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酒店业

一季度增长超预期,华住集团的长期生态布局

2024年以来,文旅市场延续了去年全面复苏的态势。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4.19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03亿,同比增长16.7%;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5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22万亿元,同比增长17.0%。

稳步增长的出行需求,也推动连锁酒店市场持续向好。各酒店业绩保持增长下,也有近忧。一方面,需求提升也带动了供给增加,酒店市场竞争加剧;另一方面,部分酒店设施老旧,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居住品质的诉求,面临改造升级,运营难度随之上升。行业内卷提升,仍有企业能跑赢大势。近日,华住集团发布2024年一季报称,报告期内,实现总收入约53亿元,同比增长17.8%;混合平均可出租房收入(RevPAR)为216元,同比增长3.1%;日均房价(ADR)为280元,同比增长了1%;入住率(OCC)为77.2%,同比增加了1.6个百分点,酒店业的三大核心指标同步走高。

“华住对中国住宿市场长期增长的信心保持不变。” 华住集团首席执行官金辉表示,将“围绕卓越服务的精益增长战略”,实现门店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

把握“质价比”消费趋势,产品迭代提升竞争力

当前,消费者的需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变化。小消费场景兴旺,如瑞幸咖啡、蜜雪冰城、华莱士的热销,淄博烧烤、榕江村超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低价与高品质兼顾成为新趋势。在追求“质价比”的时代浪潮之下,消费者也对酒店的品牌声誉、调性以及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有了更高的要求,需求侧的变迁也正在倒逼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据其一季报显示,华住集团日均房价(ADR)为280元,同比增长了1%。房价增长放缓的不只是华住,在这个季度,国内其他的酒店巨头的ADR同比呈下降趋势。这组数据背后也预示着,酒店未来单纯依靠房价拉动业绩增长的时代结束了。

在消费者习惯“低价”、日均房价上涨乏力的背景下,设施、服务品质、品牌力成为酒店能否卷赢同业的关键。

2018年,华住集团便提出“从经济型酒店到国民酒店”策略,聚焦刚需大众市场,以经济型、中档酒店为基本盘,打造品质好、价格好的酒店产品,满足大众客群,产业布局更具韧性。近年来,顺应消费者消费习惯、偏好和品味快速变化,华住集团旗下“铁三角品牌”汉庭、全季、桔子持续升级,同时中高端品牌陆续跟进,形成多品牌整体发展的态势。

金辉表示,通过“铁三角”品牌不断的升级迭代,华住集团整体的产品力和品牌力在持续加强。

与此同时,华住集团还在打造新的产品。今年一季度,为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住宿需求,华住基于汉庭的成熟经验推出了全新版本的你好酒店,将作为汉庭品牌在国民酒店市场的强有力的补充。

在中高档品牌侧,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华住中国在营酒店数量达到686家,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6%;待开业有430家,同比增长81%,环比增长11%,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自建供应链控本,赋能存量资产升级

敢于在当下在产品侧大规模做“加法”,一方面得益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判断,另一方面,华住中国多年来自建供应链的效果已经显现。在2023年华住伙伴大会上,金辉表示,华住试图建立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包括重塑洗涤供应链,解决连锁行业最后的短板。

据其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华住中国自营收入环比减少了约3.5亿,但成本环比减少了4亿,因此毛利润环比不降反增了1.2亿。

具体来看,相对刚性的租赁开支/人力成本大体环比持平,相对弹性的物料成本和其他成本,则合计环比减少了4亿。这反映了华住集团已能凭借优异的成本控制,通过可变成本来抹平收入向下的波动。

供应链上,还连接着供应商、加盟商,带动三者经营生态共同生长。

在某酒店运营者看来,未来,酒店品牌连锁化、品质提升是趋势。未来的竞争,不再仅仅是酒店与酒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供应链还被用于存量资产升级。在华住中国看来,国内酒店进入存量资产运营阶段。据相关资料统计,以2019年为分界点,前二十年是国内酒店浪潮的高峰。2018年,国内营业酒店数量就超过了48万家,整体数量是2003年的50倍。但到了2019年,开业酒店数就明显回落。按照常规5-8年左右的更新周期,过去二十年中开业的酒店,很多已经进入更新改造期。

设施老旧、有硬伤,顾客流失,“老酒店们”亟需翻新改造。但究竟该怎么改才省钱?改了之后业绩能不能比之前更好?

华住集团旗下另一品牌星程,则依托华住健全、透明的供应链体系,在特定改造项目上,最快可实现30天内上线。不管是新建还是改造,核心都离不开效率。据了解,星程3.0单房造价控制在了9.98万元以内。此外,星程3.0在客房内部的家具布局实现了100%模组化,大量应用新材料,不仅大幅减少现场施工作业,缩短了营建周期,有效降低了后期维护、保养的成本。

市场稳中向前,共建行业生态

五一,部分酒店数据有所回落,质疑酒店行业发展前景声音随之而来。实际上,酒店行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除节假日旅游外,消费趋势的不断演变,出行已成为部分人的“刚需”。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住宿环境的舒适度、服务质量和品牌知名度。这使得品牌连锁酒店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它们凭借专业的服务、标准化的管理和良好的口碑,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今年春节,过节“返乡”住酒店正成为部分人的新习惯;即将来临中高考,考点就近租酒店,也成为部分考生与家长的新选择;暑期亲子旅游、研学,大学生旅,也将让酒店进入传统旺季……随着近两年“反向游”、小城游逐步起势,也更有望更多城市酒店带来更多的增量机会。

