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研发投入

通易航天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采用高周波焊接的异型空投水囊生产工艺”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通易航天(871642)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采用高周波焊接的异型空投水囊生产工艺”,专利申请号为CN202510673526.4,授权日为2025年7月25日。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高周波焊接的异型空投水囊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包括,S1、制备水囊基材;S2、定位分片式成型模具;S3、定位水囊基材;S4、夹紧水囊基材;S5、高周波焊接;S6、焊接另一封盖体;S7、多个定位片内缩,取出分片式成型模具;将最后一侧身围拢片体与水囊坯件二拼接,置于高周波焊机内完成拼接缝的焊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分片式成型模具上对多个分片的侧身围拢片体以及封盖体的分体式定位,实现对异型空投水囊的自动化焊接,提高定位拼接精度,快速实现异型空投水囊在分片式成型模具上的下料,满足不同规格的异型空投水囊的生产加工。

今年以来通易航天新获得专利授权13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5.71%。结合公司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2024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2179.48万元,同比增7.78%。

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南通通易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8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21条,专利信息110条,著作权信息7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9个。

梓橦宫董事长唐铣:传承创新 擦亮“中华老字号”金字招牌

梓橦宫_梓橦宫全国独家中成药_梓橦宫中药创新研发

梓橦宫全国独家中成药_梓橦宫_梓橦宫中药创新研发

梓橦宫生产车间 公司供图

2021年11月,梓橦宫在北交所上市,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之一。“上市一年来,公司利用直接融资实现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接下来,我们将结合自身的业务优势,深入推进中药创新药及经典名方研发,与现有品种新适应症探索齐抓并举,传承创新中医药,擦亮‘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将梓橦宫打造成极具创新活力与成长动能的‘中华老字号’。”梓橦宫董事长唐铣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一家医药企业,梓橦宫致力于为老百姓造好药,公司销售的产品19年来市场抽检均为合格。

做大做强中药产业

唐铣表示:“目前公司主推四个全国独家中成药品种,致力于在中药传承发展上发力;同时,积极开展全国独家中成药品种的新适应症探索,尤其是针对老龄化人口的新适应症,并将传统中药用现代科技进行赋能。”

梓橦宫是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其前身是创办于1780年清代乾隆年间的梓橦宫药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公司现有东方胃药胶囊、清肠通便胶囊、玄驹胶囊、虎杖伤痛酊四个全国独家中成药品种。针对四个全国独家中成药品种,梓橦宫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开展已上市重点品种的二次研发,正在对东方胃药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开展临床试验研究。

梓橦宫积极研发中药新品种,丰富产品储备。唐铣说:“公司原研中药品种治疗胃癌、结肠癌的马甲子胶囊2021年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此外,公司还在进行二冬汤、开心散等经典名方的开发工作。”

唐铣称,根据临床前研究发现,马甲子胶囊竞争优势明显,为纯中药制剂,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副作用低,从已知资料来看无任何严重副作用;从疗效看,前期药学试验表明其效果显著;同时,依从性好,方便使用。马甲子胶囊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梓橦宫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原材料来源,积极布局上游原材料领域。公司正在建设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用于公司现有品种及在研品种的道地川药材种植,包括二冬汤所需药材天冬及马甲子胶囊所需药材马甲子。

唐铣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大中药材种植以及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的投入,持续打造梓橦宫中药产业链,发挥梓橦宫“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优势,形成创新发展组合,助推公司中药产业更上一层楼。

提升创新能力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是梓橦宫的核心竞争力。2003年,唐铣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梓橦宫的经营权后,一直致力于构建梓橦宫的竞争壁垒。除了在中药领域布局外,公司还投入上亿元布局了4个化学药产品,分别为普瑞巴林口服溶液、维格列汀片、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唐铣表示:“随着布局的4个化学药上市,公司将出现‘百花齐放’的市场销售格局。”

今年7月,梓橦宫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公司在研产品普瑞巴林口服溶液取得药品注册批件。“我们正在积极筹备普瑞巴林口服溶液的上市销售工作,已提前进行了市场推广布局。”唐铣说。

