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Archive: 2024年7月30日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和需求量的影响:买涨不买落的特殊情况分析

价格变化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①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人们会________去购买这种商品。 ②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跌时,人们会________去购买这种商品。

2.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①需求规律:价格变动与需求成反比。价格下降时,需求________;价格上升时,需求________。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测试点5:价格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化会引起需求的变化

价格需求量需求曲线物价下跌时买,物价上涨时不买一般规律—-需求规律 测试点5.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物价上涨时买,物价下跌时不买。这是消费领域的一种特殊情况。其实,人们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消费心理预期在起作用,担心物价继续上涨,因此在物价上涨时,出现恐慌性购买现象;在物价低迷时,人们总是渴望购买价格更低的商品,于是持币观望。这与价格影响生活消费的一般规律并不矛盾。 【思维扩展】如何理解“物价上涨时买,物价下跌时不买”现象? 测试点5.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预期会引起需求价格的变化

价格需求:价格上涨时买,价格下跌时不买。价格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①需求规律

②需求弹性理论:不同商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的影响为________,对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为________。较小 较大 考点5、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特别提示】:需求是有弹性的,弹性有大小之分。生活必需品弹性小,高档商品弹性大;弹性大,刚性小,反之亦然。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需求量需求弹性大弹性小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③ 价格变动与相关商品需求的关系 商品价格 商品需求量 互补品需求量 替代品需求量 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 测试点5、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特别提示】: 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变动呈正方向(同向变动),即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其互补品需求量变动呈反方向(反方向变动),即商品价格上涨,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价格变动对替代品需求的影响

价格 需求 数量 A 需求曲线 B 需求曲线A与B互相替代 检验点5.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互相替代 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价格A

价格 需求 数量 A需求曲线 B需求曲线 A、B互为替代品 商品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设当商品A的互补产品价格上涨10%时,商品A的需求变化量为20单位;当商品A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商品A的需求变化量为30单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商品A的互补产品价格上涨10%,同时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则商品A的需求量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B 为抑制商品住宅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住房的经济适用住房、针对低收入人群的廉租住房等。 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 ①增加经济适用住房可以减少商品住房购买需求 ②增加廉租住房可以抑制商品住房有效需求 ③经济适用住房与廉租住房相互替代 ④增加经济适用住房可以缓解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解析】商品住房与廉租住房相互替代,政府通过提高价格明显低于商品住房的经济适用房和供低收入人群租赁的廉租住房价格,来抑制商品住房过热。因此,①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②为绝对语句。 C(2011高考广东试卷24)图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向D2移动。下列事件可导致这种变化关系()A.奶粉生产企业供给减少B.政府增加商品消费税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D.奶粉中检出有害物质【解析】需求曲线由D1向左侧移动至D2,反映价格与需求同向变动,即需求减少,价格也下降。只有D符合这种关系,因为奶粉中检出有害物质,企业丧失信誉,消费者需求减少,导致价格下降;若该品牌奶粉供给减少,可能导致供给短缺,价格上涨,因此A不确定;若政府增加商品消费税,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而不是下降,因此不选B; 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品牌奶粉消费量会增加,价格会上升,不会下降,所以不选C。D下图中的曲线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价格走势,同一时期内,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反方向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②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减少③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减少④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A (2011高考海南卷4)某市实行新的用水管理办法,对居民生活用水逐步实行阶梯水价,对超计划用水的工业和服务业实行累进加价,对高耗水行业实行差别水价。这种用水管理办法有利于①产业结构调整②水资源优化配置③企业生产效率提高。④居民生活水平提高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结合课本知识,可确定本题答案。A26. 我国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于2011年12月31日结束,这将对家电市场需求产生影响。图12能够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注:横轴为需求,纵轴为价格,箭头为平移标记,D1为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实行时的市场需求曲线,D2为政策结束后的市场需求曲线。D商品A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量增加15个单位;商品B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量增加5个单位。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 商品A的需求弹性较大,较适宜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 商品B的需求弹性较大,较适宜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 如果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较适宜扩大商品A的生产 ④ 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商品B的生产将首先受到冲击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A13.电力是一种商品,设商品A是其互补品,商品B是其替代品,如果实行阶梯电价,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 商品A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② 商品A的需求量减少 ③ 商品B的需求量不变 ④ 商品B的需求量增加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C下图反映的是某种商品的需求、供给与价格之间的关系,E点为供需平衡状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可以推断()

