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阿根廷

印度被曝开始用人民币购买俄油,为啥不要卢布?他们哪来的人民币

据路透社7月3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印度多家炼油商已经开始用人民币购买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最新数据显示,6月印度自俄进口石油量再创新高,达220万桶/日。

报道称,印度石油公司(IOC)是印度最大的俄罗斯原油买家,三名消息人士表示,该公司已在6月成为第一家以人民币支付部分俄油交易的国营炼油商。另两名消息人士称,印度三家私营炼油商中至少有两家也在用人民币支付购买俄油。

印度当然想用卢比支付啊,但是俄罗斯不要啊。

要知道,前段时间,俄罗斯很苦恼银行账户中有数十亿卢比,但是却花不出去,原因其实很简单,印度卢比全世界没有太多国家愿意用它。

货币的非国家化 买不到_货币国际化有哪些国家_去货币化

这里看似是卢比贬值、货币的问题,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印度是一个贸易逆差,主要靠进口为主的国家。

印度建国以来,只要少数的年份是贸易顺差,70多年都是贸易逆差,2022年,贸易逆差扩大至2735.32亿美元,创下新的纪录。

这一方面意味着印度根本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平衡汇率,这就会导致国内卢比汇率非常不稳定,极易受到国际环境尤其是美元加息的影响。阿三哥时不时就要没收外国资本,主要就是缺美元,或者不希望你换成美元汇出印度。

另一方面没有出口做支撑,也就意味着没有太多的国家会去买印度的商品,那请问其他国家谁愿意拿着印度卢比在手上呢,印度根本就没有出口商品可以买,这才是印度卢比不值钱的关键所在。因此,俄罗斯就会很苦闷,数十亿的卢比就根本没人要。

这不是货币自由兑换的问题,最终还是取决于货币能不能买到对应的商品。

那显然,人民币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心。

2022年,我国外贸突破了40万亿元人民币,连续六年稳居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光贸易顺差就大增30%,再创历史最高——877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这其实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我们的商品,全世界都在买。

我都想象不到有什么商品是中国买不到的,连续十一年的制造业第一,去看看义乌小商品市场,物美价廉,就是中国商品最好的写照。

那请问,世界各国持有人民币,有什么可担心的。有充足的顺差美元外汇储备,有丰富的30多万种商品供选择,还怕钱花不出去。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现在其实是人民币富裕的很。因为2022 年,俄罗斯的贸易顺差增长了70%,达到创纪录的333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大家都知道他不断给中国和印度卖石油,因此他其实人民币是充裕的。

但是他一点也没嫌多,还在继续接受印度用人民币来支付。正是因为他知道人民币哪怕自己用的不多,其他国家也需要。

比如我们知道的前2天,阿根廷也用人民币来归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中国是阿根廷最大的进口国。哪怕俄罗斯把人民币借给阿根廷用,是不是阿根廷也很喜欢呢。

因此,只要全世界都要买中国的商品,那么人民币就是香饽饽,就不怕没人要。

更何况,现在人民币还挺便宜。

货币国际化有哪些国家_去货币化_货币的非国家化 买不到

进入6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路看涨,尤其是人民币降息后,汇率已经突破7.2,直达去年最高点7.3的关口了。现在,全世界货币谁还在贬值,降息,那可能只有人民币了。

这个时候,对于老外就是使用人民币最好的时机。

印度本来就美元缺乏,而且美元不断加息。

假如你是一家外贸企业,这个时候你找银行借100万人民币用来支付此次买油的费用。银行规定你可以在一年内任意时间归还贷款。

按照企业家的判断,未来美联储已经说了,还要加2次息,而且美国现在就业率高涨,通货膨胀的因素还在,那么大概率美元还要升值。而你也懂中国经济,上半年中国经济内需不足,有陷入通缩的可能,政府已经做了一次降息了,先不说下半年会不会继续降息,但是加息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这样一判断,那么大概率半年后,人民币相对美元还会贬值。因此企业家决定不动用自己的美元账户,而是借用人民币多一点,等到半年后,人民币贬值了,再用美元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来还银行,这里外里可以就是通过贬值赚钱了。

这事实上也是人民币汇率贬值带来的好处,刺激更多的国家购买我们的出口商品,鼓励人民币国际化。

至于年年贸易逆差他们哪里那么多人民币?

