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Tag: 扩产

吉林碳谷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产品价格持续调整,去年盈利同比降约六成

每经记者 张明双    每经编辑 梁枭

2月28日晚,吉林碳谷(BJ836077,股价12.93元,市值75.99亿元)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预计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6.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76%;实现归母净利润9357.9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9.56%。

吉林碳谷表示,公司业绩下降主要原因是受碳纤维行业阶段性调整影响,公司下调了部分产品的销售价格,导致营业收入规模和产品毛利水平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多家碳纤维行业上市公司也预计去年盈利水平下滑,但包括吉林碳谷在内,行业整体仍在扩产

按照吉林碳谷所述,国内碳纤维行业自2023年以来就已出现阶段性调整。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65%、63.25%,主要是受复杂的内外环境影响,碳纤维需求不及预期,碳纤维价格跌幅明显。

吉林碳谷表示,虽然2024年末碳纤维行业进入相对稳定阶段,但阶段性调整仍影响了2024年业绩,公司为应对该影响下调了部分产品的销售价格。

不仅仅是吉林碳谷,记者注意到,多家碳纤维行业上市公司预计2024年度业绩下滑。

中复神鹰(688295.SH,股价21.13元,市值190.17亿元)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57亿元,同比下降31.08%;归母净利润为﹣1.1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主要原因系2024年受碳纤维行业供需失衡影响,产品销售价格有所下降,以及对部分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等。

光威复材(300699.SZ,股价32.04元,市值266.37亿元)则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69%、14.43%,影响业绩因素之一为工业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价格下降以及装备用碳纤维受个别应用场景的需求节奏因素影响等。

也有公司业绩增长。中简科技(300777.SZ,股价30.3元,市值133.23亿元)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17亿元~3.70亿元,同比增长9.62%~27.95%,主要原因系公司努力克服了市场周期性波动带来的短期影响,以ZT9H为代表的新一代碳纤维产品的市场表现及需求等超出预期,打造了新的增长区间。

那么,碳纤维产品价格何时能触底反弹?吉林碳谷在业绩快报中称,2024年末碳纤维行业进入相对稳定阶段;中复神鹰在2024年12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内表示,从目前来看,碳纤维价格仍处于底部震荡,相信随着行业逐步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碳纤维价格也会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

对于2024年业绩影响因素,上述上市公司较多提及碳纤维行业供需失衡、产品价格下降。然而记者注意到,在此情况下,行业内上市公司仍在继续扩产。

吉林碳谷就在业绩快报中表示,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预计为59.32亿元,较同期增长13.04%,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碳纤维原丝相关项目建设投入增加所致。而2024年半年报显示,目前公司年产15万吨碳纤维原丝项目已完成超80%建设,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一期项目,于2024年7月生产线投产试运行。

中复神鹰2024年业绩下滑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公司西宁子公司、上海子公司项目全面投产,项目贷款利息资本化转费用化。此外,中复神鹰2024年12月回复投资者表示,目前,神鹰连云港3万吨碳纤维项目建设进度正有序推进,到2025年末会保证部分产线具备投产能力。

2024年6月,光威复材宣布内蒙古光威碳纤维产业化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形成年产4000吨高性能碳纤维产能。而在此前一个月,光威复材全资子公司在威海竞得土地使用权,拟用于建设年产2600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生产线。

多家上市公司在行业供需失衡时扩产,是否会出现产能消化问题?

2024年5月29日,吉林碳谷举行的线上业绩说明会上,就有投资者问及公司产能扩张太大是否存在消化风险。对此公司回应称,从行业发展角度,碳纤维行业前景广阔,但是具体到某个时期,市场需求也会出现起伏和波动;公司相关产能的布局会从行业发展趋势、公司的全球布局角度来安排,而不会受短期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覆盖了碳纤维原丝全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军、民及工业领域,公司产能将得到有效消化。

中复神鹰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内表示,基于近几年碳纤维行业整体都在扩产,而下游市场个别领域也存在阶段性过剩,在需求与供给仍处于不平衡阶段的情况下,整个碳纤维行业内产能还是较为富裕。但乐观的是,随着碳纤维成本下降,下游也新增了其他新兴的应用领域,碳纤维的整体需求仍在增长。

对于内蒙古光威项目后续6000吨产能的规划,2024年10月,光威复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内表示,公司尚未看到下游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选择保持相对稳健的投入,目前没有准确的投产时间节点,会根据业务拓展情况考虑。

富士达:防务产品营收占比升至70%,产能不足正加紧扩产

中航光电控股子公司富士达(835640,NQ)去年7月成为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企业,随着北交所设立,后续富士达将成为北交所的上市公司。

富士达主营业务为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射频电缆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于通信以及防务领域。富士达方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一年产品销售结构变化较大,防务产品营收占比攀升至70%。

受到国防军工以及5G基站建设需求爆发的影响,富士达目前也面临产能不足的问题。

此外,相较于芯片等电子元件,射频连接器天花板或许较低,富士达方面对记者表示,作为通讯业务领域的基础元器件,射频连接器还是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公司将利用5G应用拓展的机会,向汽车、物联网等领域发展。

前五大客户占营收的比例近几年持续攀升

富士达于1998年成立,2013年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成为中航光电的控股子公司,也成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之一。

依托国企背景,富士达的前十大客户包括RFS(安弗施集团)等通讯设备领先厂商,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国内军工集团下属企业或科研院所等。

