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汇率

4月16日汇率中间价:1美元对人民币7.2133元,1欧元对人民币8.1789元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4月1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2133元,1欧元对人民币8.1789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0801元,1港元对人民币0.92997元,1英镑对人民币9.598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5940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2818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4989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8.8322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2045元,人民币1元对1.1084澳门元,人民币1元对0.60891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4224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6292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96.30韩元,人民币1元对0.50609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1707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9.8028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2433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155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624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4707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5.24000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7792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5973泰铢。

中间价形成机制:人民币对港元汇率中间价由交易中心分别根据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港元对美元汇率套算确定。人民币对澳门元汇率中间价由交易中心分别根据当日人民币对港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港元对澳门元汇率套算确定。

人民币对欧元、日元、英镑、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林吉特、俄罗斯卢布、兰特、韩元、阿联酋迪拉姆、沙特里亚尔、匈牙利福林、波兰兹罗提、丹麦克朗、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土耳其里拉、墨西哥比索和泰铢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为: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银行间外汇市场相应币种的做市商询价,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平均,得到当日汇率中间价。

本文源自金融界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395个点 1美元对人民币7.1596元

中新网6月20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3年6月2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596元,前一交易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201元。

昨天美元的汇率_昨天汇率美元兑人民币_昨天的汇率人民币换美元

截图

1欧元对人民币7.8226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0467元,1港元对人民币0.91610元,1英镑对人民币9.1638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9073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4415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3424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9941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4224元,人民币1元对0.64634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7171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5394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79.07韩元,人民币1元对0.51271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2363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7.7370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6853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521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4982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4905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3.29616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3842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8554泰铢。

风雨三十年:我国外汇市场发展与汇率市场化改革

二、外汇市场发展:欣欣向荣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岸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产品丰富度、参与者差异化、市场活跃度都有长足进步。

外汇市场交易品种方面,2005年8月、2006年4月、2007年8月和2011年4月先后开通人民币远期、人民币外汇掉期、人民币货币掉期和人民币欧式期权等衍生产品。2011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人民币对外币的看涨和看跌风险逆转期权组合业务,允许银行同时买入和卖出相同币种、相同期限、等额合约本金的人民币对外币欧式期权组合,帮助期权购买者将潜在最大损失封顶。2014年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允许银行为客户办理卖出期权业务,自此代客汇率避险业务进入快车道。2018年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允许远期差额交割,即宣告境内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成立。2022年5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新增美式和亚式两个期权品种,进一步丰富了汇率风险管理衍生品种类。考虑到实需交易原则,目前境内还没有建立外汇期货交易市场。

外汇市场参与者方面,除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境内银行和财务公司以外,券商等非银金融机构(国泰君安证券、嘉实基金、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东方证券等),非银金融企业(华为等)以及境外银行和类央行机构、国际组织等也已加入银行间外汇市场。目前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的主要通道——CIBM(直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QFII&RQFII、“沪深港通”和“债券通”——均可直接或间接利用境内外市场进行汇率套保。银行间外汇市场采取会员准入制。截至2024年5月底,银行间外汇即期、外汇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和外汇期权会员分别有770家、291家、287家、231家和167家。

外汇市场成交量方面,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银行间外汇市场总成交额自2015年的1.5万亿美元/月增长到2024年前4个月的3.1万亿美元/月,成交额翻了一番。其中,即期成交额维持在8千亿美元/月到1万亿美元/月,掉期成交额从2015年的7千亿美元/月增长到2024年前4个月的2.0万亿美元/月,远期和期权成交额在2021年政策当局反复强调和宣贯“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后出现显著增长。

离岸人民币市场衍生品种类更加丰富。除在岸衍生品以外,离岸市场还可交易人民币期货、无本金交割期权(NDO)、无本金交割掉期(NDS)、可交易的人民币指数等。离岸市场上最先出现的衍生品品种为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1996年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等已形成区域性人民币NDF市场。2002年到2009年间离岸人民币NDF日均成交量最高达到100亿美元,离岸NDF市场成交价格曾经对境内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定价起到一定影响。离岸市场还具备在岸市场未开放的衍生品种——人民币期货。早在2006年8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便率先推出了以在岸人民币为标的,人民币兑美元、欧元和日元的期货合约;2012年9月港交所推出人民币期货交易;2013年2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正式开始交易可交割的离岸人民币期货;2014年10月,新加坡证交所也正式推出人民币期货合约。外汇期货因为其场内、标准化合约的特征,受到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的青睐。

三、强大的货币:未来可期

金融强国建设需要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人民币汇率作为联通国内外、本外币的关键金融要素,在金融强国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未来我国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如下方面展开。

