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市场波动

债券拍卖遇冷,日本国债大跌,石破茂:日本财政状况比希腊还差

当全球金融市场的焦点集中在美债走势之时,日本超长期国债的结构性风险正悄然地攀升。

截至发稿,日本长期债券收益率持续走高,40年期收益率上升6个基点至3.675%,触及2007年开始发行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委员野口旭表示,不宜干预超长期收益率。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4.5个基点,至1.56%。日本5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2.5个基点,至1.02%。

从市场来看,日本国债大跌一事的关注度似乎并不高。但从全球影响来看,日本国债市场波动可能导致日元套利资金平仓,影响全球流动性。若收益率继续上升,日本财政可持续性将面临更大挑战,可能引发日元进一步贬值和全球金融市场波动。

当地时间5月20日,日本20年期国债拍卖遭遇自2012年以来最差结果,投标倍数跌至2.5倍,尾差飙升至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

日本超长期国债结构性风险_日本国债收益率上升_结构债券

据新华财经,业内人士表示,尾差一般被视为债券拍卖的“温度计”,尾差越大意味着市场需求极为低迷。证券驻东京首席全球策略师大森翔树(Shoki Omori)认为,日债标售结果不佳,凸显了日本超长期国债市场供需持续失衡的局面,加剧了市场对于日本央行缩减购债规模后,买家持续缺位的担忧,容易引发后续“抛售螺旋”。

日本央行长期充当日债市场“终极买家”的角色,被视为日本债券市场的稳定器。一直以来,日本央行大额购买日本财务省超发的、利率极低甚至是负利率的日本国债,导致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减少。而日本“财政赤字货币化”,导致国债规模扩张缺乏约束,进一步加剧了日本债券市场结构的严重失衡。

数据显示,日本央行目前仍持有日本国债市场52%的份额,为日本国债的最大买家。

日本债券市场的供需失衡也令日本央行陷入两难局面,一方面若日本央行持续推进量化紧缩(QT),可能导致长端债券收益率继续上行,引发债市剧烈波动,使持债机构面临巨大账面损失,最终甚至可能迫使央行重启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或重新实施负利率。

另一方面,如果日本央行选择提前放弃紧缩政策,重新启动量化宽松(QE),虽然有助于缓解市场波动,但可能加剧通胀压力,导致日元大幅贬值、资本外流。

从日本央行后续的加息路径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日本债券市场波动不太可能直接影响其加息路径,但债券收益率的大幅上升可能会削弱企业信心,引发市场对进一步加息的恐慌或抵触情绪,抑制消费和贷款需求。

而从业界的呼吁来看,最新调查显示,在日本经济面临关键转折点时,近三分之二的日本企业正急切呼吁日本央行暂停加息计划。这项由日经研究在5月7日至16日期间进行的调查,覆盖了504家日本企业,其中有224家匿名回应。结果显示,高达65%的企业明确表示希望日本央行暂缓加息,另有10%的企业甚至呼吁降息,仅25%的企业支持继续加息。这一强烈呼声背后,是日本经济第一季度意外萎缩的现实,以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

此外,国内的政治因素也使得日本央行关于量化紧缩的决定变得复杂。

据央视新闻,日本财务省5月9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财年末,由国债、借款和政府短期证券构成的国家债务总额达到1323.7155万亿日元,较2023财年末增加26.554万亿日元,连续九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媒体报道称,这一增长反映出日本政府应对物价上涨等支出扩大,而税收无法完全覆盖的财政困境。

日本首相石破茂19日在国会表示,日本的财政状况“无疑非常糟糕,比希腊还差”。他反对通过发行国债来为减税提供资金,暗示在政府借贷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必须谨慎对待进一步的财政支出。

恒信证券:如何避免爆仓陷阱

当你用借来的钱去投资,就像在玩一个杠杆游戏。这种玩法看似能放大收益,实则暗藏雷区。有人把杠杆比作放大镜,认为它能帮助我们看清市场的机遇,却忽略了镜片背后可能存在的裂痕。在资本市场的竞技场上,杠杆既是武器也是陷阱,它的威力取决于使用者的判断力和风险意识。

市场波动就像天气变化,有时是晴空万里,有时却是狂风骤雨。那些利用杠杆进行交易的投资者,往往在行情反转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就像在沙滩上建造城堡,当潮水上涨时,根基不稳的建筑最容易崩塌。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杠杆交易者在单次暴跌中遭遇过账户亏损,而其中近半数最终面临爆仓的困境。

爆仓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杠杆的本质是债务放大,就像在雪地里行走时,每一步都可能踩出更深的痕迹。当市场走势与预期相反时,这种痕迹会迅速扩大,最终演变成无法承受的负担。其次,心理因素往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贪婪与恐惧的博弈让许多投资者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决策。

杠杆投资风险_杠杆交易爆仓原因_杠杆买断交易

真正的风险防控需要建立多维度的防御体系。首先是仓位管理,就像在驾驶船只时,既要掌握航向又要控制载重。将资金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设置独立的止损点,能让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其次是技术分析,观察K线走势如同解读天气预报,需要关注价格波动的节奏与方向。当出现连续阴线或突破关键支撑位时,及时调整策略尤为重要。

市场参与者普遍存在的误区在于将杠杆视为万能钥匙。有人认为只要掌握技术就能掌控风险,却忽视了人性的弱点。在交易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比任何策略都重要。当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情绪的失控往往比行情的下跌更具破坏性。那些成功规避爆仓的投资者,通常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严格的操作纪律。

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建立预警机制。可以通过设置动态止损线来应对突发状况,就像在登山时准备安全绳。当价格偏离预期轨迹时,及时止损能避免损失扩大。同时,保持足够的现金储备如同携带应急物资,能在市场剧烈波动时提供缓冲空间。这些措施看似简单,却能在关键时刻成为救命稻草。

市场永远在变化,但风险控制的逻辑始终如一。那些在杠杆交易中生存下来的投资者,往往善于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平衡点。他们懂得在市场平静时积蓄力量,在风暴来临前做好准备。这种智慧不仅体现在对市场的理解上,更反映在对人性的洞察中。当市场出现极端行情时,保持理性比盲目操作更能守护资本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