①曲线1为需求曲线,曲线2为供给曲线②曲线1为供给曲线,曲线2为需求曲线③商品价格在P2处所对应的点为B点④商品价格在P2处所对应的点为AA点。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A设其他条件不变,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则对右图判断正确的是()A.曲线D表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B.曲线S表明某种商品的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C.曲线D表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D.曲线D、S所代表的两种商品是互补关系A下面是四张需求曲线变化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假设商品A、B互相替代,当商品A价格上涨时,反映商品B需求曲线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图(a)B. 图(b)C. 图(c)D. 图(d)A下图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Q轴)随价格(P轴)的变化情况。其中,曲线D为需求曲线,曲线S为供给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为E。E点所对应的价格与数量分别为P0和Q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当P=P0时,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平衡 ②当P>P0时,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 ③当P<P0时,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 ④当Q=Q0时,该商品的价格保持稳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商品价格在P0时,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是平衡的。 当P>P0时,该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属于买方市场,因此选A。 ④不符合图的内容 图形表达了价格对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通常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进而影响商品销售的总收益(总收益=数量×价格)。右图反映了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①商品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商品B价格的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它的需求明显减少 ③商品A价格的上涨,往往会增加商品A卖方的总收益 ④商品B价格的上涨,往往会增加商品B卖方的总收益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A 2011年寒假,小明对冰淇淋市场进行了调查。 下图能正确反映冰淇淋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的影响(X表示冰淇淋的需求量,Y表示冰淇淋的价格)()

[分析]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会引起该商品价格的上涨,两者成正比,故答案为A。 A1.调整生产规模 扩大生产 利润增加 价格上涨 供给超过需求 减少生产 利润减少 价格下降 供给超过需求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随着该商品本身的价格上涨而增加,随着商品本身的价格下跌而减少,即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该商品的价格同向变动。

供给量供给曲线一般规律—-供给规律检验点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24.汽柴油价格的涨跌对汽车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直接的影响。近期,汽柴油价格再次上涨,若其他条件不变,汽车市场供给量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图9中(d1为汽柴油调价前,d2为汽柴油调价后)反映这种变化的正确的是

D2012年我国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免征蔬菜批发和零售增值税。如果用一张图描绘出这一政策的影响(D1代表免税前,D2代表免税后),您认为最有可能的是()B商品生产者要减少个体劳动时间,就必须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个体劳动生产率,这样生产者才能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所以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体劳动时间,从而使其产品在价格上占有优势。2.提高劳动生产率测试点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优质高价:优质的商品凝结了更多的社会劳动,因此价值量大,价格高; 而优质商品在市场上往往供不应求,所以价格也会高。测试点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3.鼓励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或其他企业不能生产的产品,就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利润。结论:1.调整生产规模和高价格

扩大生产和低价

减产

1、别人便宜,我就转卖。2、提高劳动生产率。别人好,我就便宜。3、鼓励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别人没有,我就做;别人有,我就做更好。测试点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对生产者的启示。我们可以看到,价格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作为生产经营者,我们要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指导自己的生产。价值规律就像筛子一样,优胜劣汰。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就像一根指挥棒,像鞭子一样调节生产,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测试点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市场上某种商品热销,价格有连续上涨的趋势。 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B.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 C.投资过热引起通货膨胀 D.其互补品的供给量增加 D (山东滨州2012年3月模拟)下图是某商品A的价格走势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价格,单位为“元/公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A点到B点,商品A的互补产品的需求量增加。②从A点到B点,商品A的供给量增加。③从B点到C点,商品A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从B点到C点,商品A的购买者可能持币等待购买。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B资料1:近年来,猪肉价格上涨已成为全国性趋势。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报价系统监测,与2011年6月13—19日相比,6月20日至26日,猪肉价格连续第二周上涨。猪臀肉价格上涨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猪肚肉价格上涨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涨幅最高的省份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了牛肉、鸡肉等其他肉制品价格的上涨。材料2:肉价上涨刺激了农民养猪积极性。肉价上涨给生猪市场带来了良好的行情,刺激了生猪养殖。特别是去年七八月份,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扶持、补贴生猪养殖的政策,更加刺激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生猪养殖业正在大规模“扩张”。材料3:猪肉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原因一是玉米供给量大,目前玉米价格比较稳定;二是肉禽蛋奶生产发展迅速;三是目前的猪粮比价有利于促进生猪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结合材料1、2,分析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猪肉价格不可能继续大幅上涨的原因。

