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Archive: 2023年12月1日

指标预判政策调整时机,提前捕捉机会或规避风险!

我们经常收到国家发布经济指标数据的消息。 如何解读这些数据对股市的影响?

经济指标反映经济现象及其发展模式,也影响股票市场的运行状况和走势。

1、先行指标

先行指标又称先行指标或先行指标,是指在整体经济运行达到顶峰或低谷之前出现顶峰或低谷的指标。 它是经济繁荣分析的有力工具。 它利用其变化特征及其与总体经济变化的先行关系来分析和研究总体经济趋势的变化。

由于中国股市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依赖性较高,普通投资者可以将一些首先影响政策调整的敏感指标视为先行指标。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预测政策调整的时机,提前抓住机遇或规避风险。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1)CPI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从统计意义上讲,它不是先行指标,但它是影响货币政策调整的首批指标之一。 CPI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认为,当CPI上涨>3%时,属于轻度通胀,当CPI上涨>5%时,属于严重通胀。

2)PPI是生产者价格指数。 从统计上来说,它不是一个先行指标,但它往往领先于CPI来显示物价指数的变化。 PPI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 价格总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行业蔓延,最后影响到消费品。

3)当CPI、PPI持续快速上涨,通胀风险严重时,政府将出台紧缩政策管理通胀预期,对股市利空。 相反,当CPI和PPI持续快速下降,预示通货紧缩风险时,政府将出台刺激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对股市有利。

(2)采购经理人指数

1)PMI是采购经理人指数。 一般认为,PMI指数与GDP高度相关,其拐点往往比GDP提前几个月。

2)PMI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 指数高于50%是经济扩张的信号,对股市有积极影响。 指数低于50%是经济收缩的信号,指数接近40%则表明经济衰退,这将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

(3)新增金融机构贷款

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增速加快预示着经济回暖,从而提振股市。 但如果增速过快,则预示着经济过热的风险。 政府调控经济,股市加速见顶后反转下行。 新增贷款增速放缓预示着经济下滑,这将打压股市。 但如果增速过慢,则预示着经济衰退的风险。 政府刺激经济,股市加速探底后反转上行。

(四)房地产业土地购置面积和开发面积

房地产业与20多个行业直接相关,涉及50多个上下游产业。 其扩张和收缩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繁荣。 房地产行业的土地购置面积和开发面积是行业扩张或收缩的预测指标,对预测宏观经济走势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这些指标的上升很大程度上预示着宏观经济景气度的增强,对股市有提振作用。 相反,对股市有抑制作用。

2. 同步指标

同步指标,也称为一致指标,是指与整体经济波峰或波谷大致同时达到波峰或波谷的指标。 是分析经济运行形势的重要工具。 它利用其反映的整体经济运行轨迹来判断整体经济的速度和质量。

(一)国内生产总值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它被公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也显示了一个国家的国力和财富。

1)当股市供求关系相对合理时,GDP走势往往与股市运行正相关——

如果GDP在低通胀下快速增长,股市就会呈现上涨趋势;

如果在高通胀的情况下GDP增长缓慢,股市就会呈现下跌趋势;

宏观调控下GDP增速放缓,股市平稳或下行;

GDP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股市也由跌转涨;

GDP由低增长转为高增长,股市也会随之快速上涨。

2)当股市本身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时,GDP走势与股市运行往往呈负相关或无关——

如果反映股市正在休整和复苏,即新股发行和再融资充分考虑股市的资金承受能力,那么即使GDP增速放缓,股市也会上行;

如果出现融资“饥饿综合症”,即不顾股市资金能力而高频次发行新股、再融资,即使GDP增长较快,股市也会下行。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一般认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增速上升,预示着工业生产扩张,利好股市; 下降表明工业生产萎缩,这对股市不利。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又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人们普遍认为,投资加速增长将带动整体经济快速增长,提振股市。 但投资增长过快,会给整体经济带来结构性问题,导致经济发展质量低、效益差、不可持续。 这将为股市未来的行情埋下隐患。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它是反映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 人们普遍认为,主要依靠消费的经济增长才是健康、可持续的增长。 但由于我国目前的国情,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难度较大。 因此,该指标对股市影响有限。

2. 滞后指标

滞后指标又称落后指标,是指波峰或波谷出现时间晚于整体经济波峰或波谷时间的指标。 它有助于分析上一个经济周期是否已经结束以及下一个周期将如何变化。

滞后指标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普遍认为这些指标均超出预期增长,利好股市。 反之,则对股市不利。

附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补充内容!

