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银行间外汇市场

两部门拟修订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规定,构建全链条市场监管制度

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规定将迎来修订。

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加强银行间外汇市场监管,促进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局对《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暂行规定》 (银发 〔1996〕 423 号文印发, 以下简称 《暂行规定》 )进行修订,在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形成 《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 (以下简称 《管理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银行间外汇市场是指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进行人民币与外币交易的市场。

《起草说明》指出,修订《暂行规定》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加强外汇市场法治建设的需要和健全银行间外汇市场监管体系的客观要求。通过修改完善《暂行规定》 ,对现有监管规则进行集中整合,将有利于加强银行间外汇市场监管的顶层设计、完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质效。

《管理规定》包括总则、市场参与机构管理、业务监督管理和附则4个章节,合计35条。主要内容包括五大方面:

(一)加强银行间外汇市场监管。立足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局共同对银行间外汇市场各类参与机构实施全面监管,明确相应的管理要求和罚则。

(二)构建全链条市场监管制度。明确机构运营管理、交易员管理、 法律协议、 做市商管理、 信息交流、 信息披露、数据服务与分发、费用和自律管理等要求。

外汇交易中心和上海清算所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监管下,在规定范围内分别组织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和清算,制定业务规则,提供设施和服务。

(三)提高外汇市场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能力。明确银行间外汇市场基础设施的职责、协作机制、异常处置、信息报送等要求。规定基础设施负责交易和清算资格管理并履行监督职责。

(四)厘清参与机构业务边界。明确金融机构的入市范围、基本条件和业务原则。明确金融机构可自主决定参与交易冲销、同步交收等风险缓释服务。重申金融机构通过境内货币经纪公司协商达成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实现路径。

《管理规定》指出,境内金融机构原则上以法人身份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并应先取得结汇、售汇业务经营资格。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实行做市商或报价行制度。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或报价行应承担持续提供人民币与外币交易买、卖价格义务。境内金融机构可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结售汇业务敞口,并合理开展做市或自营交易,积极向市场提供流动性,调剂外汇市场供求余缺。

(五)提升外汇市场管理的前瞻性。提出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丰富交易品种、币种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数据服务,规范金融信息服务商分发数据行为。

《管理规定》明确,外汇交易中心和上海清算所可按照商业化原则向金融机构、金融信息服务商等提供银行间外汇市场数据服务。

我国推出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王宇、姚均芳)记者2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外汇市场,满足国内经济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央行决定自17日起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

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是指在约定期限内交换约定数量人民币与外币本金,同时定期交换两种货币利息的交易协议。

央行日前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具备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会员资格的境内机构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后,可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按照《通知》规定开展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

央行指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银行间外汇市场已先后推出人民币外汇远期和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的开展,将进一步丰富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品种,满足不同市场参与者的资产管理需要。

中国社科院金融专家彭兴韵认为,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深入,汇率波动逐渐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场参与者的交易风险,央行这一措施可给参与者提供较好的风险管理手段。此外,通过这一业务的开展,央行还可增加其流动性管理工具,有利于宏观调控

《通知》规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交易进行日常统计和监控,应将统计信息和有关情况于次月的前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报送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并及时向市场披露有关信息,但不得泄漏非公开信息或误导市场参与者,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对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实施监督和管理,并对违反本通知规定开展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扰乱市场秩序的机构,进行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