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Archive: 2025年10月3日

公司热点|一个月股价翻倍!殷图网联收三季报问询函,公司净利润连续五年负增长,今年前三季亏损扩大

专业从事电力行业综合监控的高科技公司殷图网联(835508)在昨日股价飙升29.96%创历史新高后,今天继续大涨,截至下午发稿报36.38元/股,涨幅超20%。

值得一提的是,10月8日以来,殷图网联在一个月内股价涨幅接近100%。而近一年来(2023年11月9日至2024年11月7日),殷图网联股价累计上涨473.9%。

电力行业综合监控殷图网联股价飙升_殷图网联北交所问询函业绩下滑_殷图网联

但从最新业绩来看,殷图网联股价与其基本面完全背离,这引发了市场和监管层的关注。

11月6日,殷图网发布公告称,收到北交所对公司三季报的问询函。北交所就公司的经营业绩、研发费用、存货,以及股价上涨等四个方面进行问询。

殷图网联_电力行业综合监控殷图网联股价飙升_殷图网联北交所问询函业绩下滑

据最新披露的财报,殷图网联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幅下降,其中三季度公司净利润持续亏损。

殷图网联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23.47万元,同比增长3.71%;归母净利润亏损780.13万元,同比下降346.27%,上年同期亏损174.81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789.06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36.65万元。

殷图网联_殷图网联北交所问询函业绩下滑_电力行业综合监控殷图网联股价飙升

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548.54万元,同比增长7.89%,归母净利润亏损400.37万元,同比下降1042.67%,公司净利润持续大幅下滑。

殷图网联_殷图网联北交所问询函业绩下滑_电力行业综合监控殷图网联股价飙升

记者梳理往期财报留意到,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殷图网联归母净利润增速开始放缓,已连续五年呈现负增长。从近年来同报告期比较来看,2021年至2023年,殷图网联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7万元、-444.1万元、-174.8万元、-780.1万元,连续四年亏损,且今年前三季度亏损同比继续扩大。

殷图网联北交所问询函业绩下滑_殷图网联_电力行业综合监控殷图网联股价飙升

对于前三季度亏损的原因,公司解释称主要系研发投入增加以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所致。

财报显示,今年1月-9月,公司的研发费用为1468.5万元,同比增长45.38%,较上年同期增加458.41 万元。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134.56万元,同比增长99.09%。

北交所要求公司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环境、主营业务经营情况、收入确认及成本结转、信用减值及资产减值情况等,具体说明公司收入增长缓慢、业绩持续亏损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补充说明前三季度毛利率变化水平,是否存在持续下滑风险;结合本年度已实现收入、在手订单情况、当前实施进度、预计确认收入时间和条件等,说明公司2024年是否可能触发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指标。

对于研发费用大幅增加,殷图网联解释原因称,一是研发团队扩编人数增多,研发费用-职工薪酬增加;二是本年累计完工验收的研发委外合同额增加,研发委外服务费增加316.23万元。

北交所要求公司结合经营计划、发展战略、研发项目情况等说明研发人员增加的数量以及必要性;结合委外服务合同的具体情况,包括涉及的主要研发项目、合同金额、研发进展及成果等补充说明研发费用增加的具体原因,公司研发模式是否发生较大变化。

此外,殷图网联本报告期期末存货余额 2138.23 万元,较年初增加 942.34 万元,增加比例为 78.80%。公司解释原因为本年累计开工项目增加,期末未验收的项目增多,导致在产品增加834.11万元所致。

北交所要求公司列示在产品的主要内容、金额及占比情况;结合存货具体内容、项目交付周期、验收安排、期后成本结转情况等补充说明报告期间内存货金额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及时、充分。

至于公司股价近日大涨异动的情形,北交所要求公司结合最新滚动市盈率及所属行业滚动市盈率情况,说明公司股价是否明显偏离市场走势;同时核实是否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并自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近期持股变动情况,是否存在异常或违规交易情形。

资料显示,公司是以电网运行智能辅助监控系统为核心领域的电网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链涵盖电网运行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软件开发、集成联调、升级改造及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

航美传媒易主后到底有多6?这家企业要上天

航美传媒_航美传媒收购 北京文投 姬连强

航美传媒收购 北京文投 姬连强_航美传媒

2015年6月15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AirMedia宣布以21亿元的现金出售航美传媒75%的股权,收购方为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文投”)旗下的龙德文创基金和文化中心基金,航美传媒集团新任董事长由文化中心基金总经理姬连强担任。

彼时,新东家,新掌门的出现,给众多利益相关者带来很多新的担忧:易主后,航美传媒能保证团队稳定么?还能保证商业策略的一贯性吗?还能在未来共谋发展么?