国际油价本周破位下跌创2021年12月以来新低

本周以来,国际油价下跌,创2021年12月以来新低。周三,WTI 4月原油期货收于每桶67.61美元,跌幅为5.22%,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收于每桶73.69美元。桶,减少4.85%。 截至16日下午6时40分,纽约油价本周跌幅已超过11%,布伦特油价本周跌幅超过10%。

受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影响,石油股16日大幅下跌。 海洋石油工程跌停。 中海油跌5.25%。 中海油田服务、广汇能源、海洋石油发展跌幅均超过4%。 中石油跌3.01%。 中石化跌1.45%。 港股方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跌4.9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跌3.90%,中国石化集团跌2.33%。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油价暴跌,国内成品油价格17日或将下跌。 根据成品油价格“10个工作日”调整规则,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于17日24:00启动第六轮调整。 3月16日为第9个工作日。 参考原油变化率为-1.43%,汽柴油预计下调。 70元/吨,折算下调幅度为0.06-0.07元/升。

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呈现“两涨一跌、两搁浅”的格局。 92号汽油、95号汽油折算费分别提高0.20元、0.21元。 第六轮调整后,如果不出意外,国内油价将呈现“2涨2跌2搁浅”的格局。

近期国际油价为何暴跌?

业内人士认为,硅谷银行业危机和瑞信风波引发了市场对全球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恐慌。 再加上上周美元走强、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环比增加等因素,这些因素无疑成为国际油价持续暴跌的主要原因。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晓表示,周三国际油价盘中下跌近8%,本周国际油价累计跌幅超过10%。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是主要原因,硅谷银行业危机和瑞信危机放大了油价下跌。 他认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会改变原油供需平衡。 中短期内国际原油市场需求改善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国际油价将继续震荡下跌。

石油行业咨询公司 Ritterbusch and Associates 表示,能源市场似乎将银行业最近的问题与可能的经济衰退联系起来。

国际能源署(IEA)周三发布月度报告称,由于供应强劲而需求依然疲弱,石油一直在储罐中积累。 今年1月,全球库存激增5290万桶,库存增至18个月来最高水平。 由于供应超过仍然疲弱的需求,市场陷入了供应过剩的逆流。 IEA月度报告预测今年上半年将出现供应过剩。

美国能源部下属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EIA原油库存恢复增长,较上周增加155万桶。 EIA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总量处于2021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EIA认为,由于俄罗斯产量并未按预期下降,全球石油市场面临供应过剩,而燃料需求正在缓慢复苏。

《商报》评选

等你来挑选→

10人参与2023年10月17日10:30分类:会计实务操作

证券交易所合并(换股合并首日增) 2023年10月17日10:30参加10人 类别:会计实务操作

本文将讲讲证券交易所合并以及证券交易所合并首日对应的知识点。 文章可能有点长,但希望您能读到最后,增长知识。 最重要的是希望对你有帮助。 帮助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忘记为此网站添加书签。

本文内容概述:证券交易所并购的流程是怎样的?

公司拟合并,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合并决议; 合并各方必须准备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各方必须签署《合并协议》。

证券交易所合并有具体的法律程序,如下: 拟合并的公司必须通过股东大会作出合并决议; 合并各方必须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各方必须签署《合并协议》。

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合并双方就吸收合并事宜进行协商,并通过股东大会分别作出合并决议。 合并各方应当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并按照约定签订合并协议。 双方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如果变更获得批准,即可领取新的营业执照。

(四)以股换股。 这种并购也称为“换股”。 一般而言,收购公司直接向目标公司股东发行股份,以换取目标公司大部分或全部股份,通常最多可达控股数量。 通过这种形式的合并,目标公司往往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

这里所说的渠道包括收购方跨国企业对目标企业的直接投资,或者通过位于目标国的子公司进行并购。 这里所指的渠道包括换股和发行债券。

股对股并购 股对股并购是指投资者不以现金为媒介收购目标公司,而是发行更多自己公司的股票,并用新的股票置换目标公司的股票。已发行股票。

如何进行换股吸收合并

1、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合并双方就吸收合并事宜进行协商,并通过股东大会分别作出合并决议。 合并各方应当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并按照约定签订合并协议。 双方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如果变更获得批准,即可领取新的营业执照。

2、登录两个金融账户,确认双方交易信息; 在双方交易中心进行换股、吸收合并业务; 根据双方的交易信息,系统将生成新的交易订单; 完成新的交易订单后,您可以在二融账户中看到新的余额和份额。

3、拟合并的公司必须通过股东大会作出合并决议; 合并各方必须准备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各方必须签署《合并协议》。

换股合并(换股合并第一天涨幅)

上市公司停牌、终止上市、实施换股合并是否有利?

配股是中性消息,对股价不一定是好还是坏。

好消息。 证券交易所吸收的主要资产和现金期权被宣布停牌的消息总体上是个好消息。 投资是指国家、企业和个人为了特定目的相互签署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转移资金的过程。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收购股权是好事。 股权收购意味着公司将拥有新的业务和增长点。 对于被收购公司来说,意味着看好被收购公司,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当上市公司发生重组、并购等重大事件时,可能对其股价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保证股价不发生异常波动,上市公司通常会在收盘后发布停牌公告,股票从次日起直接停牌。

股票要换股吸收合并怎么办?

