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移动广告

猎豹移动CEO傅盛:第二代互联网的方法论

猎豹在上市之后,接连收购了很多移动广告公司。

2014年06月12日,猎豹移动3千万美元收购移动广告商香港品众互动。

2015年3月17日,猎豹宣布以5800万美元(约合3.6亿元人民币)的对价100%收购全球移动营销公司MobPartner。同月,猎豹宣布战略投资移动广告软件供应商Nanigans。

傅盛透露,除了这些金额比较大的投资收购外,还有很多小额的投资收购,也是针对移动广告营销这块,比如之前投资了一家法国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公司。

上市不到一年,猎豹完成了3起针对移动广告领域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收购,这家以工具类取胜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正成为一家精准营销和流量分发平台。

猎豹移动前不久公布的2014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四季度猎豹移动在全球的移动月度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3.95亿,总营收为5.9亿元人民币,其中移动收入为2.2亿元,同比增长610.2%。

广告已经成为增长的重要引擎。

猎豹移动旗下的猎豹清理大师在内的app拥有大量的用户,在google play商店排名前三,仅次于facebook。目前猎豹移动全球总用户超过10亿,月活跃用户将近4亿。傅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之所以自建广告平台,是因为通过广告进行变现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路径,而猎豹的产品矩阵可以通过大数据对用户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更加精准的广告投放,实现优化和资源配置。

傅盛举例,例如通过对用户app使用习惯的分析,猎豹的“脸谱系统”可以分析出用户的“画像”,包括性别、使用偏好,爱好等。

不过这样的用户分析仍然停留在比较基础的阶段,比如Facebook可以为广告客户提供200个用户标签,而猎豹仅可以提供30个。在丰富度上,和社交平台仍然有差距。

通过对移动广告的广泛布局,猎豹移动已经成为在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积累,和包括facebook在内的很多平台都有合作,facebook刚刚发布的财报中,甚至特意提到了猎豹收购的Nanigans对其营收的帮助。

移动出海

事实上,猎豹并不是最早出海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但很可能是最成功的一家公司。

傅盛将猎豹的成功归结为时机的选择:和小米等不同,我们直接选择了欧美成熟市场,放弃了日韩,东南亚等市场,因为一方面这些市场蓄力不够,难以爆发,另一方面打通了欧美市场,也由于下其他市场的渗透和俯冲。

傅盛透露,下一步的战略将是帮助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出海,走出国门,走向海外。

“目前中国手游市场有将近1万家CP(游戏研发商),但国内手游行业的竞争环境已经非常激烈了,大量的中小型团队面临非常大的竞争压力,猎豹完成可以帮助这些手游公司避开国内红海,走向海外市场。”傅盛表示。

由于很早便启动了国际化战略,猎豹移动在国际化上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例如国外的市场环境,分发渠道,当地的资源,更重要的是海里的海外用户和数据积累,早些年开垦的经验成为猎豹移动帮助中国团队出海的优势和经验。

“除了游戏之外,其他的app,例如生活服务类的我们也会提供出海的帮助,比如我们会告诉他欧美市场的用户偏好是怎样的,他应该如何适应当时市场,以及当地投放渠道等等。”傅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事实上,由于猎豹激进的国际化策略,猎豹很多产品都没在国内上线,当被问及何时回归本土市场时,傅盛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点,但是他对回归显得非常自信。

“我们有腾讯的战略投资,腾讯应用宝会提供分发资源,此外,我们的猎豹清理大师预装了所有的红米手机,我们和包括三星在内的50多家手机厂商进行合作,在软件层面,我们和万能wifi钥匙也有合作。”傅盛表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广州:020-89660257

猎豹第三季度营收增长111% 八成移动收入来自海外

11月17日,猎豹公司披露了201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据财报显示,猎豹收入再创历史新高,第三季度营收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111%。

据悉,猎豹移动收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猎豹全球化定位带来的差异化优势。第三季度,猎豹加快了移动端布局,通过创造更多独有的优质内容和服务来丰富产品工具矩阵,并建立起了一套独特的商业变现模式。