此外,维格列汀片和塞来昔布胶囊已申报药品注册批件,今年均完成了现场检查,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正在进行BE试验。

今年6月20日,梓橦宫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设立全资子公司的议案》,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加快新药研发进程,公司拟在成都设立新药研发机构成都马甲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要长远发展,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创新能力。”唐铣说,“公司积极与一些国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新药创新研发平台。同时,加强核心技术人员培养,为研发人才提供优厚待遇,建立研发人员激励机制,构建自身的硬实力。”

截至2021年末,公司员工人数合计298人。其中,技术人员65人,占比超20%。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不断创新营销思路,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术推广活动,积极拥抱互联网,与医药电商等新兴渠道建立合作关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耕基层医药市场,加大力度覆盖民营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公司的清肠通便胶囊2021年已经启动网络销售。

寻求并购机会

在梓橦宫的生产车间,工人们各司其职,有序进行设备调试、产品包装、配料作业,一派忙碌景象。唐铣说,公司多条生产线并用,增加产能,力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时为年底销售旺季和春节假期储备库存。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3.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03万元,同比增长34.79%。

唐铣表示:“在北交所上市,梓橦宫开启了二次创业的序幕。公司将以上市为契机,立足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巩固市场优势和品牌地位,加快新药研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公司治理建设,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接下来,公司将继续推进‘一体两翼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实现梓橦宫的规模化发展。”

其中,“一体”指公司坚持以医药制药为主体,聚焦化学药、中成药行业,介入配套原料药、中药材种植细分行业,稳定发展普药细分领域,提升主体产业规模;“两翼”分别为品牌运营和资本投资。在品牌运营方面,公司持续提升梓橦宫“中华老字号”品牌影响力。在资本投资方面,参股新梅奥健康管理研究院(重庆)有限责任公司,提前布局医药及大健康领域;“双轮驱动”分别是产品驱动和创新驱动。

今年4月,公司对子公司梓橦宫投资增资8000万元。“资本投资是梓橦宫‘十四五’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梓橦宫投资主要开展医药相关行业的投资业务,对梓橦宫投资增资是从公司长远利益出发作出的审慎决策。”唐铣说,公司将积极寻求外延式并购与合作机会,适时布局医药及大健康领域的投资业务,通过投资并购等外延式发展策略,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加快公司规模化发展速度。

财报解读 | 殷图网联对大客户或存依赖 研发投入占比走低“重研发”或为空谈

一级市场财报解读,关注发行进程

2020年初,国家电网发布《2019社会责任报告》表示将继续提升电网智能化工作,2020年计划发展总投入4,973亿元,其中计划电网投资额4,080亿元。随着智能电网不断发展,由此而生的各种解决方案为配电网络带来了一系列极具价值的有效工具,助其以可靠、安全、经济的方式传输电力。在此背景下,北京殷图网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殷图网联”)此番冲击精选层诚意几何?

观其背后,殷图网联的业绩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19年增收不增利,净利润甚至陷入负增长的“囧状”。此外,殷图网联还面临着赊销高企、毛利率走低、客户集中度高企、销售区域性集中等问题。与此同时,殷图网联近年来累计分红达4,000万元、负债率逐年走低,此番募资“补血”合理性存疑。

一、实控人为郑三立夫妇,合计持股65.8%

此次上市,殷图网联合作的保荐机构为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安杰律师事务所。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即2020年7月1日,阳琳直接持有殷图网联2.25%的股份;郑三立直接持有殷图网联60.98%的股份,并通过北京星云天文化咨询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星云天”)间接持有2.58%股份,因此二人合计持有殷图网联65.8%的股份,为殷图网联的共同实际控制人。此外,郑三立是殷图网联的控股股东。

需要指出的是,殷图网联的共同控制人郑三立和阳琳为夫妻关系。

截至2020年3月31日,除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外,殷图网联前十名股东还包括孙明、星云天、朱新生、深圳市殷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王兰芳、周凤华、阮小花、江苏东宏商贸发展有限公司。