(一)稳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

在多轮汇率制度改革的推动下,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提升,距离“自由浮动”越来越近。为最终实现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使前日收盘价在中间价定价机制中占据更大比重,扩大日内成交价相较中间价的波动区间,最终达到取消中间价的目标。

二是逆周期工具更多采用价格型工具(例如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以调节汇率预期。降低外汇逆周期调节工具使用频率,仅在国际收支出现较严重失衡并可能形成跨市场风险时使用。

三是有序放松实需交易原则。对于境内企业而言,汇兑和衍生品套保始终遵循实需交易原则,但有时因为交易者过于同质而强化了人民币汇率的单边预期,影响境内外汇市场深度。未来可采取先即期后衍生品、先试点后全国推广的方式,适时、有序地放松实需交易原则。

(二)拓展境内外汇市场深度广度

深度方面,一是在境内发展人民币期货、场内期权和可交易的人民币指数等产品。二是考虑到“一带一路”贸易和投融资需求,适时推出“一带一路”沿线货币的ETF产品,并允许全额和差额交割。三是尝试建立个人投资者参与外汇市场投资的通道。目前通过商业银行,个人投资者可以进行无杠杆的即期外汇买卖。未来对于高净值、拥有丰富投资经验的个人投资者,其投资范围可适时放宽到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衍生品。

其中,人民币外汇期货作为境内外汇市场中唯一“缺位”的主流外汇衍生品,未来有望在时机成熟时推出。第一,外汇期货流动性好、交易成本更低,既有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定价效率,又有助于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汇率避险需求。第二,期货市场主要采用中央对手方清算制度(Central Counterparties,CCPs),交易对手风险更可控。第三,推出人民币汇率期货对于逐步放松实需原则,进一步深化汇率市场,推进金融对外开放、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都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可通过“三步走”战略构建并不断完善境内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首先以外币的交叉汇率期货为突破口,初步建立境内外汇期货市场;其次在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等试验区率先试点人民币相对主流国际币种的外汇期货,并在时机成熟时适时推出人民币兑周边经济体货币的期货;最后放开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并着力打造人民币汇率指数期货产品。

广度方面,目前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者以银行类金融机构和企业财务公司为主,兼有境外政府类机构和金融机构,参与者的同质性相对较高。未来可增加境内实体企业、非银金融机构、海外非银金融机构和企业、境内外高净值个人投资者等直接参与外汇市场交易。引进差异化的参与者有助于提高银行间外汇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举例来说,商业银行主要提供固收和信贷类产品代客FICC业务,券商侧重于提供股权类配套的代客FICC业务。

(三)助力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

一方面,调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人民币国际化上的积极性和灵活度,鼓励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在离岸参股或设立分支机构,帮助境内企业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中更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结算,推动人民币在离在岸的循环;此外为金融机构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提供便利化,包括逐渐扩大境内银行对离岸分支机构的人民币融资额度,鼓励金融机构学习并借鉴海外金融同业的先进经验等。

另一方面,挖掘人民币国际化的应用场景,例如与更多经济体签署官方货币互换协议,在基础设施等优势领域的对外投融资中更多使用人民币支付结算,与“一带一路”经济体探讨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计价的可行性方案,以自贸区金融和跨境园区金融为载体、创设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新场景等。此外要进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及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CBDC Bridge),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和清算的效率和便利度。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影响_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影响_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的改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央行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至2%,市民换汇差

央行上周末宣布,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格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这是央行时隔两年后第二次扩大汇率波动。此次行动后,市民日常兑换价差拉大。因此,有专家建议,消费者如果想兑换美元,不妨等到下半年人民币波动更加稳定后再做出选择。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扩大至2%,这意味着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每日交易价格可在2%上下的范围内波动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同时,外汇指定银行当日向客户提供的美元现汇最高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间的差额不得超过当日中间价,中间价由2%至3%。对于普通公民来说,如果一天内不同时间去银行兑换外币,价格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这是自1994年以来央行第四次调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1994年为0.3%,2007年扩大为0.5%,2012年扩大为1%。这一浮动幅度已实施了2年。央行表示,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充分考虑经济主体的适应性,分步进行,调整幅度在各类市场主体的承受范围内。与上次用了5年时间扩大波动相比,此次人民币兑美元每日波动幅度在1%至2%之间,用时不到2年。

 