而摆在航美传媒新任掌门姬连强面前的问题则更艰巨:如何带领航美传媒冲向新的高度?

姬连强明白,怎么回答众人的疑问都不如用实际成果来告知大家最有效。时间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如今,距离航美传媒易主已一年有余。姬连强交出的答卷如何呢?

2016年5月27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九届21世纪营销国际峰会上,航美传媒集团荣获“最具价值媒体奖”;航美传媒集团董事长姬连强先生也荣获“行业领军人物奖”。

姬连强用一年的时间,交了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攘外必先安内:少壮派领导层稳军心

回看航美传媒易主这一年多,股东虽变,却并未对管理层的稳定造成任何影响,这是因为

以姬连强为领导的新领导班子对航美传媒以往的优秀的管理团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故令整个团队士气大增,完整延续了团队这一直以来航美传媒最重要的资产。

吾辈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若想引领“全新媒体江湖”,需要自身具备雄厚实力,更需要一支稳定且强大的团队,分工协作,方可步步为营。北京文投作出重要举措,任命姬连强为董事长,并由原总裁冯中华先生担任CEO,与副总裁于云峰先生、副总裁何伟女士等组成核心高管,缔造一支豪气满怀的的管理团队。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拥有如此团队,怎会不引领风潮?

有了稳定的精英团队,才能铸就开拓市场的利剑。易主后的航美传媒,不但没有像许多被收购企业那样陷入人员波动、发展迷茫,反而在资源开拓、市场销售上实现了飞速增长:

从刷屏到LED,目前航美传媒已经拥有90%以上机场数字媒体市场份额!

从北京到三亚,航美传媒覆盖了全国30多个机场!

截至目前,航美传媒媒体面积已经超过10000平米,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翻开销售数据,航美传媒广告投放量价齐升,2016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便超越去年整年,全年预估将大好于往年;赫曼德、全日空等优质客户也全面加入。

把自己当竞争对手,走近国内资本市场

参与一些优秀创投企业的投资,让中概股回归,一直是北京文投的战略,而航美传媒就是这一战略下的第一步棋子,这一年来,新掌门姬连强领导的航美传媒始终紧锣密鼓地为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做足准备。

要想登录国内资本市场,就必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并完善自身经营机制,将规范化管理带到全球领先航空媒体运营商的标准。

面对这样严苛的要求,从去年航美传媒易主以来,姬连强领导下的航美传媒从未停滞对自身的改进与进化:

在人员稳定的基础上,新东家聘请了管理咨询、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系统方案提供商等多方外部单位,就管理体系、财务体系、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和改革。

对此,姬连强做了明确表态:做流程再造,是把以前没做好的事做好,把本来做好的事做得更好!一个优秀的企业真正的竞争对手永远是自已,航美传媒将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自我提升。

效果是看得见的。规范化管理和流程化治理后,沟通和决策效率、内部风险控制等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航美传媒离上阵国内资本市场又近了一步。

给机场资源方吃的三粒安心丸

回想一年前,航美传媒在股东更替后,机场资源方也忧心忡忡,面对机场资源方的三个关切,姬连强这一年来用实际行动送出了“三粒安心丸”:

第一粒安心丸,解决机场资源方对航美传媒新价值的担忧:能给机场带来什么新价值?

新东家北京文投将进行强有力的资源投入,包括直接的资本投入、文化资源整合、客户导入。并且新股东更懂国内资本市场、更懂价值最大化。此外,媒体经营权的转包、股权合作、开设合资公司等,只有对双方都有利,能够利益协同共同获利的模式,航美传媒都将积极采用,诚意十足。

第二粒安心丸,解决机场资源和航美传媒合作顺畅的担忧。还能合作愉快并深入合作吗?