观其董监高情况,殷图网联董事会共有7名成员,其中包括独立董事3名;监事会共有3名成员;高级管理人员共有4名。

郑三立,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背景。郑三立现任殷图网联董事长、首席战略官;曾任德国西门子公司输配电集团研究中心工程师、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殷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殷图有限”)总经理等。

阳琳,本科学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背景。阳琳现任殷图网联董事、行政人事总监;曾任神州数码有限公司软件部产品专员、联想电脑集团高性能服务器部门人力资源主管、殷图有限任行政人事总监等。

孙明,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工程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背景。孙明现任殷图网联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技术总监;曾任清华大学电机系助教;深圳殷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殷图有限任副总经理、技术总监等。

二、系统集成业务占比超八成,毛利率走低且变动趋势异于同行

据招股书,成立于2004年11月24日的殷图网联,是以电网运行智能辅助监控为核心的电网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产品及服务包括电网运行智能辅助监控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软件开发与销售、技术服务与咨询。

按产品或服务分类,殷图网联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系统集成。

2017-2019年,殷图网联集成系统的收入分别为5,236.91万元、6,069.57万元、6,980.22万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2.25%、82.97%、80.01%。

其次为技术服务与咨询,2017-2019年,殷图网联的技术服务与咨询收入分别为1,804.09万元、1,159.22万元、1,556.44万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24.89%、15.85%、17.84%。

需要指出的是,殷图网毛利率走低,且变动趋势异于同行。

2017-2019年,殷图网联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1.82%、54.45%、48.5%;同期,可比公司国电南瑞、中星技术、申昊科技、亿嘉和的综合毛利率均值分别为48.89%、45.73%、51.31%。即2019年,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呈上升趋势,而殷图网联毛利率却呈下降趋势。

对此,殷图网联称,其产品毛利率波动主要受国家电网对电网运行智能化投资力度、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材料价格波动、客户和产品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上述因素变化,公司将存在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三、招投标模式销售占比超七成,业务区域性集中

据招股书,殷图网联所处行业为电网智能化行业,细分为电网运行智能辅助监控领域,该行业上游供应商包括摄像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线缆制造商,下游行业主要为电力行业。

且殷图网联产品及服务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客户类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国家电网及其下属企业,国家电网现行采购方式主要分为招标类采购(公开招投标和邀请招投标)和非招标类采购(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直接谈判)。

第二类为各电力公司机关工会委员会下属企业,电力公司机关工会委员会下属企业亦通过商务谈判方式进行采购。第三类为其他企业。

2017-2019年,殷图网联来自第一类和第二类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8.55%、98.51%和86.87%。

且招股书显示,殷图网联业务取得方式受前述客户采购模式的影响,该行业普遍采用以招投标为主、商务谈判为辅的销售模式。

2017-2019年,殷图网联通过招投标方式取得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6.29%、81.87%和74.94%;通过非招标类采购方式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1.74%、13.75%和13.49%;二者合计分别为68.03%、95.62%和88.43%,是殷图网联业务收入的主要获取方式。

此外,2017-2019年,殷图网联通过商务谈判方式取得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1.97%、4.38%和11.57%,是殷图网联获取业务收入的重要补充方式。

从销售区域来看,殷图网联的收入主要来自华东地区,业务性区域性集中。

2017-2019年,殷图网联来自华东地区的收入金额分别为3,401.57万元、6,634.37万元、6,320.74万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93%、90.69%和72.45%。

对此,殷图网联称,我国华东地区相对经济较发达,电网投资力度也较大,相关电网公司对其产品的需求和认可度也较高。如若未来华东区域电力行业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或是公司无法有效开拓其他区域的市场,公司经营业绩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四、净利润负增长赊销高企,研发投入占比走低“重视研发”或遭“打脸”

近年来,殷图网联增收不增利,净利润陷入负增长的境地。

2017-2019年,殷图网联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248.53万元、7,315.4万元、8,724.63万元,2018-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0.92%、19.26%;同期,殷图网联实现的净利润分别1,756.6万元、2,019.55万元、2,015.36万元,2018-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14.97%、-0.21%。

报告期内,殷图网联曾一度处于“失血”状态。

2017-2019年,殷图网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114.2万元、-3.46万元、1,987.5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殷图网联还存在赊销高企的风险。

