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市场拓展

长虹能源:2022年实现营收32.06亿元 碱电业务持续良性增长

中证网讯(记者 康曦)长虹能源4月20日晚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2.06亿元,同比增长4.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55.65%;基本每股收益0.86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2022年,公司一手抓经营发展、一手抓能力建设,克服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整体经营规模保持了增长,行业地位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尤其碱电业务,在行业进入低成本价格竞争的严峻形势面前,公司紧紧围绕“极致效率、极限成本、靶向降本”的经营思路,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和“阿米巴”运行模式,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和市场价格竞争力,实现经营业绩持续良性增长。2022年,碱电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4.93亿元,同比增长19.58%。

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系锂电业务影响。2022年,公司锂电业务因受海外疫情及欧美通胀影响,下游需求下降,同时碳酸锂等电池主要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及2022年锂电产能增加没有得到有效释放导致固定资产折旧等刚性费用增加,公司锂电业务2022年经营出现波动,毛利率及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

2022年,公司继续沿着“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发展路径,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目标市场和客户产品需求,实施差异化产品开发策略,推进产品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锂电方面,新品开发和性能提升项目多点纵深突破,兼顾高功率、高容量的INR21700-4.0和5.0电芯投放市场,便携式储能电池研发成功并投放市场,钠离子电池技术与工艺取得突破,同时多种型号锂电通过客户测试,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产品成本得到优化;碱电方面,瞄准国际高端客户需求,打造高性价比产品,大力铸造核心技术竞争力,高性能电池综合放电性能超过国际高端产品,全产品系列低成本电芯顺利开发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装备能力得到提升。绵阳锂电工厂快速投产,产能规模得到有效提升,并通过了众多一线大客户审厂。公司自主设计、组装的高速生产线实现了高速装备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为规模优势发挥和订单及时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拓展方面,2022年公司在稳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优化客户结构,着力拓展高端客户。锂电业务完成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客户供应链导入,并部分批量供货。碱电业务成功开发数家国际客户,部分已完成产品首单交付,其他国际优质客户合作持续稳定。

年报明确了公司2023年经营计划,公司将千方百计抓经营,改善业绩,大力提升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锂电业务利用全球疫情有所好转、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的有利时机,加快高倍率市场、便携储能市场、智能家居市场、超低温军工市场的技术开发储备和市场拓展,加强泰兴、绵阳制造基地的品质管控,提升产品直通率,强化成本管控能力,加快市场恢复,力争快速止滑提升。同时,公司还将加快新业务布局,实现精准卡位,加快物联网新型电池产业发展方向及技术路线研究规划,加快推进聚和源并购项目落地,实现物联网小聚电池的高效整合,2023年实现并表。

利通科技:3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开源证券、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参与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3月11日利通科技(832225)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开源证券、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是如何进入石油软管领域的?

答: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业生产橡胶软管,随着公司对整个橡胶软管行业不断的深入了解,为了丰富公司自身的产品结构,结合公司自身的规划和优势,自2016年开始研发石油管相关产品。公司通过人才招引、不断攻克关键设备、关键材料等技术难题,成功掌握了高压力、大口径石油管生产技术,并不断对石油管产品的性能进行优化和完善。随着公司PI体系认证的取得,在国内市场,公司相关石油管产品开始被国内部分油田试用;在国际市场,实现产品出口。凭借优秀的产品综合表现力,逐步被客户认可和接受。随着对整个石油管各系列产品的深入了解,根据公司实际装备及工艺技术情况,公司适时推出了酸化压裂软管总成(石油管系列产品的一种),总体上可以说是随着公司在石油管系列产品多年的深耕细作,算得上厚积薄发。

问:公司石油管领域国内外的主要客户有哪些?

答:公司石油管客户目前主要为国际客户,客户结构为国际专业油气领域服务商、国际大型综合机械厂商等;国内主要客户结构为三桶油及其相关配套供应商以及国内其他知名的大型综合油服设备厂商。

问:公司石油管客户主要为国际市场客户,目前国内客户订单趋势如何?国内主要是验证性订单还是批量性订单?

答:目前公司国内石油管业务正在稳步推进,国内部分成熟产品已经进入批量性订单阶段,同时公司积极与国内相关企业保持技术交流和业务洽谈。

问:石油管国际市场客户产品替换频率如何?目前续签率如何?

答:目前公司石油管产品已经进入正常的产品替换,公司主要国际客户订单比较稳定。

问:未来公司石油管业务增量在哪里?是以国际市场为主的持续增量?还是国内市场业务拓展增量?

答:公司石油管业务下一步重点是在不断丰富产品类别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拓展,力争实现老产品业务增量的同时,不断开发新的用户;加大PI17K等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力度,建设PI17K大口径生产线等工作。

问:公司目前正在推进石油管新产品有哪些?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答:目前公司石油管新产品主要在有序推进海洋石油PI17K系列跨接软管的研发和产线布局相关工作。鉴于新产品在批量生产、市场开拓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利通科技(832225)主营业务:液压橡胶软管及软管总成、工业橡胶软管及总成、混炼胶、流体连接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利通科技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31亿元,同比下降7.22%;归母净利润6883.26万元,同比下降29.39%;扣非净利润6446.18万元,同比下降31.6%;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11.9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256.85万元,同比下降34.3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110.04万元,同比下降38.12%;负债率22.17%,投资收益165.21万元,财务费用-161.39万元,毛利率41.62%。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909.33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利通科技PI17K软管_利通科技石油管业务_利通科技

光伏行业:揭秘晶科能源成功因素

晶科能源N型TOPCon技术_晶科能源_晶科能源钙钛矿电池技术

在全球光伏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晶科能源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前瞻性的市场布局以及稳健的经营策略,成功脱颖而出,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制造商。本文将深入分析晶科能源成功的关键因素,探讨其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成本控制以及专利战略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一、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晶科能源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和显著成果。近年来,晶科能源在N型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TOPCon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其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1.率先采用N型TOPCon技术

2021年第三季度,晶科能源率先采用N型TOPCon技术,发布了第一代Tiger Neo组件,成为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N型的光伏企业。TOPCon技术相较于HJT和BC类技术,在性能和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TOPCon组件具有更高的量产效率和更优的量产成本,同时拥有更明确的提效降本路径,被认为是钙钛矿叠层电池实现前最重要且主流的发展方向。

2.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晶科能源在TOPCon技术的研发过程中,不断刷新电池和组件效率的世界纪录。例如,2023年5月30日,晶科能源公布了33.24%钙钛矿-TOPCon叠层电池的新世界纪录,显示出其在高效电池技术方面的强大研发能力。此外,晶科能源的N型单晶硅单结电池效率已达到25.4%,N型单晶组件效率达到23.53%,这些技术突破为其产品提供了卓越的性能和竞争力。

3.生态链合作与专利战略

晶科能源在技术创新方面不仅注重自主研发,还积极与关键设备、材料商进行联合研发,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生态链合作不仅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晶科能源在专利战略方面也表现出色,目前全球专利申请已超过3800项,获得有效授权专利多达3500余项。这些专利不仅为晶科能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护,还为其带来了可观的专利授权收入。

二、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晶科能源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还体现在其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方面。晶科能源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全球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1.全球化布局

晶科能源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不仅持续完善销售渠道,还在布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