其实这句话也可以换换:印度70多年贸易逆差,又哪里来的美元进口国外商品。

既然能弄来更值钱的美元,那现在贬值的人民币当然就更好弄到了。

比如说2022年中国出口印度1185亿美元,从印度进口175亿美元,虽然中国对印度顺差达到了1010亿美元,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但是也还是进口了175亿美元,这些都可以换成人民币。

再比如说没收外国资本包括小米的各种账款,这些美元现在都可以换成更多的人民币。

总而言之,印度有的是办法,网上甚至于流传,印度因为英文好,所以有一个诈骗集团专门在网上针对美国老人有组织有系统的电信诈骗,据FBI统计去年美国人因各种电信诈骗损失了103亿美元,这都快赶上印度对中国的一年的进口总额了……

【收评】豆油日内下跌1.01% 机构称USDA报告前瞻 油脂持续震荡

行情表现

4月7日收盘价当日涨跌幅五日涨跌幅

豆油

8274.00元/吨

-1.01%

1.6%

日内消息

4月7日油脂公司菜籽油购销双向竞价交易结果:成交数量76468吨

中储粮网4月7日油脂公司菜籽油购销双向竞价交易结果:计划数量90494吨,成交数量76468吨,成交率85%。

豆油价格行情监测_现货豆油价格_年大豆油批发价格行情查询

品种基本面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

4月7日各地区一级豆油现货价格报价9026.67元/吨,相较于期货主力价格(8274.00元/吨)升水752.67元/吨。

4月4日豆油港口库存录得44.00万吨,较上一交易日增加0.40万吨。

机构观点

华泰期货:USDA报告前瞻 油脂持续震荡

后市来看,豆油方面,北京时间4月1日凌晨,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了2023年度美国大豆种植意向报告及季度库存报告。根据2023年度美国大豆种植意向报告的数据,当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为8,750.5万英亩(3,541.2万公顷),较去年实际种植面积略有增长。截至2023年3月1日,美国旧作大豆库存总量为16.854亿蒲式耳,市场预期为17.42亿蒲式耳,旧作库存低于预期。报告公布后,美盘大豆上涨幅度较大。南美巴西大豆正在集中上市,给大豆价格带来季节性压力,因为农户面临储存空间不足的问题,不得不加快销售新豆,从而导致基差报价快速下跌,如帕拉纳瓜港口自3月1日以来5月船期的大豆基差报价,下跌多达88美分,从升水芝加哥大豆期货合约13美分跌至目前贴水75美分,远期船期巴西大豆的基差也走势相同。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称,今年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降至2500万吨,比最初预测的4800万吨减少47.9%。上周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预测本年度阿根廷将进口790万吨大豆,同比提高139%,这意味着阿根廷将成为大豆净进口国。国内各地基差保持坚挺,整体价格有所增长,全国油厂开机率小幅下降,下游餐饮业和终端的消费还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整体来看,还是处于供需两弱的局面。

豆油行情预计在短期利多提振后重新回归振荡偏弱格局。 棕榈油方面,主产国印尼计划将4月1日至15日的毛棕榈油参考价格设定在每吨898.29美元,正式规定参考价格的法令尚未公布。GAPKI数据显示,2023年1月印尼库存为310万吨,整体上在降库。棕榈油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称,2023年3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下降6.03%,马来西亚南部棕果厂商公会(SPPOMA)数据显示,3月1-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下降22.92%,3月份开始是传统的增产周期,然而受前期洪水和马来劳工影响,马来产量连续几个月同比下滑。船运机构数据显示出口较好,棕榈油供需整体在改善。国内由于棕榈油进口利润倒挂,进口商买船积极性不高。目前,内盘供应宽松,国内盘面多跟随外盘市场调整,市场成交多为内贸交易为主。后市看,棕榈油供应端有改善,但是受国内需求恢复缓慢和三大油脂供应宽松影响,棕榈油难有独立行情,预计继续延续振荡走势。 菜籽油方面,外媒3月26日消息:欧洲谷物商会(Coceral)周五发布报告,2023年欧盟和英国的油菜籽产量调高到2110万吨,高于12月份预计的2040万吨,和2022年的产量预期持平。

