本大增,所以连银行自己都不愿意从其他银行借钱。所以资金的流动性就大大降低,这个是有很大风险的,对本国各行各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筹集都有很大影响。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看到目前流动性突然紧缩,所以就向市场紧急注入巨额资金。各国央行在数日内向市场注入超过三千亿美元,方式就是,宣布向各大银行提供比市场上同业拆借利率要低的无限额拆借,这样就可以把同业拆借利率压下来。但这样的举措,又会进一步地向金融市场表明次贷危机的严重性。例如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向市场注入巨资保持流动性,是自9·11恐怖袭击来的首次。

危机是否进一步扩大,就要看各国各银行到底关于次贷的损失有多大了。

总体上看,次贷对于中国的影响甚少,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几乎是对外隔绝的。中国五大银行投资美国次贷的数目甚少,目前估计他们总共的损失大概才50亿人民币,所以理论上对中国的影响甚微。但仍然要注意的是,如果次贷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即便中国自身的直接损失很少,但外部环境导致美元的币值,流动性波动极大,对国内的影响也不容低估。

陈剑: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抑制原油需求能源咨询

专家:疫情仍是影响油价最关键因素 未来两三年全球经济难以复苏

在专家看来,国际油价的暴跌_国际油价进入了暴跌模式_国际油价预计跌

第一财经 2020.09.0613:00

国际油价预计跌_在专家看来,国际油价的暴跌_国际油价进入了暴跌模式

过去一周,美国WTI原油10月期货报39.77美元/桶,周跌幅7.4%,结束连续四周上涨; 布伦特原油11月期货报42.66美元/桶,周跌幅5.3%。 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双双录得6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原油价格为何突然暴跌? 未来油价走势如何?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陈健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最关键因素无疑是COVID-19疫情。此前原油价格上涨与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同时,6月、7月全球经济逐步重启,也给了投资者乐观预期,但美国和欧洲接连陷入第二波疫情,而拉美地区疫情失控的情况下,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和下跌将成为常态。”

疫情反复抑制原油需求

能源咨询公司Fisch Global Energy(FGE)在一份展望油价走势的报告中分析称,“全球COVID-19病例持续增加以及封锁措施的重新实施将粉碎油价下跌的信心”未来一段时间的库存。” 期望。 炼油厂仍面临着将开工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的压力。”

“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目前美洲、西欧等发达经济体疫情出现反弹,部分国家疫情严重程度甚至超过第一波疫情。拉美、非洲等发展中经济体而南亚的疫情发展可谓失控,全球范围内只有东亚、东南亚、大洋洲控制住了疫情,”陈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因为原油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保持疲软。”

个人理财和研究网站 ValuePenguin 对美国司机的一项调查显示,十分之三的拥有汽车的美国人因为失业或在家工作而不再开车上班。 与2020年1月和2月相比,8月美国司机每周购买汽油的数量下降了26%。

由陈健团队编制、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提供医疗支持的全球疫情指数,清晰地反映了疫情造成的需求萎缩。 全球疫情指数根据防控效率,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疫情风险和发展阶段基本划分为四类:疫情完全得到控制、疫情一度得到控制但反复发作、疫情尚未得到控制但仍存在。出现缓和迹象,疫情根本没有得到控制。

“第一类以中国、新西兰为代表,疫情趋势基本可控,只要借鉴过去的经验,未来的防控,应该不会出现大的疫情。第二类以韩国、新西兰为代表。”意大利重新开放经济导致第二波疫情与第一波类似,也在可控范围之内。第三类以俄罗斯和伊朗为代表,这些国家的疫情相对严重。目前疫情得到全面控制还需要一段时间,以印度、巴西、美国为代表的这些国家的疫情发展难以乐观。陈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从全球疫情指数来看,在主要制造业国家中,中国仍然是风险最低、复苏最好的主要经济体。2月底3月初重启后,中国出口强劲复苏,势头强劲。近期原油价格的上涨与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有关,同时全球经济的逐步重启也引发了投资者的乐观预期。”认为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导致经济重启的不确定性。

陈健表示:“只有在中国经济的推动下,以及面临资金压力的OPEC成员国不太可能大幅减产,原油价格很难大幅上涨,小幅波动将是常态。”