产品矩阵提供核心力

自从2014年起,猎豹在国内、海外市场建立起多元化的移动产品矩阵,这成为猎豹发展的核心动力。以猎豹清理大师为核心,猎豹各产品间形成了强大的交叉互推的能力,如2014年底推出的CMLauncher,目前已经是GooglePlay全球下载排行榜前20名的应用之一。在GooglePlay全球排行榜前30名的应用中,有5款出自猎豹移动,4款产品下载量超过1亿。

中外用户丰富产品

猎豹的差异化优势带来了用户稳步持续增长,根据猎豹移动2015年的Q3财报,猎豹移动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用户近20亿,月度活跃用户接近5.67亿人。其中七成用户来自海外,不同的用户资源和背景,这为猎豹的多元化发展和产品创新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完善的广告系统

2015年,猎豹保持与Facebook、Google、Yahoo、Twitter等全球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一起探索了更多创新的移动广告服务。除此之外,猎豹还不断完善广告平台建设,提高转化效率。目前,在猎豹平台中,每天有1000多个广告推广活动。猎豹直销团队同时与全球500多家品牌建立了合作,包括Uber, Amazon, Machine Zone、Booking.com和Flipkart等知名公司,借道快速全球化发展。在海外猎豹还有10余家在建或已成立的办事机构。这也让猎豹有能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本地产品和服务。

大数据挖掘潜在市场

在当前的大数据潮流中,猎豹正在“从一家工具类应用公司变成一家大数据分析公司”。此前猎豹为补齐大数据分析能力,接手了雅虎北研团队,搭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移动广告平台,并实现月度覆盖2亿人群。

猎豹的这一努力得到了Facebook公司的认可,在其官方声明中,还专门使用了猎豹移动App Lock来作为示例,并指出“全球安卓开发商猎豹移动的App Lock广告突出了原生广告(native ad),并且实现了一个原生的垂直下滑单元,该单元可以展示多张图片,在交互上提高了150%,增加了200%的eCPMs。”

猎豹CEO傅盛表示,猎豹的全球化才刚刚开始。未来,猎豹将继续保持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以扩大用户规模、增强用户活跃度,通过海量用户的积累、技术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以及全球化视野的开拓,提升其在移动广告领域的实力,努力成为全球三大移动广告平台。

猎豹财报让你震惊,但移动广告真的繁荣吗?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猎豹的财报让人眼前一亮,但却并不意味着移动广告已进入真正的繁盛时代。

522.0% 和 891.6%,这是猎豹移动 Q3 移动收入和海外收入的同比增长率。比起赚足眼球但增长率不过半成的各类电商,移动广告行业似乎更容易取得吸引眼球的爆发式增长。

就在一周多以前,「喜马拉雅FM」指责「蜻蜓FM」利用代码欺骗第三方广告平台和广告主的事件让业内对移动广告数据有效性的质疑进一步加深。

猎豹移动_移动广告行业数据有效性质疑_猎豹移动Q3财报分析

蜻蜓FM 疑似作弊广告代码

昨日,曾经移动工具的「出海」典范与分发渠道「久邦数码」宣布通过了私有化方案。一片总结哀叹之中,曾经被视为移动广告新战场的海外市场似乎也过早地触及到了天花板。

「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国内某移动广告平台的前销售负责人告诉「极客公园」,这些纸面上惊人数据的背后往往是接近零回报的低效投入产出。

当「垄断」、「低效」与「狂欢」构成了国内移动广告圈不伦不类的真实图景时,147.7 亿美金(数据来源于 eMarketer)这一 2015 年的预测市值更像是一场南柯一梦。

猎豹移动Q3财报分析_猎豹移动_移动广告行业数据有效性质疑

eMarketer 关于中国数字广告支出的预测

数字的繁荣与收入的尴尬

「高速」、「爆发」、「激增」,如果足够熟悉移动广告行业,你应该不会对这些词感到陌生。

翻看国内各家移动广告平台的季度报告,你可以发现,一年前平均 200% 的季度增长率在今日已变得微不足道,500%、800%,甚至超过 1000% 这样的数字早已成为行业的标配。