在姬连强心中,契约精神应该是商业活动最基本的原则,也是航美传媒未来发展的核心信条。

易主的航美传媒,面对航空媒体市场上最重要的资源方——机场,一改传统广告商通过延期付款创造现金流的做法,完全按照合同约定,准时付款,绝不拖延。契约精神让航美传媒与机场资源方形成了良性互动,业务沟通更多聚焦于改造、开发优秀的媒体资源上,从而能和机场资源方畅谈未来发展与长久共赢。

凤凰卫视:附属公司凤凰新媒体第二季度净亏损9580万元

凤凰卫视8月16日在港交所发布附属公司凤凰新媒体2022年第二季度之未经审核财务业绩

凤凰新媒体2022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916亿元(约合2,860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2.567亿元下降25.4%,下降主要由于广告净收入同比下降。2022年第二季度广告净收入为人民币1.605亿元(约合2,400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2.330亿元下降31.1%,下降主要由于2022年第二季度部分行业的广告主减少了广告投放,行业竞争的加剧等负面影响。

2022年第二季度付费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110万元(约合460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2,370万元增加31.2%。付费服务收入包括: (1) 付费内容收入,主要包括数字阅读、有声读物、付费视频;(2) 电子商务及其他等收入。2022年第二季度付费内容收入为人民币1,570万元(约合230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960万元增加63.5%,主要由于部分客户增加了内容消费。2022年第二季度电商及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540万元(约合230万美元),比2021同期的人民币1,410万元增加9.2%。

2022年第二季度归属于凤凰新媒体的净亏损为人民币9,580万元(约合1,430万美元),而2021年同期归属于凤凰新媒体的净亏损为人民币710万元。2022年第二季度净利率为负50.0%,而2021年同期为负2.8%。2022年第二季度摊薄后每股普通股净亏损额为人民币0.16元(约合0.02美元),而2021年同期摊薄后每股普通股净亏损额为人民币0.01元。

公司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972亿元到2.172亿元。广告净收入预期为人民币1.796亿元到1.946亿元。付费服务收入预期为人民币1,760万元到2,260万元。上述所有预期反映了管理层当前的初步观点,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可能有所调整。

航美传媒:广告新时代的逆风突围

5月8日,航美传媒集团宣布旗下广州美正广告公司和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签约以开拓高速铁路上的无线网络服务。

“我们希望第三季度可以完成广铁项目,让高铁旅客能够在智能终端上体验我们的服务。”航美传媒集团的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郭曼说。

郭曼,率领航美传媒几度在广告业界掀起巨浪。1999年,郭曼斥资900万元在首都机场安装了四块电视屏幕,开启了航美传媒航空数字媒体网的时代;2007年,航美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8年夏天,航美传媒82英寸的彩色电视亮相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让来自全世界的观看奥运会的观众为之震惊。

然而郭曼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他带领航美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时的开盘价超过每股20美元,而12月20日,航美传媒在纳斯达克的收盘价为4.8美元。

市场分化后的全新广告时代

2000年时的户外媒体被誉为新“蓝海”,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广告业态和用户习惯的改变,户外媒体已逐渐走下了蓝海的神坛。在压力与期待中布局重整与突破,是航美必须面对的问题。

郭曼开始寻找户外网络化媒体的突破口:“现在人们在手机上度过的时间越来越长,类似这样的技术发展对户外广告提出了很大挑战。户外媒体想要获得好的发展,在未来必须从互动方面产生出新的商业模式。”他在机场尝试和旅客通过手机互动,让户外和移动互联结合起来。

航美的触手还伸到了机场之外,郭曼看中了高铁旅客在旅途中整块无聊的时间。此番和广铁集团合作,已不是航美初次涉水铁路无线网络。在此次合同之前,航美已获得在上海铁路局、武汉铁路局、郑州铁路局以及广铁集团某些运营线路的旅客座位上安装平板电脑和经营广告的权利。

“我们和四大铁路公司合作,在智能终端上提供内容、广告经营、电子商务等等。”对郭曼来说,新的蓝海是WiFi这个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在长时间的旅途中垄断了旅客的时间。配合WiFi给旅客提供免费上网的同时,提供很多休闲娱乐的服务。相信从长远来看,航空和高铁的WiFi都会成为航美未来巨大的增长点。”

向电商进军?人事变局释放的信号

今年年初,航美传媒任命高群耀和徐沛欣为公司董事。高群耀博士在软件、媒体、娱乐和风投等领域拥有超过20年执行经验,徐沛欣是红孩子公司的创始人,曾担任红孩子的董事长,这两位董事的背景在业内引发了航美要进军电商的猜测。

