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点背记-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 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2. 自然资源的分类:(1) 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能重复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2) 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如矿产资源。3.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态度:保护和培育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4. 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5. 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等。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可再生资源)1.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大,人均不足;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最大,耕地和后备资源不足;难以利用土地比重较大。2.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P70)看图识记 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干湿区 主要地形类型 分布 耕地 水田 湿润区 平原、丘陵 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旱地 半湿润区 平原、丘陵 北方地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部分、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草地 半干旱区、干旱区 高原、山地 西部地区(内蒙古高原东部、青藏高原、天山) 林地湿润区、半湿润区 山地、丘陵 东北(大、小兴安岭)西南(横断山脉)东南(东南丘陵) 难以利用的土地 半干旱区、干旱区 高原、山地、盆地 西部内陆(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3.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土地资源类型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耕地 乱占耕地;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 切实保护耕地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防治土地污染 林地 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 草地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 合理放牧;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4. 中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可再生资源)1. 水资源概念: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2.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1) 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2) 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3. 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春旱严重4. 缓解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及主要工程 问题 解决措施 主要工程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黄入晋 时间分配不均 兴建水库 黄河流域:小浪底(最大)、龙羊峡、三门峡长江流域:三峡(最大)、葛洲坝、 5. 南水北调工程(P78)看图识记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最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①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②中线工程:目前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③西线方案: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6. 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污染和破坏严重、地下水过度开采。 7. 缓解我国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