事实上,OPEC在8月份增加了原油产量,非OPEC原油产量也有所增加,导致全球供应增加。 阿联酋8月产量超出配额10.3万桶/日,伊拉克也在增产。 陈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疫情依然严峻、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产油国的理性选择应该是不增产。但由于‘囚徒困境’,产油国的理性选择应该是不增产。” (游戏),他们每卖出多一桶石油就可以缓解自己的困难,即使油价下跌,同时许多产油国内部矛盾重重,很难做出最优的选择。理性的选择。”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非零和博弈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表明个体的最佳选择并非群体的最佳选择。 在陈健看来,个别产油国基于自身考虑而选择增产,导致整个产油国的供给量增加,造成供给过剩的局面,最终引发油价下跌。

未来两三年全球经济活动难以复苏

美国能源情报署、国际能源署和欧佩克8月份发布的月度报告均下调了今年的石油需求预期,并预测明年的消费不会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陈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2到3年全球经济活动不会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疫情控制的程度,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与衰老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所谓疫情控制程度,是指越早得到控制,即使付出较大的短期经济成本,从长期恢复来看也是值得的。 所谓经济主要组成部分,是指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的农业、制造业,而服务业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旅游、餐饮、零售、线下娱乐等发达的经济体。 所谓老龄化程度,是指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受疫情影响更大。

“从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数据来看,西欧国家中德国的疫情控制最好,而英国最差,因此疫情的影响与其表现相对匹配。而日本的疫情虽然有没有大规模爆发,美国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疫情爆发比欧洲晚一个月,其第三季度数据应该会比第二季度更差, ”陈健说道。

投行高盛在最新报告中将2020年WTI原油价格预期从36.88美元/桶上调至40.26美元/桶; 将2021年的预测从51.38美元/桶下调至55.88美元/桶; 及其2020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 从40.51美元/桶上调至43.63美元/桶; 2021年预测从55.63美元/桶下调至59.38美元/桶。

陈健认为,随着全球供应链重组不可避免,互联网带来的高科技、新经济产业对能源的需求减少,而风电、太阳能、大容量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纯电动汽车等应用不断完善。 ,传统石油工业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COVID-19疫情让事情变得更糟。即使未来疫情过去、经济重新启动,也会对人们产生长期的心理影响。航空和旅游业可能会进入长期衰退,因此传统旅游业石油工业必须创新才能生存。” 他说。

印度经济失衡

48《中国外资》 201 3年第9期高盛研究团队近日 发布报告, 对印度增长萎靡和货币政策收紧表示担忧, 并将印度市场的投资评价下调至“减持” 。笔者认为, 在增长失速、 通胀失控、 资本失助、 波动失序和结构失衡这五“失” 风险的共同作用下, 印度经济的确面临着发展挑战。增长失速近年来, 印度一直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增速。 但自2012年以来, 印度经济增长面临着失速风险。 2012年印度经济增长率为3.99%, 增速较2011年和2010年分别下降了3.76个和7.24个百分点。 2012年, 印度经济增速较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低1.08个百分点, 是8年来首次增速低于新兴市场整体。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印度实际GDP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2%、3.4%、 2.5%、 4.07%和2.95%, 均低于1997年至今6.78%的历史增速和2008〜2012年危机期间6.62%的平均增速。 2013年第一季度, 0.48%的环比增速创下了2009年第一季度危机最高峰以来的最低值。全 球LOBAL ECONOMY印度经济失衡在增长失速、 通胀失控、 资本失助、 波动失序和结构失衡风险的共同作用下, 印度经济发展面■ 文/ 程 实通胀失控印 度通胀问 题始终较为 突出 。 根据IMF的统计数据, 2008〜2012年, 印度CPI同比增幅的年均水平为9.88%, 较1980〜2012年的历史均速高1.62个百分点。 2013年以来, 印度通胀压力继续加大。 根据IMF的预测, 2013年印度年度通胀率可能将为10.82%, 较2012年上升1.5个百分点。 通胀高企是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 但在2009〜2012年, 印度通胀率比新兴市场整体高4.21个百分点,2013年预估值比新兴市场整体要高4.89个临挑战。

印度的经济增速_印度增长低状态经济是什么_印度的经济状态是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