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下旬以来,为应对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普遍实施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现货金价由此经历了长达近5个月的牛市,并于8月7日创下2075.14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然而此后,金价见顶回落,持续下跌,10月6日收盘报1877.80美元/盎司,较最高值下跌9.51%,9月份跌幅创2016年11月以来最高。那么,近期金价下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其未来走势又将如何?下面就由笔者进行简单分析。
近期金价下跌原因分析
随着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大宗商品需求普遍受到影响,而黄金的供给短期内相对稳定。因此从黄金作为商品的供需基本面来看,其需求的下降对金价具有抑制作用。更重要的是,黄金还具备避险、抗通胀等金融属性。从近段时间金价的波动来看,造成其波动的主导因素就是黄金的金融属性。具体来说,9月份金价的明显下跌,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第一,欧洲新冠疫情再度抬头,脱欧谈判进展缓慢,引发市场担忧欧洲经济复苏可能慢于预期,英镑、欧元走势疲软,支撑了美元走势,但美元与金价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美元上涨将导致金价下跌。第二,从美联储的表态来看,没有进一步宽松的迹象。鲍威尔在今年杰克逊霍尔会议上表示,美联储将根据“平均通胀目标”调整货币政策,暗示未来经济复苏时不会急于加息。但在9月17日公布的议息会议纪要以及随后的公开采访中,美联储并未给出更为详细的政策措施。第三,由于美国两党在刺激规模上存在分歧,新一轮抗疫财政刺激计划被推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双失灵,打击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复苏预期和通胀水平。第四,受益于美联储持续的宽松措施,今年以来黄金与股市的关联度明显提升。9月份以来,受美元指数反弹、部分国际大型银行涉嫌洗钱等因素影响,美股承压下跌,也引发了黄金的部分跟风抛售。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9月份金价出现明显下跌。
本文为付费内容,请先登录你的数字阅读账号或订阅数字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