(1)材料1反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猪肉与其他肉制品互为替代品,猪肉价格上涨,导致人们转而消费其他肉制品,从而引起其他肉类价格上涨。(4分)材料2反映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可以调整生产规模,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户的利润就会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3分) (2)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的一种表现,猪肉价格上涨是猪肉供给不足造成的,但是猪肉价格上涨也会导致生产的扩大、需求的减少,从而改变猪肉供给不足的局面,导致供给过剩,这样猪肉价格就会再次下跌。 (4 分) (3)结合材料,说明政府为保证猪肉市场平稳运行应采取哪些经济措施。 ①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做好宏观调控。 ②组织商品供应,保证猪肉等副食品供给。 ③稳定饲料价格,降低猪肉生产成本。 ④运用财政政策,对养猪户进行资金补贴。 ⑤加强市场质量和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搞好检验检疫,严厉查处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⑥加强猪肉等副食品产需价格监测,做好市场信息服务。 (6 分,选3 个答案满分) 小结:生产生活中的价格变化曲线 需求曲线:表达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购买该商品的数量就会减少; 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购买更多这种商品 供给曲线:表示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高,利润增加,生产扩大;价格低,利润减少,生产减少(Q代表生产数量)

需求弹性曲线:表达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不同反应。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较小,但对高端耐用品的需求影响较大。因此,线段CD2属于生活必需品曲线,线段AD1属于高端耐用品曲线。

需求变化曲线:表达的是在同一价格水平上,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变化而引起的需求变化。例如,国家对家电下乡给予财政补贴,导致家电需求增加。总结:生产生活中的价格变化曲线

替代品需求曲线: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商品的需求成反比。

互补品需求曲线:对于互补品而言,二者的关系是同向变动的。 总结:生产生活中的价格变动曲线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价格。与价值占据同一位置的其他词汇还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本”等。 (2)供给与需求影响价格。一般来说,供给超过需求,价格就会上涨,供给超过需求,价格就会下跌。 (3)纸币发行量影响价格。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就会导致纸币贬值,价格上涨。 (4)某些产品的价格是国家规定的。 2、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影响消费。一般来说,物价上涨,消费就会下降,物价下跌,消费就会上升。 (2)价格影响生产规模。物价上涨,生产就会扩大,物价下跌,生产就会减少。 (3)价格影响消费水平。物价上涨会降低居民的购买力,降低居民的消费水平。 库存:与价格相关的知识

3.价格与货币、纸币 (1)价格与货币。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它的价格。货币起着价值尺度的作用,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2)价格与纸币。纸币的发行量会影响价格。 4.价格与利率 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提高利率,抑制消费,降低物价;发生通货紧缩时,国家可以降低利率,扩大消费,提高物价。 5.价格与财政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功能。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消费,降低物价;发生通货紧缩时,国家可以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消费,提高物价。 盘点:与价格相关的知识

6.价格与市场调节 (1)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波动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市场在传递价格信号方面存在滞后性。 7.价格与宏观调控 (1)稳定物价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2)稳定物价要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要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8.价格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价格在引导市场供求、优化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 (2)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变化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盘点:与价格相关的知识

再见 2013 年 8 月 5 日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微跌,境外市场首次出现贬值预期

人民币贬值的先兆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官方账号 2008.05.16 04:32

随着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减弱,离岸市场报价显示,境外投资者首次对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势表现出明显的贬值预期,前日一个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无本金交割远期报价高于境内市场现货报价,表明市场预期一个月内人民币兑美元将出现贬值。

昨日,人民币汇率中枢在7.0000,人民币较前一日小幅下跌13个基点。这也是人民币汇率中枢自4月10日首次破7以来,第九次升穿7.0关口,升值势头明显放缓。值得注意的是,在离岸市场,人民币不仅近期呈阶梯式下跌趋势,前日报价还出现了两年多来首次低于即期报价的现象。前日午后,一个月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无本金交割远期报价突破7元;而境内询价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即期报价在6.99附近,均低于远期汇率报价,这意味着市场预期一个月内人民币汇率将出现贬值。

