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玉米

Mysteel解读:2023年上半年华北玉米行情回顾及下半年展望

我国下半年玉米价格走势_玉米价格走趋_玉米最新走势

上半年行情回顾:

上半年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整体维持先弱后强的走势。前期受心态偏弱的影响,市场维持震荡下跌,以山东寿光深加工企业玉米价格为例,上半年其玉米收购价格最低点出现在5月15日,价格参考2700元/吨,之后价格持续上涨,并创年内新高,截至6月30日,其收购价格参考293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10元/吨,较本年最低点(5月15日)上涨230元/吨,上涨幅度8.52%。上半年玉米价格运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月份到3月上旬。此阶段玉米价格变动相对平缓幅度有限。春节之前玉米价格下跌后涨,1月底企业基本完成建库,按需采购为主。春节之后,市场购销恢复较快,贸易商出货积极性增加,以潮粮购销为主,同时东北货源补充华北市场,价格整体偏弱运行。

第二阶段,3月中下旬到5月中旬。此阶段玉米市场心态转换较快,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整体可以概括为“下跌-上涨-稳定-下跌”。3月中旬开始,小麦价格超预期下跌,带动玉米下跌,市场看空心态加重,部分饲料企业开始收购小麦,控制玉米采购。下旬小麦价格下跌加快,形成小麦和玉米联动下跌的局面。4月上旬价格微幅反弹。随着价格跌至低位,贸易商出货减弱,阴雨天气影响,价格经历短暂上涨,中旬价格维持区间内窄幅调整的局面。 4月下旬东北货源流入量增加,市场有效供应增加,月底玉米价格震荡偏弱,但下跌幅度有限。同时小麦价格价格震荡下跌,饲料企业收购玉米和小麦价差基本持平,小麦替代优势显现,饲料中小麦替代比例逐渐增加,对市场信心形成压制,5月15日,玉米价格创年内最低点2700元/吨。

第三阶段,5月下旬到6月底。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并创年内新高。中旬开始,小麦上市量增大,贸易商多收购小麦,玉米出货量减少,深加工提价促收,价格上涨。随着华北余粮不断减少,贸易商看涨意愿不断增强,对价格的预期增加,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截至7月10日,山东寿光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格参考2974元/吨,较5月15日最低点上涨274元/吨,上涨幅度10.15%。

下半年展望:

短期来看,余粮不断减少是最大的利好,预计7月份玉米价格维持震荡偏强的走势。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市场对价格高点的预期也逐渐提升,普遍认为3000元/吨是重要的价格阻力。经过连续上涨,从上涨幅度和时间上来看,价格有调整的需求,密切关注贸易商的出货节奏的变化。进入8月份,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春玉米开始上市,市场逐渐会按照对新玉米的价格预期来定价,价格维持震荡偏弱运行,新粮上市前逐渐见底。10月份进入新玉米购销期,考虑到玉米和小麦之间的价差关系,新玉米在小麦价格之下运行的可能性较大。加上市场心态的影响,预计贸易商大量收购建库做长线的积极性减弱,综合考虑华北市场购销特点,玉米10-12月份玉米价格维持区间内震荡运行,出现单边上涨和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玉米价格走趋_我国下半年玉米价格走势_玉米最新走势

玉米最新走势_玉米价格走趋_我国下半年玉米价格走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玉米市场下半年有变动,价格能到什么程度?

总结一句话就是:玉米市场将会是下半年表现最强势的粮食,后续供需缺口预期将成为支撑价格主要力量。现在华北玉米已经有深加工企业报价高达1.265元的价位了,饲料企业也又到1.25的价位,离1.3还有多远?玉米市场下半年有多少变动?在今年疫情影响下,饲料养殖市场似乎正在复苏,深加工企业近期停工比较多,加上临储玉米拍卖导致每周有大概400万吨投放的影响下,玉米竟然还有上涨的迹象,背后因素就是市场对后续供需偏紧带来的期望,目前中阶供应得不到满足,市场被看好,贸易商抢购动作有所增加。有关数据显示,农业部相关专家预测玉米供需下半年国内产需缺口到了1358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玉米产需缺口也高达2700万吨,下半年到了2500万吨左右。

