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走势只有三种,即上涨、下跌和横盘。在外汇市场中,横盘交易约占每年交易日的70%-80%,其余20%-30%为多头或空头。在横盘交易中,投资者首先要找准盘整的区间,然后在区间的上端卖出,在下端买入,也就是所谓的低买高卖,才能获得利润,风险也不会太大。如果投资者能合理执行止损策略,甚至可以增加投资金额,获得更大的利润。主要原因是顺势操作的利润非常可观,止损退出的次数少,因此额外成本大大降低。更何况,顺势操作者只是实践者而非发明者,他们只需要根据现有的市场趋势进行买卖即可。 他们属于“知行易行”的类型,因此市场参与者相信“趋势是你的朋友”(Trendisyourfriend)。
克服人性的弱点通常可以通过经验的积累、通过亏损增加认知等方式实现。至于如何区分市场是看涨、看跌还是盘整,则必须从基本面和技术面来判断。投资者在外汇市场操作的基本前提,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是先预测投资标的未来价格,再根据预测决定投资策略和操作方向。
掌握数据分析的基础知识
基本面分析师认为,货币的强弱反映了一国的经济状况。虽然其强弱可能会受到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暂时的波动或产生与经济状况相反的趋势,但从长远来看,其价格最终会回归到与经济状况相称的水平。至于如何衡量一国的经济状况,必须采用相对比较法。
例如,1996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预估为3%,从基本面分析师的角度看,这个数据并不能决定美元应该强还是弱,必须与前一年的经济增长率相比较,还要与德国、日本等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相比较。如果前一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而1996年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都在1.5%左右,那么这个3%的数据给基本面分析师提供了这样一种观点:美国经济越来越好,其经济增长比德国和日本要好。美元对马克或日元应该相对走强,以反映其经济实力。基本面分析师以此作为外汇走势决策的指标,买入美元,卖出日元和马克。
作为基本面分析师关注的焦点,相关政府部门会定期公布各项数据,这类投资者会收集、分析各项数据,并进一步分析比较,作为判断各类倾向未来走势的依据。国际投资者纷纷成立经济研究部门,分析各大国家的经济状况。在美国等政府机构公布重要经济指标前,市场投资者会先行平仓或减持外汇头寸。外汇市场呈现出大敌当前,银行交易员彻夜等待的氛围。从经济指标公布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基本面分析在外汇市场确实有着重大影响力。
经济指标公布后,货币走势受其影响,强者可能变得更强或更弱,弱者可能变得更弱或更强,由此可见“经济指标作为市场驱动因素”(Marketmover)的真实写照。如此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外汇投资者怎能忽视?因此,不论基本面分析对货币市场未来走势的预测是否准确,基本面分析确实早已成为市场参与者投资决策的准则。
基本面分析适合预测中长期趋势
用基本面分析预测货币的中长期走势,如未来6个月、1年或2年,是适宜的。但自从金本位制和国际浮动汇率制度废除以来,基本面以外的因素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货币价格。投机者分分秒秒都在国际市场上买进卖出,大额交易也会影响外汇价格。整个国际社会越来越开放,犹如地球村,国际资金进出各国的自由度越来越高。美国的CHIPS系统、英国的CHAPS系统等国际支付系统加速了资金的转移,甚至可以在瞬间完成。国际资金如翅膀般展翅,热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但影响各国货币政策,还常常扭曲基本面应反映的货币合理价格,造成基本面分析暂时失效。因此,外汇投资者逐渐修正了基本面的运用。 他们除了将其作为中长期趋势预测的工具外,还利用技术分析数据来做出投资决策。
基本面分析外汇走势由来已久,教科书上提到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与各国用相同数量的货币购买某种物品的数量有直接关系。此外,商品的选择不同,也会导致计算出的货币购买力存在差异,货币价值是被高估还是低估,以及高估与低估的比例也有差异。
现今的外汇走势早已脱离固定汇率时代,因此各类政治经济新闻,以及谣言道听途说足以撼动市场,单纯以购买力平价来推论货币价格显然过于简单,投资者只能以此理论推论出来的货币价格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