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成品油价下调为天然气涨价提供了绝佳机会

2024-04-19 15:01

成品价格下跌为天然气价格上涨提供了绝佳机会

[主持人]为什么选择同时调整油价? 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王震]这是一个政策的技术问题。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家就在讨论天然气价格一定要上调。 天然气大量被居民直接使用。 它不像汽油。 汽油对大多数消费者有间接影响,而不是直接影响。 但天然气的直接影响很大,所以有时候调整天然气价格要谨慎,因为这会影响到每家每户。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进行调整呢?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已经进入了比较好的正常轨道。 目前,包括工业品价格指数在内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普遍不高。 一般来说,每个人对未来的物价或者通货膨胀都有一个预期。 随着2009年一系列的刺激政策的出台,大家都相信价格迟早会出炉。 出来。 我个人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既然大家都认为必须要调整,而且这个时候调整相对来说比较好,那为什么还要和成品油放在一起呢? 我认为这是更好的政策技巧。 成品油的减少和天然气的增加将部分抵消对整体价格水平的影响,从宏观政策角度可能会更好。 更准确地说,天然气只是在寻找机会。 最近又赶上了成品油降价。 当然,并不一定要等到成品油降价。 它只需要找到一个好时机。 成品油的减少为其提价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

“气荒”背景下天然气价格调整不可避免

[主持人]在我们看到石油价格上涨的同时,天然气价格也同时上涨。 你怎么认为?

[王震]天然气价格,我想给网友们介绍一下背景。 当我们谈论原油价格时,原油价格是国际价格或国际基准油价,大家都认可。 天然气的情况并非如此。 首先,天然气没有全球基准价格,天然气价格是多少? 这是一种区域化。 从广义上讲,有北美区域天然气价格、欧洲区域天然气价格、亚太区域天然气价格。 原油是全球性的,天然气是区域性的。 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 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天然气价格上涨以及液化技术的发展,液化气比重有所增加,但仍以管道为主。 既然没有国际天然气价格,那么天然气价格是怎么出来的呢? 一般来说,天然气价格是由与某些替代能源或其他能源相关的公司定价的。

例如,北美主要与原油挂钩,而欧洲主要与柴油和燃料油挂钩。 在亚太地区,例如日本,主要进口液化气,因此与进口石油的价格挂钩。 美国大部分天然气使用管道天然气,而欧洲一半使用管道天然气,一半使用LG。 因此,天然气没有全球公认的定价机制。 它通常是一种与替代能源相关的机制。 我们也做了一些统计。 与国际平均天然气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相比,国际天然气价格仅为等热原油价格的60%左右。 与我国陆地天然气出厂价和国际等热原油价格相比,我国仅为25%左右。 也就是说,陆上天然气出厂价仅为国际天然气平均价格的45%左右。 我们目前的天然气价格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由于天然气价格相对较低,这几年石油价格也上涨了不少,导致天然气油转气装置或设备增长非常快,有的往往是由于天然气价格低廉而完全造成的。导致能源效率低下。

由于天然气需求增长过快,天然气价格过低,我们很难通过国内生产或进口来解决长期供应安全问题,因为无利可图或需要补贴。 于是,就出现了“气虚”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天然气价格和天然气价格管理政策的调整不可避免。 这只是如何调整它们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天然气价格太低,必须调整。 最近我们抓住这样的机会,对天然气价格进行了调整。

油价大跌对天然气的影响_油价下调对天然气市场的冲击的分析_燃油价格下调

天然气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基本没有重大影响

[主持人]天然气价格的调整将会影响到每个居民的生活成本。 会给居民带来多大的影响? 你能分析一下吗?

[王震]这次调整的是出厂价。 从国家发改委的角度来看,它只关心出厂价。 它和最终的居民、消费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以北京为例。 天然气到达北京后,实际上进入了北京的城市管网系统。 最后通过城市管网系统到达居民用户。 出厂价上涨,当然直接增加了城市管网的燃气供应量。 价格,而城市管网气源往往由城市燃气公司管理。 如果出厂价高了,就会增加它的成本,所以它也会调整它的价格。

但按照现行的管理办法,这部分由各省市发改委管理。 当然,这次价格调整需要听证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双方增加了0.23元。 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每户家庭每月平均炊事用气量约为20立方米。 如果假设城市燃气价格每立方米上涨0.23元,则每户每月增加的支出约为4.6元。 每月4.6元的涨幅对于大多数居民用户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实际上我们也有相应的政策,需要通过一些补贴或者各种补贴的方式给有需要的群体一些补贴。 燃气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基本没有产生大的影响,甚至通过一些补贴,也可以说没有影响。 从这一点来看,影响不会特别大。

此次天然气价格上涨取消了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一直实行的双轨制。

[主持人]有人认为,现在是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的好时机。 你怎么认为?

[王震]我们确实需要理顺一下,所以这次绝不是简单的涨价。 同时,我们对天然气价格体系做了一些调整,就是取消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的双轨制。 2005年天然气价格政策改革时,本想将两项政策全面融合,但还是留下了一点尾巴。 这次,我们利用整体物价水平的优势,取消了这部分内容。 因此,天然气价格,至少在土地出厂价方面,已经实现了单轨制。 现在分配的是陆上生产的天然气,为什么还要加上陆上呢? 由于海上天然气的价格是生产者和用户直接协商的,没有任何政策限制,只要协商好,价格就会更加市场化。 这也与海上和陆上天然气的发展背景不同、用户群体不同有关。 海上天然气首先通过对外合作或自营开发,并实行相对国际化的定价方式。 不过,气体量本身占比并不大,土地面积更大,影响也会更广。 所以,虽然说我们对土地实行了单轨出厂价,但实际上还是有一些限制的。

上一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