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锂电池

防碱性电池被替代转向布局锂电 长虹能源拟2.7亿收购江苏三杰51%股权

每经记者 谢宏辰 每经编辑 陈俊杰

“长虹不仅仅有电视”,这是新三板挂牌公司、四川长虹(600839,SH)控股子公司长虹能源半年报首页上的一句话。12月4日,这家以碱性电池为主业的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拟出资2.7亿元收购江苏三杰51%股权。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江苏三杰是锂电池电芯生产商,产品定位为18650圆柱形动力锂离子电池,属于三元锂电池领域。在目前锂电池技术进步、成本降低的背景下,此次长虹能源收购江苏三杰股权或可防范公司产品被替代的风险。

江苏三杰曾为天津力神代工

据长虹能源披露,公司拟以1.2亿元现金收购江苏三杰31.5789%的股权,同时以1.5亿元现金增资认购江苏三杰新增的1981.71万元注册资本,合计出资2.7亿元取得江苏三杰增资后的51%股权。

此次股权收购,长虹能源给予江苏三杰较高股权溢价。据评估机构评估,截至2017年8月31日,江苏三杰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约为3398万元,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评估值约为3.4亿元,评估增值约3.1亿元,增值率达908.92%。

江苏三杰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经营动力锂电池及配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业务,2015~2016年及2017年1~8月,江苏三杰分别取得营业收入412万元、1.2亿元、1.1亿元,同期分别实现净利润-429万元、1083万元、896万元。

江苏三杰于2016年和2017年均发生过股权转让,不过当时的转让价格远低于此次长虹能源的交易价格。

12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江苏三杰内部人员取得了联系。据该人士透露,江苏三杰主要生产三元锂电池电芯,主要用于乘用车、物流车等。此前江苏三杰直接和下游车厂的合作不多,公司主要是给锂电池企业天津力神代工。目前,江苏三杰的经营模式依然主要是代工,合作模式上,由江苏三杰生产电芯,交给下游PACK厂商生产电池模组并提供给车厂。

碱性电池存被替代风险

长虹能源是四川长虹的控股子公司,截至2017年6月30日,四川长虹持有长虹能源70.68%的股权,绵阳市国资委为长虹能源的实控人。因此,前述股权收购方案尚需绵阳市国资委或其授权机构审批通过。

长虹能源是一次碱锰电池提供商。长虹能源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2015年1~7月,公司5号电池和7号电池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5.56%和30.4%。

此次拟收购江苏三杰股权,长虹能源称,是为了整合资源,布局完善公司的新能源产品线,同时发挥双方协同效应,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不过,记者注意到,除为了布局完善公司的新能源产线外,此次长虹能源拟收购江苏三杰股权还有为了避免公司产品被替代的风险。

长虹能源在其2017年中报中表示,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成本降低,其应用将覆盖更广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公司的碱性电池产品存在被替代的风险,为应对该风险,长虹能源将加强高功率电池的开发,并在新兴能源领域积极发掘新机会、拓展新业务。

此次交易完成后,长虹能源将控制江苏三杰董事会,据投资协议,交易完成后江苏三杰将设董事七名,其中长虹能源委派4人,董事长由长虹能源委派的董事担任。不过,未来江苏三杰的经营情况或许还有待观察,据交易方签订的《投资协议》,江苏三杰相关股东承诺,江苏三杰2018~2020年实现的对赌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200万元、3840万元、4608万元,如对赌净利润不能实现,相关股东将履行补偿义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2月5日多次致电长虹能源董秘办公开电话,但截至发稿一直无人接听。

一个月股价翻倍长虹能源受追捧 长虹控股能源版图浮出水面?

近日,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能源”)受到市场追捧,股价在短短一个月里实现翻倍。随着长虹能源受到关注,其控股股东长虹控股的能源版图也浮出水面。

目前,长虹控股已进入碱锰电池、锂电、镉镍烧结式蓄电池、锂电回收等多个领域,涉及轨道交通电源系统、航空应急电源系统、电力通讯电源系统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家用电器等电池应用领域。

为何长虹能源近期获得资本市场追捧?能源板块在长虹系统内部有着怎样的作用,能否形成协同兑现业绩?

一个月股价翻倍

长虹能源为何受追捧?

从电动车到“碳中和”,能源市场热度不减。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长虹能源从今年7月28日61.62元/股盘中最低价启动以来,到9月6日盘中最高价122.59元/股,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其股价实现翻倍,尽管近几日股价有所回调,但从13日早间收盘价105.36元/股来看,其股价上涨幅度仍十分明显。

长虹能源股价上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近日,证监会宣布,将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这也让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能源”)等66家新三板精选层公司成为市场焦点。

实际上,长虹能源的上涨早已持续一段时间。今年1月26日,长虹能源在新三板精选层正式挂牌,发行价为22.58元/股,仅近八个月时间,长虹能源的股价已上涨4倍之多。

据记者了解,长虹能源成立于2006年,设立之初主要进入电池行业,后通过自主创新、产业并购等方式拓展产品线,目前是集一次碱锰电池、二次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18年通过对长虹三杰的收购,长虹能源切入锂电池板块,目前,其碱锰电池业务布局绵阳和嘉兴两大制造基地,具备每年20亿只产销能力。

“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新能源需求的激增、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及数字化生存时代对能源使用结构提出的全新要求,都在持续点燃能源板块。在政策等多方因素推动下,长虹能源的前景和价值正在凸显。”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而业绩也是股价的助推器之一。2016年至2020年,长虹能源的营收增速在30%以上。长虹能源公布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净利润超1.2亿元,同比增幅逾九成。