据招股书,2017-2019年,殷图网联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分别为6,608.87万元、7,345.44万元、6,402.09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18%、100.41%、73.38%。

对此,殷图网联坦承,较高的应收账款余额和较长的回款期仍给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果其对应收账款催收不利,导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将对公司的资产结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殷图网联称长期以来一直重视研发投入,而实际上,在报告期内,其研发投入占比却逐年走低。

据招股书,2017-2019年,殷图网联研发费用分别为739.62万元、691.43万元、649.54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0.2%、9.45%、7.44%。同期,可比公司亿嘉和、国电南瑞、中星技术、申昊科技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均值分别为6.84%、8.01%、6.62%。

而殷图网联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金额和占比均略有下降,主要系公司根据业务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计划,各年度研发项目和研发进度不同所致。

不仅如此,殷图网联拥有的专利数量也远少于可比公司。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2020年7月1日,殷图网联拥有5项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而与可比公司相比较,亿嘉和拥有36项发明专利、64项软件著作权;国电南瑞2019年取得298项发明专利、230项软件著作权;中星技术拥有415项发明专利、85项软件著作权;申昊科技拥9项发明专利、94项软件著作权。

五、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均超九成,客户集中度高企

不可回避的是,近年来,殷图网联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均超九成,客户集中度高企。

据招股书,殷图网联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电力行业,主要目标客户为各电网公司及其下属企业。

2017-2019年,殷图网联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9.69%、99.86%和97.43%。其中,殷图网联向国家电网公司相关下属单位的销售金额占对应年度销售额的比例分别为34.37%、85.08%和72.15%。

且殷图网联表示,若未来客户需求发生较大变化,或其产品及服务不能持续满足客户的要求,将可能对其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从业务类型来看,2017-2019年,殷图网联对系统集成业务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5,236.79万元、6,069.57万元、6,940.48万元,占当期销售总额的72.25%、82.97%、79.55%。

供应商方面,殷图网联采购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各项业务中涉及的硬件设备、辅料等材料采购,另一类是针对各项业务实施过程中具有重复性质的、耗用人工较多的非核心技术服务。

2017-2019年,殷图网联对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2,141.24万元、1,880.95万元、1,658.31万元,采购占比分别为56.03%、43.72%、39.68%。

同期,殷图网联第一大供应商均为杭州海康威视科技有限公司,殷图网联对其的采购金额分别为841.47万元、901.51万元、840.17万元,采购占比分别为22.02%、20.96%、20.1%。

六、累计“慷慨”分红高达4000万元,募资“补血”合理性存疑

此番上市,殷图网联拟投入募集资金10,100.8万元,计划分别用于“智慧变电站多维立体巡检管控平台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智慧变电站多维立体巡检管控平台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4,023.11万元,主要计划用于对其现有“变电站运行可视化多维综合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遵循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总体框架及技术要求,自主研发新一代“智慧变电站智能立体巡检管控平台”。

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第一年主要进行项目筹备与装修、设备安装和调试以及人员招聘与培训;建设期第二年开始进行软件研发、产品测试和产品推广。项目建成后,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殷图网联技术水平及产品性能,有利于殷图网联在全国各地区的智慧变电站改造项目中形成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10年,预计年均营业收入达8,150.44万元,年均利润总额达2,765.76万元。

此外,殷图网联拟使用募集资金3,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殷图网联并无长短期借款;同期,其货币资金分别为748.55万元、397.39万元、360.14万元。

同期,殷图网联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9.59%、17.73%、12.95%,逐年走低。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至招股书签署日2020年7月1日,殷图网联共进行四次股利分配。

其中,2017-2019年,殷图网联分别分配现金红利800万元、800万元、800万元;2020年5月18日,其再次分配现金红利1,600万元。即殷图网联四次股利分配共计4,000万元。

也就是说,殷图网联资产负债结构合理,且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殷图网联进行了四次股利分配,累计金额高达4,000万元,其却将使用3,000万元募集资金来“补血”,募资合理性存疑。

一级市场财报解读 殷图网联精选层上市分析 _殷图网联_ 殷图网联业绩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