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国A股和离岸股市大幅领先,西方投资者向中国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注入了创纪录的资金规模。科技监管周期逐渐见顶以及中外政策周期分化是主要催化剂。
贝莱德数据显示,美国和欧洲投资者向中国市场注入了创纪录的资金,其中在美国上市的ETF在中国市场净投资40亿美元,在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上市的ETF净投资40亿美元。净投资为18亿美元。净流入总额达58亿美元,超过今年1月创下的43亿美元纪录。高盛表示,ETF互联互通将吸引更多个人投资者投资A股。首个交易日,“ETF通”吸引北向买入1.48亿元。
在全球经济衰退忧虑升温、海外盈利衰退预期强化、疫情反复等背景下,国际资金加大对中国市场投资的势头能否持续?
6月700亿资金流入中国股市
6月北向资金净流入达700亿元,创今年单月最高纪录。
“欧洲投资者并不是真正购买美国股票,也不是购买欧洲股票,而是购买中国股票。这是全球资本流动的重大变化。”贝莱德投资策略师 Natasha Sacca 表示。
专注于新兴市场的资产管理公司 Rayliant 的投资解决方案主管 Phillip Wool 表示,中国发生了两件事。首先,“有很多迹象表明,一年半前开始的监管打压已经达到顶峰,中国监管机构似乎希望加强与这些科技公司的合作。”
其次,维尔表示,近几个月来中国的增长前景有所放缓,这使得中国有可能推出更多支持政策以试图实现今年的增长目标。 5月以来,中国通过降低贷款报价利率(LPR)、加强财政刺激和增加基础设施支出来刺激经济。
这与全球货币紧缩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种分化下,6月份中国股市的表现优于全球其他股市。沪深300指数上涨9.6%。上周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400点大关,聚集了新能源等景气企业的表现。中证500指数大幅反弹。
A股上涨趋势仍可延续
但现在,各界意见略有分歧。
贝莱德 iShares 业务欧洲、中东和非洲投资策略主管卡里姆·切迪德 (Karim Chedid) 认为,正是这种出色的表现吸引了西方投资者重返中国,但他警告说,情况可能并非如此。这种情况将会持续,下半年经济活动可能会因应疫情管控措施而出现波动。
不过,鉴于美国正在加速加息和收缩资产负债表,以及对美股利润衰退的担忧加剧,伍尔认为,中国股市的反弹可能会持续“今年大部分时间,并且甚至更长”,因为投资者寻求投资多元化。
高盛表示,预计2022年美股每股收益将增长8%(市场共识为+10%),2023年增长6%(市场共识为+9%),标普500指数将升至4,300点;但在适度衰退的情况下,该模型表明 2023 年每股收益将下降 11% 至 200 美元(当前共识为 250 美元)。假设到年底普遍预期每股收益减少一半(至 225 美元),则市盈率为 14 将使标准普尔 500 指数升至 3,150 点。
City Index高级分析师Sikka Moore告诉记者,FactSet预计标普500指数第二季度盈利增速将为4.3%,这将是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与第一季度9%的增速相当。明显慢于。虽然近期美股因空头回补而出现反弹,但动能不及预期,有可能重新测试6月低点。
7月11日,A股市场延续上周调整走势,上证指数下跌1.27%至3313.58点。上投摩根对记者表示,今日A股的回调可能更多是由于内部因素所致。一是前期由于政策利好频传,市场恢复较快,并未出现明显回调,积累了一定量的获利盘;其次,近期国内疫情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复,导致市场风险意识有所增强。此外,二季度GDP数据将于本周公布,上市公司二季度财报也将陆续披露。由于部分行业预计数据可能较差,因此可能导致未来市场波动加剧。
但11日午盘后出现反弹,跌幅收窄。此外,两市成交额仍超万亿元,表明市场情绪并未逆转。国际机构普遍认为,在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和稳增长政策的支撑下,A股上涨势头有望延续,但市场波动可能加大。随着中期业绩披露期的临近,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业绩支撑的电力设备、汽车等高景气板块、成本利润率改善的中游制造业优惠板块以及受益稳增长政策的金融、基建等板块。
“ETF通”未来10年将带来北向资金1300亿美元
未来增量资金备受关注。除了国内公募基金募集情况有所改善外,北向基金仍值得密切关注。除了传统的互联互通渠道外,“ETF通”目前也备受关注,尽管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内地股票通”来配置个股。但后者对海外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可能会越来越大。
被动投资在全球投资者中越来越受欢迎,这可能是由于其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结构和良好的回报(与主动投资相比),据高盛基金统计,自 2016 年以来,被动投资吸引了 1,680 亿美元流入新兴市场,而主动投资基金同期流出 190 亿美元。在美国市场,被动委托业务在过去20年显着增长,目前占美国总市值的12%(20年前为2%)。
“但在中国,我们注意到大多数散户投资者仍然倾向于自行交易股票。散户交易量仍占市场总交易量的70%,而ETF仅占国内市值的2%左右。”高盛表示,ETF配置基金正处于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将在较低基数上实现。如果被动投资规模能够增长到与主动基金同等水平(占A股总市值的7%),中国境内市场被动资管规模有望达到0.8万亿美元。
目前,“ETF通”经过一周的运行已顺利启动。国际投资者可通过沪深通北向投资83只A股ETF。瑞银预计ETF互联将带动A股市场交易量和资金量边际增长10%左右;高盛预计,考虑到首批仅包含950亿美元的境内ETF和230亿美元的香港上市ETF,短期资金流动的影响将是温和的。然而,长期增量是可以预期的。假设可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被动投资的市场份额可能继续增加,预计未来10年“ETF通”将带来1300亿美元的北向资金和500亿美元的南向资金。
该机构还筛选了迄今为止流入量最大的前 20 只 ETF。其中,中证500指数ETF(510500)、易方达创业板指数ETF(159915)和鹏华中证白酒ETF(512690)是年初以来资金流入最多的三只ETF。
投资主题方面,国际投资者认为科技创新和清洁能源ETF或受益于“共同繁荣”和“专新小巨人”的战略推进,这与中国的长期增长目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