“与其说市场预期人民币贬值,不如说市场更强烈地预期美元升值。”一位国有银行外汇交易员如此表示。他认为,前期影响美元贬值的主要因素,如美联储降息、美国次贷危机等,如今都已进入尾声,导致美元近期强势反弹。市场投资者对美元贬值的预期逐渐出现逆转,一些机构甚至开始大胆预测,美元目前已经处于最低点,未来不太可能大幅贬值。因此,美元多头持仓的能量正在逐渐积聚,导致人民币开始贬值。

不过也有银行人士表示,离岸人民币市场投机性较强,报价有放大趋势的倾向,而且离岸市场交易规模较小,不足以主导人民币的长期走势。因此,观察人民币是否会贬值,主要还是要看境内市场,离岸市场的人民币走势可以作为参考,稍加留意即可。一旦离岸市场人民币贬值的趋势蔓延至境内,投资者再考虑兑换手中的货币也不迟。(陈春林)

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稳定人民币汇率,斩断股债汇同步走弱反馈逻辑

新华财经北京4月26日电(王静)近期,国内外多重压力冲击“股市、债市、汇市”。面对疫情再度复发、俄乌冲突、美国加息缩表即将出台等因素,央行25日晚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出手”,宣布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

业内认为,央行此举将释放外汇流动性,有利于改变离岸人民币的供求关系,稳定人民币汇率,从而有望切断股票、债券和外汇同时走弱的反馈逻辑。市场不断寻找应对多重失衡的政策路径,进而有利于稳定外资,维持股市和债市的交易规模。

对于近期部分外资流出债市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会成为趋势,债券市场资产的长期吸引力没有改变。当前汇率水平并不算太低,政策调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汇率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幅度的调整。此次政策微调表明汇率变动仍在央行可控范围内,市场无需担心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助于稳定国内债市情绪。

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降低资本外流风险

今年以来,市场面临预期弱化、需求萎缩、供给冲击等三重压力,加之疫情、俄乌冲突、美国加息缩表等风险因素,基本面面临极大挑战。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对新华财经表示:“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稳定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近期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趋强,美元、美债利率上升幅度较大,因此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增加外汇供给,从而稳定市场预期,稳定人民币汇率。”

聚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吴灿也对新华财经表示:“一方面,疫情反复、消费增速下滑、供给侧冲击导致预期减弱、经济放缓担忧加剧。另一方面,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加大中国资本外流风险,导致汇率近两天快速贬值。”

对于此次政策操作的影响,吴灿指出:“短期来看,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增加了外汇流动性,有利于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从中长期来看,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是汇率稳定的关键因素。疫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能否尽快改变弱化预期、能否促进消费、能否增加供给是人民币汇率预期转变的核心因素。”

国君固收表示:“股债的拉锯战,帮助宽松资金开始向长端流动,同时汇率绝对值仍然不高,小幅贬值利好出口,短期内央行不存在收紧流动性的可能。”

东北固收认为,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技术角度可以释放国内美元流动性,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一般而言,抑制本币贬值需要营造本币相对偏紧的环境,但目前国内经济环境不允许央行收紧本币,因此通过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将央行的意图传达给市场。

外储、外债将回归正常区间,人民币债券仍具长期吸引力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关乎下一步外汇储备与外债规模及差距,在中美货币政策错位的背景下,还将影响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外资的能力,以及中美互持债的正常运行。

今年以来,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海外机构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买入和卖出也出现波动,1月份美债遭遇大幅抛售,2月份则多为买入,相对于人民币资产的变化较为平稳。不过,近两个月人民币债券持续遭到部分海外机构抛售,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受到汇率波动影响,机构已做出相应调整。

聚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郑楠认为,近期外储外债缺口收窄对人民币贬值造成压力。央行适时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确保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储外债总体相对稳定,从长期看为经济增长和金融运行营造相对稳定的基础。从历史经验看,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对短期汇率波动可能产生一定作用,但对长期汇率变化影响可能十分有限,需关注政策后续走势。

近期全球债券购买受到地缘政治极大扰动,俄乌局势影响市场情绪,投资者加大对黄金、债券等避险资产的配置,在大量购买后,多国债券波动性逐渐趋于平稳,阶段性收益率走高导致部分海外基金选择短期抄底换取收益。不过美联储主导的加息周期启动,也让机构对于大量购买同类型资产持谨慎态度,以防未来价值缩水。

明明表示:“随着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人民币汇率尽快保持稳定,有利于增强境外投资者的信心。未来包括境外机构在内的境外投资,对中国债券的持有趋势应该会保持较强。”

