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国内生产总值

外汇新手必知: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控制风险与管理仓位

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最成熟的金融市场,现在国内的外汇投资者越来越多,不少股票投资者也逐渐转向外汇投资。那么刚开始涉足外汇的新手投资者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满福外汇”总结了以下几种投资策略,供新手投资者参考。

1. 风险控制和仓位管理是根本

外汇市场是全球最不可预测的金融市场,既有一般性的外汇风险,也有突发性的外汇风险,因此规避这些风险的关键就是资金管理。投资前期,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全自己的资金,赚钱才是第二件事!想要在外汇市场生存,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资金管理方法。新手如果能谨慎管理资金,在出现亏损时及时止损,就能为以后的交易留出一定的空间。保全实力是期货市场生存的关键。通过不断的外汇培训和外汇学习,你最终会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易员。

2、市场好的时候不要贪婪,交易的时候不要害怕。

外汇是一个博弈市场,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如果想在外汇中赚钱,必须有很强的心理素质,确保不被市场左右。外汇交易往往需要较高的心理压力,所以在汇率波动时必须保持冷静,有清醒的头脑去分析各种消息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因此,心理素质差的人不适合外汇投资。

3.你需要了解外汇波动的规律,并遵循这个规律

在外汇交易中,我们经常会谈到外汇基本面,也就是汇率波动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在做外汇交易时,应该多了解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等,从而判断供求因素。供求的变化直接导致外汇价格的波动。基本面分析包括宏观经济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利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货币供应量等;资产市场包括股票、债券和房地产;而政治因素则会影响人们对一国政府的信任度、社会稳定气氛和信心。一国央行的干预可能非常有效,但往往是短暂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定期干预。

4. 不要只依赖基本面,还需要外汇技术分析

虽然基本面是外汇市场波动的原因,但只知道基本面是不够的,外汇技术分析必不可少。外汇技术分析主要是通过历史预测未来,预测未来汇率走势。技术分析在外汇交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技术分析的目的是寻找买入、卖出、止损信号,通过资金管理在风险市场中实现长期稳定盈利。

5. 选择资金安全、监管正规的平台

MDF金融集团是一家致力于为投资者打造安全、流畅、稳定的外汇交易平台的公司。MDF注册于新西兰,在英国和香港设有办事处。MDF可为客户提供黄金、外汇和期货交易基础知识、交易理念、操作技巧等培训,还可为客户提供市场分析报告、专业交易员指导和学习服务。如需了解更多外汇投资分析策略,请致电:4000028180。

宽松货币政策下,我国杠杆率攀升,去杠杆路径该如何选择?

2015年,我国开始大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但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需求并不对应。低利率环境刺激了更大的债务投机,导致我国杠杆率不断上升。美国通过打破刚性兑付、核销债务,导致过度投机的银行破产,才度过了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而当时的日本,一直在保护本国银行,因此债务核销不掉,经济出清不了。我国去杠杆该选择怎样的路径?《中国经济大讲堂》特别邀请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为您深度解读。

嘉宾简介

李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涉及财政学、宏观经济、金融学等,曾五次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5年荣获“中国软科学奖”和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

李扬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时指出,有人认为既然杠杆可能带来风险,那去掉就可以了,大家不要相互影响,各干各的,但这相当于回到农业社会。既然还要用杠杆,应该如何把握重点?

去杠杆的两个基本原则

1.确保个人债务用于生产

李扬指出,任何人都可以有借钱的理由,但你要借钱干什么?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如果你借钱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不但借不到,而且借了也不会还。如果你借钱去研发、生产,或者搞高科技,生产出来之后会有更大的利润,你不但还得还钱,而且还会赚很多钱,那你就可以把钱借出去,用这个杠杆去支撑。你借钱干什么,或者借钱之后是否形成资产?这个需要判断。

2.拥有稳定的现金

李阳说,借钱做投资或者其他事情,通常需要很长时间,而这段时间需要保证个人金融运作持续产生现金流,并且这个现金流能够和还款要求对称。李阳进一步解释,今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现金流中断的情况。中断不是说此时此地没有钱,而是说当时彼地可能有钱,所以现在需要借钱。金融就是要及时分配资金,所以需要有稳定的现金流。“中国经济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阶段,如果说前一个阶段的企业主要追求高利润,那么未来中国企业将主要追求稳定的现金流。也就是说,高利润的时代基本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去杠杆的六大策略