玉米近期走势_我国下半年玉米价格走势_玉米价格走趋

我们来看山东地区的玉米行情,深加工玉米主流收购价是2440-2530的价位,涨了大概10-60元左右,比上周五涨了起码20元,现在邹平荣海收购价位在2530,其余地区例如寿光金玉米,邹平西王,天力药业,昌乐盛泰基本在2400以上的价位,后续不排除突破2500的可能。华北宁晋玉峰,广玉淀粉涨了20元,东北还是比较稳定,昊天玉米,青冈龙凤涨了10元左右,北方港口高点在2320左右。现在高成本溢价一直影响市场动向,东北方面比较看好涨势。

玉米价格走趋_玉米近期走势_我国下半年玉米价格走势

时至今日,临储玉米拍卖量累计也到达了3600万吨的量,叠加上回一次性储备玉米拍卖量,国储已经有4000万吨的供应储备了,估计可以满足今年产需缺口。不过有消息称,这些成交的玉米到现在出库量并不明显,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基础供需还没得到满足,本计划通过拍卖帮助玉米市场缓和的目的并没有达成,反而成了推动玉米价格上涨的动力。

玉米价格走趋_玉米近期走势_我国下半年玉米价格走势

现在后续玉米价格上涨空间确实出现了压力,眼看第三季度临储玉米也要出库,供应会逐步下发到市场,不过老铁们不用担心价格突然下滑,因为加上运费物流成本,2380元的高成交价支撑,贸易商不会做陪本的生意。我们回到话题起初,玉米深加工报价到1.3元的可能性大吗?价格能到什么程度?老铁们可以评论区说出自己的看法。

猪价突然大涨,局部日涨5毛,官方预判会否再度失手?

农业农村部:短期猪价无大涨基础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 陈光华21日表示,今年上半年生猪价15.1元/公斤,略高于去年同期。生猪价格低位运行时间超过预期,主要原因还是阶段性供大于求。而农业农村部近期也组织了专家、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会商,综合研判,目前生猪生产仍在惯性增长,消费增长乏力,短期猪价缺乏大幅回升的基础。但随着秋冬季节消费旺季的到来,猪价有望逐步回升。

而今年4月中,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回落加上五一、端午节日拉动需求,综合判断,生猪养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养殖亏损程度整体将轻于上年同期。然而此后玉米、豆粕价格未能进一步回落,反出现较强势反弹,而猪价则依然弱势不改,重心仍有下移,二季度生猪养殖亏损情况较一季度进一步扩大。至6月底,猪价破7、猪粮比破5,自繁自养、外购仔猪头均亏损均在350元左右。而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截至7月第2周,全国生猪价格14.2元/公斤,头均亏损仍达到200元。而去年同期,猪价已经拉涨至22元/公斤以上,头均盈利已经突破600元。

发改委:预计短期猪价或小幅震荡波动

据发改委监测,截至7月19日,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4.12元/公斤,比7月12日上涨0.07%;主要批发市场玉米价格为2.88元/公斤,比7月12日持平;猪粮比价为4.90,比7月12日持平。截至目前,猪粮比价在5:1之下已持续4周。本周国内猪价偏强运行。目前市场有一定看涨情绪,但终端消费对行情支撑力度或有限,预计短期猪价或小幅震荡波动。

生猪价格波动周期_生猪价格的波动规律_中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研究

产能下不来,猪价真能大涨吗?

近两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出现多次阶段性的调整,但波动幅度均相对平缓,存栏绝对值均高于正常保有量,意味着产能一直处于合理偏高为主(绿色表示产能正常波动,黄色表示产能大幅波动,红色表示产能过度波动),对应生猪供应充足。虽然近期农业农村部首度提出生猪养殖要适度合理去产能,但后期农业农村部三大重点工作之首依然是继续加强生产监测预警,紧盯能繁母猪存栏量等关键指标,确保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区间。从保供这一角度看,再无重大疫情干扰等情况下,后续能繁母猪跌破4100万头的可能性为0,除非官方调整正常保有线。

理论上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量。2022年4月,在环比连续下降10个月之后,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4177万头,为近两年的低点,但依然高于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5月份起,能繁存栏回升,此后连增8个月,至2022年12月底,能繁存栏4390万头,2023年1月-5月,能繁存栏再度持续下降,但6月份环比再度回升。理论上,今年生猪出栏量低开高走再降的走势,1季度出栏低点,2、3季度逐渐回升,4季度再度回落。但实际上,生猪出栏量还受到配种率、产仔数、成活率等多因素影响。

2022年3季度猪价大幅上涨,其对应的能繁存栏是2021年9-11月份,黄色区域,而今年3季度出栏生猪对应的能繁是2022年9-11月份,依然是黄色区域,同比变化不大。

那么,今年3季度,猪价能复制去年的走势吗?近几日,猪价的强势大涨是否依然只是昙花一现呢?