对于后续货币政策预期以及中美利差走势,张明明对新华财经表示:“核心方向仍是扩大信贷,需求和信贷需要尽快恢复。如果增长、需求、信贷能够恢复,收益率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稳定,中美利差短期内也会保持相对稳定,不会过度倒挂。”

对于债市,东北固收表示:“若近期汇率贬值幅度被证明是可控的,可以消除市场对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的担忧,有助于稳定国内债市。但仍需密切关注国内疫情走势、出口走势,以及海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对汇率的影响。”

此外,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二季度见顶在3%左右,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在5月份见顶在2.5%左右,年初有高,年末有低。

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能否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概括

9月5日,央行宣布自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8%下调至6%。这是今年以来第二次动用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上一次是在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的4月份。如何理解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原因?央行的操作能有多大效果?

央行加大力度稳定汇率

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一样,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也是用于调节货币衍生品能力,但调节的是我国外汇的流动性。如果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释放商业银行冻结的外汇额度,增加外汇存款衍生品能力,从而提振外汇结售汇需求,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反之,如果央行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则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与此相对应,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近年来也经历了数次调整。去年5月和12月,央行两次上调外汇准备金率(分别由5%上调至7%和由7%上调至9%),有助于部分减缓当时人民币过快升值的势头。今年4月,受国内多地疫情蔓延影响,经济基本面承压,导致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央行遂下调外汇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8%,以对冲人民币贬值压力。

8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出现新一轮快速贬值,截至8月29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已突破6.9,创2020年9月以来最高,两周贬值幅度接近2.8%。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也持续下降,7月降至9537亿美元,较3月最高点下降近10%。受此影响,央行再次动用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助力增加外汇存款衍生品,减缓人民币贬值步伐。

美元走强,出口疲软:贬值可能持续

准备金率工具效果如何?首先从直接影响来看,截至2022年7月,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9537亿美元,降低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将释放约190亿美元美元流动性,实际边际影响有限。

不过,回顾近三轮调整,人民币汇率原本较快升值或贬值的趋势,在央行公告或准备金率调整前后确实有不同程度的放缓,我们认为准备金率工具或有助于稳定市场对汇率的预期,具有一定的信号意义,此次也可能在短期内减缓贬值速度。

但除了情绪层面,基本面因素依然主导汇率走势。我们认为,8月中旬以来的快速贬值,主要由美元走强导致的相对贬值所致。与美元兑人民币走势一致,美元指数8月12日开始调头向上,19日突破108,周涨幅逾2.3%。在此期间,主要市场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贬值。此外,国内疫情再度抬头、经济数据疲软、MLF/逆回购利率下调等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民币的走弱。

事实上,在今年以来的美元走强周期中,人民币汇率相对表现在全球主要货币中排名靠前。这与我国出口表现持续走强密不可分。尽管去年基数较高,但截至7月,今年以来出口额累计增速仍在14.6%。而且,在今年银行整体结售汇金额中,货物贸易结售汇金额占比达到72.6%,比2020年、2021年同期均值分别高出8个和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货物出口是支撑今年人民币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那么展望未来,主导人民币汇率的两大因素将如何变化,人民币贬值压力又有多大?

首先,美联储控制通胀的决心不容小觑,美元或将维持强势。尽管当前美国经济增速略有下滑,但无论从失业率还是消费来看,美国经济仍远未进入衰退。另一方面,美国高通胀的持续性可能仍较强,美联储仍将通胀控制放在首位。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也明确表达了控制通胀的决心,因此鹰派加息或将支撑美债利率上行,美元指数将继续上涨。

另一方面,未来出口表现或承压,美元流入趋于减少。一方面,在鹰派加息背景下,海外需求尤其是美国需求仍在降温;另一方面,海外供给持续恢复意味着我国出口占比或难提升。随着价格效应趋于消退,出口下行压力或将继续显现。从高频数据来看,无论是8月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明显回落,还是八大枢纽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降幅进入负值区间,都或预示着8月出口表现将承压,仍需继续追踪出口转弱趋势的拐点。

因此从这两个因素来看,随着出口进一步下滑、贸易顺差收窄,人民币溢价因素将逐渐消退,汇率将向合理水平靠拢,而美元指数仍将维持强势,人民币汇率仍将面临贬值压力。不过到了明年,美国加息步伐或将放缓,国内政策或将进一步加码推动经济反弹,预计届时人民币汇率压力或将减小,甚至可能出现升值。

贬值会影响货币政策吗?