这种季度性的心理安慰在行业萌芽伊始的确能让广告主和开发者买单,但当每一家都在拔高这些爆炸性的数据时,整个行业的价值标准就被拉高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水平线。

众所周知,「量」(下载、点击或活跃用户数量)对于任何一家移动广告平台而言都是「饭碗」一般的存在。在实际的操作中,为了得到足够的「量」,多数移动广告平台的做法不外乎两种:虚假流量或高成本竞争。

通过人工和技术的方式,平台方或一些个人推广渠道会生造出大量的下载量与活跃数据,即所谓的「刷量」;而高成本竞争则在于平台方给予部分推广渠道高额的回报以及对广告主进行低额的价值索取。

「违背价值规律的高成本竞争就看你能撑多久了。」

某应用商店渠道负责人向「极客公园」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烧钱拿量」才能「用量换钱」。

讽刺的是,不少在半年前对外宣称季度增长率超过 500% 的移动广告平台如今早已不见踪影。缺量、破产与被并购,它们快速地入局与暴毙。

一句行业盛传已久的评论,「撑不过半年,你的存在便没有意义。」

明面上的高额流水收入却无法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这便是尴尬所在。

纯移动广告平台还能活多久?

两年前,当提到 RTB(实时竞价)这类新奇的广告圈技术词汇时,没人会怀疑这一新兴商业模式的未来价值空间。

事实上,Google、Facebook,乃至如今的猎豹移动都证明了这是一套有效的商业变现模式。

猎豹移动_移动广告行业数据有效性质疑_猎豹移动Q3财报分析

但是,唯一的不同在于,它们都不是纯移动广告平台,广告外的内容和服务构成了它们流量变现业务的基础。

而国内移动广告平台的问题就在于,大部分平台属于纯移动广告平台,脱离了渠道供应商的流量供给,自己很难再有其他的流量再生空间。

「钱都让大渠道赚了,扣多少量、结多少款你觉得我们有发言权?离开了它们,我们就没有了流量,而不管没了谁他们都有很大的自有流量。」

从事数字广告行业多年的个人开发者李东在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时说道,小平台议价能力丧失的关键就在于自造流量能力的缺乏。

人人都想有自己的牌。于是一个可以看到的趋势是各家移动广告平台都开始了游戏和应用等内容形态的代理与制作。

但这也不是一套万能的成功模式,一个强强联合的例子——触控科技与知名海外游戏分发平台 Chartboost 联合成立的「畅思广告」并没有如市场预期般表现强劲。

有意思的是,目前已有三四家移动广告平台已经或即将新三板,每一家几乎都冠以了「国内第一」、「出海首选」之类的口号。

「明面永远繁荣,暗处荆棘丛生。」这似乎是国内移动广告市场永恒的现状。

当量化的数字取代技术的标准成为一个行业的标配时,我们还能期待它走多远?

猎豹投资移动广告软件商Nanigans

继不久前刚宣布以5800万美元收购全球移动营销公司MobPartner后,近日,猎豹移动又宣布以2400万美元战略投资移动社交广告软件提供商Nanigans。

据公开资料显示,Nanigans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社交移动广告软件提供商,其成名于在Facebook平台上自动投放广告的软件技术,并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

猎豹移动正在搭建移动广告平台,并积极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综合实力。通过此次合作,猎豹移动希望为全球广告主、发行商打造更广阔的移动广告平台。

猎豹移动前不久公布的2014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四季度猎豹移动在全球的移动月度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3.95亿,总营收为5.9亿元人民币,其中移动收入为2.2亿元,同比增长610.2%。

可以肯定,移动收入将成为猎豹移动未来收入增长的强力引擎。前不久,猎豹以5800万美元买下移动营销公司MobPartner是猎豹在移动领域布局的重要一步棋。

一直以来,猎豹移动都在大数据分析、移动广告技术方面不断投入,并在全球范围与国际知名移动广告平台广泛结盟。2014年,猎豹移动不但拓宽了数据收集的维度,提升了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同时,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包括成为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重要的合作伙伴等。(记者 张绪旺 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