金辉,华住对中国住宿市场长期增长的信心保持不变。截至一季度末,华住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在营酒店数量达9817家,酒店客房数超95.56万间,待开业数量为3172家。其中,华住中国在营酒店数量为9684家,客房数量为超92.85万间。一季度,华住中国新开业酒店数量为569家,待开业酒店数量为3138家。

与此同时,市场进入平稳增长期,消费者追求“质价比”,参与者增多营造供应繁荣的同时,市场竞争无可避免,酒店经营内外部挑战重重,华住集团称,酒店行业韧性时代已来。

作为一门长期生意,在韧性时代如何做酒店投资。在华住集团看来,要做好“三好”、“四低四戒”。“三好”即品牌、好产品、好租金;“四低四戒”为,在这个时代投资要低线市场、低成本、低投入、低杠杆,:戒浮躁、戒高大上、戒好大喜功、戒高调。

韧性时代,华住集团称,将通过自身对行业走势的预判力,产品打造与运营能力,与更多坚持长期主义的加盟商、投资者、供应商共同搭建行业生态、分享红利。华住集团预期,今年第二季度收入将继续增长,同比增幅介于7%至11%。

民生证券也发布研究报告称,华住集团持续利用产品结构、品牌效力、会员系统三方面的竞争优势,运营层面降本增效成果显现,高业绩弹性开始兑现。作为酒店龙头壁垒稳固2024年开店预期加速叠加经营效率强劲,酒店内部提质优化、高质量开发,会员/供应链平台持续整合,后续业绩和经营质量有望进一步优化。

华住集团2023年扭亏:“千城万店”目标未达成 今年计划开店1800间

中国网财经4月7日讯 伴随着旅游热的持续,华住集团迎来香港上市后首个盈利年份。

2023年,华住集团实现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57.9%;归母净利润为40.85亿元,同比增长超300%,成功扭亏为盈。从区域上看,报告期内华住集团来自华住中国分部的收入约174亿元,同比增长63.7%;来自原德意志酒店集团的华住国际分部的收入约44亿元,同比增长38.6%。

华住中国日均房价分析_华住集团2023年业绩增长_华住酒店集团

华住中国日均房价超2019年

2023年,华住集团旗下华住中国(Legacy-Huazhu,不包括DH,既原德意志酒店集团,下同)酒店的综合ADR(日均房价)为299元,同比增长26.6%,较2019年增长27.4%;入住率为81.1%,同比增长14.4个百分点,较2019年减少3.3个百分点;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42元,同比增长53.9%,较2019年增长22.4%。

华住集团首席执行官金辉表示:“在休闲旅游需求强劲及商务旅游持续复苏的带动下,2023年华住中国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122%。虽然2023年日均房价增长是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复苏的主要动力,全年入住率的恢复度也在逐季提升。”

但正如华住集团所披露,公司的业绩反弹离不开ADR的回升。在此因素下,国内酒店集团普遍业绩上涨。据统计,2023年国内酒店集团业绩普遍反弹,除华住集团外,亚朵酒店、首旅酒店、锦江酒店的营收、净利润、ADR均录得增长,部分公司净利润增幅超600%。

据华住集团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将同比增长12%至16%;2024年全年,收入预期同比增长8%至12%。这意味着公司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将迎来持续增长期。

“千城万店”目标未实现

2023年全年,华住中国关店数量为225家,其中包括5家租赁及自有酒店以及220家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开设460家酒店,包括4家租赁及自有酒店以及456家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

华住集团称,酒店关闭的原因主要包括未遵守品牌标准、经营亏损及物业相关问题。公司还预计,2024年将开设1800间酒店,关闭650间。

截至报告期末,华住集团旗下共拥有在营酒店9394家(包括DH的131家),客房数量为91.24万间。值得一提的是,关闭部分酒店的现实需求下,华住集团这一年终和“万店”目标“失之交臂”。

华住中国日均房价分析_华住酒店集团_华住集团2023年业绩增长

“万店”里程碑曾和华住有过两次渊源,历史资料显示,在2014年的华住世界大会上,公司创始人季琦曾提出打造“万店联盟”;2020年华住世界大会上,他提出“千城万店”战略,其中“千城”由2021年6月开业的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汉庭酒店项目达成。据悉,在2020年的全体信中,这一目标被细化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华住3年‘千城万店’的计划不会改变”。

旗下酒店“违规不止”

从数据上看,在华住中国9263家在营酒店中,607家为租赁及自有、8656家为加盟或特许经营酒店,全年管理加盟及特许酒店的收入为76亿元,同比增长75.7%。即便已有关停“未遵守品牌标准”的旗下酒店,但酒店的违规事件仍时有发生,给公司管理、品牌形象埋下隐患。

2023年8月,北京桔子水晶酒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因在食品经营许可证已过期的情况下,仍继续制售早餐食品,被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000元。

同月,河南省意君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银从总公司华住易购平台购进全季酒店定制香型洗手液未向供货商索要此洗手液的化妆品备案凭证和产品检测报告,也没有在《化妆品进货查验记录》登记,因此被警告并处罚款1.2万元。

2012年,包括现华住旗下品牌汉庭在内的多家连锁酒店曾因卫生管理问题被查,彼时各公司将“特许加盟店”或者是“违规加盟店”来作为卫生管理失位的原因之一。如何管理提升加盟的服务水平,让服务质量如何与总部保持一致,仍是各企业需要关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