短期内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从近几年央行几次动用汇率工具来看,央行通常在人民币单边贬值或升值时采取行动稳定预期,减缓单边走势。因此,只要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可控,或者在美元/人民币突破前期高点之前,央行货币政策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此外,央行仍有充足的汇率管理工具箱,包括逆周期因子、外汇风险准备金、资本流动管理等,可以采取进一步措施应对。

但中长期看,我国还是面临汇率和利率的选择。要么放弃汇率,让利率继续下跌,像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很快走向零利率那样;要么放弃利率,稳定汇率。一般中小新兴经济体都会这样选择,所以这些经济体的利率不会太低,否则汇率压力会比较大。目前我国央行的态度比较明确,还是要做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内部均衡就是利率,外部均衡就是汇率。所以当汇率压力较大的时候,利率下行的趋势就会比较有限。

人民币贬值,换美元真的划算吗?钱哥为你解析

近期,人民币再度贬值,尤其是10月17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下跌222个基点,至6.7379,创6年来新低。

有人算过,按照1万美元的汇率来算,10月17日比去年同期要多花3943元(2015年10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3436)。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在一年前兑换了1万美元,那么即使他将兑换出来的美元放在那里,不做任何投资,那一年他也能赚到将近4000元人民币!

美国总是叫嚣着要加息,很多人担心人民币继续贬值,所以考虑换美元。但是换美元真的值得吗?怎么换美元才划算?今天钱哥就来聊聊。

值得兑换美元吗?

1、兑换美元真的能赚钱吗?

最近人民币贬值挺快的,有媒体和专家建议大家赶紧把钱换成美元,说不换资产就会缩水,以后连5万元的限额都可能没有了……总之各种耸人听闻!

这里,钱哥提醒大家,在兑换美元之前,大家有没有想清楚“用美元兑换什么”呢?

也许有人会说:“兑换美元的目的是为了资产的保值增值,你不是也说了吗,去年我兑换了1万美元,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赚近4000元,这比理财强多了!”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我只能对你的数学说“呵呵”。

按照去年10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计算,兑换1万美元需要花费63436元人民币!

如果你投资63436元,一年下来能得到3943元,年化收益只有6.22%,如果扣除银行想赚的差额,收益就更低了!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去年8月11日汇改以来已经贬值很多,未来还有多少贬值空间,是你我这些失败者无法准确预料的。

这样算下来,投资P2P比去兑换美元要划算多了。虽然P2P收益一直在下降,但每年的收益还是能有7%、8%的,而且只要选对了平台,就能安心无忧的拿到收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打算换美元然后放在那里赚钱而不做任何事情的朋友,一定要计算清楚再兑换,不要急于求成就被专家忽悠了,最后你赚不到钱,只是给银行贡献利润而已。

2、投资美元,你需要知道这些陷阱!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把这些钱兑换成美元之后,还可以投资理财产品,比如B股、QDII基金、美元银行理财产品等等。

那么兑换美元不仅可以赚汇率差价,还可以赚投资收益,两者结合起来绝对比持有人民币要好。

是的,我不否认可以投资美元,但是这些投资渠道真的那么好吗?

先说QDII基金吧。

今年以来,受人民币持续贬值影响,QDII基金表现不俗,超过七成基金实现正收益,有的甚至年初以来涨幅达30%左右,相当可观。但历史不代表未来,人民币已经贬值很多,未来的走势如何谁也无法预测。

而且QDII基金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目前全国156只QDII基金中,超过一半被限制申购或暂停申购,能申购的只有73只,其中23只还标明“限大额”!

另外,QDII基金不仅费用高,赎回时间也长,一般要半个月才能到账。作为一个亏损者,本来资金就不多,投资QDII基金,一旦急需用钱,就只能焦头烂额了。

除了QDII基金,有专家或者大V建议投资B股,称B股是以外币计价的,而上交所股票是美元结算的,现在B股与A股同等资产折价空间很大,未来收益率肯定为正,收益率不容小觑。

我不评论这是否是胡说八道,但我想提醒大家,B股市场比A股小很多,流动性也不是很好,一旦机构或者大户联手抛售,很容易崩盘。

10月17日,B股“闪崩”,一度跌6.69%!我们老百姓手里那点可怜的余钱,连A股都投资不起,更别说拥有大量海外投资者的B股了。

3.对于亏损者来说,最好不要兑换美元!