刘永行警示玉米价格虚高 替代品进口量暴增2000倍

中国限制进口美国玉米酒糟粕,美国价格大幅下跌_美国玉米暴跌_玉米酒糟粕价格

刘永行警示玉米价格虚高 替代品进口量暴增2000倍

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显示,预计2015/2016市场年度,中国进口的高粱数量达到900万吨,与2010/2011市场年度的0.4万吨相比,暴增两千倍以上。

饲料大王、曾位列富豪榜首位的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对第一财经客户端记者表示,现在广东、福建以及华东地区的一些饲料厂,因为国产玉米价格太高,不得已进口高粱替代玉米来降低成本,导致高粱进口暴增。

用玉米和豆粕作为饲料主要成分来养猪,豆粕为动物提供蛋白,玉米为动物提供能量,在玉米价格坚挺的背景下,养殖技术人员发现高粱可以替代玉米。

市场人士介绍,调整配方后,进口高粱甚至可以100%取代玉米,这让饲料企业热衷于进口高粱。

上述人士说,目前,市场上拍卖的国产玉米每吨2100~2300元,加上出库费用,拍卖玉米价格实际成本较高;而且拍卖的玉米种有些品质比较差,霉变的比例较高,黄曲霉素是能致癌的有毒物质,这些玉米再便宜也不能作为饲料。如果要在市场上购买优质国产玉米,价格达到每吨2500~2600元,而进口高粱价格每吨2200元左右,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对处于困境中的养殖户、养殖企业来说,进口高粱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由于国产玉米价格坚挺等因素造成的影响,国内最大养殖类上市公司之一牧原股份(002714.SZ)2014年度净利润较2013年度下降约2.2亿元,下降幅度为73.60%。

温氏去年采用高粱做替代品

温氏集团一位权威人士对第一财经客户端记者说,该公司也在使用高粱作为饲料原料,因为价格更便宜。温氏集团是国内最大的肉鸡和生猪养殖公司,从2014年3月起,逐步开始采用价格较低的高粱作为代替品,以保证饲料原料成本保持相对稳定。2014年,温氏集团采购的玉米均价约为每吨2437元,高粱的每吨均价约为2166元,高粱比玉米每吨便宜近300元。

与国产玉米相比,国际市场上的玉米价格要便宜一半左右,但是为了保护国内农民的利益,中国对玉米进口进行配额管理。市场人士表示,在配额内的进口玉米,关税税率仅为个位数,配额外的税率超过50%,但是能够拿到进口玉米配额的企业很少,因此中国进口的玉米数量有限。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最近三个市场年度,中国每年进口的玉米数量只有300万吨左右,远远低于高粱。

除了价格比玉米便宜,市场人士说,高粱进入中国市场没有配额的限制,这让不少拿不到玉米进口配额的民营企业转向进口高粱,高粱因此价格水涨船高。

一家跨国公司的专业人士介绍,在中国大量进口前,美国高粱比美国玉米每吨便宜10美元左右,现在是高粱比玉米价格每吨高出20-30美元。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5/2016市场年度,中国进口的高粱会比上一年度增加50万吨。刘永行认为中国长期持续进口大量高粱有一定变数,数量足够大的时候,调控或难以避免,但是他认为大量收储玉米的做法,需要结合产业链上下游的情况,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来进行调整完善。

中国自2008年以来,大量收储玉米,消息人士说,去年到今年,中国收购了约9000万吨玉米,加上原来的库存,数量更为庞大。这些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养殖户、养殖企业使用高价玉米,亏损的情况不少。

另外,大量玉米在国库积压,能拿到玉米进口配额的企业较少,为了连续生产和降低成本,不得不进口高粱,市场人士说,这实际上让美洲农场主受益最多,其次应该是国内从农民手中直接收粮的中间商和受国家委托的收购主体。有关人士建议,将收储玉米支付的开销和存储玉米的那部分费用直接发给农民,让价格随行就市,或能缓解目前高粱大量进口的局面。

美国玉米暴跌_中国限制进口美国玉米酒糟粕,美国价格大幅下跌_玉米酒糟粕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