客户合作时间较长且稳定,是富士达的优势所在。如RFS下属公司一直位于富士达前五大客户的行列,双方的合作始于2008年。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富士达的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占营收的比例近几年持续攀升,2018年-2020年分别为71.26%,75.03%,78.38%。

大客户集中的问题,富士达也多次在年报中提示风险,“若该等公司客户竞争能力下降,或降低从本公司的采购份额,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富士达方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称,公司以生产、研发高端射频连接器为主业,客户相对集中为正常现象。同时为了应对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富士达正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包括拓展国内防务市场、丰富产品线、开拓国外市场、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开拓新的产品销售渠道。

背靠国企的另一大优势是,相较于民营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公司精选层挂牌申请文件审查问询函回复公告披露,中航富士达产业基地项目(一期)资金中70%来自于银行贷款,预计金额为1.33亿元。7月26日,富士达发布公告称,部分募投项目拟先以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资金,再以募投资金进行等额置换。

产品结构调整,防务类占比攀升至70%

富士达的主营业务为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射频电缆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连接器近几年的营收占比都在50%左右。富士达自成立之初便从事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国产替代化研究,主导制定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多项国际标准。

连接器,是整机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必需的基础元件之一。射频同轴连接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的特征,适用于无线电设备和电子仪器的高频电路中射频电缆连接。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度全球连接器主要应用市场分别为汽车(23.7%)、通信(22.2%)、消费电子(13.1%)、工业(12.3%)和轨道交通(7.0%)。

富士达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和防务领域,其中通信产品主要应用于无线通讯基站,防务产品主要应用于雷达、机载、星载、弹载、舰载、车载。富士达曾于去年6月17日披露过两类产品营收占比,2017年通信类产品的营收占比高达76.12%,但近几年防务类产品营收逐渐扩大,2018年-2020年一季度的防务产品比例分别为46.2%,45.83%,43.32%。

富士达方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近一年,公司防务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占公司营收比例已超过70%,而民用通信产品占公司营收比例不足30%,公司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相较于通信类产品,防务产品有较高的毛利率,后者大概是前者的两倍左右。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富士达近一年的销售毛利率也攀升,由去年年中的26.96%攀升至今年年中的41.81%。

此外,富士达的产品原材料为铜材及工程塑料等,主要产品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超过72.91%。今年上半年,铜价上涨明显。长江有色市场数据显示,年初的价格为每吨5.8万元,5月10日的价格为每吨7.705万元。但富士达的主营业务成本却不增反降,下降8.19%。

对此,富士达方面回应称,一方面防务产品营收占比上升,此类产品毛利率高,材料成本占比较低,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公司营业成本不增反降;另一方面公司产品材质主要包含黄铜棒、铝、不锈钢等,经测算铜价涨幅对营业成本的影响程度约3.54个百分点。

行业需求爆发,产能不足是关键短板

近三年来,富士达的营收逐年攀升,2018年-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3.93亿元,5.18亿元,5.41亿元,今年上半年富士达的营收为2.88亿元,同比增长14.75%。营收的增长,源于富士达产品所面对的通信和防务市场正面临需求爆发。

从通信行业来看,2019年国内5G商用牌照发放,5G基站建设驶入快车道。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我国已建设开通超100万座5G基站,约占全球数量的70%以上。

受疫情、缺芯、运维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5G基站建设放缓,新建5G基站数相比去年同期下滑26%。富士达方面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受全球5G建设放缓影响,公司民用通信产品上半年订货及收入大幅下降。

不过,5G基站建设仍然是大趋势所在,信达证券在近日的一份研报中表示,下半年5G基站建设将提速,预计将建设超44万座。此外,受到疫情影响,国外基站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具有较大市场空间,今年上半年富士达的产品国内营收占比达到近96%,富士达也透露目前有海外市场拓展计划,主要借助国外代理渠道开展业务。

从防务行业来看,国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十四五”,武器装备将进入放量建设战略五年。其中国防政策由过去的“强军目标稳步推进” 转变为“备战能力建设”,这意味着武器装备放量增长。

今年上半年,多个军工企业亮眼的半年报也验证了军工行业的高景气度。例如振华科技(000733,SZ)净利润同比增长1.19倍。安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军工行业业绩增速达到近五年最大值。

随着行业需求的爆发,富士达目前面临产能不足的问题。富士达9月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的公告中表示,公司目前产能不足,对订单交付造成了部分影响。2020年年报显示,连接器和电缆组件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6.3%和103.1%。

目前富士达也正通过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扩充产能。今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工程进度已达90%,二期项目工程进度已达60%。据西安网今年8月报道,一期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二期项目也将于年底前全部建成。

一期项目还未建设完成,二期项目已动工,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引发投资者关注。对此,富士达回应称,下游市场需求、与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以及完备的产能消化措施为二期项目产能消化提供了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等电子元件,射频连接器的市场空间相对较小。即使是全球领先的连接器厂商Amphenol (安费诺集团)2018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也仅有9.3亿元,是国内芯片万亿级市场的零头。

但作为通讯业务领域的基础元器件,射频连接器还是有更多的市场空间。富士达方面对记者表示,除了5G、防务等领域,射频连接器在汽车、交通轨道、医疗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量,公司将利用5G应用拓展的机会,向汽车、物联网等领域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