除了以上这些,其他大家熟悉的还有美元存款、美元理财产品,不过说到收益率,钱哥只能说“哈哈”,因为比人民币低多了!

据融360统计,9月份,中资银行共发行115只美元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仅为1.54%!而同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0%!

以中国银行(3.430, -0.01, -0.29%)为例,美元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05%,一年期、两年期存款利率也只有0.75%,也就是说,就算你拿出六七万人民币,兑换成一万美元,存放在中国银行的年收益也只有75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也就只有500多元!

如果不把这笔钱换成美元,直接存到中国银行,即使按现在0.30%的利率计算,一年的收益也就200元左右;

如果存一年的话,按年化收益率1.75%计算,利息就有1000多元。

你可能会说股份制银行特别是外资银行的外币存款利率大多比国有银行高。但是能高到什么程度呢?能高到天价吗?我查了一下,外资银行一年期美元利率只有1%左右。

所以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说兑换美元就一定是错的,上述那些美元金融产品都是垃圾,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我想说的是,对于我们这些小失败者来说,如果近期没有出国留学、旅游、使用美元进行大量海外购物的需求,就没必要大费周章地去兑换美元了!

当然,如果你“不幸”是一个拥有1000万以上资产的高净值人士,那你显然要把它们兑换成美元。

真的需要,怎样换美元才划算?

1.想要兑换美元,这些你必须知道!

有朋友说,我确实需要换一些美元,怎么办呢?

你可以在银行柜台或者通过银行手机APP兑换身份证件,但请注意,除非你能提供学费证明等,否则每人每年最多只能购买5万美元外汇!

而且这5万美金也不是随心所欲就可以兑换的,不同银行对每人每天可以兑换的美金现金数量都有各自的规定,有些银行甚至需要预约,兑换货币前一定要打电话问清楚。

另外,虽然在银行兑换美元没有手续费,但是并不代表银行就是活雷锋,你不用支付相关费用!

以招商银行为例,10月18日,100美元现钞卖出价为675.32元,现钞买入价为667.23元。(注意,这里的现钞卖出价和买入价是针对银行而言的,针对外汇买家则相反。)

这意味着,如果你10月18日在招商银行买入100美元现金,需要支付675.32元,但如果同一天在招商银行卖出100美元现金,则只能拿回667.23元。

表面上看,你去招行兑换美元,招行不会向你收取手续费,但实际上,每兑换100美元,招行就赚8.09元!如果按照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来算,银行赚的就更多了。

所以大家在打算持有美元进行短期对冲之前,一定要把这部分成本考虑进去,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钱哥在10月18日在招商银行兑换了1万美元,之后卖出的话,就已经亏损了809元!

只有当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809个基点的时候,我在招商银行的外汇收支才能够平衡,只有进一步上升,我才能够盈利。

2. 如何经济实惠地兑换美元?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除非确定人民币会继续贬值,否则将其兑换成美元短期持有并不是明智之举。

当然如果你真的需要换美元,或者不怕死想尝试换美元做投资的话,我建议你选择卖出价与买入价差价最小的银行,因为这样你能赚到更多的钱。

下表是各家银行最新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表中可以看出,如果要兑换美元,中信银行(6.100, -0.07, -1.13%)(601998,股吧)的美元汇率最低,招商银行的美元汇率最高。也就是说,同样数量的人民币,中信银行能兑换的美元最多,招商银行能兑换的美元最少。

另外,在兑换美元之前,一定要确定自己需要将美元兑换成“现金”还是“外汇”。简单来说,现金就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是看得见的钱;而外汇则是看不见的,只存在于账面上。

从上表可以清楚的看到,各家银行卖给老百姓的美元现钞和美元现货的价格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我们要把美元卖给银行,再兑换成人民币,​​价格就相差很大了。

以中国民生银行(9.280, -0.08, -0.85%)为例,现钞买入价为6.6718,外汇买入价为6.7257。也就是说,如果你向中国民生银行卖出1万美元,用外汇卖出可以得到67257元,但用现钞卖出只能得到66718元,相差539元。

所以,如果你不需要用美元现金出国留学或者旅游,只是想换取美元进行投资理财,避免财富缩水,我建议购买外币。

说到人民币贬值,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兑换美元,这是一种误区。其实人民币贬值有两种情况,不同的贬值影响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