今年种植面积提高,但是单产预期回落。由于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主产国均丰产,全球菜籽产量由上年的7402万吨增加至今年的8630万吨,全球菜籽供应转宽松。进口菜籽价格大幅下滑。由于进口菜籽利润向好,国内买船激增。据Mysteel统计数据来看,国内3月菜籽到港船数15条,菜籽采购量约95万吨。在全球以及国内菜籽供应宽松预期下,菜油价格下跌明显。菜油、豆油价差缩小导致豆油对菜油的替代性效应减弱;但是目前国内菜油现货需求无好转,远期基差合同的成交情况差。呈观望态度居多,需求以刚需为主。预计菜籽油在短期冲高之后继续弱势振荡为主。

全球货币进入紧缩时代 还有多少国家正面临国家破产?

斯里兰卡,真的成为了印度洋上的眼泪。总理、总统辞职,国家破产,人们在饥饿和迷茫中挣扎。一个风光无比秀美的岛国,一个一度经济欣欣向荣的经济体,说垮就彻底垮了,垮得让人格外心惊、心痛。国家治理,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折腾的后果,最后倒霉的肯定还是人民。

全球货币体系崩溃_货币崩塌_全球货币大崩溃可能即将来临

据《华尔街日报》5月份的报导曾称,联合国表示,由俄乌冲突引发或加剧的粮食、燃料和金融危机可能会使较贫穷国家发生动荡,导致70多个国家步斯里兰卡的后尘发生债务违约。

实际上,应该说,是联储局的紧缩操作,叠加高价的石油、原材料和粮食,将对全球金融市场发起一场更为迅猛的「双核」冲击。而斯里兰卡成为了本轮紧缩周期中第一个破产的国家。全球货币进入紧缩时代,根据历史经验,一些国家可能遭遇债务(货币)危机,斯里兰卡只是个开始。加上,俄乌战争引发的能源和粮食危机,正在威胁世界上最脆弱的那群人的生存。新兴国家的经济压力在不断加剧。斯里兰卡之后,哪里会是世界债务危机的第二块多米诺骨牌?

全球货币大崩溃可能即将来临_全球货币体系崩溃_货币崩塌

多国陷债务危机不容乐观,3月以来,土耳其汇率跌至历史最低——早前已创出历史最低,突破1美元兑17.1983的历史低位。更令投资者不安的另一个迹象是,土耳其的信用违约掉期上涨24个基点至816个基点,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5月通胀率上升至近75%。这个通胀率目前在20国集团成员中是最高的,在全球则排在第六高的位置。但独立经济学家表示,土耳其的实际通胀率可能还要高得多。

由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组建的ENA Group表示,土耳其的真实通胀率接近160%。土耳其央行仍尝试了通过投入美元储备来干预外汇市场,以支撑里拉。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土耳其央行可能抛售了24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大大消耗了土耳其本已日渐萎缩的外汇储备。经济学家估计,土耳其央行的外币负债比资产多600亿美元,这意味着其储备为净负值。这些数据都可直观地感受到,土耳其正处于危机当中。

货币崩塌_全球货币体系崩溃_全球货币大崩溃可能即将来临

而中东大国——埃及也岌岌可危。俄乌冲突引发的粮食、化肥和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埃及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严重影响民众正常生活。埃及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进口国,59.7%来自俄罗斯,22.3%来自乌克兰。小麦价格飚升导致埃及非补贴食品价格在短期内上涨50%,通货膨胀率也从去年同期的4.8%跃升至5月份的15.3%。埃及政府近期宣称,目前的小麦库存只够维持2个月零18天。

而联储局断上调的加息预期导致埃及外国资本大规模外流,加剧了该国不良经济结构的负担。埃及净外汇储备已从2月的409亿美元降至3月底的370亿美元,而其2020至2021财年末的外债总额却高达1370亿美元,较2010年的337亿美元增加了3倍。也即表示,埃及现在需要使用三分之一的国家预算来偿还债务及利息。据路孚特(Refinitiv)统计数据显示,埃及货币埃及镑兑美元汇率在6月9日跌至18.71,为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全球货币大崩溃可能即将来临_货币崩塌_全球货币体系崩溃