业内人士分析,央行政策放松还将显着增加游资炒作和贸易融资套利的成本。随着浮动范围的扩大,跨境套利的成本将会增加。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预计,未来部分国际热钱可能会离开中国市场,转移到其他国家,抑制投机应该是央行此举的重要目的之一。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现阶段央行选择扩大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这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良好窗口。在经济低迷时期,允许人民币贬值,一方面可以刺激出口、稳增长,另一方面可以放宽人民币波动的空间,让热钱流出不会对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至少可以让人民币贬值。不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

此次扩大汇率浮动区间,体现了汇率改革的市场化导向,表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朝着市场化方向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部主任温斌表示,随着市场在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民币汇率下跌可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美元年内将突破“6”至“5”,预计将呈“贬值-升值-再贬”双向波动走势。

影响进出口业务经营

专家分析,人民币汇率从单边升值转向双向波动,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逐渐显现:出口企业也乐见汇率贬值,而进口企业不敢懈怠,积极应对汇率波动影响。

事实上,今年2月份出口大幅下滑也伴随着人民币的快速贬值。今年2月,我国出口额1141亿美元,同比下降18.1%,为2009年9月以来最低增速。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人民币阶段性贬值汇率波动有利于缓解出口企业经营压力。

丁志杰表示,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升值趋势。对于企业来说,过去只要做多人民币、做空美元,就能获得不错的汇兑收益。波动进一步扩大后,人民币双向波动将进一步加大,单纯的单边套利将面临很大风险。

 

前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引发关注。对于人民币波动性加大,中信证券报告指出,汇率波动扩大并不影响人民币估值。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正在减轻,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已进入贬值拐点。

央行还表示,扩大汇率波动是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灵活性的制度安排,与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没有直接关系。双向浮动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升值和贬值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种趋势。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央行扩大汇率波动意味着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局面将在年后基本结束,进入双向浮动阶段。

■财务管理

外汇金融产品进展甚微

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并没有给外币理财市场带来活力。近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LED大屏幕上仍在播放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销售信息。营业厅内的海报上还贴有各种贵金属、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宣传册。很难看到外币金融产品的存在。 。

“我不太清楚目前美元理财产品的收入是多少,我已经很久没有销售相关产品了。”记者走访时,多位银行财务经理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相反,他们熟悉不同产品、不同期限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和投资方向。

事实上,近两年,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并不理想,年化收益率少得可怜。近期,受人民币汇率波动扩大影响,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虽有所上升,但仍跟不上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强势。对比本月同一银行销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和美元理财产品,同样起点为5万元,一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6%,而年化收益率为5.6%美元理财产品的占比为5.6%。退货率仅为5.1%。

交通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人民币市场向好,去年以来,多家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不断推高,收益也较为稳定,成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主力军。金融市场上,外币金融产品却很少受到关注。 。

■市场反应

投资者仍在观望

事实上,外币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比去年好很多,但投资者购买热情并不高。 “近期,公民购买外汇或外币理财产品的数量没有明显增加,但不少客户开始询问相关业务,对新政策充满期待,希望抓住投资机会。”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分析师表示。

上述理财分析师表示,外币理财产品与外币挂钩,受外汇汇率波动影响较大。过去,当人民币单边升值时,很多投资者倾向于买入人民币,卖出美元。此次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后,人民币汇率下跌的空间也有所扩大。无论是购买外币理财产品还是兑换外汇,收入风险也随之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浮动区间的扩大,人民币可能在几天之内波动数十、数百个基点。公民在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前,还需要及时了解国内外经济走势,了解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的不稳定性,以便选择是买入还是卖出。不要盲目跟风、听信片面意见。不懂就不要轻易试水。

■建议

如果你想兑换美元,不妨再等等。

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去银行兑换货币的时间就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那么近期政策落地之后,现在是美元兑人民币兑换的好时机吗?

北京银行私人银行部高级投资顾问董玉坤表示,现在不是用人民币购买美元的好时机。 2013年,人民币汇率呈现单边升值走势。为了押注人民币升值,一些套利基金和国际游资大量进入中国,试图套利。今年以来,汇率贬值速度较快。一些套利资金为了避免投资损失而暂时离场。与此同时,对美元的需求加速。预计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仍将倾向于贬值。

“在贬值通道中,后来买美元当然会比先买美元更值人民币,但下半年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董玉坤认为,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有机会慢慢回归基本面。 “所以需要兑换美元但又不着急的消费者不妨等待。另一方面,持有美元又想兑换人民币的消费者可以关注近期的汇率情况,进行兑换。”适当地。”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存在一定下行压力。美国QE缩减改变了全球资本流向,人民币汇率短期或将继续小幅贬值。不过,鉴于我国经济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世界经济温和复苏也将有利于贸易复苏,国际收支顺差虽将趋于收窄,但仍将有利于贸易复苏。维持一定时间。中长期来看,人民币仍将保持小幅升值,但波动幅度将进一步加大。