对于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长虹能源称,公司加大了碱锰电池技术研发,推出高性能碱锰电池,国际高端客户订单增加。同时,锂电业务营业收入增幅为233%,锂电业务主要客户为境内客户,因此境内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从财报的业务结构来看,长虹能源碱电产品毛利率波动较小,但受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影响,锂电产品毛利率呈上升趋势,公司整体利率水平实现上升。

同时,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电池订单有望加速回流中国,中国各个电池厂商正积极筹资扩产,中国有望在2021-2022年新增约30亿只电池的产能,未来1-2年电池厂商产能利用率将处于高位。市场格局未定,长虹能源等OEM厂商也开始借着市场的广阔前景和机会打造自己的电池品牌,从而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行业前景依旧可观。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电池将迎来巨大市场增量,因此长虹能源进入新能源电池赛道,是利用之前的技术积累进行转型,进入一个更有前景市场的战略决策。在这个过程中,行业的持续增长预期会给业内具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带来估值溢价。

长虹系能源版图浮出

业绩何时兑现?

长虹能源大股东为长虹控股,而长虹控股广泛谋局新能源生态,让能源板块在长虹系版图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一环。

目前,长虹控股已在碱锰电池、锂电、镉镍烧结式蓄电池、锂电回收等多个新能源领域布局。据悉,长虹电源是中国最大航空应急电源提供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同时,在锂电回收方面,长虹系也布局较深。国际能源署预计,未来,中国将是电动汽车和储能等应用中锂离子电池回收的最大市场之一。在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二批),长虹润天等22家企业入榜。

据记者了解,长虹润天是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格润旗下的子公司。目前,长虹格润目前已经形成废旧电子电器产品综合利用等产业布局,未来还将进一步将资源投入在锂电材料关键领域。

可以说,长虹能源,仅是长虹整个能源版图的“冰山一角”。

目前,长虹控股在能源领域布局的应用领域涉及轨道交通电源系统、航空应急电源系统、电力通讯电源系统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家用电器等。

“长虹的能源板块已经在业绩上兑现,并融入到各个子公司的业绩中,长虹是国内较早从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目前已逐步建立从研发设计、采购、制造、销售到回收的全绿色产业链。除了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外,长虹旗下的长虹电视、美菱冰洗、长虹空调、华意冰箱压缩机等产品线,都坚持绿色发展,而这些都来源于长虹能源板块的发挥和技术支持。”长虹相关人士表示。

丁少将认为,长虹控股在能源领域的布局,体现了公司科技化向纵深发展,产业协同和能源产业链的闭环。

“长虹进入新能源赛道,是培育战略性新业务板块,可以充分利用长虹多年来积累起的品牌、资金、管理等资源优势,帮助新能源板块拓展市场,这需要多元业务之间的协同,这种协同的基础往往是母公司的品牌、管理、资源配置优势。”胡麒牧称。

(编辑 张明富 乔川川)

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人工智能+”释放“智”造力

走进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产线正在“飞驰”着,一节节电池按着顺序“排队”,生产节奏十分规律。在这里,每分钟有200只锂离子电池下线,从匀浆、涂布、辊压、切片、卷绕、注液,再到电池封装下线,均实现了智能化的生产。

长虹能源_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_智能化锂电池生产_高倍率圆柱锂电池智能生产基地

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高倍率圆柱锂电池”智能生产基地,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拥有4条进口全自动装配线,生产效率最高可达200ppm。除了高速运转的自动化产线外,机械臂、AGV小车等智能化设备随处可见。

“我们自建厂初期,生产线就全部是自动化。”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宋泽斌介绍道,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生产车间全线配置CCD自动检测系统,可实时监控和检测电池各项指标,包括外观检测、极耳位置与焊接质量检测、电极对齐度与涂层均匀性检测、内部卷绕质量与隔膜检测、装配密封性及装配精度检测。

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_智能化锂电池生产_高倍率圆柱锂电池智能生产基地_长虹能源

宋泽斌表示,通过质量检测系统对各个环节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后,将自动分拣不合格产品,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同时,随着AI技术的发展,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也在不断拓展AI应用,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我们也将持续推动AOI视觉检测设备的AI化,用智能化手段减少质检误判率、提高检测准确性,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

在生产线前的看板上,生产计划、进度、质量检测等数据一目了然。据介绍,通过实时采集生产质量数据、监控生产设备状态等,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实现了生产过程高度透明化、可视化,进而实现对电池制造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记录检测数据并生成报告,可以支持质量追溯和改进。”宋泽斌说道。

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_智能化锂电池生产_高倍率圆柱锂电池智能生产基地_长虹能源

通过5G+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生产效率提升了10%以上,废损率降低30%-50%,关键质控点做到100%覆盖,减少了人工干预和误差,相较于传统产线,人效提升40%以上。同时,通过AI等技术赋能,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单线全自动外观检测设备每日可自动检测识别25万只电芯,较传统人工全检减少用工80%。

如今,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日产能已达80万只,月产能已超两千万只,全年可达则可生产2.3亿只18650、21700等各型号锂离子电池。一节节高品质下线的电池将被用在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家用吸尘器、无人机、电动摩托车等领域,为人们的“好帮手”续航。

“下一步,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将充分释放“5G+工业互联网”叠加倍增效应,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