公司拟合并,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合并决议; 合并各方必须准备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各方必须签署《合并协议》。

公司拟合并,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合并决议; 合并各方必须准备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各方必须签署《合并协议》。

证券交易所合并有具体的法律程序,如下: 拟合并的公司必须通过股东大会作出合并决议; 合并各方必须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各方必须签署《合并协议》。

欧佩克“自愿”消减石油产量油价年内跌幅逾12%

国际油价暴跌_在专家看来,国际油价的暴跌_国际油价跌幅扩大

国际原油价格已连续四周下跌,今年以来跌幅已超过12%。

近两年油价持续飙升,欧洲布伦特原油2022年上涨10.45%,2021年上涨50.5%。但进入2023年,油价持续低迷。 尽管多个OPEC+成员国在4月初宣布“自愿”石油减产,新增减产量超过160万桶/日,但消息公布后价格持续下跌,仅维持一周上涨。

业内人士提醒,当前原油期货市场在宏观经济衰退主线上交易的倾向加大,需警惕美国信用风险升级对原油等主要资产价格走势的影响。

国际油价连续四周下跌 同比跌幅超30%

5月12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继续下跌,跌幅约为1%。 目前,欧洲布伦特石油价格为每桶74美元,纽约石油价格为每桶70美元。 至此,国际原油价格已连续第四周下跌,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超过12%。

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伦敦布伦特原油5月1日至5月12日累计下跌6.75%,今年迄今已累计下跌13.67%,5月12日收盘价较去年同期累计下跌33.51%年。 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方面,5月至今WTI原油已下跌8.78%,今年迄今已下跌12.73%。 5月12日收盘价下跌13.67%。 去年同期下跌36.51%。

显然,今年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但回顾过去两年,国际油价却持续上涨。 纽约WTI原油2022年上涨6.71%,2021年上涨55.5%; 布伦特原油2022年上涨10.45%,2021年上涨50.5%。

油价持续下跌的背后是交易商对国际油价的多头头寸不断缩减。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5月9日当周,机构交易者持有的布伦特和WTI原油净多头头寸减少19,402张合约至268,049张合约,创近六年来新低。几周。

此前,多个OPEC+成员国在4月初宣布“自愿”石油减产。 减产周期将从2023年5月持续到年底。 届时,整个OPEC+新增减产规模将超过160万桶/日。 OPEC+成员国宣布减产后,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重返85美元/桶上方。 然而,在维持一周左右的上涨后,油价再次开始持续下跌。

沙特阿美公司下调 6 月份官方售价

面对疲软的市场需求,沙特阿美公司最近下调了6月份亚洲所有官方售价。 沙特阿美约60%的原油出口销往亚洲,其中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是其最大买家。

5月11日,OPEC维持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不变,称中国的潜在增长将被美国债务上限等其他地区的经济下行风险所抵消。 OPEC在周四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月报中指出,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33万桶/日,增幅2.3%。 这与上月预测的232万桶/日基本持平,其中中国石油需求将增加80万桶/日,高于上月预测的76万桶/日。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布伦特原油价格与纽约原油价格之间的价差已降至俄乌冲突以来的最低值。 上周,纽约原油期货交割品种首次纳入布伦特原油期货交割范围,引发市场关注。 过去几个月,美国对欧洲的出口基本稳定在每天100万桶以上的水平。 美国和欧洲原油市场联系进一步紧密,区域价差不断缩小。

美国国债信用风险主导交易情绪

对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上海油气交易中心指数研发部表示,一方面,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倒闭再次引发银行业危机担忧,另一方面,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倒闭再次引发银行业危机担忧。美国和欧洲央行相继加息25个基点,强化了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情绪,削弱了投资者对石油需求增长的信心。 另一方面,成品油利润率较低也将限制炼厂对原油的需求。

国泰期货分析师黄柳南认为,随着国内外多项宏观经济指标的发布,市场对海外尤其是美国新增信用风险的预期明显增强。 原油期货市场逆宏观经济衰退主线交易的趋势依然不减。 要防范境外信用风险升级对原油等主要资产价格走势的影响。 2023年剩下的时间里,如果市场避险情绪加剧,原油供需端带来的所有好处都将失效。

国际投行美国银行发布报告称,“负面的宏观趋势将放大未来疲软的需求”,并将2023年和2024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预期下调至120万桶/日和100万桶/日,因为经济形势合作与发展组织预计今年需求将分别减少40万桶/日和20万桶/日,报告将2023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预测下调至每桶8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