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人民银行怒江州分行以完善利率市场化传导机制、维护利率市场竞争秩序、保持银行净息差稳定为目标,持续深化利率管理机制,有效激活利率自律管理,积极探索利率管理新路径、新方法,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降本增效创造有利条件。1至7月,全州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37%,同比下降35个基点;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0%,同比下降35个基点。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1.55%,同比下降40个基点,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完善管理机制,织密规范发展“防护网”。充分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构建“自律+引导+协同+普惠”四位一体的利率市场化治理格局。自律方面,定期对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开展定价行为评估,精准识别并及时纠偏异常定价行为,避免“内卷式”无序竞争。引导方面,建立怒江州自律机制联席会议人才库,吸纳县域金融机构业务骨干参与自律工作,人才库建立以来在全辖范围内开展存贷款市场利率定价行为及宣传规范核查4次,强化自律公约执行力度。协同方面,修订发布《怒江州金融机构招投标存款利率报价报备制度》《怒江州市场利率定价自律联席会议金融机构非理性定价行为处理流程指引》等一系列自律公约与文件,建立健全竞争性存款的事前提示、事中报备、事后核查与问题处理全流程管理,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竞争性存款行为。普惠方面,平衡商业可持续和社会责任,引导金融资源合理让利向“三农”、绿色金融、民营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倾斜。年内完成州本级招投标存款报价1次,指导县域机构开展竞争性招投标存款工作1次。
强化监测分析,筑牢市场动态“瞭望塔”。建立覆盖全金融机构的月度统计监测制度,构建“基础数据+重点领域”的多维穿透式监测分析体系。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定价以及重点领域(如普惠小微企业、消费贷款、房地产贷款、涉农贷款等)的利率进行常态化监测并定期通报,提升数据报送质量,夯实利率数据基础。按季向全州金融机构通报分机构类型和分业务种类的利率执行情况,通过共享利率数据,打破利率定价信息差,为各银行做好利率管理提供参考。对发现的不规范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窗口指导和风险提示,完善数据监测、核查及共享的工作闭环。
深化部门协同,畅通调控传导“高速路”。通过不定期走访金融机构调研政策执行和自律管理情况,不断提升利率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截至7月末,围绕消费贷款、项目贷款等开展动态调研3次,分管领导带队走访调研金融机构2次,切实掌握政策落地中的突出问题与实际需求,推动利率管理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宏观审慎管理、金融稳定等工作有效结合。加强与金融监管局、民宗委、财政局等单位的常态化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与行动联动,持续做好利率政策解释及传导,引导相关部门转变工作思路,主动配合监管要求,推动财政等部门在开展涉及利率业务的工作中主动明确利率监管合规要求,在开展招投标存款工作中主动邀请人民银行现场参与或征询部门意见,确保各机构利率报价合规开展。2025年怒江州分行与财政部门协同完成2次社保定存资金竞争性选择综合评价工作。积极推动民贸民品企业贷款贴息政策落地,累计为辖内“十四五”清单内民贸民品企业申请贴息资金15.35万元,同时持续监测和梳理非清单内民贸民品企业对接情况并动态推送至州民宗委。
加强预期引导,激活经济发展“助推器”。建立利率政策传导机制,年内召集核心业务人员召开2次利率政策传导会,保障政策传达到人、执行到位,提升政策响应灵敏度。注重预期管理,与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做好政策发布前的充分沟通、政策执行中的持续解读、政策效果后的监测反馈,有效引导和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增强政府部门对政策的可预见性。年内向州委、州政府提交等3份有关专题报告,其中《关于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分析》获州委书记、常务副州长肯定批示。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利用内外部平台发布政策解读材料,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提升政策透明度和公众认知度,稳定了市场主体的利率预期,为政策顺畅传导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责编:姬杨 二审:马恩勋 三审:马恩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