“跟电商合作是一定的”,郭曼坦承非常珍视两位新加盟董事在业界的宝贵经验。航美搭建的航空互联网是空中互联网的平台,高铁WiFi又是地面上的互联网平台,这样的基础让航美在进军电商领域有着旁人所不能及的优势。“希望通过他们的加盟,为航美未来提供更多支持,但是航美的布局并没有因此发生很大改变。”

郭曼曾在2013年表示看好影视业,高群耀董事的娱乐业背景也是一个引发坊间关注的重点,而航美确实也在影视版权营销方面已经经营多年,在国内影视业发展态势良好的今天,高群耀携手航美似乎发出了要进军影视业的信号。对此郭曼也并不讳言:“我们在飞机上看到的中国电影80%的航空版权都是航美。航美之前的运营主体是航空领域,现在又进入高铁领域,拿到高铁版权。因为航美拥有全国航空媒体90%以上的市场,而户外、加油站、未来的高铁、空中WiFi这些资源都会对投资影视业产生非常好的协同效应。我们对中国电影未来非常看好,这个领域有非常好的增长空间。”

长远目标和眼前利益的博弈

“2013年是我们调整和积蓄力量的一年。”

郭曼在下的,是很大的一盘棋。野心也好雄心也罢,他从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面对2013年航美并不喜人的财报,郭曼认为只是航美经营战略调整的阵痛。在这个快速扩张的年份里,航美大举进军新的业务,揽入高铁智能终端,扩大与中石化的合作,以及进军航空WiFi项目。“扩张”,是郭曼2014年常挂在嘴边的关键词,“新的项目都在扩张当中。由于经济形势影响,航美对原有的经营战略进行了一部分的调整。”

“扩张,更多的考虑是三年、五年乃至十年以后对市场进行的布局,之前大举扩张考虑的是更长期的发展。航美只是用现在的经营成果投资未来,虽然对现在的报表会有影响,但绝不会制约未来。”郭曼说。

在长远的目标和眼前利益的博弈中,航美在不断调整着战略。郭曼很清楚,虽然航美在核心业务方面有很好的现金流,但对当期考虑的缩减,仍旧会对经营形成一些压力,然而在当下为股东创造价值又是一个公司不能规避的问题。

郭曼选择了直面压力。2014年,航美对旗下的很多产品线都做了比较大的调整:盈利能力强的产品线继续扩大市场占有率和规模,相对亏损的产品线如机场机柜和机场电视,则从今年开始进行和手机移动互联网结合的尝试,通过和航空旅客的互动引起关注。“许多移动互联网的客户对我们改变的兴趣非常浓厚,六月会更大规模推广新的产品。”

“为了五年、十年的目标,不能把目前的利益牺牲殆尽。既要考虑长远目标,亏损的产品线又必须扭亏为盈,让所有产品线都是赚钱的。既把握当下,又把握未来,是我们新的战略。2013是积蓄力量的一年,这些调整都是为了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做准备,争取2014年更大的突破”,郭曼说。

【投融资动态】元测信息A轮融资,投资方为创新工场、创远仪器等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8月14日公布的信息整理,元测信息技术(成都)有限公司A轮融资,融资额未披露,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创新工场,创远仪器,长石资本,成都高科。

元测信息技术(成都)有限公司于2023年成立,公司总部设立于成都,在北京设立有研发中心。 公司主要从事各类通信专用测试仪器设备的设计、研发与制造,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通信测试仪 表设备企业。 科技之元,质始于测——元测 实验检测仪器,是科学研究取得正确结果的重要保证。 元测公司与运营商、通信设备认证机构,通信设备制造商等产业链上 下游企业有着深厚的合作历史,既能为客户提供2/3/4/5G通信测试 仪表设备,又可为铁路、电力、交通、医疗等各个垂直行业提供专用 测试解决方案。 元测公司研发团队在移动通信领域拥有二十余年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 主导承担了十数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研发工作,曾获得过国家科技 进步特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元测公司拥有前沿核心技术储备优势,由院士领衔的国内外通信领域 权威专家团队和包括北京邮电大学等知名院校、鹏城实验室、网络与 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研发资源,将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前 沿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