李扬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时介绍,古典去杠杆很简单,就是银行倒闭、市场崩盘、企业破产、失业增加。所以去杠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把企业关掉,这样就没有资产、没有负债、没有杠杆。但是关掉企业之后,那些借钱的债权人怎么办?企业没有就业怎么办?所以这种古典去杠杆的方式很野蛮,是现代社会不能接受的。我们现在用货币政策来避免古典去杠杆。松水、量化宽松,无条件释放市场上的资金,把利率降到零,借钱没有成本,想借就能借到。这是现代去杠杆的手段之一。 “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十年来,全球只有三家银行倒闭,而且都是小规模、不堪入目的。金融市场确实没有崩盘,但它延长了去杠杆、反危机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反复说去杠杆很重要,但绝对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同时保持经济稳定和去杠杆,所以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那么,当前去杠杆的手段有哪些呢?李扬在中国经济大讲堂的演讲中介绍了六招。

1. 还清债务

李阳认为,借钱要还,这是天经地义的,既然借的钱太多,杠杆又高,那么把借的钱还上就够了。但事实上,正是因为没钱,才去加杠杆。现在不可能有​​钱,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变卖资产。一个人这样做没问题,两个人这样做问题也不大,但当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就会出现综合谬误。 “学经济学的人经常会碰到这个问题:微观上正确的事情,放到宏观上加起来就变成荒谬的事情了。这个问题适用于这个问题。对每个人来说,卖掉资产偿还债务是天经地义的,是道德的。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价格就会变得更低。就算每个人都卖,也没有买家,你也卖不出去,价格又跌了,宏观效果极其不好。”所以资产价格,特别是资产市场的交易,是有宏观和微观的区别的。不要以为还债在理论上没问题,但在实践中是绝对行不通的。

2. 债务减记

李扬指出,债务不能随便核销,账目也不能随便核销。你核销、我核销、大家都核销,就是无视商业纪律,不守规矩、不守法。老老实实做生意的人还怎么活下去?这样的话,这个社会就没有市场经济了。所以一般来说,不要核销,因为这样会抑制市场信心,导致信贷收缩。

3.通货膨胀

李阳举了一个例子,我欠你100块钱,通货膨胀率是50%,第二年,我欠你只有50块钱,再过50%,就只有25块钱了。所以过两三年,债务就没了。“我们从历史研究中可以看到,战后日本、德国在战争期间产生的高额政府债务,由于通货膨胀,大概过两三年就没了。当时通货膨胀率是200到300%,所以债务根本就没被重视。”

4. 现有金融资产的重估

李阳说,股价炒起来之后,持股的人资产立刻就多了起来。如果炒房地产,大家都会非常有钱。“大多数人其实都有房子,我的房子原来1万元一平米,现在涨到1.5万元,我很有钱!跟这点股权比起来,我的负债很小,可以多借一些。其实它的本质就是用杠杆来代替资产扩张和资产泡沫。哪个好,哪个坏?但很难说。所以我觉得形容这件事情合适的方式是前门拒狼,后门引虎。狼和老虎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5. 杠杆转移

李扬指出,去杠杆的另外一个方式是转移杠杆。从企业A到企业B的转移,从居民到企业,从企业到居民的转移,都是政府之外的部门之间的转移。李扬认为,这也是一个方式,但是谁愿意接呢?特别是在危机的时候,物价不断下跌,没人买,最后政府不得不出手,财政部就去买。还有一个方式就是央行接手。在现代央行体系下,央行其实就是通过买进来放水。“如果企业经营不好,我就买你的股票,给你钱,让你渡过难关。你熬过来了,但社会上其他人都在洪水里。到了一定的时候,如果你是一个负责任的机构,你会想办法把它接回来,但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缩表是非常困难的。”