企业须丰富应对汇率风险的方法

当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时,从事外贸的企业自然会受到影响。董玉坤表示,近期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企业来说是利好,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的生产成本降低;但对于进口公司来说情况并非如此,因为以美元报价的外国产品变得更加昂贵。当然,人民币汇率单纯的一日走势对企业影响不大。企业需要考虑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中长期趋势。

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较大,我国企业外汇风险对冲能力必须提高。

“从国际市场来看,汇率变化是很正常的现象。比如去年安倍政府实施量化宽松以来,日元贬值超过20%。去年7月以来,英镑升值幅度更大。”兑美元汇率低于10%。”董玉坤表示,中小企业还缺乏应对汇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和有效工具。企业应了解汇率风险,积极开发门槛较低、操作简便的汇率风险工具。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方式必须更加多样化,应对汇率波动的灵活性也有待进一步增强。

白银期货价格创新高,涨幅超黄金,供需、金融和避险因素共振推动

近段时间,在国际金价屡创新高的同时,同为贵金属的白银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数据显示,4月12日,COMEX(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期货价格盘中触及29.905美元/盎司,创下2021年2月以来新高。

与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的黄金相比,白银却低调得多。不过,从今年的价格表现来看,白银的最大涨幅已经超过了黄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COMEX白银期货价格和COMEX黄金期货价格同期最大涨幅分别为24.4%和18.2%。

业内人士表示,与推动国际金价走高的原因类似,白银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实物供需、金融和避险属性三个因素共振的结果。

汇添富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监郭蓓蓓表示,黄金和白银没有利息,因此美债收益率下降将增加其吸引力。当前市场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成为银价的重要支撑。从历史上看,在货币宽松周期中,白银价格的涨幅也明显高于黄金。工业需求也是白银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

金瑞期货贵金属分析师龚明认为,现阶段贵金属价格持续强势表现,主要是由于高利率、市场不确定性较高的背景下,贵金属配置价值的确定性较高。全球地理环境。因此,大量资金正在流入贵金属。盘后贵金属呈现明显升水。本轮贵金属的强势走势与美元、美债并没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主要是避险情绪提供了主要的上涨动力。

龚明表示,白银价格上涨有几个原因。除了贵金属的逻辑之外,首先,白银这几年主要是区间震荡为主,相比黄金来说还有明显的补涨空间。其次,受光伏组件排产持续高增长推动,年内白银供应依然短缺,且短缺情况较去年有所恶化。基本面也为银价提供了一定支撑。

国信期货研报显示,虽然白银的避险和投资属性不如黄金,但在金价屡创新高的背景下,资金开始转向白银作为多头配置。同时,白银自身的产业属性赋予其更好的价格弹性。从白银本身的供需情况来看,近年来最大的变化其实是其在光伏领域的需求增加,而与AI相关的电子制造工艺也严重依赖白银作为关键原材料。

世界白银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白银需求总量为35551吨,2023年全球白银缺口约为4400吨。预计在矿产白银产量恢复的带动下,2024年全球白银供应总量将增长2%,达到3000吨,达到31700吨以上;白银总需求预计增长1%,达到36,700多吨;供需缺口仍将维持较高水平,达到5000吨左右。

对于银价未来走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受投机交易和避险情绪影响,短期内银价仍有上涨的可能。

国信期货研报显示,避险情绪再度出现将成为贵金属价格剧烈波动的重要主导因素之一,金银价格或将继续高位震荡。在避险情绪和市场降息预期相对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共振下,金银长期配置价值依然凸显。

记者注意到,4月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通知,调整白银延期合约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自2024年4月9日收盘强平起,Ag(T+D)合约保证金比例由10%调整为12%,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限制由9%调整至 11%。同时,提醒会员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制定详细的风险应急预案,提醒广大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确保交易所平稳健康运行。市场。

菜百股份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李阳表示,提高交易保证金可以控制市场风险。当白银价格快速上涨时,市场波动性将会加大,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也会变得更加激进。通过提高保证金,交易所可以减少会员和投资者因过度交易而可能面临的投机行为,从而降低市场系统性风险。

郭贝贝提醒,贵金属具有全球统一定价的特点。短期内,由于需求、汇率等因素,会出现贴水和溢价。长期来看,升水空间不大。国内外白银价格走势一致,但去年9月以来,国内白银相对国外白银的溢价有所扩大。因此,应关注国内白银升水回落的风险。

公明提醒,无论是黄金还是白银,本轮涨幅都比较大。建议投资者理性投资,不要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