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总人口将在 2027 年达到峰值 14.17 亿,此后开始负增长

2024-08-10 15:05

近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人口与健康》杂志发表题为《“十四五”期间及中长期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分析》的文章,研究预测,2027年以后中国人口总量将开始进入负增长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参与了独生子女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的测算和政策研究。

新华社供图

2027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14.17亿峰值

文章指出,2019年中国总人口为14.0005亿,预计2027年将达到峰值14.17亿,随后开始下降,2035年为14.03亿,2050年为13.21亿。

根据发展趋势预测,“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将降至年均1.76‰,人口总量将以年均新增246万人的低速增长为主。未来十年,中国将经历由增长转为下降的重大转变,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预计203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8‰,2050年为-5.65‰。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人口与劳动力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第19号》也指出,如果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6,最早在2027年就会出现人口负增长,2065年人口将降至11.72亿,相当于1990年的规模。

新华社供图

此前,2017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副主任王培安在官方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达到14.5亿左右,到2050年仍然在14亿左右,到本世纪末仍然在11亿以上。

根据最新发表的文章,绝大多数省份已经进入人口低增长甚至负增长时期。2019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10‰,进入人口低增长时期。西藏是唯一一个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10‰的省份。

其中,东北三省自2016年起进入人口负增长期,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内蒙古、江苏等6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3‰,河北省等12个省份在3‰至6‰之间,广东等9个省份在6‰至9‰之间。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有更多城市进入人口负增长期。

“十四五”期间出生人口规模下降将加速

前述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文章预测,“十四五”时期将是出生人口下降最快的时期,中期情景预测出生人口将从2020年的1400万左右下降到2025年的1230万左右,年均减少近50万。

研究预测,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从2020年的9.11亿下降到2035年的7.94亿和2050年的6.44亿,“十四五”期间年均减少697万人;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从2020年的65%下降到2035年的57%和2050年的49%。

新华社供图

“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每年将增加1150万人

文章还预测,受1960年代出生人口步入老年阶段的影响,从“十四五”开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150万人,远高于十三五期间年均740万人的增长率,2025年将达到3.16亿人,此后将继续加速增长,2032年突破4亿,2048年突破5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020年为18.4%,2025年为22%,2035年为31%,2050年将接近40%。

联合国人口司《世界人口前景2019》(WPP2019)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老龄化水平排名世界第57位,预计2035年将排第44位,2050年将排第33位。

“十五”期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和占比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十四五”期间,65岁及以上人口每年新增约630万人,2025年达到2.17亿人左右;“十五”期间增长速度开始加快,年均新增1010万人,2030年达到2.67亿人,2033年突破3亿人,2050年突破4亿人。2025年、2035年、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分别为15%、23%、30%。