6. 分母策略

李扬指出,上面说的这些应对措施都是针对分子的,针对分子的应对措施都是针对不良资产的,我们在应对的是债务。但是杠杆率是一个分子和分母的关系,分母就是GDP,GDP增长了可以去杠杆,但是要让GDP稳定增长,并不容易。在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中,要让GDP增长,就得放水。也就是说,你在分母上去杠杆,也会在分子上加杠杆作为补充。结果是加杠杆还是去杠杆,还不确定。 “我们党中央是有决定的,2015年讲‘三去一降一补’的时候,就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总主题下,不搞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而是用实体经济政策,鼓励企业投资,鼓励大家调结构,鼓励用新技术来拉动经济增长。我们把整个宏观调控往供给侧去调整,这是非常明智的,我们叫它分母对策,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是治本之策,不危及经济的健康。”

李扬在中国大讲堂演讲中强调,第一,去杠杆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第二,去杠杆是一个紧缩政策。第三,去杠杆是经济回升的前提,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在稳经济和去杠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近几个月中央政策的调整,我们可以看到政策选择的优先性。当经济增长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会优先考虑保经济增长,因为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手段。

实现2020年GDP翻番目标,增速无需“保6”

文 | 伍超明 李沫

(伍超明,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财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沫,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2012年,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年翻一番”。因此,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当前市场对2020 年GDP增速“高于 6%”的判断,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小康社会GDP“翻一番”目标计算得出。但我们认为,若只考虑小康社会GDP翻番目标,2020年GDP增速或可低于6%。

若不考虑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对GDP数据的修订,2020年GDP增速要达到6.1%左右才能实现GDP翻番目标。根据不变价GDP增速进行推算,2018年不变价GDP较2010年增长了77.63%。在2019年四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1%、6.0%、5.9%的假设下, 我们估算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若要实现翻一番目标,2020年GDP增速需要分别达到6.06%、6.09%和6.12%(见表1),与2019年GDP增速基本相当。

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_物价平减指数和cpi_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特点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GDP修订结果,2020年GDP增速只需维持在5.5%~5.8%即可实现小康目标。

2019年1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关于修订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公告,按照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对2018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2018年GDP规模较修订前提高18972亿元至919281亿元,与初步核算值相比,提高幅度为2.1%。与前三次经济普查年度16.8%、4.4%、3.4%的GDP增幅相比,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度GDP修订幅度最小,且随着统计核算制度的不断完善,全国经济普查对GDP数据的修订幅度越来越小(见图1)。

目前国家统计局仅公布了2018年名义GDP规模的修订幅度,历史年份不变价GDP增速的修订结果尚未公布。根据比较前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我们发现全国经济普查一般会对临近年份的不变价GDP增速进行上修,修正幅度亦是逐次递减的(见图2)。

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_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特点_物价平减指数和cpi

物价平减指数和cpi_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_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特点

我们根据前三次经济普查修订前后名义GDP规模和不变价GDP增速,分别计算修订前后的隐含GDP平减指数。计算结果显示,修订后隐含GDP平减指数有所提高,且临近年份的提高幅度均较高(见图3),表明全国经济普查统计核算制度完善后,我国的物价水平整体是提高的,国内通胀水平存在长期被低估的现象,侧面表明我们不能仅根据2018年名义GDP的增幅对2010年以来不变价GDP变动情况作出判断,还需综合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

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特点_物价平减指数和cpi_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由于国内物价水平长期被低估,仅根据2018年2.1%的名义GDP增幅,我们无法根据小康GDP翻番目标精确估算2020年GDP增速水平,但根据历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修订幅度逐次递减的历史规律,我们认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不变价GDP修订幅度低于上次”是一个合理假设。实际上,若要测算第四次经济普查对完成GDP翻一番目标的影响,我们只需考虑其对2011-2018年8年不变价GDP增速的影响。根据我们测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经济普查使普查年度前8 年GDP增幅分别提高7.19%、7.41%和1.05%(见表2)。在2019年四季度GDP增速为6%的假设下,若第四次经济普查使2011-2018年GDP增幅提高1%、0.5%、0.2%,则翻一番目标只需要2020年GDP增速分别达到5.50%、5.79%和 5.97%即可(见表2),无需“保 6”。

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特点_物价平减指数和cpi_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特点_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_物价平减指数和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