再看南美国家。由于疫情引发经济衰退,阿根廷2020年发生史上第九次债务违约事件。阿根廷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阿根廷通胀率为6%,今年前四个月累计通胀率超过23%。而过去12个月的年化通胀率增至58%,创自1992年初,也就是3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预计阿根廷今年年底的通货膨胀率将超过70%。阿根廷央行今年以来每月都至少加息200个基点,本月加息300个基点后累计加息1400个基点。阿根廷比绍兑美元年内已累计下跌了16.2%,在非美货币中的跌幅仅次于土耳其里拉。除了通胀高企、货币贬值,阿根廷还面临着债务危机。目前,阿根廷的外债规模持续处于历史高位,外汇储备则较2018年的历史高点减少了40.3%,外债占外汇储备的比重超过了750%。

土耳其、埃及、阿根廷,都是受联储局的紧缩操作,叠加高价的石油、原材料和粮食「双核」冲击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经济体。但全球新兴经济体的情况远不止如此。多国货币贬值至几十年的新低,近来匈牙利福林、哥伦比亚比绍、智利比索、印度卢布均破底。

全球货币大崩溃可能即将来临_全球货币体系崩溃_货币崩塌

4月初,黎巴嫩宣布其央行和中央政府破产。2019年底政府拟议开征新税,对统治阶级的长期愤怒就此引爆,造成长达数月示威。接下来,黎巴嫩货币开始贬值,未能偿还达GDP的170%,即约900亿美元的债务。黎巴嫩是全球债务最高国家之一。

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一样,一直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紧急协商,期盼重启一项60亿美元纾困计划。过去一年,巴基斯坦货币兑美元汇价贬值约30%。该国的外汇储备急剧下降,其外汇储备只够支付不到两个月的进口,巴基斯坦面临迫在眉睫的国际违约和破产危机。

津巴布韦6月份的通胀率升高至191.6%。当地时间6月28日,津巴布韦央行宣布将利率提高到创纪录的水平,将基准利率从80%提高到200%,加息幅度达到12000个基点。今年该行的累计加息幅度达到了14000个基点,为全球之最。

此外,老挝、黎巴嫩、缅甸同样面临货币贬值、物品短缺、通胀严峻、饥饿感加剧,出现购买汽油排长龙和中产阶级人数锐减等诸多不利条件。

货币崩塌_全球货币体系崩溃_全球货币大崩溃可能即将来临

拉美国家的情况更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秘鲁美元债券已成为仅次于斯里兰卡的全球表现最差的债券,今年内已跌逾10%。哥伦比亚、阿根廷、厄瓜多尔、乌拉圭等众多地区国家的外债负债率均已突破50%,远超20%的国际安全线水平。伯利兹、格林纳达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列入债务问题严峻、甚至可能无力偿还外债的国家。萨尔瓦多、多明尼加和哥斯达黎加等国的外债比重也在持续增加。

多米诺骨牌效应国家破产不远,国家破产,这个概念是2002年IMF提出来的。国际上通常的国家破产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其进口商品所必需的外汇,或是其主权债务大于其GDP。

国家破产更像是一个形容词,以体现一国经济形势之危急;而不是一个动词,并不预示着一个国家马上就会吹灯拔蜡、改换门庭。国家破产并非国家政权垮台甚至国家灭亡,只是一种对国家经济信用等级的说法。通俗而言就是一个国家资不抵债,会计学术语是主权债务不履行,就是指一个国家向他国的欠债到期无法偿还,甚至无力偿还利息。

货币崩塌_全球货币大崩溃可能即将来临_全球货币体系崩溃

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冰岛损失惨重,全国的GDP只有193.7亿美元,而外债却超过了1383亿美元,几乎是它国民生产总值的7倍,这种现象也导致冰岛开始资不抵债,成为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破产的国家。但是冰岛很快就过了金融危机。

按照国家破产的学术定义,很多国家正处在挣扎边缘。新兴市场正面临美国加息和全球衰退的双重打击。一些国家采取加息措施以抑制本币贬值,但仍无法阻止币值持续波动。货币贬值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加之油价飚升,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债务负担沉重、收入疲软、外汇储备不足等诸多困难。

近几十年来的危机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表明,债务危机具有传染性,一个国家债务违约了,寻求避险的交易员会把资金从有类似债务问题的国家撤出,如此进一步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加速这些国家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