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破 2.5%,创五年新低,交易员急于抢占 2019 年初的市场先机
第一财经 01.09 22:00
活跃的十年期国债“230026”收益率跌破2.5%关口,收于2.486%,接近五年低位。
1月9日,银行间市场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滑,活跃的10年期国债“230026”收益率跌破2.5%关口,收于2.486%,接近五年低点。
多位受访债券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年初的抢购热潮合情合理,加之经济基本面疲软,年初宽松的可能性较大,目前降息押注升温,银行等机构在资产紧缺的情况下也有配置资本的需求。
“实际上,基金在2023年12月就开启了一轮先发制人的行情,在2.52%附近交易10年期长债利率。这种交易逻辑一直延续到1月份MLF续做。但非银资金分层问题依然比较明显,因此短期利率下行趋势受阻,而长期利率则在降息预期下继续交易。”南方银行财富管理研究部负责人王强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中国债券市场开局强劲
2023年以来,中国债券牛市一波三折,2023年上半年以“债市牛市”为主,但8月以来债市回调幅度逐渐加大,主要原因有经济稳中趋稳措施、资金面扰动、资本新规影响等,再融资债加速发行也加大了流动性压力,活跃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从2.5%左右反弹至2.7%以上。
2023年10月至12月中旬,本轮专项再融资债券发行量约1.39万亿元,部分省份发行量较大,债务余额超过年度债务上限,但这些债券供给最终似乎并未给市场造成太大冲击,反而被一些机构充分吸收。
“最初大家都担心债券供给过剩,但股市不断震荡,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即使债券估值已经比较昂贵,但机构没有其他资产可配置,债券就变得越来越贵(对应收益率不断创新低)。”一位大型信托机构资管部债券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
2024年伊始,中国债券市场开局良好。上周新年首交易周,除短期利率受年初资本市场扰动影响略有上行外,中长期利率普遍回落,十年期国债利率跌至2.52%,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与近年来年初利率上行趋势形成鲜明对比。本周二,收益率继续下行,接近五年来最低点。
中金公司表示,债市环境呈现几个特点——市场对经济复苏力度的预期和经济实际复苏力度均弱于去年同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政策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市场预期的财政力度相对谨慎,投资者对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区间预期不强。不仅对基本面的预期有所调整,经济复苏的实际表现也相对承压。通胀、PMI等数据均显示内需放缓趋势;市场对货币政策力度的预期强于去年同期,尤其是去年年末存款利率普遍下调;同时,资金环境较去年同期宽松,一方面,去年11月份新增的1万亿元国债兑付正在逐步落实,并分摊到相应项目上;另外,财政力度本身可能有所推进,财政投入可能比去年同期更为活跃。 另一方面,央行对于流动性保护的态度更加明确。
具体来看,央行虽然去年12月没有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增加了OMO净发行量和PSL等结构性工具额度。12月MLF净发行量为8000亿元,PSL净发行量为3500亿元,12月基础货币累计发行量超过1万亿元,央行货币扩张步伐出现提前迹象。“这部分PSL资金预计主要用于支持‘三大工程’实施。从历史经验看,PSL对信贷的拉动作用大概是1:1.2,PSL的发行有望带动企业贷款增长,PSL属于定向信贷扩张政策,因为有配套项目,对需求的拉动作用比纯信贷强。”王强松对记者表示。
在此背景下,中金公司预计2024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概率将达到2.4%。短期波动方面,2023年12月社会融资、通胀、进出口数据即将公布,市场将密切关注出口增速是否保持正增长、企业中长期贷款是否增加。
押注年初降息
事实上,新年债券热潮部分源于交易员对降息的押注。
与欧美高通胀不同,中国是目前唯一一个负通胀的主要经济体。继2023年6月、9月之后,自12月22日起,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国有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最大,达25BP。
分析人士指出,存款利率下调将降低银行存款成本,缓解利差压力,为未来贷款端降息奠定基础。以10万元3年期定期存款为例,9月份挂牌利率为2.2%,12月份下调25BP至1.95%,应付利息由6600元降至5850元,减少了750元。
多位经济学家对记者表示,央行2023年12月将维持“按兵不动”,“通过‘推迟’MLF降息至2024年1月中旬或更晚,银行在2025年1月1日前无需下调存量贷款(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基准贷款利率,有利于保护银行净息差。”野村预计,2024年上半年,央行将在1月和4月分别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MLF利率15BP,还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BP,以增加银行可贷资金。
目前中美利差也已收窄,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由5%以上回落至4%左右,中美利差由此迅速收窄至1.5%,前期最高曾接近2.3%。同时,人民币汇率也企稳回升,这也降低了中国降息的门槛。
不过,对于年初降准预期仍存在分歧。王强松对记者表示,央行货币宽松步伐已有提前迹象,从货币增速角度降低了降准必要性。业内人士也认为,3月份降准的概率普遍高于1月份。
总体来看,政策宽松、降息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稳定房地产市场、提振内需。目前房地产市场正在触底反弹。过去一周,Wind调查的21个主要城市新房销售7天均值增速从前一周的-10.1%降至1月6日的-49.7%。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4年1月6日新房销售7天均值增速从上周的-27.5%降至-36.2%。同时,库存波动仍未结束,制造业PMI仍处于收缩区间,政策宽松的必要性仍然存在。
“PLS为大城市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但大城市的PSL机制可能会减少二三线城市的住房需求,而二三线城市仍占全国房地产市场的绝大部分。而且,如果PSL资金被用于建设更多的公共住房,将进一步对房价造成下行压力,减少住房需求。在存款利率下调之后,我们认为央行下周可能会降息。”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