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风险控制

信也科技去年财报:AI战略加速落地,多元化布局显成效

北京时间3月18日,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集团信也科技(NYSE:FINV)发布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24年,在科技创新与全球化战略驱动下,该公司国内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海外市场实现高速扩张,业务多元化布局取得重要进展。

2024年,信也科技实现年营业收入130.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1%;净利润23.9亿元,同比持稳。经营指标方面,年度促成交易额达2062亿元,同比增长6.1%;在贷余额为715亿元,同比增长6.1%。

四季度,信也科技营收34.6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6.8亿元,同比增长28.7%。当季促成交易额达569亿元,同比增长8.6%。

信也科技首席执行官李铁铮表示:“2024年,信也科技深化公司战略实施,在推动中国市场稳步增长的同时,加速拓展国际市场,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这些成果使我们对2025年充满信心,我们将不断强化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国内外用户提供普惠、高质量的金融科技服务,助力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升级。

信也科技首席财务官徐佳圆表示:“过去一年,信也科技业绩稳健增长,各项财务指标表现良好。公司全年累计投入1.6亿美元用于股东回报,占全年净利润的49%,充分体现了我们持续提升股东回报的承诺,及对业务和现金流前景的坚定信心。”

信也科技2024年财务报告_信也科技AI全链路赋能业务提效_信也科技

推进多元化布局,业绩增长稳健

2024年,国内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消费信心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下,信也科技依托技术创新,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消费服务场景,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也科技国内业务基本盘保持稳健,截至2024年底,国内累计借款人超2680万,全年交易额1961亿元,同比增长5.2%。凭借先进的风控技术,整体风险水平持续优化,风险数据维持低位运行。

作为公司战略重点之一的小微业务,全年为超过82.6万家小微用户和个体工商户提供580亿元信贷科技服务,交易额同比增长23%,占集团国内业务比重近三成。同时,信也科技持续提升精细化小微服务能力,通过公益项目“好样的小店”,累计为超过70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小店、超过1万人次小微业主提供定制化帮扶。

信也科技AI全链路赋能业务提效_信也科技_信也科技2024年财务报告

AI全链路赋能,驱动业务提效

2024年,信也科技加码AI研发投入,推动人工智能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实现全链路智能化升级。11月,信也科技自研大模型——“米粒”正式通过国家网信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为面向C端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奠定了合规基础。

此外,公司推出智能体创新应用平台Zeta,结合2023年发布的大模型开发平台E-LADF,构建了覆盖投放获客、风险控制、客户交互等核心业务环节的智能化体系。目前,这两大平台已支持超1000个大模型应用,并于近期接入DeepSeek-R1,实现关键技术升级,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在投放获客方面,公司AI技术使广告素材生产成本降低60%。风控方面,信也科技基于视觉大模型,自主研发背景模板识别算法、手持证件校验算法等技术,构建跨用户、跨数据源的智能关联体系,对欺诈用户的识别准确率达99%。客户交互层面,信也科技依托大模型构建了行为/对话KYC标签体系,优化客服交互策略与话术,整体用户转化率平均提升9%。在客服环节,信也科技大模型通过自动生成通话内容摘要及用户关切点,使人效提升20倍。

强化行业协作,深化消保建设

2024年是信也科技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道路上持续深耕、稳步迈进的一年。公司优化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进一步细化业务流程中的消保审查机制,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融入服务体系。在制度基础的支撑下,2024年信也科技国内业务平台用户满意度超过98%,用户一次性问题解决率达74%。

该公司依托“风巢”风控平台、“明镜”反欺诈系统及AI技术,结合声纹识别、背景模板识别等先进算法,构建全方位反诈科技矩阵,并与相关机构共享黑产数据库,守护用户的资金安全。2024年,信也科技共阻断诈骗2.6万余次,帮助用户与机构免受损失近3.7亿元。此外,信也科技在2024年识别并标记逾4000名疑似黑灰产用户,并向相关客户发送近640万条黑灰产风险提示短信。

同时,公司积极践行“联合消保”理念,将消保工作融入主营业务生态,携手多家金融机构深入青海、河南、四川、福建、上海等省市,开展了面向金融消费者的宣教活动,并联合行业、法律界与学界开展专项研讨,推动行业协同创新,共建“大消保”生态。

次级抵押贷款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

专业回答:

1、个人信用不高申请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一般个人信用等级不高,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将个人信用评级分为五等:优(750~850分),良(660~749分),一般(620~659分),差(350~619分),不确定(350分以下)。次级贷款的借款人信用评分多在620分以下。2、还贷额占比过高美国的常规抵押贷款首付多为20%,借款人月还贷额与收入之比在30%左右。而次级贷款的首付款不足20%,甚至是零首付。这样借款人还贷额与收入比过高,其抗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弱。3、利率可调整次级抵押贷款90%左右是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30%左右是每月只付利息,最后一次性支付的大额抵押贷款或重新融资。这类抵押贷款开始还款负担较轻、很诱人,但积累债务负担较重。4、拖欠率高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比较大,违约风险是优级住房贷款的7倍,因此,次级贷款的利率一般比较高,且80%左右为可调整利率。当贷款利率不断向上调时,债务负担加重,导致拖欠和取得抵押赎回权的风险增大。一、贷款等级共有六个:A、A-、B、C、C-。评级标准为申请者的按揭贷款偿付记录、破产记录,以及债务收入比率。信用评分采用FICO指标。按揭成数(LTV)是指贷款与资产价值的比例。一般来说,贷款等级越高,FICO评分越高;按揭成数越低,表明贷款风险较小,相应定价越低,反之则越高。通常,固定利率借款者的平均信用评分高于浮动利率借款者。在整个1990年代,次级抵押贷款借款者的信用评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浮动利率次级抵押贷款。这表明1990年代次级抵押贷款质量存在问题,大量贷款提供给了信用较低风险较高的借款者。但从2000年开始,借款者信用评分开始逐渐上升。因为此时,贷款者开始关注贷款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限制风险敞口。因此,在这一时期里,不仅整体贷款数量上升,并且机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供给信用评分较高借款者的贷款量上升最为显著。借款者信用评分越高,贷款等级越高,相应的首付要求也越低。这也体现了风险补偿原则。而按揭成数越高,借款者违约倾向越大,相应的首付要求越高。在1998年危机之前,首付额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1998年之后,贷款者开始提高首付要求,贷款结构发生变化。按揭成数低于70和大于100的次级抵押贷款大量减少,而首付为10%的次级抵押贷款量上升显著。提前偿付罚金也是控制风险的措施之一。当利率下降的时候,次级抵押贷款借款者倾向于提前偿付贷款,以便以较低的利率重新申请贷款。而贷款的提前偿付会给贷款者带来损失,并且由于提前偿付的可能性不可预测,这种损失也是不可测的。因此,为了限制提前偿付这种行为,贷款者对提前偿付者收取一定的罚金。法律咨询网友:证券公司的次级债券和次级债务有什么区别?律师:普通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券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或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次级债劵是相对风险程度比普通债券高,当然收益也相对高一点;如果出现风险,会出现债权人拿不会本金的情况。通常没有第三方和银行担保,债券持有人的债务索偿权排在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